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klcd 发表于 2009-11-4 12:29

导演独家解密《少林寺3》

网易娱乐独家报道(视频/文 APPLE) 《少林寺传奇》前两部在国内许多地方电视台创下了高收视率,占有了电视市场的不俗份额。有人评价说,《少林寺传奇》显示了一个全新的“功夫剧”时代的到来。它既能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文化和艺术,又能让观众摆脱“梦幻世界”,在现实的审美愉悦中感悟真善美。

日前,《少林寺传奇3——大漠英豪》正在宁夏银川市的镇北堡西部影城紧张拍摄。在拍摄空隙,导演都晓接受网易娱乐独家专访。谈及第三部与前两部的不同之处,都导自豪地说:“这个片子会更加明快,故事性会更加好看,新鲜的东西会更多,反正是会让你很满足的。”在接近一小时的采访中,都导不断强调功夫剧与武侠剧的区别,“武侠剧和功夫剧是有区别的,要是说现在让张纪中来拍这个戏我觉得他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什么都能拍好的。”

《少林3》更好笑故事更好看

网易娱乐:都导你好,请你介绍一下《少林寺传奇3》它的卖点在于哪里?

都晓:《少林寺传奇》拍了两部,88集了,观众还是比较认可的,确实收视率也不错,就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要求,第三部必须要超越前两部。在这样初期操作的时候,我们迟迟没有开机,就是中间操作上,我们要承接前面的东西,要再增加一些新东西,来把创意更丰富一下。这样的话我们就在第三部的时候,作出了一些和前几部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点就是在故事上。很多武侠剧可以说是故事上都不太立得住,这一次我们就有意识的在故事上上下了很大功夫,从编剧上我们总共投入了8个人做编剧,每个人都来增加自己的智慧。这个剧本应该是做了将近一年半。等我第二部没有拍完的时候,正在拍的时候编剧就已经住在剧组里,跟着我写第三部了,然后后来又改了三遍,8个人参与,应该在故事上我们下了很大力气。

第二点是在场景上。这一次我们就把场景拿到了西部,根据故事的需要,这帮和尚一路西行,西行要经过沙漠,经过戈壁滩,经过火焰山、祁连山、贺兰山一直到天山,故事是流动的,场景也是在流动的,观众的视觉会不断接受到新的信息。故事的发展,场景也在变化。

第三点就是我们还继续采用了真功夫,用真功夫吸引观众。

第四点就是我们在打斗场面上,我们这次设计了很多,比如沙漠,戈壁滩的打,这种打我们一要以武术作为基础,又做了很多一些比较有特点的设计。这些设计会很好玩,很好看,而且会比前两部更加生动,更加活泼,不是克服仇恨的打,会有很多发自内心的想笑,想快乐的东西,快乐的东西比前面会更多一点。

第五点,我们这次还用了一些明星搭台。我们第一部的时候我当时就提出明星搭台真功夫唱戏。这次我们还在演绎这种方式。比如文戏请一些有功底的好演员去演,现在正在打算请张国立,鲍国安已经同意参加了。包括尤勇这些好的演员他们来演一部分的文戏,那么这个戏更出彩。还有一点就是青年演员唱主角,前两部我们也这样做,但是这一部我们有更多新的东西。你比如这一次曹骏也加入,还有释小龙。我们还有日本演员参与,日本富士台是我们次合作单位之一。然后请的日本优木真央美在日本是很当红的一个影视明星,而且是富士电视台的当家花旦,他前几天过来我们已经拍过他的戏了,而且已经是非常出彩的,确实很好。这样的加入当然我们也是考虑到一些国际市场。因为我们前两部少林寺都在富士电视台播出,而且收视率不错。

整体上来说,看到这个片子,会更加明快,故事性会更加好看。新鲜的东西会多,视觉不说五彩缤纷,反正是会让你很满足的。

和尚走青春偶像型路线

网易娱乐:刚才你说到会在武打方面有一些特别的设计,让观众会有发自内心的想笑。是不是等于是说会增加很多幽默的元素在里面呢?

都晓:其实这个东西是由三方面原因组成的。第一我们的功夫剧不是为了复仇。就是我们练功夫不是为了复仇,我们有些是为了健身,有些时候是为了惩恶是为了扬善,不仅仅是为了复仇。这样我们从人物性格上会打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东西。然后从故事的设计上,环境的设计上也会出现,你觉得看的心旷神怡的东西。你比如人往悬崖绝壁上一站,和人站在一个背后是一个小镇的那种感觉就不一样。往大戈壁滩上一站,往大沙漠一站,这种很心旷神怡的,心情很舒展的东西都会比前两部多,因为前两部都在内地拍的,这种东西环境舒展的不够。这种会舒展的很多。比如元华的参与,他身上既具有真功夫的特点,有功夫的基础,又有喜剧的一些东西。比如他演个坏人,这个坏人你会感觉是另外一种坏,不是像计春华那样一出来就感觉这个人太狠,就要杀人。他出来以后,你看着他,嘿嘿他笑着,他阴笑,他一转脸就把人杀了。这是另外的一种坏人类型。

网易娱乐:听说这一次的和尚是走青春偶像型的路线,是不是这样呢?

都晓:当初在创意上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实际这部戏,作为一部电视剧来说,要想更大范围的去招来观众,让观众喜欢,你就要顾到方方面面。实际当时我有一个定位,就是想既要做的成年人看着有分量,又要做的让年轻人喜欢。因为第一部的时候我们当时找了黄秋生、王刚他们的戏出来,确实成年人喜欢。那么这帮孩子们出来以后,大家觉得一个很青春,他们无忧无虑的,说打就打,说笑就笑,意外的就起到了青春偶像剧的作用。后来第三部我们也有意识的往这方面走。你比如谢苗、曹骏,包括和释小龙他们这一拨人,现在应该说是从童星进入青春阶段,他们的一帮粉丝现在也进入青春阶段了,就会造成一种青春偶像的感觉。

再一个特殊的原因,这些和尚他们本身就是在庙里面出家的,本身烦琐的东西少,本来会带来一种很清新的,烦恼比较少的这样一种青春偶像。实际上后来我们播出也看了,那帮观众他不喜欢看这帮和尚们穿着俗家衣服的,他喜欢看穿袈裟,穿和尚袍的衣服,因为这样衣服给他一种很新鲜,很向往的东西。他无意之间确实起到了青春偶像的作用。

元彪远景用替身情有可原

网易娱乐:在上一部《少林寺传奇2》的时候曾经质疑过武打场面比较夸张,这一部会不会想办法去避免?

都晓:这个东西从两方面来认识。一个作为功夫剧来说,他本身是需要张扬,他肯定不是你现实生活的全面和那种模仿,他是一定要有艺术夸张在里面的。这样的话如果大家从这个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它并不是很夸张。因为你想一个动作你不去渲染它没有感染力。比如这拳打出去,现实生活中很快就完了,但是你镜头一定要把它做慢,这种艺术夸张是少不了的,要从这种角度去看。所以我认为第一部戏来说,我们只是说把人物动作推到了极致,太夸张的东西太脱离现实的东西,我不认为很多。有的原因从个人主题来说,我们发现过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们第一部戏的时候开始用的一个武术指导的东西拍的离生活距离远了一点,所以我们用了一段就换了,发现不行,不行了以后利用我们的要求,我们又拍了一段时间把武术指导又换了。所以我的观点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少林寺传奇》真功夫谁有本事谁来炼。武术指导也是这样,你有本事导好真功夫剧,来给我设计好我想要的动作,那咱们就合作。如果说你达不到我的要求,那对不起,咱们拍武侠剧再合作,那么功夫剧绝对不行。所以这样的话可能会有几场戏有这种东西,虽然我们后来做了补救,第二部做了一些补救,但是还是让观众看着有些距离。我们第三部绝对不会有这种东西。

网易娱乐:在《少林寺传奇》连续三部用的女主角都是孙卉凝,能不能评价一下她的演出?

都晓:我觉得孙卉凝这个演员从观众的评价上足可以看出来,她应该是胜任的,而且是成功的,而且是前两部表演得是非常优秀的。因为她在屏幕上的角色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因为一帮和尚都是功夫里打来打去,而且一个女孩子在一群和尚中间,今天跟这个打,明天跟那个打,打的天昏地暗、伤痕累累,而且出来的角色还能受观众欢迎。这中间体现了这个演员她本身的素质是非常好的,而且她具有很强的潜力。她本身不是练功的,但是她进来以后,大家说她不是练功肯定是假了,但是她学的很快,她确实投入的去。我们第三部开机前,她自己掏钱跑到体育学院,让李元帮他介绍了一个同学练了两个月,每天去练,每天去练,这种精神我觉得现在的演员很少了。我相信这三部戏除了孙卉凝她的功底,她的潜力会被社会和业内人士认可。

在拍摄过程中间,比如程小东拍了那么多武戏,用了那么多武戏的演员,什么张曼玉都是找替身打的。他说只有你孙卉凝从头真人打到底。说句实话,连元彪都没这么做。当然这中间有一个问题,比如元彪,有记者采访我,说元彪也用替身,我说替身不可能不用,为什么呢?元彪毕竟是50多岁了,你让他万一摔伤了,下一部戏还拍不拍?所以说,一个功夫演员重要的是你要看他近景,打的招式到位不到位,至于从二层楼跳下来,谁跳不一样,别说功夫演员了,美国打片从十几层楼上跳下来也在跳,但是那些东西不是功夫,是技巧。像这一类用替身我觉得不算什么。但是近功夫的打,你像孙卉凝现在能打到哪个呢?武指设计的一招一招一过,能过到十一、二招,她能一口气打下来。我记得前两天拍戏的时候,中间十招让她和一个男演员打,结果男演员没学会,她已经打的很溜了,就一口气十招下来。学专业武打的一口气打十招也要喘半天。最高的我听说是洪金宝,现在还能一口气打二十八招。这都是已经很高的手了。那孙卉凝现在,我那天还不算太重的戏一口气打了十招。后边 还有武戏里面道到十二、十三招的都有,难度更大的招式。所以看这个演员她的潜力是很大。而且她文戏也确实很好,对各方面的。而且是你会发现,现在演员刚刚有点名气份很足,她没有,她进来以后全力以赴在拍戏。

张纪中不是导演 拍不出功夫剧

网易娱乐:刚才李导演也介绍这是一部导演作品,这个是一个纯正的功夫剧,他介绍张纪中来拍也拍不到这种纯正的功夫剧,你是怎么看的?

都晓:我觉得张纪中的武侠剧拍的特别好。但是武侠剧和功夫剧是有区别的,要是说现在让张纪中来拍这个戏我觉得他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什么都能拍好的,一个导演有一个导演的风格,而且我不认为张纪中是导演。

网易娱乐:为什么呢?

都晓:我觉得他是一个制片人,一个非常优秀的制片人。一个导演必须是有自己的意识构思,要有自己很强烈的这种创作的一种构思在里面。张纪中更多的更优秀的是制片人。他能把创意抓的非常好,他能把选题选的特别好,包括他参与选演员,包括他参与剧本的把握,我觉得他更多是从制片人角度出发的。我想这个思路我是这么认为的。

要把中国功夫文化宣扬出去

网易娱乐:我们都知道你开创了功夫剧,作为功夫剧的领军人物,在创作功夫剧的开初,会不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困难?

都晓:这段时间做少林寺的时候,对功夫剧去了解,我觉得有必要把功夫剧和武侠剧区分开来,而且我愿意去做,从少林寺开始,把功夫剧从武侠剧分离出来,让武侠剧确实成为一种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来成为它独立的剧种。那么在做这个,其实我觉得要做这个,在民间并不难。老百姓都认可了。包括我们看现在的美国大片都找中国功夫来做。但是那些文化官员,他们对这个东西的认可还是不行的。你比如我们评价功夫剧是没有你位置的。为什么?就认为你功夫剧不是文化,是娱乐。这种观念的转变很难。但是现在在现实生活中,现实正在一步一步的改变,功夫已经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受观众欢迎的片子都融进这样的元素,我们知道《赤壁》都融进了功夫。张艺谋做的几部戏都有功夫。这些东西的参与功夫正在以民间的力量来影响文化层面的。就像刚才我们谈到的现在都来做少林寺,那么电影也要来做少林寺。

我就觉得,其实我很高兴,电影来做,电视剧也来做,没有任何竞争。第一它的市场是不一样的。第二电影和电视剧方向是一致的,是占领社会,是开辟这一条功夫文化的市场。那么我现在也有人问我说你怎么看,你们是不是唱对台戏,我说不是,我们想打一场战役。电影是空中,我是地上的大炮。空中和地上同时进行,肯定会造成一个局面,就是这段时间少林功夫这个题材很厉害,而且它影响面很大,能造成这样,而且视功夫剧作为一种文化的东西,更进一步展现,会更好。所以我觉得我们是打一场战役。你刚才说到的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这个,第二个难题就是理论上的支持。现在我们历史电视剧都有理论的支持,功夫剧没有,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上的支撑。最近我也在和一些搞功夫剧的人,还有一些搞理论的人在探讨这个问题。希望能形成一套体系,我们来做这个。现在有一个专门研究这个的,一个电影学院的老师,也是电影频道的一个编辑叫张力,他最近在做这方面理论上的研究,而且已经出了一本书了,叫《功夫剧的秘密》,已经展现他的观点。现在我们认识了以后觉得大家挺默契的。包括元彪、洪金宝大家交流中间都有这样的一些想法,我们会把功夫剧这个旗帜打的更鲜亮一点。

网易娱乐:这一次跟日本电视台的合作是不是会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在里面?

都晓:实际上这个片子出来以后我也一个思想,就是不要去太多的考虑金钱,我也跟投资商说了,就是推广。因为我参加过不少电影节,电视节,为什么中国的片子在国际上没有市场,就是没有找到共同的语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这种传统道德你怎么一下子让法国人,让美国人理解,理解不了。但是你非要拿出你的那种东西去强制性的,你让他去灌输,你找不到沟通的渠道。就像两个人谈话似的,语言都不统一怎么谈,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现在在国际交流上其实就存在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是还有一句话,就是相对的一句话,你谈的好的话,那就是千言万语都说不尽的,可能是永久的谈话。我们现在就缺乏找到共同语言。强制性的灌输不行。所以其实我就看,国外最认可的是中国的功夫文化,而且我们共同的语言就是功夫文化。你先把这种东西推出去然他喜欢,然后你才能谈得上让他接受你的文化,接受你的道德观念。因为他都不愿意听,不愿意干,你根本没法接受。后来我觉得这个动作、功夫语言是相通的,全世界是相通的。所以一定要把它走出去。

我们知道,尤其国产电影非常漂亮,出去收视率一塌糊涂,而且人家看都不看,买都不买,我们说卖的多好,国外多大影响,人家都没看过,这个东西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我认为一定要实实在在做起来,我们不要求钱。因为本身国产电视剧卖到海外,出来东南亚是很难的。所以这样我就有一个先让他们看片子,把片子推出去,你要播,你播完第一部还有第二部,播完第二部还有第三部,我只要把市场培养起来就好。日本富士是我的老合作单位,他们当时买这个片子的时候也比较忧虑,他们到中国来选。拿来两部片子,那个片子播了四分之一就黄金段撤掉,我们坚持一年多,只要坚持一年多我就占领这部分市场,然后我把我的文化观念灌输到里面。在海外其它地方我也是这样的思路。往往一个是你让他们宣传,知道你了,你才好办下一件事,那么我们和日本富士,第一部、第二部播了,第三部就参与合作了,这也是我们文化国际交流很重要的手段。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shklcd 发表于 2009-11-4 12:30

有点长,但感觉料挺多,大家慢慢看,慢慢看{:5_38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导演独家解密《少林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