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yuan
发表于 2010-3-31 09:25
你还是没有说那个人自己的观点,只是用自己的想法来揣测他的心理啊。他的父母祖父母,第一二代移民,都 ...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3-31 09:14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当然只能自己揣测了,难道我还能问他,德国人不把你当德国人看,你自己感觉怎么样?他祖父母不必敏感,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外国人,但是他作为第三代移民,从小这里长大,只说这种语言,学这种文化,仍然被当成外国人,是正常的吗?不该敏感吗?
只是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些德国人还远没有你期望中的那么开放,这跟开什么车住什么房谁跟谁比有什么联系?
winterfx
发表于 2010-3-31 09:28
有没有归属感也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如果在德国有自己的一个朋友圈子,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太在乎什么归属感不归属感的,当然如果在这方面太敏感甚至有过烦心的经验,尤其作为父母的把自己的这种无归属感潜移默化的传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与别人不同的压力那就没有意思了,与其这样不如回到一个父母觉得有归属感的地方,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会更好一些。我觉得对所有在这边出生长大的孩子来说,不论是中中还是中德家庭,目前唯一重要的是应该引导孩子也要有兴趣去了解中国的文化语言风土人情,他们自己长大后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力,到时候孩子会不会有归属感,现在父母考虑就考虑这个是杞人忧天。
cindyprc
发表于 2010-3-31 09:30
我觉得大家都把这事想复杂了。
比如说中国一个孩子,父亲南方人(一线城市),母亲北方人,她自己在另一个一线城市出生住了几年,然后因为父母工作原因每3年换了一个地方(全国各地,都是小城市),直到上了大学回到出生的一线城市,后来在那里工作定居。
那么这样的孩子有没有归属感?
没有。问她是哪里人她自己都说不出来。
但是这并不妨碍她的成长和心智,她自信,广交朋友,一直以来看周围的事都像站在高处看,她熟悉各地的方言,文化习惯。她看到一线城市的趾高气扬只是觉得幼稚可笑,从而她学会了宽容。她体会小城的民风淳朴,从中学会的善良。一线城市的朋友不会觉得她不是土生土长的一线人而瞧不起她,因为她的见识比他们广,因为她自信友善。
在德国有一半或是全部中国血统的孩子也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把归属感百分百的划定是中国还是德国呢?只要自己足够自信,了解了两国的文化和语言,照样能够站在高处看世界。不把自己完全归属于哪一国人,照样能幸福的生活。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0-3-31 09:42
gtgtgt
发表于 2010-3-31 22:09
MM说的是呀!总觉的孩子在这里的生活条件好,但她心理上的阴影我很难帮她。德国不是移民国家,不管你呆多久,永远都是外国人。留学后不回国,总觉的是去别人家做客,看着人家家好,就不走了。再说,也不是说自己家有多差。实话说,德国对孩子来说真的好,对大人来说不一定了。
orsky_DD 发表于 2010-3-23 12:2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作为父母的把自己的这种无归属感潜移默化的传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与别人不同的压力那就没有意思了,与其这样不如回到一个父母觉得有归属感的地方,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会更好一些。" Dr. Philipp Roesler, 他有何归属感.
实际上LZ对未来不定, 把自己的这种无归属感潜移默化的传给孩子. 这点WJ们清晰得多, 大部分WJ走的是不归路(非贬义), 对孩子归属感也清晰.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0-3-31 22:59
我当然只能自己揣测了,难道我还能问他,德国人不把你当德国人看,你自己感觉怎么样?他祖父母不必敏感, ...是正常的吗?不该敏感吗?
yueyuan 发表于 2010-3-31 09:2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什么就该敏感呢?如果对方只是一句玩笑,自己却一定要敏感地联想到别的,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么?再说,在德国出生长大说这里语言受这里文化熏陶的你同事未必会像来自另一个文化的你一样把这种玩笑很当回事。
一个人从小到大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形成不光受家庭影响的,周边社会环境的影响往往比家庭影响更大。他一旦接受了了周围社会环境的思维习惯和观念,那自然而然就会对这个环境产生一种归属感。
小灰猫
发表于 2010-3-31 23:32
很理解楼上几位妈妈担心孩子会没有文化认同感的感觉,孩子在德国长大,能说不带口音的德语,朋友们也许不会歧视他,但不能否认区别还是存在,就象那个八分之一希腊血统的同事。同事间的玩笑也许没有恶意,但敏感的人一下就能感觉到区别。
儿子快三岁,在现在这个幼儿园里呆了一年多,中文说的多,德语也会,最近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对这个幼儿园我们很满意,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很友善。跟儿子一般大的另一个男孩正在学颜色,就指着儿子的头发说是黑色,自己的是棕色。
这个句子,纯是颜色讨论,小孩子当然也不懂什么歧视。但引申一想,假如这个事情发生在儿子的青春期。。。他一直长在德国,也许自认为跟周围的朋友都一样没区别。突然朋友指出来区别,不知道心理会不会敏感。不知楼上一些妈妈们担心的是不是这种情况。
在有门印度英语文学课里也学过这种情况。英国有很多印度移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觉得在英国不被认同,回印度也被视为外国人,因为他们的英语没有口音。有很多印度英语文学因此而诞生,讨论的就是这种夹缝中的状态。
我一直记得宝宝园地里有位妈妈写过,发生在她家孩子身上的一件小事。汗,那位妈妈的名字倒不记得了。想借一下那个例子,希望那妈妈别介意哈。她孩子(中德家庭)一直认为自己是德国人,在学校被同学质问,伤心回家找妈妈问原因,最后爸爸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说,你应该为你有中国血统骄傲,中国有。。。。一些鼓励的话。
我想假如以后我儿子也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也会采取类似的办法解决。不能回避问题,即使他有德国护照,在中国人看来,也是华裔。如果他自己能为中国自豪,即便别人指出不同,也应该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吧。希望了。。
winterfx
发表于 2010-4-1 08:55
本帖最后由 winterfx 于 2010-4-1 08:58 编辑
身上有中国血统,确瞧不起中国或对中国一无所知,这样的人在德国或其他西方国家也不会被认可的。但你有你的特长,比别人还要优秀,我相信即使在德国这种非移民国家,有着存在一定种族偏见群体的国家来说,他们也不敢轻易的歧视你,如果真碰到这种情况,那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的教育体制让大家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想法,群体的意识太强,既然你不能左右别人的想法或做法,那就自己看开些,活得轻松些,也没有必要要求其他人一定把你看成完完全全的德国人。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0-4-1 10:37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0-4-1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