chinamangermany
发表于 2009-9-29 13:56
本帖最后由 chinamangermany 于 2009-9-29 15:01 编辑
孩子学得比成人快————?
不同意。
一般学生 从六个月到一年时间通过中级语言考试。
看看报纸,大概意思总看得出,
看看电视肥皂剧, 光画面我就猜出一成二成, 加上声音, 怎么也得四成。
专业书 , 曾经中文的理论底子怎么也猜出个五成以上.
写信,文章, 虽然错误百出,但德国人还是能看得懂。
二岁的孩子 已经开始说话了,你给她 3年时间,即使能达到你这个程度, 那也多可怜啊, 童年都 没了
grfxnh
发表于 2009-9-29 14:06
{:5_379:}看明白楼主想说的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向楼主学习
chinamangermany
发表于 2009-9-29 14:23
有这个意思
荀子 说的就更明白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chinamangermany
发表于 2009-9-29 14:24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chinamangermany
发表于 2009-9-29 14:34
本帖最后由 chinamangermany 于 2009-9-29 15:39 编辑
语法问题
语法要不要学?要. 但是比例不要太大,一点点, 语法书越薄越好.最重要的一点 知其然即可, 不需要 知其所以然.
举例
为什么一头牛,而不是一匹牛, 一匹马而不是一口马.我爱你 你爱我 我你爱 爱你我语法上有什么区别..
chinamangermany
发表于 2009-9-29 14:45
本帖最后由 chinamangermany 于 2009-9-29 15:57 编辑
词汇量是基础.
某人说某某科研证明 ....人的大脑对记忆一个新单词和 包含此单词的一句话( 不超过七个单词长度) 所需要的时间是一致的.
台湾赖氏英语教育家说得好.通过阅读增加词汇量, 在听力中印证.
北京有 个 儿童作家 靠写作为生。能熟练使用500个汉字,20多年来卖了 有一亿本书.
如果哪个 哥们能熟练使用10000德语单词,出书的时候我去捧场.
Chris6789
发表于 2009-9-29 14:50
本帖最后由 Chris6789 于 2009-9-29 15:53 编辑
关于上面最后这两点:
1. 语法:偶还是觉得应该知其所以然好,毕竟我们是成年人在学德语,像儿童那样单纯模仿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只有语法好,才能正确的举一反三,要不然说出来的句子要么只能局限于自己听过的,要么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
2. 关于单词量:10000个单词好像不是什么难事儿吧?偶算过一次,偶怎么觉得偶在向20000靠拢呢。(不要拍俺){:5_367:}当然儿童作家是不需要很多词汇的。但是我觉得从学习的角度上,还是对自我要求高一些好,要不然很多时候会被迫使自己的德语缩水,说出来的德语表达和脑海中的汉语意境有很大差距。
chinamangermany
发表于 2009-9-29 15:02
本帖最后由 chinamangermany 于 2009-9-29 16:03 编辑
关于上面最后这两点:
1. 语法:偶还是觉得应该知其所以然好,毕竟我们是成年人在学德语,像儿童那样单纯模仿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只有语法好,才能正确的举一反三,要不然说出来的句子要么只能局限于自己听过的,要 ...
Chris6789 发表于 2009-9-29 15:50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敢拍,只能仰视了.
{:5_383:}
熟练掌握10000单词, 那一般 被动词汇应该在4万多了 , 共5 万多, 基本就是一大字典的容量了.
chinamangermany
发表于 2009-9-29 15:31
转一位语言专家的 文章
How many words do you know? How many have you looked up in a dictionary?
I think that I might know 50,000 or so words of English. That is what a college educated person is supposed to know in English. How often have I looked up a word in the dictionary? Not often, other then when playing scrabble and trying some word that just may be in the dictionary.
Apparently I only knew 7,000 words when I was seven and 14,000 when I was fourteen. I learned from exposure. Now things are not that easy in a second language, but it just shows that the brain can absorb information from sheer input.
chinamangermany
发表于 2009-9-29 15:37
他还有一个方法,在基础阶段,使用双语读物,
lesen in der Muttersprache, hören in der Fremdspr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