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海归 (ZT)
夜深了,任锦辉还坐在计算机前,网上的消息很不妙,又一位海归博士自杀了,大家纷纷写文章,各抒己见:国内学术界黑暗啊,海外学子太天真太单纯了,早知道就不该回去。
这人太脆弱太要强了,国内国外,在哪都要懂得忍,何必这么认真。
这人真自私,自己走了,一了百了,老婆孩子怎么办?可怜啊。
……
任锦辉一篇一篇地看,直看得全身发凉,心里忍不住骂: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你们认识人家吗?知道人家自杀前经受了什么,又是怎么想的吗?胡扯,全是胡扯八道!
骂完了,心里还是发虚,因为他知道,那些文章并不全是胡扯。我以后会不会也混成那样?他不敢往下想。
海归对任锦辉来说已经完成了考虑期,而进入实施期。可现在他又犹豫了。
他在国内学的专业是物理,毕业后留校教了几年书,便赶上了留学热潮。他这个专业出国不难,找工作却不是件易事,和他一起读博士的师兄师弟们毕业后纷纷改行,不是去华尔街就是搞IT。他算幸运的,他博士论文的课题经费来自GE,还没毕业就得到GE的聘书,周围的人眼热得不得了,他也着实自豪了好久。
一年年过去,刚工作时的踌躇满志被大公司的条条框框磨得麻木了,这份曾让他自豪的工作慢慢变得平淡,到后来简直枯燥不堪,仅仅成为谋生手段而已。IT业曾经的辉煌让他羡慕,华尔街的红包更让他眼热,和朋友们相比他觉得自己落伍了,这让一向争强好胜的他很不甘心。
万万想不到,这份几乎是铁饭碗的工作竟然没保住,经济不景气造成公司大裁员,任锦辉的职位被裁了。他这才发现,这份极专业的工作干了十几年,离开GE,他的技能等于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标准,最后只在一家成人大学找到一份半职教书的差事。他觉得自己在美国的事业到了尽头,已无路可走,他开始考虑回国。
他有几个常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朋友,开始他们谈论股票,后来谈论房地产,现在美国经济不好,国内却是轰轰烈烈,海归是他们现在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大家帮他分析,论海归几个人中他的条件最成熟:美国的博士学位,跨国大公司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现在又没有鸡肋般舍不得丢的工作,孩子也大了,小儿子马上要上大学,太太没有工作也愿意和他回国,总之海归的天时地利人和他全占,不海归都说不过去了。
海归第一步是要找国内的关系,他不想像刚毕业的小年轻那样去应聘,国内的招聘条件很奇怪,不光问学历经验,还要问年龄性别家庭成员,那条年龄四十岁以下的要求他看着就有气,工作能胜任不就行了,我几岁你管的着吗?有的招聘甚至要求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符合体检标准,天知道这是招聘还是招亲?
有老同学建议,想海归去找李大牛,你上大学时不是和他同宿舍吗?他现在可牛了,听说已经当上清华校长了。
清华校长?那不是副总理级也得是部长级,就凭他李大牛?任锦辉不信,他太了解李大牛了,那家伙吹起牛来一点不脸红,所以得了个李大牛的外号,真名倒没人叫了。刚上大学时李大牛常常提起那个在什么部里工作的表舅,说是每天坐着红旗上班,周末他去看望表舅,居然还过了一把那红旗的瘾。听的人都傻呵呵地羡慕,红旗轿车,那得多大的首长啊。任锦辉却不上当,几个问题一问就露馅了,那不过是辆红旗牌自行车。李大牛气得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人精,以后再吹牛尽量躲着他。
李大牛毕业分配回到了家乡,听说在一所技校教书。现在想来,凭着李大牛的聪明劲,说不定真混得不错。既然要海归,国内的关系网很重要,打听一下他的下落也无妨。结果有人证实,李大牛的确当了校长,不过不是清华,而是科技大,反正是个真正的牛人。
有朋友帮忙牵线,任锦辉联系上了李大牛,电话一打过去,对方是个甜美的小姑娘声音:“校长办公室,你好。”
任锦辉粗声大气地说:“让李大牛接电话,我是他老同学。”他知道对付这号牛人必须这样,否则秘书会挡驾。
果然李大牛的声音很快从听筒传来:“人精,真的是你啊。听说你要海归,说好了啊,哪也别去,就到我这来,我正缺一个你这样的领军人物。”
任锦辉问:“你到底是在哪个学校啊?有人说清华,有人说科技大,这两个学校可离着好远呢。”
李大牛故作神秘地笑:“嘿嘿,你自己过来看看吧,百闻不如一见嘛。” 李大牛办事果然大手笔,他很快为任锦辉安排了回国访问的一切事宜,连往返机票都包了。那个城市的名字很陌生,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
到了学校见着李大牛,任锦辉才弄明白,这就是李大牛当初毕业分配的学校,青湖技术学校,这些年青湖市发展很快,学校也跟着沾光升级,在市郊化山镇建了新校园,正式改名为青化科技大学,李大牛任校长。
任锦辉哭笑不得:“清华,科技大,原来是这么回事。你怎么不早说?”
李大牛摇摇头:“早说你会来吗?我就知道,你们这样的人眼睛里只就有那些名校,你就不想想,那些名校眼睛里有你吗?人家功成名就的海归博士有的是,没名气的还不稀罕呢。我这就不一样,你是头一号,又是老同学,我会给你最好的待遇。你看我这学校,除了没名,校舍资金都不差。”
李大牛说得不错,这校园还真壮观,一座座崭新的大楼,办公楼,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应有尽有。“你要是到这来,这座楼就是你的了。”说这话时,他们正走进一座很大的教学楼,楼里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甚至楼道厕所都装修得很漂亮。
迎面有两个教师模样的人走来,李大牛马上给他们介绍:“来,认识一下,这是从美国回来的任教授。”
那两个教师马上过来毕恭毕敬地和他握手,任锦辉不觉飘飘然,在美国从未有过这种人上人的感觉。行程结束,他做出重大决定:海归,接受李大牛的邀请,下学年就开始回国工作。
可现在,读了那些网上的文章,他突然心慌了:李大牛答应给他一幢楼,还有最好的待遇,可这都是口头上的。那聘书写得极笼统,到底是什么职称,年薪多少,并没有定下来。那位自杀的海归博士就是吃这个亏,海归前什么都是口头上的,回国之后才知道,人家给的职位年薪离期望值差了很远。李大牛敢骗我,我可没那么傻!
任锦辉拨通了李大牛的电话,机枪扫射般把一个个质疑射向李大牛。李大牛耐着心听他说完,不紧不慢地嘿嘿一笑:“我说人精,你怎么出国这么多年变傻了?人是活的,聘书是死的,写得太明白不就被限制住了?说老实话,你来得正是时候,听说过长江学者计划吧,省里也要办一个创世纪学者计划,算是长江学者计划的一部分,我准备把你报上去,咱学校要是有一个长江学者,那在省里就好说话了。”
任锦辉听他吹得云山雾罩,忍不住打断他:“李大牛,你又吹牛了吧。我不知道什么创世纪计划,可那长江学者计划可是有名的,哪能随随便便想报谁就报谁,没点真功夫,人家能批?”
李大牛笑他:“说我吹牛,你可真是落伍了,你知道现在国内啥最吃香?忽悠,懂吗?谁最能忽悠谁最吃香。你还没看过那本海归必读吧?就在网上,你好好看看就明白了。”
任锦辉顺着李大牛给的网上链接,找到那部所谓的海归必读,原来是部小说,书名叫《回国驯火记》。网上介绍说,这部小说经常被当作商学院MBA课外补充教材,作者是个真正的海归,号称自由穿梭于中美的官场,商场,情场和欢场。小说的主人公有个奇怪而可笑的名字,包博孙子。整篇小说,或者说是半篇小说,因为小说还没写完,写的都是这包博孙子海归后如何忽悠的种种经历,被他忽悠的有高官,有大款,还有众多美女。
对任锦辉来说,这小说实在太啰嗦,三十七万字还没完,花了几个晚上,那些对名牌时装高档餐厅的大段描写跳过不看,但如何忽悠他可弄明白了,这书没白读。行,既然国内靠着忽悠就能吃得开,咱就跟着李大牛忽悠一把,来他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反正出了事就推在李大牛头上。
这夜任锦辉很难得地睡了个踏踏实实的好觉。 李大牛又来伊妹儿了,说是已经找人把他的履历翻成了中文,但需要补充充分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有关材料,包括论著目录、论文被引用和收录情况、主持完成研究项目、获奖情况等。
打开那份中文版履历,他惊讶得眼珠差点掉下来。他的工作经历很简单,在GE 的职称是Lead Engineer,许多有博士学位的同事都是这个职称,中文履历竟把这职称翻译成首席工程师,天,首席,那可以理解成全公司第一号,GE啊, 在这么大的公司排第一,这可不得了。现在这份工作的翻译更绝了, M城 ITT分校 Adjunct Lecturer, 居然被翻译成MIT副教授。
如果没读过那部海归必读,他一定会把这些错误改过来,可现在他只有偷偷乐:李大牛真牛啊。与包博孙子不同,任锦辉并不想做投机生意,他只想有个体面的职称,加上不错的待遇,要求并不高。可就这不高的要求要想实现也不是那么容易,得用点技巧才行。他认为自己已经学到了包博孙子忽悠的技巧根本:不讲假话,但真话不要讲得太实。一句假话往往要用许许多多的假话来遮盖,假话讲多了很容易被人家抓到漏洞,这太危险,不值得。告诉人家真话,但要有保留,不要把全部家当抖罗出去,写履历一定要用英文,而且能用缩写尽量用缩写,给读的人,包括翻译的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想错了是他自己的事,谁让他这样理解了。将来万一有人追查起来,他只承认英文履历,中文那份反正不是出自他手,有错误也怪不到他。
他把中文履历放在一边,打开英文履历,开始增添新内容:先添上Who is who。当初他博士毕业时收到Who is who 编辑的来信要他的自我介绍,好放在那年的名人录上。自我介绍写好,又交了一百多美金,当他在那本装潢精良的大部头里找到自己的名字和介绍时,的确激动了好一阵:我成世界名人了。后来和他的博士导师谈起此事,导师哈哈一笑:这纯属商业手段,每年系里的博士毕业生都会收到这样的通知,厚厚的书里那么多名字,每人一百多美金,出书的人赚大发了。这书是没有人买的,因为里面的内容没经过核实,你写什么都行,所以没有任何价值。他被泼了一头冷水,也醒悟过来:世界名人没那么好当。这本书一直放在家里书架的角落,他再没对任何人提起,觉得是次上当受骗的经历。不过他知道中国人肯定会买账,所以他不假思索地加上了这条。
然后他又列了几个这些年参加的物理学会科学协会,这些组织对会员没有什么要求,有些只要缴点会费,有的连会费都免了,填张表注个册就行。他参加的初衷只是想得到些免费期刊杂志,最贵的一家是加入不久的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年费近一百美金,他开始有点舍不得,可找工作连连碰壁,他觉得不充电就是死路一条,这个组织不但提供免费杂志,还组织会员交流,甚至提供求职服务。当然加入以后才发现,这个组织对他帮助并不大。李大牛要他把履历充实一下,他没有什么好写,干脆把这些学会协会都列上,让李大牛发挥去吧。
还有一条可以写:这些年他为当地的中文学校出了不少力。他太太齐惠以前在国内是个中学教师,中文学校一开创她就成了第一批教员。女儿上高中时数学有些吃力,他想为她辅导,女儿逆反不太听他的。齐惠给他建议:到中文学校开个数学班吧,孩子们一起学效果会好些。数学班一开就爆满,许多华人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纷纷把孩子送进他的班。他这个物理博士教中学数学,可谓小菜一碟,几堂课后便得心应手。那些学生也争气,经他稍一点拨,数学成绩都有提高,SAT考出高分的不少,包括他的女儿。很快他的数学教学在中文学校出了名,有的孩子只为上他的数学课而加入中文学校,现在他开了三个班,周六几乎一整天都泡在中文学校。在家长的一致推荐下,中文学校授予他终生成就奖,并聘他为常任理事。终生成就奖和常任理事可以放在履历上,当然不能直说是中文学校得的,他只要用学校名字的英文缩写就行了,NCIS,学校所有文件通知都是这么用的,全名是Northtown 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北城中文国际学校。那国际二字是后加的,受他的数学班启发,学校请了位美国人开了英语班,又请了位墨西哥人开了西班牙语班,中文学校便成了中文国际学校。
接下来是论文目录,他读博士时与导师联名发表过四篇论文,都是很不错的国际性杂志,有一篇还登载在最著名的《Science》杂志上,后来发现他的成果被不少论文引用。可在GE却没有任何论文发表,不是他科研做得不好,而是所有科研结果被认为商业机密,公司不允许对外发表。四篇论文是少了点,不过他也有办法,只需加一句:等等八十多篇论文被广泛引用。八十多篇这个数不是捏造,他的数学教学出名后,当地的中文报纸给他办了一个数学专栏,每期他会出一道很有趣的数学题,再对上期题目做出解答。许多华人家长将他的专栏剪下来,装订成册,以便孩子学习使用。齐惠也为儿子做了这样一个剪贴本,每期都标了号,现在已经标到82号。广泛引用也没错,那一个个家制的剪贴本难倒不算引用?如果哪天真被人发现了跟他较真,说这不算论文,他都想好了对付的办法,我列的是publication,报纸专栏不是publication是什么?
改好的履历寄出去,几个星期后,接到了李大牛的电话:人精,你可真行啊。办成了,咱们学校也有长江学者了,哈!
任锦辉不敢相信:这就办成了?太容易了点吧。
李大牛解释说:办成的是第一步,省里的创世纪学者,下一步由省里往上报长江学者计划,一般只要省里批了,上面不会不批,只是个手续问题。
任锦辉仔细读了李大牛为他整理的介绍:任锦辉博士,美籍华人,GE跨国公司首席工程师,MIT副教授,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NCIS 既海军罪案调查处常任理事及终生成就奖获得者,世界科技名人称号获得者,曾在《科学》等世界级著名杂志期刊发表论文八十多篇,成果被各国科学家广泛引用……
这海军罪案调查处有点让他啼笑皆非,他根本没想到,NCIS 这个缩写还有别人在用,Naval Criminal Investigative Service。除了这点小别扭,任锦辉自己都快相信了,这样的精英长江学者当之无愧啊。 下一步是海归的具体安排。女儿大学快毕业了,儿子也早接到了那所心仪已久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找了个值得信任的房地产经纪,房子上了市。
国内工作的安排也差不多了,李大牛给他封了一堆不错的头衔:教授,博导,还有学校的科技中心主任。基本工资并不高,省里对下属学校教工的工资有一系列规定,李大牛给了他最高档。他不是很满意,李大牛说已经为他在省里申请了一大笔科研经费,他可以从那经费里给自己发奖金,数目自定,平时吃个饭旅个游什么的,都可以从那经费里报销,别太出格就行。他算了一下,青湖是个小城市,生活费用不像大城市那么高,这样安排已经不错了,可他总觉得这样认可有点太便宜李大牛了,给学校挖来个长江学者,李大牛一定得了不少好处。
讨价还价一向是任锦辉的拿手好戏,这些年大自买房买车,小到旧货摊上的一个古董盘子,任锦辉总会把价钱讨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地步,朋友们都叫他中国犹太人。海归是人生大事,不安排妥当哪行。如果不买房买车,那点工资奖金基本够用,再怎么争也多不了多少钱,想讨价就从房子和车入手,安置费嘛,很合理的要求。
李大牛一听要安置费,马上答应:好说,咱学校有教工宿舍楼,条件挺不错的,你可以要个最大的三居室,前三个月的房租学校给你出。
任锦辉说,三个月的房租,你打发要饭的呢,亏你说得出口。你怎么不住教工楼,自己弄个独门独院的别墅楼住着?我在美国独门独院住惯了,那教工楼,楼上楼下都是外人,还真住不惯。
李大牛傻眼了:你还想让我给你弄个别墅楼?
任锦辉说:别的不要,一个房子一个车,你给那点工资就是加上多少奖金也买不了这两样,所以只好另要了。衣食住行,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我没太出格呀。
李大牛耐着心劝他:房子,车,这都不是小东西,学校没有这笔钱。你还是先在教工楼住一阵,等以后慢慢找到研究项目,钱就挣出来了,我们的钱都是这么挣的。教工楼就在学校里,多方便,上班走两步就到,车都省了。
任锦辉不高兴了:你干脆让我住学生宿舍得了,连家具都省了,像话吗?我在国外这么多年,回去人生地不熟的,你让我到哪去找研究项目?我等房子有了着落再安排回国。
果然这话有效,李大牛把牛皮吹出去了,就怕任锦辉不回去。他赶快稳住任锦辉:你别激动啊,我再想想办法。
李大牛还真牛,很快有了答复:科技中心可以用省里批的研究经费买辆公车,任锦辉作为主任可以使用。他还为任锦辉签下了第一个研究项目,人家答应垫付50%房款作为劳务费,另50%一定要由任锦辉支付。任锦辉明白,人家不相信他,这房款算是把项目双方捆在了一起。他本来也有思想准备这些条件被拒绝,要自己买房子,现在有人愿意替他付50%的房款,他暗自得意,不过还是还了一条要求:那房子一定要精装修的,毛坯房不行。
所有安排手续都办好,任锦辉终于带着齐惠来到青湖安家立业。李大牛派了专人陪齐惠安顿住处熟悉环境,自己则陪任锦辉来到早为他准备好的办公室。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在顶楼拐角,两面临窗,可以俯瞰校园全景,全套崭新的红木家具配上硕大的皮座椅皮沙发,气派豪华。任锦辉不由得微笑了。
李大牛得意地说:怎么样?还满意吧?今天你先熟悉一下环境,明天有个欢迎宴会,跟其他校领导和市里几位负责人见见面。下星期给全体教工做个报告,然后是报社采访,电视台专题报道,噢,还有一个和当地企业家的座谈会……
任锦辉连忙打断他:你怎么把我的时间全排满了?我还要不要搞科研?你给我找的那个项目,叫化阳集团是吧,他们是干什么的?要我做什么课题?
李大牛找出一份合同递给他,那个课题名称让他看了好几遍才知道没看错:红外光谱技术对牛奶成分测定影响的研究。
牛奶?红外光谱和牛奶有什么联系?
李大牛解释:化阳集团是个农场,咱们学校外面的地都是他们的,包括你住的小区。他们有个牛奶场,三氯氰胺不让用了,他们损失不小。所以出大价钱请你帮他们想想办法,让他们的奶制品过关。你可以帮他们找个三氯氰胺的代用品,或者看看有什么办法放了三氯氰胺又查不出来。搞科研你比我在行,怎么做你决定。
任锦辉吃了一惊,急忙打开那份合同,那上面白纸黑字清楚地写着:
甲方:化阳集团。保证经费及时到位并下发给乙方;负责对乙方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
乙方:任锦辉。定期向甲方如实反映资助项目进展;保证在预期时间内完成项目预期目标。如果违约,将承担责任,返还全部所得经费,甲方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备注:劳务费已预付。
任锦辉脊背一阵发凉:完了,我上贼船了。
(注:小说中人物事件纯属虚构,若哪位朋友有类似经历,实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5_389:} 接下去是不是该黄小易穿越时空的情节了?{:5_35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