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37
随从装作没事的样子在院子里随便转转。一边转着一边四下观察着。他发现在院子的角落里有有个小栅栏里养了几只鸡,于是他假装漫无目的的转着,一边靠近鸡栅栏,将布里的茶水挤到鸡喝水的碗里。然后继续在院子里转,但是眼睛却十分警惕的观察着那些鸡的情形。几乎就是以转眼的功夫。先喝水的那只鸡就倒下了。接着只要是喝过水的鸡都倒下了。
因为天已经黑了,所以并没有人留意到鸡的一样
随从马上回房,把看到的情况如实回禀。领队惊出了一身冷汗。
多亏了这个长相奇怪的小东西,不然自己就完蛋了
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37
于是他让小石精做下,一边谢谢他帮了自己的忙,一边问他是谁,为什么要帮自己。
小石精心想糟了,因为自己是想偷他们的东西才一路跟着他们,但是这个话怎么说呢。
可是小石精不会撒谎,憋的石头脸都红起来了,也没想到怎么说。干脆把石头心一横,豁出去就说实话把!
领队先是又吃一惊,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憨厚的孩子也在打自己的主意。后来听到事情的原委又不禁对小石精产生了由衷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这个孩子救了了自己,自己怎么能回报他呢?但是眼前的事情还没解决,回报的事情一会再说。
虽然自己没喝带蒙汗药的茶水,但是下药的人能善罢甘休么?
想到这,领队的心生一计。对小石精和身边的随从如此这般交代一番,然后大家就开始横七竖八的躺在床上,地上,还有爬在桌子上,就像喝了蒙汗药药效已经发作了一个样子。
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38
夜色深了,客栈里也安静下来了。几个蒙面的黑衣人,带着刀,悄悄的来到他们房门外,从门缝里借着还没熄灭的油灯,看到屋里的情形不禁洋洋得意:自己略施小计。这些人的金银财宝就都是自己的了,自己拥有了给皇帝老儿进贡的财宝,那将是多么风光无限的一件得意之事啊!
胡子头越想越得意,招招手,手下的人都跟着他进了房间。
还没等他们动手,房门吱呀一下就关上了,原来躺着的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跳了起来,把几个强盗围在中间。刚才还得意洋洋的胡子头知道,自己栽了.
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38
把几个强盗绑好扔在角落里以后,终于可以松口气商量一下小石精的事情了。
领队和其他人还有小石精坐在一起,认真的商量起如果对付那个可恶的县官,如果救助老村长和众村民的事情了。
天凉以后,小石精抱着一个小盒子,和领队一行人告别,先走了。
车队收拾好以后也出发了。除了原来的车辆物品,还多了几个捆绑结实的强盗。他们的下一站是当地的府衙,也就是知府的衙门,县太爷的上级。
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38
大概下午的时候一行人来到了府衙门前,知府老爷一听是异国来朝的尊贵客人,连忙迎了出来。寒暄客套过后。领队让手下把几个强盗押上来,交给知府,知府面红过耳,因为在自己管辖的地面上除了这样的事情,如果他们见了皇上如实奏报的话,自己的政治前程就彻底葬送了!
于是他更加殷勤的招待贵客,并送上厚礼,希望能将此事隐瞒下来。
领队也很爽快,只要惩处了强盗,他不会追究知府的责任。
但是,领队话锋一转,我还有一件更大的事情要请知府大人帮忙,如果这件事情办不成,就没法帮知府大人在皇帝面前遮掩了。
知府一听,连忙答应。也不管是什么事,就大包大揽下来。想想看,什么事还能比知府老爷的政治生命更重要呢
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38
领队说大人所辖地区不止有强盗,还有小偷,在我们经过某县境内的时候,因为一时疏忽,进贡给太后的两颗最大的夜明珠被盗了,希望大人能帮忙找回来,不然,谁都没办法交差。
知府大人心说,好说好说。自古官匪一家亲,官就是匪,匪就是官。所以找回来是肯定不成问题的。于是马上叫人去传管辖地的县令,于是,好戏上场了。
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38
衙役快马加鞭去传县令老爷,县令不敢怠慢,马上乘着小轿直奔府衙。
眼看快到府衙了,他的轿子被人拦住了。谁?小石精呀。
小石精拦住县太爷,二话不说,就把一个小小的锦盒递给了他。
县太爷打开一看,两个比他眼珠子还大的夜明珠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于是他激动的简直要发疯。财迷心窍的他已经顾不上想为什么小石精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他只知道夜明珠是自己的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得意的呢?
小石精向他要释放村民的文书,县太爷在路上哪里来的文书呢,小石精听说没有文书,一把把锦盒抢了回来。让县官用文书来换。
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41
县太爷真急了。从腰上接下一块玉佩,递给石精,让他用玉佩做信物,就可以把村民放出来了。小石精这才把小锦盒有还给了县令。县令美滋滋的把小锦盒放在自己的袖子里,那个满足那个得意就别提了。
很快到了府衙,知府没有客套直接说明让他去找两颗失窃的夜明珠。县太爷又是一身冷汗,这可怎么办呢?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先应下来再说。到时候就是没找到能把自己怎么着。就算县令当不成了,这两颗夜明珠的价值是他当县令一辈子也搜刮不到的。
所以他很爽快的答应知府马上就去带领衙役一起寻找失窃的夜明珠。拱手和知府告别以后,他转身就往外走,真在这个时候,脚下突然冒出一块石头,毫无准备的县令一个狗啃泥就摔在地上,袖子里的锦盒也甩了出来。
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42
在场的人都看到了那个锦盒,领队故作惊讶的说呀,这个盒子和咱们被偷的那个一模一样么!县太爷的脸一下子就绿了。
本来摔个跟头没什么,摔出个锦盒也没什么,但是县太爷的脸色突变却引起了知府的怀疑。县太爷没有来得及爬起来,知府就快步来到他身边,拾起来那个锦盒,打开一开。脸上马上凝重起来。他把锦盒拖到领队眼前,领队装作大喜过望的样子说,这么快就找到了,还是知府大人申通广大,在下佩服佩服。
知府的脸也快绿了,这就是他保举的县令,此案要是交到上面去,上司要是查到自己是因为收了他一千两银子才让他当上的县令,自己的乌纱帽也难保了
lemongrass
发表于 2010-4-20 09:43
看来此事还是要求领队才行,只要他面圣的时候不把知府卖出去,那他就可以私下处理县令,不把事情闹大,就对他的前程没有 影响。
想到这里,知府先呼唤衙役把县令押下去。然后又吩咐备办酒宴,给贵客接风赔罪。
本来领队一再推辞,但是知府大人盛情难却。
推杯换盏之际,知府有送上厚礼,求他们在圣上面前多多包庇。
领队答应了。但是拒绝了他的礼物。但是提出一个要求。
无论什么要求知府大人此时都会毫不犹豫的应允的
领队只说路上听百姓议论纷纷,该县令严苛百姓,赋税加倍,。而且在他属地,冤狱盛行,民不聊生。所以请知府能严加惩处,也能免除成倍加在百姓身上的苛捐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