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16

11.火锅
在广东和香港叫做“打边炉”,在江浙一带称为“暖锅”,在四川,人们更是
直截了当地称之为“吃火锅”。关于火锅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三
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 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
汉, 出土文物中的“鞫贰本褪侵富鸸。可见火锅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了。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众口不再难调。

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19

12.蟹粉狮子头
制作方法:
1:猪肉斩成石榴米状 ﹔
2:放碗中加葱、姜汁、蟹肉、虾子、盐、料酒、淀粉搅拌上劲﹔
3:青菜心洗净过油码入沙锅內﹐加肉汤烧开﹔
4:拌好的肉挤成肉丸﹐码在菜心上﹐再点上蟹黃﹐上盖菜叶﹐加盖微火2小 时即成

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20

13.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粉条粗圆。制作时先将米磨成粉浆,煮成半生熟粉,然后搓揉, 压榨成圆条粉,再煮熟,最后漂水即成。经过这样的工艺,粉质柔韧而爽口。加上特制的配料和卤汁,风味就有些独特了。桂林米粉以粉条细腻柔韧、卤水鲜美而芳香,肉菜松脆爽口而闻名。

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21

14.太极芋泥
“太极芋泥”是福州地区传统甜菜,主料槟榔芋盛产于福建各地, 但以闽侯、永泰县产的质地最佳。 不仅芋粒大、质松,而且味香。此菜的特色是细泥软润,香甜可口,看似凉菜,吃起来却是烫嘴。

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23

15.凉皮子
凉皮又称“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 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 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如今是 关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

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24

16.烤鸭
历史悠久、蜚声中外的北京烤鸭采用挂炉、明火烧果木的方法烤制而成。烤鸭成熟时间为45分钟左右。其成品特点是:刚烤出的鸭子皮脂酥脆,肉质鲜嫩,飘逸着果木的清香。鸭体形态丰盈饱满,全身呈均匀的枣红色,油光润泽,赏心悦目。配以荷叶饼、葱、酱食之,腴美醇厚,回味不尽

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25

17.梅菜扣肉
制作方法:

主料:五花肉
配料:梅菜,料头,姜茸,蒜茸

调料:白糖,盐,味精,生抽,老抽

做法:将五花肉煮至筷能够插入为佳(捞起)趁热造色,起油镬(冒青烟为好),投入五花肉,加盖至皮呈金黄色(捞起)投入冷水中浸。一下(捞起)切成7公分长段,搪镬放料头,炒梅菜,加油,赞酒,加生抽、老抽,加一些水,铲起,锅,糖镬,投扣肉,赞酒,(抛)投梅菜放一些水、盐、生抽、白糖、味精,抛至松轻铲起,把扣肉皮向下,扣紧圆碗底,梅菜铺好,放入蒸茏蒸15分钟。蒸好团出原汁,投一些湿粉,推芡成芡汁浇在扣肉上即可。

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27

18.冰糖葫芦

北京的冰糖葫芦以东安市场和厂甸一带,品种最多,质量最好。逛厂甸的人都
爱买两串带回去。《京华春梦录》记叙:“岁朝之游,向集厂甸”,“迨兴阑游倦
,买步偕返,则必购相生纸花,及大串糖葫芦,插于车旁,疾驶过市,途人见之,
咸知为厂甸游归也。”

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29

19.酥皮鸡饺
制作方法:
材料:鸡肉、油酥面团、料酒、蛋清、豆粉、冬笋小片、葱白花、胡椒粉、味精及盐。
步骤:将嫩鸡肉切成小片,加盐和料酒码味后,放蛋清豆粉上浆,入温猪油锅内炒熟起锅,加入冬笋小片、葱白花、胡椒粉、味精及盐拌合为馅;油酥面团起酥为皮料,每15克一个压成面皮,包入馅心成半圆形,圆弧部用手锁成绳边,放入猪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取出即成。
风味:色泽金黄,形态美观,皮料酥香,馅鲜味美.

ggguoxin 发表于 2004-12-27 17:32

20.虾饺
制作方法:
馅用料:
虾仁六两,笋肉1/3罐切丝,煮熟肥猪肉切细粒二汤匙(不吃肥肉免用)。
皮用料:
澄面五两。
调味:
盐半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许,糖1/4茶匙,生粉一场匙,油半汤匙。
做法:
1.虾仁洗净抹干水,大只的切粒。
2.笋丝放入镌中,不用下油炒干水,铲起待冷。
3.虾仁、笋丝、肥肉加调味拌匀便成馅料。
4.有孔的蒸板播上少许油,放在蒸笼内。
5水l1/3杯放入堡内绿至大滚,调较至最慢火,放入澄面迅速搅匀,立即离炉,盖上慢盖调五分钟,倒出台面,趁热用力搓匀,加油半汤匙搓成软滑之粉团。
6.把粉团搓成长条,再分成小粒搓圆,用刀按成圆形薄皮,在皮边招约十二个小招,放入馅料包成虾饺形,排在蒸板上,用中火煮八分钟即熟。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强烈推荐☆★各个地方小吃集锦(动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