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蝴蝶 发表于 2011-1-26 00:05

我觉得很难让三四岁的孩子进入一个固定的程序。我建议这些内容我们全保留着,每个妈妈都准备好,按照具体情 ...
yongyong 发表于 2011-1-25 21:4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94:}同意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26 13:44

我女儿快4岁了,
第一期我们可能参加不了了,10点我刚下夜班。
dfische 发表于 2011-1-25 19:2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下期参加的话提前问下地址,因为是两家轮流提供场地的。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26 13:53

我觉得很难让三四岁的孩子进入一个固定的程序。我建议这些内容我们全保留着,每个妈妈都准备好,按照具体情 ...
yongyong 发表于 2011-1-25 21:4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嗯,兴趣很重要!有了氛围兴趣也容易培养。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26 13:59

我建议也加一部分读经的内容,我看了很多关于读经的帖子了,认识的人里面也有正在参加读经班的,反应效果还不错,我自己也试着在家念给杉杉,虽然只是几次,但看起来还是有效果。我觉得读经跟读绘本最大的区别就是:读经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在字上,读绘本孩子的注意力是在画面上。当经典的书没有画可看的时候,孩子就会把刚刚念出的字去对应书上的字,认字的效率比绘本高。

开始可以先短时间,篇章也不要太长,坚持一段时间再看看效果。

建议大家有空去隔壁Wuppertal的帖子看看,他们已经开始了大半年了,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咱们可以拿来参考。

zhouyu 发表于 2011-1-26 16:01

我建议也加一部分读经的内容,我看了很多关于读经的帖子了,认识的人里面也有正在参加读经班的,反应效果还 ...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26 12:5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嗯,我也有这个想法,不过刚开始几次我们可以先不读。(读经典不是我们的目标,只是让我们的孩子能慢慢进入
自主阅读的手段。)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学习中文的氛围,让孩子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吗。
我们家Tim上了2次 中文班以后,他都已经知道周末要去"中文幼儿园"了,这是他自己取的名字。我告诉他
这周我们改去小兰阿姨家上了,他马上就问,那小小,姗姗,Leon 去不去呢。可见,对他来说跟这些
小朋友在一起就是上"中文幼儿园",所以给他们建立一个比较固定的环境,要让他们有兴趣并知道到那是
去跟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中文的。当然要不要读经典大家先要达成共识。

姗姗妈妈,你把四五快读第一课的那些字给小蓝,她好准备一下。

yongyong 发表于 2011-1-26 16:29

本帖最后由 yongyong 于 2011-1-26 16:03 编辑

我是个"经盲",以前就熟悉琼瑶引用的那些经典{:5_360:},我就不参加发言了哈{:5_368:}。我想在我给小小读经前,得自己先好好领悟一下经典的精髓。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26 17:36

本帖最后由 老倔驴 于 2011-1-26 16:43 编辑

我是个"经盲",以前就熟悉琼瑶引用的那些经典,我就不参加发言了哈。我想在我给小小读经 ...
yongyong 发表于 2011-1-26 15:2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没那么深奥,那天我跟Tim妈还聊了一会儿这个问题,我觉得读经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较快的认字,至于里面的意思,别说他们了,就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国语是中文的人又有几个读完了能理解的呢?别说都理解了,能理解过半我觉得已经是水平很好的了。选择读经是因为经典里面的字量比较大,经典里面固然很多糟粕,但既然成为经典,多数东西都是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精华,经得起反复诵读,反复诵读的过程也就促进了认字的过程,而白话文的故事就很难经得起一再的诵读,而反复的过程是非常利于认字的,这样比较的话,读经是利于识字的。

我的目标是希望杉杉进入小学前能自主阅读(当然不是难度很大的)。也许对于杉杉和小小的年纪来说读经上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对于杉杉来说,她现在还不能像小小那样有更多的思考,小小也许会问你很多这句是什么意思,而杉杉的年龄还不会,给她指着读她就跟着读,试了三四天,那些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字果然很快就被记住了,如果读绘本的话,她是根本不会看字的。至于会不会受里面的思想影响过深,我现在不担心。而且,即使长大了追问里面的意思的话,如果里面有家长不认同的观点,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用批判的角度来阅读。嘿嘿~ 随便说一句,我教学生的时候经常会对学生说,“不要迷信我说的话,我讲的是不是正确的,你要自己去验证。”

我把读经当做认字的一条便捷途径,里面的精华和糟粕,我觉得再过十年她也未必能领略到一二。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26 17:45

回复zhouyu


你的四五快读部分有哪几个中文字,我的拼图和折纸围绕你的文字来,但我得先知道那几些 ...
Xiaolan 发表于 2011-1-25 22:3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四五快读第一课
人 口 大 中 小 哭 笑 一 上 下 爸 妈 天 太 月 二
大人 小人 大哭 大笑 大口 小口

yongyong 发表于 2011-1-27 12:42

老厥驴,那个什么故事"年"能不能传我,还是在你书上的,或者麻烦你一起带过来吧。

那什么,我这星期实在实在没时间,我负责讲故事别的就不管了哈,别的你们商量决定吧,请妈妈们多多多多担待 {:5_336:}。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27 14:37

老厥驴,那个什么故事"年"能不能传我,还是在你书上的,或者麻烦你一起带过来吧。

那什么,我这星期实在 ...
yongyong 发表于 2011-1-27 11:4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绘本周日给你带着

Xiaolan 发表于 2011-1-28 15:31

本帖最后由 Xiaolan 于 2011-1-28 15:13 编辑

读不读经我想也不是父母决定的,试个几次自见分晓,leon现在看我拿起三字经就捂耳朵。现在他还是小胳膊扭不过大腿,强逼他还是会读,当然读上半个月,背上几句也没问题。孩子的性格父母最清楚的,长久的压制,或者反抗,或者走上另一极端,或者干翠没性格了,妈妈你说啥就是啥。
如果那个妈妈说,读经对孩子来说是乐趣,那个妈妈就和他的孩子去读,我没半点意见,教育自己的孩子是父母各家自己的事。
但我看我们家这个会和我反抗到底。但坏就坏在,我就喜欢我儿子有自己的主意。如果有一天妈妈不在了,他就该自己判断走那条路了。我感觉我当妈的只能引导他学习。
如果孩子喜欢技术类的东西,我就想办法满足他的愿望,哪怕他问我,脏水都流那去了,那我也乐意带他看污水沟,到书上去找相关的资料。
但我儿子问我为啥念三字经,妈妈你念啥,我答不出来,然后就一句话,让你念你就念,不念就{:5_337:} 。。。
认字很重要,读经识字是一条途径,也不是唯一的一条,妈妈们自己各自取舍。

琥珀蝴蝶 发表于 2011-1-29 01:12

嗯。。。那个。。。有没有妈妈觉得时间上稍微早了一点啊?

周末我们一般起得稍微晚一点,再折腾折腾基本就中午了,离得也不是很近。咱们可不可以比如说,下午1点到4点?这样三个小时,中间再休息一会儿,小孩子们也不会觉得很累。或者大家有其他的时间上的建议也可以说说。

纯属讨论一下哈,如果大家对10点都没有意见,那我们也愿意配合。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31 13:33

嗯。。。那个。。。有没有妈妈觉得时间上稍微早了一点啊?

周末我们一般起得稍微晚一点,再折腾折腾基本 ...
琥珀蝴蝶 发表于 2011-1-29 00:1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昨天我们讨论了下时间的问题,大家还是赞同在上午进行,可以推后到10:30,如果是下午1点左右开始,有些孩子还睡午觉,或者午饭后大多都会有点困,不如早上精神好。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31 14:06

本帖最后由 老倔驴 于 2011-2-9 14:47 编辑

我也来写笔记吧。

昨天总体来说进行的还不错,总共有7位妈妈带着8个宝宝参加了第一次的学习。回家后检验效果,课上讲的6个汉字杉杉居然全都记住了{:5_380:}

第一次组织孩子们学习,为了轻松氛围,先进行了儿歌《新年到》的诵读。随后是《四五快读》第一册第一课内容,小朋友们学习了“大、中、小、人、口、哭、笑”。之后小朋友们一起玩动物拼图,顺便认识了“牛、马”。然后看动画片《巧虎学汉字》,认识了“水、火、日、月、山、木”。午饭后是故事时间,讲了熊亮的绘本《年》,小小妈讲的很精彩,小朋友们都听的津津有味。

总体来说我觉得第一次搞成这样还不错,妈妈们和宝宝们都表现很不错。

我认为的不足之处:

一、时间安排上不紧凑,感觉有点没秩序。(不过第一次也很难免这样,讨论下下次怎么安排的更好)

二、第一部分儿歌占用的时间太长,我觉得大家集体诵读最多3遍就够了,毕竟不能指望孩子在2个小时里消化掉我们安排的内容,在平时妈妈可以把课上的内容再跟宝宝一起复习。

三、一起观看动画片《巧虎学汉字》我认为可以去掉,妈妈们可以各自拷贝回去放给宝宝看。

四、每次安排的内容都会提前公布,我觉得妈妈们最好能提前打印好了资料带着,可以一边读一边给宝宝对着相应的字指认,应该更利于认字吧。

五、增加一个背诵时间,无论背什么都行,是课上学过的还是不是课上学过的都可以,鼓励孩子多说多背,鼓励孩子表现自己。

六、鼓励孩子表达也很重要,班里的主力军是三四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根据画面表达一定的内容了,我觉得可以安排一个“看图说话”的部分,如果有现成的“无字绘本”最好,如果没有可以从网上找找能代替的图片,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而且易于编成故事的。

七、希望妈妈们尽量守时,不然课程中总会被打断。

八、学习环境中不要太多的玩具,免得孩子们分心。(我正考虑下次来我家的时候咋办啊?玩具大都在一楼呢)

欢迎参加第一期学习班的妈妈们都参与讨论。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31 14:13

本帖最后由 老倔驴 于 2011-2-9 14:57 编辑

第二期 2月6日 (周日) 10:30分 地点:老倔驴家

内容安排:

一 《四五快读》上 下 爸妈 天 太 月(Tim妈看看对不对)

二 儿歌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三 唐诗 《元日》王安石 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 故事:熊亮《灶王爷》

五《笠翁对韵》卷上 一 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作者李渔号笠翁,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六 诗经 国风 周南小兰提议诵读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如幻 发表于 2011-1-31 14:56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31 15:05

内容是否有些多?主次分明否(什么为主不论,只是感觉主要内容没有突出出来)?
如幻 发表于 2011-1-31 13:5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提意见~   
内容供大家讨论,可以增补,也可以酌减。
因为刚刚开始,没经验,实际到时还会根据小朋友的状态有调整,有些内容可能会没时间进行。
这个倒是提醒了我,应该把内容分个主次。谢谢~

如幻 发表于 2011-1-31 15:31

Xiaolan 发表于 2011-1-31 15:42

本帖最后由 Xiaolan 于 2011-1-31 14:47 编辑

建议四五快读部分加量,我儿子是把所教的字全印脑子里了。反过来复过去得说。

我们读了 ·新年到· 能有大半小时,第二天问leon ,没反应。{:5_339:}

zhouyu 发表于 2011-1-31 15:47

我也来写笔记吧。

昨天总体来说进行的还不错,总共有7位妈妈带着8个宝宝参加了第一次的学习。回家后检验 ...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31 13: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嗯,老倔驴总结得很好。我们家Tim昨晚睡觉前竟然把儿歌给背出来了,看来小孩子在一起学习还是比较有动力的。
我补充一点,妈妈们最好把带的需要热的菜放在能用微波炉的容器里,这样就不用太麻烦主人家了,饮料最好自带。昨天看到小兰这么忙觉得真是过意不去。在他们家本来就已经是很麻烦他们了,毕竟我们这不是吃喝玩乐团。不过时不时的来一次吃喝玩了我也是很喜欢的。

Xiaolan 发表于 2011-1-31 16:12

本帖最后由 Xiaolan 于 2011-1-31 15:20 编辑

建议内容考虑适合孩子一些,再生动些。每次除了读就是背,估计不出三次,我就再也拉不动儿子去上课了。
《笠翁对韵》卷上 一 东 看上去比较难消化,诗经是否会更适合初学孩子些,每句字数少,还押韵,容易背,琅琅上口。

BBM 发表于 2011-1-31 16:24

我觉得很难让三四岁的孩子进入一个固定的程序。我建议这些内容我们全保留着,每个妈妈都准备好,按照具体情 ...
yongyong 发表于 2011-1-25 21:4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真好是个好主意{:5_394:}以后我们也在汉堡楼号召一个亲子中文学习俱乐部{:5_379:}

cherishnow 发表于 2011-1-31 16:46

好帖,支持。
我家有≪弟子规≫书及光盘,还有从国内背来的一些中文书,儿子一岁多自己在家教过,效果不明显,先参加集体活动,有助孩子学习理解。

yongyong 发表于 2011-1-31 21:03

本帖最后由 yongyong 于 2011-1-31 20:06 编辑

我也来写笔记吧。

昨天总体来说进行的还不错,总共有7位妈妈带着8个宝宝参加了第一次的学习。回家后检验 ...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1-31 13: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辛苦啦 {:5_370:}

那个儿什么... 《笠翁对韵》 里十几个字都不认识,发现自己中文水平低得不是一点点。这个中文班倒是比较适合我这个当妈的 {:5_360:} 。

nat 发表于 2011-1-31 23:25

我也想去
不过马上就生了
还是等5月份以后吧
不过我觉得晓稚现在的中文就已经比不上同龄的杉杉和亮亮了,等到了5月份,大家都学习了这么久,估计她就只能给小小孩坐一起茫然的看着大家了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2-1 09:29

本帖最后由 老倔驴 于 2011-2-1 09:45 编辑

建议四五快读部分加量,我儿子是把所教的字全印脑子里了。反过来复过去得说。

我们读了 ·新年到· 能有 ...
Xiaolan 发表于 2011-1-31 14:4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Leo现在刚开始学中文,不能指望他这么快就都背过吧?能开始跟着读就很不错了,你看他说起中文来还是有些吃力,别着急,我觉得周日Leo的表现已经是很好了。

周日咱们用来读儿歌的时间太长了,那首《新年到》我掐着秒表背的,一遍是21秒。如果读三遍跟三遍的话,算上跟读和中间停顿,5分钟就够了。而周日我们用了大半个小时去读这首儿歌。我觉得咱们以后再读的话中间可以不用太多的停顿,也不用小朋友一人一句什么的,这么短的儿歌,三遍连着下来也不是问题。等上过几次课以后,孩子们都能背几首了,可以每个小朋友出来背一段。

“《笠翁对韵》卷上 一 东”这一部分我也掐着表看过了,一遍下来是两分钟,假如是读两遍跟两遍的话是10分钟,加上儿歌部分,总共15分钟应该不算长。如果是按你的建议读诗经的话,《关雎》我试读了一遍,一遍36秒,读两遍跟两遍的话大约5分钟也够用了。所以我提议不要同一内容不要在课上重复的过多,以免占用太多时间,课后妈妈们可以在平时跟孩子再一起读读背背。

如果能有更生动吸引孩子的形式当然更好,可是是什么呢?

《诗经》是先秦时期的诗歌,距今大约2200~3000多年,以前我从没完全读过,粗略的看了下,里面的生僻字比较多,估计很多字现在已经不在使用了。《笠翁对韵》是清朝的作品,相比较而言,里面的生僻字少得多。“《笠翁对韵》卷上 一 东”这一部分我最近断断续续地给杉杉念过大约二三十遍,开始从来没附和过我,读过十多遍后偶尔跟个一句半句的,我也因此不是很有积极性,昨天不知她怎么高兴了,突然就整段的背下来了,中间只有几次小提示,基本都是提示了第一二个字后,后面的句子就顺下来了。我开始读第一遍的时候也觉得有点拗口,读了两遍就没这感觉了,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容易记的。

但是如果大家同意读《诗经》我也没啥意见。《诗经》第一部分的里面的《关雎》我也贴在P5了。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2-1 09:54

好帖,支持。
我家有≪弟子规≫书及光盘,还有从国内背来的一些中文书,儿子一岁多自己在家教过 ...
cherishnow 发表于 2011-1-31 15:4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欢迎加入。

读经的内容大家还在讨论中,现在还没定下来先读什么。如果进行顺利的话以后都有机会读到。一岁多夜不用太着急了,如果你现在坚持,到了两岁多说不定突然就经常会让你吃惊一下。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2-1 09:59

辛苦啦

那个儿什么... 《笠翁对韵》 里十几个字都不认识,发现自己中文水平低得不是一点点 ...
yongyong 发表于 2011-1-31 20: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几个人可以把里面的字都认下来吧,我倒是读着读着又学了几个,有些以前发音不准确的(比如声调)也纠正了几个了。我觉得不用指望小孩子都认识,但是我觉得大量指认的话,那些出现频率高的字就容易记住了,那些生僻字出现的频率还是低很多。给杉杉指着读了一段时间,现在认识里面的“雨、雷、雪、风”什么的了。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2-1 10:02

我也想去
不过马上就生了
还是等5月份以后吧
不过我觉得晓稚现在的中文就已经比不上同龄的杉杉和亮亮了, ...
nat 发表于 2011-1-31 22:2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这几天一直没看到你的踪迹,还惦记着不会是已经生了吧?还想打个电话问问呢,有动静了吗?

晓稚还小,4个月也不过才16个周末32个小时而已,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而且小朋友学的都快着呢,不用担心。

nat 发表于 2011-2-1 13:07

我这几天一直没看到你的踪迹,还惦记着不会是已经生了吧?还想打个电话问问呢,有动静了吗?

晓稚还 ...
老倔驴 发表于 2011-2-1 09:0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没呢,2月底的预产期
昨天跟晓稚爸爸商量中文班的事情,他坚决支持我每周带孩子去多蒙
就是我自己怕坚持不下来啊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多特蒙德中文亲子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