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lan
发表于 2011-9-6 14:00
yongyong 发表于 2011-9-5 2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在我们中文课的基础上,再加1个小时的德语读书可能会比较困难。中文学习差不多1个半小时,孩子们 ...
的确是多了。
各家还是自己有时间带孩子去看个theater,或图书馆的vorlesestunden什么的,最重要还是向幼儿园老师提出Vorlesung要求。
yongyong
发表于 2011-9-7 09:42
我们这周可能来不了了。
另外,Monkeytown 的 gutschein又有卖了 http://www.dolc.de/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8953&extra=&page=143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9-7 10:41
对了,这周日是中秋节,周六大家要不要庆祝一下?
刚好《笠翁对韵》第五节里面有两句关于嫦娥的句子,我找找嫦娥和月饼有关的故事吧。大家看看还有什么主题可以围绕中秋节进行吗?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9-7 11:03
搜了下诗词,还真多啊!
中秋诗词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彩云追月/中秋》 (当代) 刘周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 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 凤鸟还巢,更无狼烟 寂寞了美婵娟。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 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 云藏潜龙,月隐寒宫 云须染彩,月洒光晕 彩云追月,云掩秋空 月沾凉意,云载清风 才现欢欣,又惹愁生 此忧谁解?谁是知音? 且饮此杯,共语升平 良辰易逝何如梦 。 ——根据《彩云追月》乐曲填词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huán)还寝梦佳期。
《中秋抒怀》 喜迎中秋庆团圆,欢乐笑语万里传。 桂枝明月祝福贺,音好花开成佳缘。
现代的,艾青的
《我的思念是圆的》(现代)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9-7 11:19
嫦娥奔月的有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前后部分基本一致,中间偷药部分不同,一版本是说嫦娥偷吃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一版本说是后羿的门徒蓬蒙以剑相协,嫦娥情急之下吃了长生不老药。大家觉得哪个版本好像呢?第一个版本吧,有损嫦娥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偷东西吃还被奉为神仙,年年中秋还得祭拜她;第二个版本吧,也有点牵强,情急之下自己吃了长生不老药?我把两个版本都贴上来,大家发表发表意见。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另一版本偷药部分不同:
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泄。
Xiaolan
发表于 2011-9-7 21:41
本帖最后由 Xiaolan 于 2011-9-7 21:42 编辑
讲故事这主意好。还有中秋也得吃点月饼呀,这网上买还来得及吗。我们家车还没修好,我现在不好出门了。
Sputzi
发表于 2011-9-8 14:10
大家好,我们也在多蒙的,就是我们家的小安才14个月多,上中文课是不是早了点阿?什么时候开始好呢?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9-8 19:34
Sputzi 发表于 2011-9-8 14: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家好,我们也在多蒙的,就是我们家的小安才14个月多,上中文课是不是早了点阿?什么时候开始好呢?
14个月好像是稍早了点,有耐心的话也可以跟着上课慢慢等结果,这么大的宝宝基本不会跟着说跟着念,但是说不定哪天就能让你大吃一惊!俱乐部里也有别的宝宝是一岁多就开始旁听的,两岁左右开始跟着读也能背些儿歌的。俱乐部除了教些汉字唐诗儿歌什么的,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中文环境,让孩子习惯用中文同别的小朋友交流。一旦孩子习惯用德语交流后,就会形成依赖,很难再改过来。什么时候开始看各自家长的看法了,我觉得早点开始好,让宝宝多听中文,习惯周围环境中用中文交流。但是这么大的宝宝能看到结果恐怕要一年以后了,你有足够的耐心的话现在也可以开始。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9-8 19:34
zhouyu的中文书到了,惊喜的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本就是《嫦娥奔月》,要不这周咱们就讲这本书吧?
yongyong
发表于 2011-9-8 20:46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9-8 19: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zhouyu的中文书到了,惊喜的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本就是《嫦娥奔月》,要不这周咱们就讲这本书吧?
古诗选好了吗,我好改上课内容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