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car 发表于 2010-7-23 12:51

怎么德国车同样排量没有日本韩国的马力大?

最近在网上查二手车,发现同样排量的发动机,德国的没有日本韩国的马力大。
比如德国1.4升的自然吸气汽油机,功率是55KW 75PS,而日本的就是97PS,韩国的也差不多这个级别。
是真的差这么多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xraw 发表于 2010-7-23 12:58

这说明韩日车好啊,楼主快去买吧{:5_319:}

pcu84424 发表于 2010-7-23 13:14

排量也不能决定一切啊,你就拿opel astra 不同款的1.6自然进气发动机,马力也都是不一样的

yellowstein 发表于 2010-7-23 13:39

很多日本韩国车的峰值马力被调的很高,往往只能瞬时达到,而且是以牺牲低速扭矩及平顺动力曲线为代价的。

stypen 发表于 2010-7-23 13:54

你的马力值是在一定转速下瞬时发出来的,不是你一发动发动机就有那么大。日本那个高是因为他们故意调整ECU让马力峰值出现的更高。可是在出现马力峰值的时候油耗是多少呢?
p.s.vw的1.4TSI有毛病,水泵什么的有问题。据说要召回呢

Linux_Handy 发表于 2010-7-23 14:26

这两位是真明白。
所以谁买日本车啊。。。一点真材实料都没用就知道弄些虚的。。。

Manfred.wang 发表于 2010-7-23 14:56

有些国人还真是爱搅浑水啊,无聊

Truecar 发表于 2010-7-23 15:56

回复 7# Manfred.wang

这里是讨论技术。和技术无关的请别处表现去。

Manfred.wang 发表于 2010-7-23 21:41

回复Manfred.wang

这里是讨论技术。和技术无关的请别处表现去。
Truecar 发表于 2010-7-23 15:5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真看不出来有人在搅浑水挑起不必要的争论么?

Manfred.wang 发表于 2010-7-23 22:00

回复 8# Truecar

你要喜欢技术讨论,给你转发点儿关于排量与功率的扫盲知识。不过用不着把德国车日本车扯进去。

内燃机功率与其排量的关系(初三物理竞赛)

用p机表示内燃机内大气压强,转速一分钟n转
功率P   ,排气量v 。除排气量和功率以外,其余均为常量。

答复   p=w/t=P*(v/L)*n/60*2

功率和排气量严格的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大拍量不一定大功率,小排量也不一定功率就小,关键在调校!
一般地来说,大排量调校的空间大些,但是小排量的话就只能有所牺牲了!排量对纽矩的影响比较明显,排量大的纽矩相对高些,加速性能好!
排量是通过缸径、冲程、缸数算出来的
用功率算不出来
理论上排量越大功率越大,但没必然联系
功率越大,排量越大
排量大,未必功率大。。

发动机排量与功率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排量大功率就大,这显然不是事实。桑塔纳2000汽车总排量是1.781L,额定功率高达74KW;而212汽车的总排量为2.445L,额定功率只有62KW。如果说排量大功率就大,那是错误的。

所谓汽车的排量,实际上就是指发动机的总排量,也即是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之和。汽车功率实际上指的就是发动机输出功率,也就是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在这里指的是额定功率,发动机排量和输出功率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排量大有可能功率大。但是影响功率大小的并不只有排量一项,除此之外,还有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转速和冲程数等。发动机输出功率是这些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一台发动机为四冲程四缸发动机,则变量就只有平均有效压力,单缸工作容积(单缸排量)和发动机转速三项了,而且功率与这三项均成正比例关系,前面说的桑塔纳2000汽车虽然总排量小(单缸排量0.445L,总排量1.781L),但是它的额定转速为5200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0.959MPA;而212汽车总排量虽大,(单缸排量0.611L,总排量2.445L),但是它的额定功率比桑塔纳2000汽车的额定功率小就不难理解了。

要提高发动机平均有效压力和发动机的转速,必须改进发动机燃烧过程和结构设计。

baiyangshu 发表于 2010-7-23 23:39

我就开的日本车,觉得挺好的。没觉得差到哪儿啊,高尔夫,奔驰也开过,也没觉得就好到哪儿。什么都是相对而言的,没那么绝对。

kevin_ltd 发表于 2010-7-24 12:24

其实德国的日本车质量很好的~~和国内的不是一个级别~~小日本在国内偷工减料那是另一回事~~

在德国人对车的问题上,一直利用质量啊~安全啊~打压外国车的情况下,日本车的评测和销量都还不错,就很说明问题了~~别说是价格因素,大家知道的,差不了几个钱~~有的日本车还比同级的德国车贵呢~~要不然丰田也不可能全球销量第一啊~~

money_job 发表于 2010-7-24 12:33

本帖最后由 money_job 于 2010-7-24 12:37 编辑

其实德国车子,多用turbo charger,以及fule stratified injection, 新技术,可是平时的维护费用太高,必须合成机油,汽油质量差了,类似国内的汽油品质,就会导致烧机油!

说真的,一般人开车,车子也就是个工具,图个可靠+维护便宜,日本的车子,特别是前轮驱动的,很好的掌握的消费者这个心态,质量可靠,而且维护便宜。要说VW造的车子,其实也还是买菜车,前轮驱动的,可是VW非要说他的车子有运动感?真正的跑车都是后轮驱动的,不是把Fahrwerk设定硬一些,就是跑车的。



这不,VW Tiguan在酒泉的事故,证明带turbo charger的发动机,一旦发生严重追尾,居然高温的turbo charger可以点燃发动机的机油,然后烧毁全车+乘客,所以VW的安全性不过如此而已.......

"VW Tiguan事故!大众总经理就是在220公里时速下归西,瓜洲交警大队的交通事故处理报告
交通事故, 交警, Tiguan, 总经理, 时速
真相来了,来自瓜洲交警大队的交通事故处理报告:

   事故现场位于瓜州县至敦煌市省道314线瓜州县至广至藏族乡路口(瓜州县至敦煌市省道314线34KM+450M处),无牌上海大众途观轿车由西向东行驶至瓜州县至广至藏族乡路口时,与前方同向左转弯行驶的无牌农用自卸翻斗车相撞后,致使途观严重变形并起火爆燃,车内四人经尸检均因严重颅脑毁损伤死亡,起火致使四具尸体高度碳化。四名死者均为男性。

   根据现场获取的这些材料,相信是由于轿车驾驶员对于前方车辆的减速左转未做出及时反应,车速较快导致追尾,被追尾车辆由于系农用自卸翻斗车,车况较差,灯光不全或者驾驶员未打转向灯,导致后车驾驶员反应不及从而发生意外。

    责任认定省略。

    还有目前尸体已经运回上海,后续事故车辆情况分析正由上海大众相关技术部门分析中。
以上是直接拷过来的文字。

    让人稍稍宽慰的是,事发时四人均因严重颅脑损伤当场死亡或重度昏迷,不至于被活活烧死那么残忍,也算最后一点的人道的宽慰。
土方车驾驶员因为无证驾驶目前已被刑拘,但此次事故只承担次责。
"

我就开的日本车,觉得挺好的。没觉得差到哪儿啊,高尔夫,奔驰也开过,也没觉得就好到哪儿。什么都是相对而 ...
baiyangshu 发表于 2010-7-23 23:3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syking 发表于 2010-7-24 12:36

恩,我有同事就一直买日本车,前段时间丰田出问题也是媒体,政府炒作,美国人让日本人日子不好过而已
可见日本车在德国信誉还是挺好的

Manfred.wang 发表于 2010-7-24 20:03

恩,我有同事就一直买日本车,前段时间丰田出问题也是媒体,政府炒作,美国人让日本人日子不好过而已
可见 ...
syking 发表于 2010-7-24 12:3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新闻好像说美国已经给丰田刹车门平反了,大致意思是只有带录像的警察那起是脚垫卡住刹车,剩下的事故都是驾驶员自己把油门当刹车踩了。从一半看得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

syking 发表于 2010-7-24 20:11

回复 15# Manfred.wang


    平反也没用,平反消息的传播远不如之前出事的时候,对品牌的影响已经造成了,小日本寄人篱下,抱大腿,碰到这种事情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100 发表于 2010-7-24 22:18

也别以偏概全了。。一些日本车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Truecar 发表于 2010-7-25 09:45

回复 10# Manfred.wang

功率不仅仅取决于排量,这个不用问了。
问题是同一时代的发动机,都是自然吸气的,功率却差别挺大,这个是不是有些原因在里面?除了调教之外,是否有虚报成分?

Truecar 发表于 2010-7-25 09:49

其实德国的日本车质量很好的~~和国内的不是一个级别~~小日本在国内偷工减料那是另一回事~~

在德国人对车 ...
kevin_ltd 发表于 2010-7-24 12:2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有同事对日本车的评价很好,特别是丰田,从90年代初就买,直到最近都是,而且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
从网上查阅的情况看,日本车在可靠性方面口碑不错,很少需要修理。特别是10年以上的车,可靠性更受称赞。至于安全性和驾驶性能,网上提及的很少,可能是这两方面的性能难以比较吧。

Truecar 发表于 2010-7-25 09:51

本帖最后由 Truecar 于 2010-7-25 09:52 编辑

另外,我觉得德国车在价格方面水分太大,报价很高,用户要掌握砍价技巧才能压下来,感觉是宰人。

还有,本土的车子在本土维护,居然费用偏高,零配件贵,这个让人难以理解。

terryltm 发表于 2010-7-25 17:26

德国车为了挣更多的钱,小排量发动机功率调教得不高,为得是让你购买更大排量更高功率的,有些发动机同是1.4排量的有60PS的也有75PS的同时供选择。日本车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一是为了抢占市场,二是没有地域优势不能也不愿意投入过多型号发动机,造成维修负担。当然日本车多为高转速发动机,马力功率要高一点,日本地方小使劲跑也费不了多少油。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人那么喜欢柴油的车。

Manfred.wang 发表于 2010-7-25 18:14

回复Manfred.wang

功率不仅仅取决于排量,这个不用问了。
问题是同一时代的发动机,都是自然吸气的, ...
Truecar 发表于 2010-7-25 09:4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你还是没有跳出排量大功率才高的思维定势。其实两个概念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当然不得不承认很多人都认为排量大功率就一定高(反过来就是说功率高那排量一定也大),特别是在国内。



再给你转发一篇文章。原文在:http: //auto.sohu.com/20070412/n249383615.shtml

小排量=小功率?小排量大功率发动机解析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吴佩
  我们似乎习惯了一种观点:小排量=小功率。
  可是,这只是我们看惯了奥拓、QQ之辈而产生的感性认识,事实上功率与排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很多小排量大功率的发动机让 人不战而栗。
发动机        缸数        搭载车型        排量
cc        功率
Ps@rpm        扭矩
Nm@rpm
Suzuki K6a        3        Suzuki Cappuccino、Kei Works        658        64Ps@6500rpm
(法规上限)        63Nm@3500rpm
Subaru EN07        4        Subaru Vivio        658        64Ps@7200rpm
(法规上限)        90Nm@4000rpm
奇瑞
SQR372        3        QQ308        800        51Ps@6000rpm        70Nm@3500-4000rpm
东安
DA465
4        QQ1.1、幸福使者        1100        52Ps@5200rpm        83Nm@3000-3500rpm
  从四台小发动机的 参数比较看来,两台日本小发动机的排量更低,然功率却比两款国产发动机功率高出不少,且这是在日本法规上限规定下做出的功率,如若能够解禁,这两台发动机 均有上百马力的表现。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问题:为什么小排量发动机也能做出大功率的表现?
  既然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求助于最权威的教科书,看看发动机的功率影响因素有哪些吧: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公式,看完这个公式头都会大,不过没事,我们将试着用最简单的方式为你仔细说明这个“并不复杂”的公式。


Ne便是功率,通常我们喜欢用P来表示功率,但在内燃机学中,他的符号是Ne,我们看到,他与n是成正比的,而n就 是发动机的转速。
  我们先看第一个分VsI/z*Vs在这里指的是单缸排气量,而i便是发动机汽缸数,而Z便是冲程数,绝大多数汽车都是用四冲程发动机。这是很好 理解的,发动机单缸排量X汽缸数,再除以4冲程,这题名完全是交给小孩的算术题。





图为大 众1781cc四缸发动机,
  那好,我们接着看是燃料热值,也就是将1Kg汽油燃 烧可以放出的热量总量,这也是个固定不可变的量,犯不着我们提着汽油桶 真刀真枪地烧一把火“试验”。前者是过量空气系数,后者是燃烧1Kg燃料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如果要搞清楚过量空气系数,那得到大学旁听一节课了,在这里我 们简单地说,这就是燃烧一定量需要的实际燃料。
  转换到汽车里,这与发动机管理程序有关。进气量大小和喷油量大小,这直接构成了过量空气系数(欧美、日本等国家多以空燃比值来表征这一数字)。 也就是说,一套好的发动机管理程序影响的因素就在这里。





一套好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功不可没,图为宝 马M5的发动机管理系统
  用教科书的语言来说,这一数据是充气效率。换用简单的话来说,这关系到发动机进气压力、进气温度、残余废气系数、压缩比等问题。残余废气系数指 的就是发动机扫气一次,残留在气缸里的气体与新鲜气体的体积比。而压缩比是什么?就是活塞位于下死点和上死点时候气缸体积的比值,多数汽油机的压缩比都在 8-11之间,这可以在你的爱车说明书上找到。
  如果能够理解上面这一段,那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要研发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了。丰 田VVTi、本 田VTEC等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解决的都是这个问题。同时,奥 迪等企业也在尝试将发动机的压缩比不断提高。





本田醉心开发VTEC,说白了只是为了提高燃烧值
  当所有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那就让汽油燃烧吧!点火之后,汽油燃烧产生的热量有多少能够被发动机吸收呢?这一指标用燃烧值来衡量,这一指标成为 热利用率。让我们想想,如果用更绝热的材料制造发动机,那损失的热量不是更少吗?如果我们把冷却量减少一点儿,那热量不是就能被发动机吸收变化成动力吗? 这就是提升燃烧值的办法,只是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做法,如果一旦气缸绝热了,散热系统也“精简”了,我们的发动机也便变成了一台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燃烧值其实解决的就是热量吸收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他和“盖中盖”是一个原理,只要能将更多的热量吸收转化成动力,那就能爆发更大的功率。也就 能“一片顶过去五片,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





汽油点燃了,热量爆发了,可是全部的热量都能被吸收吗?
  我们权当发动机热量都被吸收了,接下来就是活塞推动曲轴卖命干活了。不过,这有个问题,这套机械部件会将吸收到的动力打折扣释放。活塞在气缸里 摩擦,曲轴与连杆之间的摩擦,凸轮轴的摩擦……摩擦无处不在,谁都知道这会损耗动力。
  机械系统打了多大的折扣?小排量发动机如果需要做出大功率,这一部分一定会做得更加出色。特别加强的是那个系统?
  答对了!是润滑系统。





活塞上下往复,摩擦无处不在,你能指望发动机100%传递动力?
  最后就剩下一个空气密度。
  空气密度越大,功率越大,而且这是最为直截了当的增大功率的方式。也难怪,这么多企业选择了涡轮增压器这一“发动机伟哥”。气体经过涡轮压气机 增压后,体积缩小,密度增大,功率自然增大。
  通常,低增压的涡轮增压器可以将发动机功率小幅提升,而中等涡轮更可提高到1.5倍,甚至一些改装车可以将发动机功率提升3倍甚至4倍……前面 所说的SUZUKI K6a发动机和SUBARU EN07发动机分别搭载的是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二者便是这样将功率催逼到63Ps的日本法规上限的,而自然吸气版本K6a只有50匹的功率输 出,EN07也只有39匹的功率输出。





就是他——涡轮增压器,发动机伟哥!





  解释了这么多,其实不过是从源头上告诉大家,排量和发动机功率并无必然联系。日本三 菱的红头4G63以2.0L的“小排量”便能制造280匹的最高功率;而美国林 肯Towncar的4.6L发动机却只有220匹的最高功率,在此也就不难解释了。

Truecar 发表于 2010-7-26 09:26

回复 22# Manfred.wang

转贴得真乱。
不过我还是耐着性子看了。结论就一个,没有增压的情况下,小排量也能大功率,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高润滑好就行。也就是说,日韩发动机比德国的技术好。

Manfred.wang 发表于 2010-7-26 10:21

回复 23# Truecar

I have no right to past html format. you are encouraged to read the original one under the link.

And that is your conclusion. I would understand like this: technically possible for all leading manufacturers, individual decision due to own market perspective.

Truecar 发表于 2010-7-26 11:11

回复 24# Manfred.wang

我的结论是从你转的文章里得出的,那文章不就是说这个吗?同样排量下,燃烧效率高,润滑好,功率就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德国车同样排量没有日本韩国的马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