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兔兔
发表于 2011-3-9 13:07
回复 27# mimswiw
我觉得跟个人体质有关吧?谈到预防,一定问问你的FA。因为给我的感觉,虽然不是大病,但是非常非常顽固和讨厌。会影响心情,影响夫妻生活滴~~
特别是我已经很注意个人卫生了,除了没有一天三次换内裤之外,该注意的都注意了呀~~唉!!{:5_386:}
水瓶座小天天
发表于 2011-3-9 13:08
怀孕期间要特别注意卫生,因为孕期特殊的生理变化,增大的子宫和女性激素的变化使得阴道的自净作 ...
yingying_wang 发表于 2011-3-9 13: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哇塞
看得吓死人了
水瓶座小天天
发表于 2011-3-9 13:09
糖高和饮食有关系吗?我是北方人,我平时喜欢吃面食,这种饮食不知道会不会导致糖高。
mimswiw 发表于 2011-3-9 13:0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淀粉类的吃太多容易引起糖高的
ananbear
发表于 2011-3-9 13:11
本帖最后由 ananbear 于 2011-3-9 13:15 编辑
回复ananbear
每天换三次啊??很有效的办法吗?如果这样我也试试~~
米兔兔 发表于 2011-3-9 11:40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因为我怀第一个的时候用了护垫,所以在30周左右的时候就有Pilz。第二次怀孕就很注意,不用护垫,但是分泌物很多,所以就勤换内裤,如果有条件,每天多用水洗洗。洗完了一定让他干透(我用给婴儿的纸擦干)。怀孕的时候洗液不能用了,这个会改变酸碱值。
米兔兔
发表于 2011-3-9 13:13
回复 34# ananbear
谢谢啊。那我也试试。
还有啊,那MM第一次怀孕的时候,是30周才有的Pilz,后来生宝宝有啥影响没??
ananbear
发表于 2011-3-9 13:17
回复ananbear
谢谢啊。那我也试试。
还有啊,那MM第一次怀孕的时候,是30周才有的Pilz,后来生宝宝有 ...
米兔兔 发表于 2011-3-9 13:13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剖腹,所以没有影响,这个的影响是对顺产宝宝而言。而且是说如果你在生的那天还有pilz,这样才会影响宝宝。
我当时用完药就好了。
xuxij
发表于 2011-3-9 13:29
噢,这样啊。平时怎么预防这个病呢?咱们女人真是受罪,生孩子够痛苦了,怀孕期间还要遭各种罪,呵呵。
mimswiw 发表于 2011-3-9 13: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最主要除了自己注意卫生意外,就是lg这边了,最主要很多男人不乐意这么弄,比较懒。男人一般最好和女人一样每天都要清洁,清水外加中性肥皂或者洗手液,还有就是有的男的是包皮的,要翻出来清洁。而且最好是每次xxoo之前都要清洁,这样比较不会感染女方。还有就是女的不能洗得太勤快,因为会破坏阴道内的酸碱平衡,从而导致pilz或者阴道炎。
还有一个就是每次xxoo后要尽快去厕所排尿,有可能你当时没有感觉,但是还是要去排空。。。
这些都是我老爹给的tipp(妇产科大夫,不过没生过孩子,倒是接生过很多孩子),你可以试试看
xuxij
发表于 2011-3-9 13:31
噢,这样啊。平时怎么预防这个病呢?咱们女人真是受罪,生孩子够痛苦了,怀孕期间还要遭各种罪,呵呵。
mimswiw 发表于 2011-3-9 13: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忘了说这个前提是还没有得过这个毛病,预防用的,如果已经有了,遵医嘱治疗好了,再参照这些tipp,相对会好很多,不能完全排除不生病,万一哪天兴起。。这个没法控制的
benben1983
发表于 2011-3-9 13:51
怀孕初期也有Pilz。医生给开了药膏,还让买了Intimwaschgel,之后差不多一直使用,生了宝宝也一直使用,没有再出现过问题。
xxzcf
发表于 2011-3-9 14:06
回复 21# KielQian
这个大夫要么是捣糨糊要么是讲的语焉不详。估计是怕妇女传染男性,后交叉感染,干扰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感染造成的,该真菌正常状况无害人体共生菌群,当免疫系统低下或者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的时候,失去抑制,即会发作,无法根治只能抑制。白色念珠菌对广谱抗真菌药物耐药性逐年提高,德国2004年每年因此死亡3000人,2010年死亡10000人。大多死亡病例是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放化疗病人)和烧伤病人(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