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heihaha
发表于 2010-8-21 18:14
六、卞仲耘被害的原因
文革后,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报纸和杂志发表了一批文革受难者的故事。但是他们中只是非常高级的干部以及最有名的作家。甚至在这些文章中,也很少说及他们是怎么死的。这些文章主要意在为死者“恢复名誉”而非说明历史真相。“被打死”和“自杀”是新的禁忌,不见于报刊文章。一个新的短语被常常使用,“被迫害致死”。这个说法相当含糊,只有经历过文革的人们才理解这个词背后的那些“斗争会”、棍棒、铜头皮带和“隔离审查”等等。另外,报纸和杂志显然有一个按照死者地位高低来决定是否发表这样的“平反”文章的准则。正因为如此,在文革中受到最严重的迫害的中学老师们不够“资格”被媒体报导。在文革开始时,是千万教师们成为第一批牺牲,刺激起了红卫兵运动的高潮。文革领导人没有因为他们无权无势而饶过他们。当文革结束时,他们的死亡和痛苦却被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忽略了。不但官方媒体如此。到2000年为止出版了的三部文革通史和两本关于红卫兵的专著,都没有提到任何一个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的名字。
教师们所受的迫害没有被报导,这不仅是因为媒体势利眼,没有把普通人和高级干部作为文革的受害者平等对待,还因为这种大数量的普通人的死亡的报告,会改变对文革的大图景的描述,从而也会改变对文革的性质的分析,以及引起对文革的责任的深入追究。于是,不但在法律上,而且在出版上,也有一道防线被建立起来了。官方规定了对有关文革历史书刊出版的严格限制。卞仲耘和大量被害教育工作者的故事被排除在外。
由于卞仲耘和大批教育工作者的死亡不被记载和报告,对此负有直接责任的红卫兵们也从来没有认真道歉悔过。比如,刘少奇在师大女附中上学的女儿刘亭亭参与了1966年8月5日殴打卞仲耘致死的暴力行动。她的国家主席女儿的身份,显然对暴力行为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后来刘少奇被“打倒”,他的子女也受到迫害。1980年,刘少奇得到平反,刘亭亭和姐姐及哥哥联名发表了一篇长文《胜利的鲜花献给您》。文中对他们自己参与1966年8月的红卫兵抄家活动写了一句话:“十几年来,我们最感到内疚的就是这件事。” (《工人日报》,1980年12月5-8日连载。)然而,到了2003年,刘亭亭在纪录影片《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里发表谈话的时候,只提她的父亲受了迫害,却一点没有提她曾经参与迫害别人。这部电影里出现的别的红卫兵,也没有一人对1966年8月的红卫兵暴行表示道歉和悔过。这种不道歉不悔过不但是由于他们个人的原因,也因为卞仲耘们的故事被长期禁止谈起,早已被排除在公共记忆之外。
哮哮哮
发表于 2010-8-21 18:23
在哪儿可以看啊?
heiheihaha
发表于 2010-8-21 18:26
本帖最后由 heiheihaha 于 2010-8-21 19:39 编辑
在哪儿可以看啊?
哮哮哮 发表于 2010-8-21 19:2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youtube.com/v/cm1Fe1BjYyI?fs=1&hl=en_US
danceonwind
发表于 2010-8-21 19:00
毛老头那一批人,对这个民族犯下多大的罪啊!!!从根上包括子子孙孙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danceonwind
发表于 2010-8-21 19:01
tmd,真是令人发指!!!
summer_lush
发表于 2010-8-21 19:12
不敢看。。。
意识形态的控制在中国从来没有放松过。虽然总有人说言论自由其实在渐渐放开,但其实该管的是一点都没少。好多80后连六四是什么都不知道。。。
心宝
发表于 2010-8-21 21:58
真的是太可怕了……
我外公是中学校长兼语文老师,当年也被这样批斗,不过没有这么严重,当时大家还不好意思动武,是他的一个学生一脚踹在我外公的腰上,把我外公踹在地上,然后其他学生才都动武了。寒冬腊月,不给穿足衣服,不给饭吃和水喝,要边走边叫口号,后来说要揭发罪行,大家都要讲,结果憋了半天讲不出来具体的,有一个学生指着我外公说:“我们家穷,没有饭吃,乔老师把他自己的饭给我吃一半,让我有劲上课。”据外婆说,因为这个学生讲了这个话,我外公以前帮过的很多学生都站出来保护他,再加上我们那里小地方,气氛不是那么惨烈,所以我外公才在后来没有再挨打了。但是腰上被踹的伤一直到他晚年都没有治好,现在外公去世了,再看上面这些东西,简直不能控制眼泪……
laminat
发表于 2010-8-21 22:24
yoyooy
发表于 2010-8-21 22:44
干出这种事,全民族还把他当神敬仰着,真寒心啊。
shadowpie
发表于 2010-8-21 22:49
情何以堪。。。。。。。。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