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热映 主演李念为“小三”说公道话
一部描写都市房奴生存状况的35集现代生活剧《蜗居》目前正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热播中。《蜗居》将视角聚焦到都市人最关心的“房子大事”中,展现老百姓买房、供房的种种经历,讲述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不仅道出了都市无房族的困惑,也呼应了都市白领情感上的苦闷焦灼。该剧由热播剧《双面胶》中的原班主创人马打造,曾出演过《霍元甲》、《沂蒙六姐妹》等多部影视作品的李念,一改往日青春偶像的形象,在剧中因为种种因素交织而当起了别人家庭中的“小三”,备受争议。
自从看了《蜗居》之后,李念的妈妈天天给女儿发短信:“本来这戏挺好的,你怎么演了这么个形象!”“念念你自己不会受到影响吧?”“因为经历过海藻,所以我才会变得更加理性。我知道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李念觉得,在戏里体验了这个角色之后,她才更坚定了要做好自己。
李念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六六老师真的很厉害,她用夸张的、戏剧性的故事反映了当今人们的心态,让我们演起来都特别有共鸣。”剧中,李念饰演的海藻是个贪慕虚荣的女孩,在一次饭局上,他结识了张嘉译饰演的市长秘书宋思明,在挥泪斩断了与小贝的单纯恋情后,她转而当起了“小三”,但一心想要不劳而获的海藻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当她怀着宋思明的孩子在家中守候时,宋思明却因一桩命案意外身亡。
面对网友和观众对海藻的巨大争议,李念却想为海藻说句公道话:“海藻的经历是欢笑与痛苦交织在一起的,在亲情、爱情、金钱、欲望面前,她从起初的单纯懵懂慢慢变得自私势利,她始终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矛盾前行着。 不过这个小姑娘演的是挺好的,很配这个角色。 不过这个小姑娘演的是挺好的,很配这个角色。 没看过其他她演的,这部戏演的还行
就是有些地方装天真太过了,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安排的 《蜗居》之刺或是电视剧正义担当的隐喻http://www.sina.com.cn2009年11月23日13:56时代商报
http://i1.sinaimg.cn/ent/r/m/2009-11-23/U3593P28T3D2781208F326DT20091123135652.jpg
http://i0.sinaimg.cn/home/c.gif
《蜗居》海报(资料图)
◎朱四倍
据媒体报道,最近,电视剧《蜗居》火了。剧中女主角海萍似乎说出了很多人心里想说的话:“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来: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腾讯网发起的一项网友投票吸引了36万名网友,结果显示八成人认为幸福与房子有关。
电视剧《蜗居》为什么火?仅仅是因为台词太露骨吗?在笔者看来,并非如此。《蜗居》六六说:“每一个写字楼里拥有1平方米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人,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众多让个体触景生情的桥段、台词,使个体心有灵犀——在理想与现实、情爱与家庭中的无奈、困惑,甚至是赤裸裸的生存现状。正是在这点上,电视剧《蜗居》赢得了公众的关注和众多专家学者的解读。
事实上,就笔者的观察,对《蜗居》的关注,并非仅仅停留在电视剧艺术性的角度上,相反,更多时候是放在社会视野下,放在住房问题是个权利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探讨的。也就是说,离开了公众对现实的切身体验和感悟,《蜗居》不可能这么火。
从这点上说,笔者以为,作家肖复兴的见解值得关注:《蜗居》不是承载问题的一个筐,而是刺向当下社会和我们内心的一枚刺。这是它的可贵之处,不仅因为它拥有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的敏感,更因为它拥有不回避现实生活的良知。笔者的认识是,《蜗居》是对民众心声的表达,是对民意的集中展现。而肖复兴之所以把《蜗居》称作指向现实的一根刺,无非是表明了公众在住房问题的困顿和无力感。而电视剧《蜗居》对这点的展现恰恰印证了公众的现实,二者的对接结果就是互动促成了《蜗居》的“火”。
在公众对不少电视剧颇有诟病的当下,电视剧《蜗居》能给我们不少启示。那就是只有对现实的关注,对正义和公平的有力呼吁,对民众现实的有力反映,才是电视剧的生机勃勃之道。长期以来,我国电视剧为了收视率常常进行过度的煽情创作,往往是出力不讨好,而现在流行的谍战与翻拍成风,在笔者看来,并非最佳选择,相反,容易陷入疏于电视剧的责任担当的诟病之中。电视剧《蜗居》似乎有了鹤立鸡群的感觉,不过,公众恰恰需要类似的电视剧。
当下,商业化的包装正逼迫电视剧失去它的美学属性,一部部电视剧成了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的模式化产品,变得标准化、陈腐、保守主义和平庸化,显露出诗性的沦丧和个性的泯灭,艺术价值几乎成了一句空话,对现实的观照也几乎成为空谈。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以为,电视剧《蜗居》之火,给我们上了一课。
就笔者的观点,对现实的热切审视和责任担当,对正义与公平的呼吁,对公众权利的张扬,并非与电视剧无涉,相反,电视剧应在这个方面担负起责任,否则,就是对自身义务的背离。电视剧《蜗居》给当下社会树立了可资解读的模本。《蜗居》之刺或是电视剧正义担当的隐喻。对公平和正义以及对公众权利的呼吁关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电视剧等艺术作品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点,都难免坠入诟病的深渊。 我看了,觉得这部电视不错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