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doll 发表于 2011-1-18 12:22

浅谈教育理念!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首页新添小巫关于“给孩子自由”的章节)

本帖最后由 luckydoll 于 2011-1-27 20:41 编辑

最近经常看到坛子里有讨论家庭教育的帖子,我也来凑个热闹。为什么说是浅谈呢,因为我自己当妈还没有多长时间,有很多东西也还在学习和摸索中,我只是根据自己当妈以来自己在育儿方面的感受并结合看过的一些育儿书籍来发表一些我的拙见!所以,不敢深谈,呵呵,敬请各位妈妈批评指正!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里先用尹建莉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封面上的一句话作为开头吧!

在怀孕的时候,就和LG讨论过将来该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我们的观点非常一致,都是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想法挺好挺简单,但是如何付诸于实践,就需要些智慧了,尤其是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越来越觉得小家伙不容易“对付”了,呵呵,于是在小妞9个多月的时候,我开始向出书立著的这些有经验的妈妈们“取经”,先后读了孙瑞雪写的《爱和自由》,《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些都是在网上下载的电子版,内容不是很全),接着是小巫的《给孩子自由》,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有那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读过之后感觉真是受益匪浅,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给孩子自由》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两本书,前者是讲中西教育理念冲撞中的早教,个人感觉更适合我们这些生活在海外,有过这种西式教育体验的妈妈们看,尤其是书后半部分对“自由”论述的那一章节十分精彩,“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很多精辟的论断,我认为都非常有道理!后者不仅是位母亲,同时也为人师表,在探讨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涉及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诸多问题,很难得的是在国内那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尹老师还能智德兼顾,使她的女儿圆圆觉得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我最欣赏的是她们的教育理念,就是爱和尊重孩子,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爱孩子,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能做到,但是怎么去爱,这是个关键,爱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大相径庭,爱要有度,不能太严厉,也不能太溺爱,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父母在不知道怎么“管”的情况下,还不如“不管”,总之不能“瞎管”!尊重孩子在成长中的需求,当然是“合理”需求,但是判断是否“合理”不能根据大人的主观臆断和大人的是非观,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及内心世界去考虑问题,当孩子出现了一个大人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行为时,不要简单粗暴的加以制止,而是应该多想想,为什么?反正我个人觉得,孩子都是好孩子,如果孩子出现了某些“所谓的”问题时,那就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大人的教育方式方法出了问题!

关于她们的教育方法,有些就可以直接借鉴过来用,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提到的:圆圆碰到板凳了,一般的父母都会拍打小板凳,边拍还边骂,呵呵,可圆圆的妈妈是让圆圆揉揉小板凳,因为小板凳被碰到了也疼啊,这样做的好处是将来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这点我和我LG特有感触,我们都是一遇到问题都是急于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数落对方的不是,呵呵,我想可能我们小时候,家长也都是只顾着拍小板凳了吧,哈哈)除此以外,孩子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所以现在我家小妞被什么东西撞到了,我就说揉揉就不疼了,她都会先去揉碰到她的东西。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行为产生,我们不可能找到一本权威的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教育宝典,适用于别的孩子的方式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你自己的孩子,我们读这些育儿书籍,学习的是她们先进的育儿理念,学习的是她们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那种智慧,至于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总之要了解孩子每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试着从孩子的内心去看问题,不要使用父母的权威简单粗暴的制止那些在你看来不理解或不允许的行为!

总之,写这样一个帖子就是有感于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不得法”即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就会在教育孩子这条漫漫长路上产生许多隐患,而且习惯或问题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改变呢,所以希望妈妈们都能尽早的接触到这些优秀的育儿书籍,早做准备!仅以此帖献给和我有着相同育儿理念的妈妈们!我之后还会加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实例,有我家小妞的,有同学的,也有路人的等等,也欢迎其他妈妈交流讨论,并推荐你认为不错的育儿书籍,谢谢!


补充一下:我这帖子里强调的是家庭教育理念,呵呵,被不少妈妈误会为教育方法,也许是我写的不够清楚吧!我帖子里也写到了,教育方法有千千万,应该因材施教,这没什么可值得质疑的!但是理念决定方式方法,你有什么样的理念,就决定了你会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有些父母的教育理念本身就有问题,比如不尊重孩子,我这里只举个简单的例子哈,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即干涉太多,致使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那可想而知这些父母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去“管教”自己的孩子呢!(具体的参考《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不管”是最好的“管”这一章节吧,尹老师写的非常精彩!)当然这些过多干涉孩子的父母们并不觉得这么做是不尊重孩子,相反他们觉得是为了孩子好(类似的还包括打骂孩子等),这就是教育理念不同所致吧!再引用尹老师的一句话: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我的建议是学习她们那些先进的,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而不是盲目的照搬她们的所有教育方法!再摘抄小巫写的一段话吧:看了我的书,如果你认同这里边的思想,不要将其归功于我,这些思想原本就存在你的头脑当中,我的功用只不过是诱发了它们而已,“引蛇出洞”或者就像很多妈妈感叹的那样,“不谋而合”。如果你反对这里边的观点,那也没有关系,我希望这种反对的情绪,至少给了你一次思考的认识自己的机会。我总是在说,孩子最需要拥有的品质之一是独立的思想与判断,而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求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具备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从养育孩子这件事做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与家庭的养育方式,而不是盲目地听信“专家”,照搬照抄......引用史坦纳的一句名言吧,“请仅仅考虑我提供的观点,在你的亲身经历中去验证。”

首先声明我这里写的实例都是真实的,是切实发生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写出来也不是为了让大家评说这个家长做的对错与否,只是想让大家对比一下,不同教育理念下,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或是截然相反的结果!至于做为父母的各位看官您愿意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取决于您的教育理念,我无权干涉也不想干涉,因为这种结果的直接“承担者”是您的孩子,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实例1:(是我一个同学转述给我的,她亲眼所见的)
地点:上海某医院外的草坪附近
人物:四个老外(爸爸,妈妈及他们的两个女儿),我同学和她LG在等人
事件:妈妈在悠闲的看书,爸爸在看着两个女儿玩耍,不知什么原因,两个女儿突然吵起来,并互相厮打起来,滚到了草坪上继续厮打,小的被打哭了,大的觉得还不过瘾,把小的鞋给扔跑了,并且先跑到爸爸的面前告状,她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呢?呵呵,大家不妨先畅所欲言下,等晚上我再来写尾巴!

呵呵,本来想睡觉了,但是发现还有个尾巴没写呢,现在有点成为负担了,虽然有不少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想写,但是太费精力和体力,然后还得回帖,这个真不是我的强项,我基本上是长期潜水员,一时还真有点不太适应,哈哈,不好意思了,让各位失望了,真抱歉,想法挺好,但实践起来有难度啊,呵呵,跟教育孩子差不多!不过LG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可以把这两本书中觉得有代表性的例子或观点摘抄出来就好了,因为有好多妈妈还没看过这些书呢,呵呵,这个主意不错,省事了!

我说的那个实例中爸爸是这样做的:他把姐姐的鞋也扔的老远,然后转过头对妹妹说,我这不是在帮你,然后又对姐姐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你更强大的人!妈妈抬头笑笑,然后继续看书!

呵呵,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如何处理孩子间冲突的理念,首先父母都了解他们的孩子,认为这种打闹并不会引起什么伤害,在家里可能也这样,比较司空见惯了,所以并不急于干涉,最后这位爸爸也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因为偏袒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一个巴掌拍不响,俩人都有错,也并没追究是谁先动的手。借用小巫的一句话:介入孩子矛盾中时,家长应该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审团。谁先动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制止这场冲突。

接着把另一个例子写完,与此相对立的还有一种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大的得让着小的!我有个亲戚,30多岁了,他有个弟弟,哥俩就相差2岁,但是从小到大只要是他们有矛盾了,父母总是让他让着弟弟,这位老兄忍了30多年,终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爆发了,他直接和他的妈妈说:“我长这么大,听得最多的就是你和我爸对我说,让着你弟弟!”他觉得父母对他不公平,排挤他,对父母有怨言,对他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他虽然没有在父母面前表现的叛逆,表现出来的是言听计从,但心理其实非常压抑,他非常内向,不善言谈,基本没啥社交能力,性格懦弱等等,当然,这些结果还与他父母其他的养育方式有关,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两个例子的参考作用不大,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基本上碰不到这样的问题了,其实这种理念也可以引申到处理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尤其是年龄相仿的孩子之间,差个1,2岁的,我觉得并不存在什么让不让的问题,就像小巫说的:“年龄大1,2岁,不是强迫他吃亏的理由,年龄小,也不能成为被纵容的借口。在我看来,让和听话,是传统教育手段中,顶不讲理的两个字眼,没有一个孩子会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所以只要是一般的打闹,不会引起伤害的那种,成人不必要的插手只会剥夺孩子获取宝贵社交经验的机会。孩子间的冲突由孩子自己解决,让孩子在冲突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磨练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技巧。大人一旦插手,那就需要做到公平,不袒护任意一方。当然如果孩子间的矛盾升级到暴力,明显有一方会受到伤害,或者本身孩子间的年龄和体力相差悬殊,那家长就应该立刻介入并制止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我想说的是,没有哪一本育儿书上写的事例或身边发生的事都能与你自己的孩子对号入座,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智慧,在这背后肯定会有个大的原则和理念作指导,只要这种原则和理念是科学的,是对孩子成长有好处的,那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不会坏到哪去!聪明的妈妈都会举一反三呢!像前面有位妈妈提到,多半会沿袭父母的育儿方式,有很多传统的根深蒂固的理念,比如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啊,不打不成材啊等等,未必是科学的,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不恰当的,不合适的教育理念,多看些优秀的育儿书籍或者从身边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成败中总结经验等都不失为好的办法!如果父母本身的教育理念就不科学,不恰当,那他们所采用的育儿方式和方法势必会有许多不妥之处,往近了说,孩子脾气大,任性,不服“管”,不“听话”等等,往远了说,孩子的性格古怪,人格缺失,更严重的品格有问题等等,就像尹老师书中谈到暴力教育时所说的:一些恶棍,尤其是一些刑事罪犯,他的家长没有理由得到同情。尽管他们的家长主观上没有把孩子引上邪路的恶意,哪怕是坏蛋也希望他的孩子是个好人。但他们粗暴的教养方式扭曲了孩子的心灵,他们自身的言行教会了孩子如何恶劣地对待他人。
多看看书吧,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然后找到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我相信,只要妈妈们有耐心,有爱心,有决心,并且虚心,那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快乐,越来越懂事了呢!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妈妈吧!(当然最好爸爸们也要学习一下,如果没时间或不喜欢,那就由妈妈代为转述,呵呵,家庭教育中,爸爸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呢!)

本来还想写些生活中的实例的,但实在是力不从心啊,呵呵,大家还是直接看书吧,这两本书中大部分都是实例,并不是干巴巴的理论,所以读起来也非常有趣呢!我之后会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或观点放在这个帖子里,让还没有看到书的妈妈们先一睹为快吧!

如果您觉得我写的还多少有那么点道理,请别吝啬那几秒钟顶帖的时间好吗,呵呵,让更多有此种需要的妈妈或爸爸们看到哈!谢谢!

小巫的《给孩子自由》是探讨1岁到4岁幼儿早期教育的各个领域。书中涉及到了母乳喂养问题,吃饭问题,排泄(是否把便)问题,如何解决孩子间的冲突及如何给孩子立规矩等,详细解读了儿童秩序感,道德感,情绪发展,大脑发育及学习过程等话题!尹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写的就更加全面和系统了,16年的教子手记呢,宏观和微观的都有!我这里只选了小巫的关于“给孩子自由”这一章节,紧接着下一章就谈到了“立规矩”,如果有妈妈们需要,那我就再去扫描好了! 看不清的图片下载一下就可以看到了!

大头娃娃爱学习 发表于 2011-1-18 12:31

写的太好了,支持!

huaundyun 发表于 2011-1-18 14:06

呵呵,打板凳板凳也疼这件事我也早说过,不过我可没看过任何一本教育书籍哦。这种观点其实是起源于日式教育理念,小孩子摔倒了,会站起来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摔倒了,碰倒了椅子,给您添麻烦了,之类的,也就是凡是让小孩子学会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不要推卸责任,把错误都归结到别人身上。我是从来不看这些书的,不客气的说一句,这种理论,我要有心有空,我能写得比她们还好还有说服力。教育这种事,一家一本经,自己要有原则要有想法,分得清对错。

luckydoll 发表于 2011-1-18 17:00

写的太好了,支持!
大头娃娃爱学习 发表于 2011-1-18 12:3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支持!{:5_387:}

sosohuan001 发表于 2011-1-18 17:03

记得楼主mm曾经在另两个帖子也谈到这两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给孩子自由),好像是说宝宝看书,和如何制止宝宝的一些不合适的行为。我只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小巫的那本在你的启发之下今天找来看了一下,说实话还是喜欢前者多些,后者的文笔让我觉得咄咄逼人,也可能是因为我才看了开头两篇。不过重要的是从中找到合适自己孩子的观念,加以实施,至于文笔,并不是这类书籍的好坏的决定因素。

很想听听mm对于家庭教育的实例,因为我家宝宝还小,一岁一个月,所以我们只是培养他一些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习惯。等他大一点,遇到具体的事情应该怎么办,真的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觉得知识的来源,要么是书本,要么是实践,至少对我而言,在家庭教育这件事情上,书本知识和实践是同等,或者说比实践更为重要,所以我也在寻找各类类似的书籍,用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和孩子一起成长。谢谢楼主mm的提议和好文,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像楼上这样无师自通的妈妈和天生乖巧的孩子,但更相信大部分的家长,还是需要用理论指导一下实践的!

(在写论文的期间码字,真是罪过,主要mm帖子的题目实在太吸引我了,mm加油写啊,我也继续写论文了。)

luckydoll 发表于 2011-1-18 17:14

本帖最后由 luckydoll 于 2011-1-18 17:18 编辑

呵呵,打板凳板凳也疼这件事我也早说过,不过我可没看过任何一本教育书籍哦。这种观点其实是起源于日式教育 ...
huaundyun 发表于 2011-1-18 14: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是啊,这个事如果我没看尹建莉的书,还真不知道,只能怪自己才疏学浅吧!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有的人虽没看过这些书,可能已经得到了她们的精髓,但是有些人即使看了,也就是学个皮毛,不是每个人在教育问题上都那么有智慧,所以就需要有好的育儿书籍来指点呢!还有你最后说的那句话,其实是和我的主体思想是一致的,我们要学习的是她们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全部的教育方法!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1-1-18 17:19

终于开贴了, 我慢慢看来, 看完再过来讨论, 先顶一下

水瓶座小天天 发表于 2011-1-18 17:26

顶了再看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1-1-18 17:40

呵呵,是啊,这个事如果我没看尹建莉的书,还真不知道,只能怪自己才疏学浅吧!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有 ...
luckydoll 发表于 2011-1-18 17:1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完了,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看书是为了更系统更好的完善自己, 而不是为了模仿, 确实每个孩子不同, 因材施教很重要, 我也去看看这些书。 并且mm的情商真的很高, 值得我学习{:5_310:}

blauhimmeltu 发表于 2011-1-18 17:44

写的好,学习了。希望有空的话可以提供那基本书的链接。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教育理念!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首页新添小巫关于“给孩子自由”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