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粘人
宝宝四个半月了,这两天开始粘人得不行,我搞不清他怎么了,现在每天的感受是头疼头疼真头疼。在网上搜了些建议,拿来给大家分享。
孩子长期处在封闭的空间,只能接触非常少数的人,往往就变成“无尾熊宝宝”了!孩子醒着的时候只能抱在手上,一放下来就哭叫;被陌生的人一抱,马上就嚎啕大哭,父母连想上个洗手间、洗个澡,都会被孩子凄厉的哭叫声搞得焦虑不安。直到回到父母那棵大树上,才又重新得到安慰抚定,停止那无理取闹的粘人哭闹。
五种方法让宝宝戒掉粘人习惯
在婴幼儿发展测验中,孩子看到生人会害羞是从五个月大开始的,到了十个月大的时候,90%的孩子都会有此情绪反应。一直要到快满五岁时,九成以上的孩子才能很容易的和父母亲分开。
针对较粘人的宝宝,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原则如下:
1、先建立自己坚定应对的心态
父母与孩子分离时,要清楚知道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现在不能和孩子玩,或有充分理由必须离开。不要在心里产生罪恶感,认为孩子哭闹是自己没有给予爱的安全感。
2、试着向孩子诉说自己正要去忙的事
虽然只是一岁大的孩子,但如果常和他说话,他会明白你的意思。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咪正要煮晚餐,你要在娃娃床里玩玩具。等煮好了,我会陪你玩哦!”孩子渐渐明白父母要做的事,而你也确实去做你所说的事,这样可以培养互相信任的感受。
3、以游戏方式进行渐进式的分离。
4、不要因宝宝粘你而处罚他。
5、不要吓孩子说外面的人都是可怕的坏人、魔鬼或大野狼。
适当的“粘”是必要的
1940年代心理学家鲍尔贝专门研究母亲与儿童分离对儿童以后行为的影响。鲍尔贝提出结论是:“婴幼儿与母亲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粘人现象),幼儿既可找到满足,又可以找到愉快。安全的依恋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我信任,并且成功地和自己的伴侣与后代和乐相处。”如此说来,宝宝的粘人状况如果不是太严重,就不必太忧虑,反而要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
宝宝的需求常在哭、笑、食物中得到满足,父母要全方位的提供宝宝触觉、视觉、听觉的刺激,强化宝宝各方面的学习,多带宝宝接近大自然,多和邻居好友谈天说地,多给孩子艺术化的享受(音乐、图画书、涂鸦等等),使得孩子的触角更宽更广,兴趣及乐趣更多层面,那么粘人的“无尾熊”行为可能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有些父母把宝宝“粘人”看做是缺点。但是,学前教育专家特别指出,幼儿“粘人”不仅不是坏习惯,适当的粘人还有利于他将来的沟通和交流。对妈妈来说,宝宝粘你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是你们关系亲密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宝宝喜欢和妈妈在一起,两人都感到快乐,宝宝也因此更有安全感。
但是,如果宝宝过分地粘人,缠住某个他特别喜欢的对象不放,不仅会在生活中造成很多不便,也会失去很多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
从出生起,宝宝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宝宝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没有区别,会用抓握、微笑等几乎完全相同的方式来“回应”。
第二阶段:3个月到8个月,宝宝开始与人建立真正的依恋关系,他一反过去对任何人都友好的态度,而变得有所选择,能够辨别熟人和陌生人了。
第三阶段:8个月到3岁,宝宝开始特别粘妈妈,对妈妈以外的人很少有亲近的举动,并把妈妈作为唯一的安全保障。 粘人宝宝 你在想什么
粘人其实是宝宝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爸爸妈妈提供一些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粘人宝宝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我最爱妈妈了
宝宝心声:在这个世界上,妈妈和我最亲密了,只要看见妈妈,我就快乐;看不见妈妈,我就着急。你们没有发现当我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我最安静吗?因为那个时候我感觉最安全。如果因为这样就说我是个“粘人宝宝”,我真委屈!知道吗?妈妈的爱是我的心灵成长素,我越小就越需要它。所以,妈妈,你可千万别冷落我!
给妈妈的建议:依恋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如果妈妈能给予宝宝一切的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妈妈的爱;如果妈妈没有条件给予宝宝一切,你可以省去其他物质上的供给,但在精神上一定要和宝宝相通,满足他感情上的需要,那他的未来就是富足的,就会充满希望。
妈妈不见了 我好害怕
宝宝心声:很多妈妈都抱怨早上离家准备去上班时,被家里的小宝宝缠得脱不开身,很烦恼。但妈妈你知道吗?每天早上看到你离开,我好害怕啊,和妈妈说再见对我来说简直是世界末日。
给妈妈的建议:记住,妈妈在离开的时候要面带微笑,即使再难受,也要让宝宝意识到:你们两个偶尔分开是件很自然的事。另外,妈妈也可以考虑让其他人接替你照顾孩子。有时候,把这个任务交给爸爸,把粘你一个人变成粘你们两个人,慢慢地孩子就会和更多的人接近了。
妈妈把我忘记了
宝宝心声:我很想和妈妈玩,可妈妈总是在忙,不是在擦桌子,就是在做饭,妈妈为什么不陪我玩呢,难道妈妈把我忘记了吗?
给妈妈的建议:妈妈要充分利用你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和宝宝达到足够的交流。和他一起玩耍,给他读故事,全心全意地关注他。美国依赖情感研究专家霍华德•斯蒂尔教授解释说:“这样做会让孩子知道:你多么可靠,多么愿意和他在一起,那么他的焦虑最终会慢慢平息。” 我一哭 妈妈就会回来
宝宝心声:上次妈妈离开时,我害怕地哭了,后来妈妈就回来了。以后我就知道了,如果我在妈妈离开的时候大声哭,她就会多陪我一会儿。
给妈妈的建议:宝宝的想法是从经验中得到的,如果妈妈被他的哭闹征服,并因此而留下来,那么等于你教给他眼泪能够留住你,也就教他每次在你离开的时候哭闹。相反,你应该立刻离开,但要在走之前告诉他:“一会儿见”或者“我下了班就回来”,这样做会让他意识到:你总会回来的。
我和妈妈不同步
宝宝心声:妈妈下班一回家,就急着和我亲密接触,又抱又亲的,我特别理解妈妈,从来也没有嫌妈妈粘人。可是有时候我缠着妈妈玩,妈妈却觉得我粘人,多不公平啊。
给妈妈的建议:宝宝的依恋需要是不定时的,有需要时就表达,他可不会考虑到妈妈是不是有时间,或是有没有心情。妈妈如果只关注自己的感觉,忽略了宝宝作为另一个个体的需要,两者就会不一致。多次重复类似的情景,结果很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宝宝因不满足而表现得更加“粘人”(焦虑、缠磨、脆弱、波动);另一种可能是宝宝没有妈妈“强大”,依恋需求总是受挫,需求表达减少(被动、无助、疏远、孤独)。
妈妈 请不要这么做
◆没有原则的妈妈
宝宝一哭就心软,或是心情好的时候由着宝宝“粘”,而心情不好时就又把宝宝推开,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意对待宝宝,这种不一致的态度会让宝宝无所适从,不知道“妈妈到底爱不爱我?”
◆用假承诺欺骗宝宝
对于粘人宝宝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妈妈出门上班的那一刻。他们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要离开自己,而这时如果妈妈趁宝宝不注意时偷偷走开,不和宝宝说声再见就走,宝宝会认为妈妈真的消失不见了,或是产生妈妈不要自己了的想法。欺骗宝宝,会让他变得不信任你,从而要更加牢牢地抓住你。
对于上幼儿园有分离焦虑的宝宝,在接园时千万不要迟到,选择可以预测的可靠路线来接送宝宝。别留下宝宝一个人在幼儿园等你,给第二天的分离增加难度。
◆吓唬宝宝
有些妈妈在宝宝哭闹得厉害时会用坏人、魔鬼或大灰狼来吓唬宝宝,结果不仅不能消除宝宝对自己的分离焦虑,反而更让宝宝没有了安全感。
逐渐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针对太粘人的宝宝,妈妈们不妨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办法来逐渐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1 要让宝宝懂得你是爱他的,妈妈可以多抱、亲宝宝,经常和宝宝说话。在家时,可以让宝宝一个人玩,并不时地过来和宝宝一起玩,让他常常看见你,这样在你上班时,他也会认为“现在妈妈不在,过一会儿会在的,等着吧!”
2 在你离开前,应让宝宝处于愉快的状态。早上,妈妈可以早一点起来,做好上班的准备,先和宝宝玩一玩他感兴趣的事,然后在他正玩得高兴时和他再见,并说:“ 一会儿等我回来了再和你玩。” 而当你下班回来时一定要对他说:“我回来了,你玩得高兴吗?”每天重复这样的话,他就会对你的离开和出现变得不那么在意了,孩子的安全感便不会受到影响。
3 当宝宝不冷静时,你要冷静。你要坚定地对宝宝说“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使你们的分离变得很自然,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给孩子,走时要微笑、声音要轻柔。
4 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如给宝宝准备一个玩具箱,让宝宝学着自己收放管理自己的玩具。另外,应尽早对宝宝进行一些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这些方法都可以增加宝宝的独立性,使粘人的宝宝开始享受自己的独处空间。 “无尾熊宝宝”{:5_387:}好可爱哦,觉得宝宝粘妈妈很窝心呀,可能我还没被粘过吧 粘吧粘吧,我儿子现在快两岁了,有时想抱过来亲亲,他竟然说nein,然后象条大活鱼一样的滑走了。有时候都怀念以前粘我的时候了。
想想孩子也就粘妈这一两年,可能才几个月。以后大了,谁跟谁屁股后面还真不好说呢。再大了,你想跟人家一起,人家还不带你玩呢。 粘吧粘吧,我儿子现在快两岁了,有时想抱过来亲亲,他竟然说nein,然后象条大活鱼一样的滑走了。有时候都怀念以前粘我的时候了。
想想孩子也就粘妈这一两年,可能才几个月。以后大了,谁跟谁屁股后面还真不好说呢。再 ...
weichgekocht 发表于 2009-12-10 14: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真没准儿 总结得真好,多谢分享。 我家宝宝一直很粘人,有时候除了我和她爸连opa,oma抱她都不行,还天天看见。一个字愁。。。希望再大点会好一些。 我家老大都快三岁了,还粘我呢。就说今天吧,我带老大出去一天,把小二放Oma那里,晚上小二一看见我就往我怀里扑,抱着我左啃右啃。结果老大看见了,醋意大发,把他弟脑袋推到一边,抱着我狂啃,一边啃一边按着他弟的脑袋,不让他弟靠近我。所以我现在经常是两手各抱一个,或者两腿各坐一个,我真是累并幸福着啊~~~{:5_38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