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er 发表于 2009-10-16 18:38

评论:《沧海》像历史老师讲述历史http://www.sina.com.cn2009年10月16日11:17新浪娱乐
  之前无意之中在网上看到了一部名为《沧海》电视剧即将在央视开播;同时被吸引的原因是《沧海》已经被很多人冠以海军版的“亮剑”,无疑对于我们这些电视剧观众来讲,《亮剑》的成功很是彰显;而同样吸引我们眼球的是《沧海》讲述的是咱们国家海军从无到有的发展血泪史,而之前又是咱们国家海军建军六十周年;对于普通的一名电视剧观众,我对于海军的认识确实很有限,之前所观看的战争历史题材电视剧都是几乎描述我们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战斗故事。更别说现在观众群体中80后,90后开始增多;所以我觉得这样一部电视剧就像是一个诚诚恳恳的历史老师在讲述这段历史。

  一讲到战争题材的影视题材;远点的会拿《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近点的就拿《集结号》来作比较;我也是这方面题材的爱好者,也会拿这些作品做比较。《沧海》一开始将近十分钟的战斗场面确实比不了上面这些大片,但我看到的是进步,不再是拿一些不负责任的东西来搪塞我们。我看到的是接近真实的战斗;至少我看到普通战士演员们的表演会看得比较舒服,而我第一时间感到不足的就是里面的配乐不是特别重视;其实想想很多成功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的配乐都很不错,自己想想那样的场面配着恰当的音乐会让电视剧本身增色很多;同时李幼斌和尤勇这样的一个搭档让我想看看会有什么化学反应,是李幼斌接着演他的“李云龙”,还是尤勇演出另类的“赵刚”。

weder 发表于 2009-10-16 18:38

评论:《沧海》是一个慢慢展开的海军梦http://www.sina.com.cn2009年10月16日11:27新浪娱乐
  《法言·吾子》:“浮沧海而知江河之恶沱也,况枯泽乎!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东海舰队的前身“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成立,自此中国解放军有了自己的海军,4月23日被定为海军节。

  撇开“沧”和“海”这两个字,当观众在电视荧幕上看到李幼斌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想;更何况他还干着自己的老本行,带领着革命战士解放全中国;那又是不是另一部“亮剑”了。《沧海》作为军事题材电视剧,我们在剧中看到更多同类型电视剧所没有展现充分的战争,战斗场面;仅是在第一集中就用了将近四分之一多的时间来展现轰烈,惨烈,激烈的战斗,甚至看到些许“集结号”的意思,枪火,碎石瓦砾在镜头的不断晃动中竟有了些年代的陈旧;让观众们身处在那段历史之中。

  李山魁(李幼斌饰)和王本利(尤勇饰)认为当年渡江战役那么艰苦都势如破竹的打赢,长江和沧海能有和区别?两个人只对即将到来的渡海战役充满建功立业的渴望。剧情在王本利(尤勇饰)意外染病住院时就已经正式步入到他们各自属于自己的轨道,也就在同时演绎出渡海战役准备工作的紧张进程。

  总攻打响了,装载着解放军先锋部队的小舢板一只只飘入大海,向金马岛进发。途中遭遇敌人猛烈的火力攻击,尽管如此英勇的战士们仍然冲上了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然而所有船只毁于一旦,第二批战士无法增援。登陆的红六团在李山魁(李幼斌饰)的率领下经过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渴望战斗的王本利(尤勇饰)却被当成是红六团的革命火种留了下来。

  “我们需要海军…”这句话无疑是整部戏之中最为沉重,沉痛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缺少海军,才让数千将士有去无回;就这样一个海军梦开始被慢慢实现。

weder 发表于 2009-10-16 18:38

评论:“80后”也爱看红色剧《沧海》http://www.sina.com.cn2009年10月16日11:14新浪娱乐
  在网上看电视剧最不爽的就是屏幕受限,满屏播放还是嫌小,而且画质降低,所以看浩大的战争场面就感觉有点亏。我们已经适应了血肉横飞和尸陈遍野了。

  看《沧海》的时候就是这样。

  但是,《沧海》又不太一样。

  从第一集的金马岛海战,就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绪:红六团指导员李山魁乘木船渡海攻打金马岛,而解放军海上军备的缺乏使得后续梯队没有战船得驾,金马岛的盛势急转直下,红六团几乎是全军覆没。海浪拍打着金马岛战死的士兵,海浪又拍打着彼岸枕戈待旦的将士,茫茫的一片沧海成了解放军的墓碑。幽怨的海浪声不禁让人有点“悲从中来”,随着司令振臂一呼:“我们要有自己的海军!”而又生出莫名的希望来——我想,这正是导演赵浚凯的本意吧——一个国家海防的史诗乐章就此吹响!

  看《沧海》的一个期待就是“李云龙”——李幼斌出演的李山魁。第一集片尾让人揪心:金马岛指挥部接通了,电话里传来的却是伴着国军猛烈火炮的指导员李山魁的“遗言”,虽然那口号喊得相当“红色”。当然那不会是“李云龙”在这部戏里的最后一句话,允许我做一点剧透,但战况之惨烈,可见一斑。现在的红色剧似乎都爱走“大背景下的小人物”路线,通过对特定人物的刻画,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与观众们一起回顾历史,感悟岁月的沧海桑田。由《亮剑》一路《闯关东》走到《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李云龙”李幼斌,正是这部戏的“正牌小人物”——这“小”当然是跟现在被媒体吵得不得了的《建国大业》中的各路大腕饰演的角色相比啦。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李幼斌受到的自然是那个时代“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他的表演自然从骨子里透出对那个时代的崇拜。赵浚凯导演拍这部电视剧难道只是为“40后、50后们”?必然不是。饶恕我的武断:赵导自然是拍给“70后”,甚至是“80后”看的。因为“80后”的爷爷们经历了那个战争年代,爸爸们是听着那些“红色经典”长大的,而浮躁的“80后们”想要了解,或者说理解父辈、祖辈们,看看海润的红色剧是很时髦的:于繁华处,求淡然。

  况且,看得多了,人也就长大了。理解万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沧海》近期登陆央视 有望超《亮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