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格格 发表于 2011-8-1 23:29

kvger01 发表于 2011-8-2 00: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页跟第19页完全不是一个内容。。。好歪的楼

这还算歪,刚才歪到饭团的时候居然没有继续歪到美食,在歪到减肥,我都诧异了,这么一算少歪了好几道呢。

蓝枕头 发表于 2011-8-1 23:32

译介西方儿童文学的多元化、系统化、序列化趋向在8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当数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儿童文学教研室策划,张美妮、浦漫汀等主编的《世界儿童小说名著文库》与《世界童话名著文库》两套大型丛书(新蕾出版社1982、 1989年版)。小说文库共12卷,440余万字,童话文库也是12卷,440余万字。这两套将近1000万字的大型丛书,基本上囊括了世界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品,而且大多是五六十年代被搁置的西方儿童文学作品,这无论在中国出版史上还是儿童文学对外交流史上,都是第一次。为了说明这次译介事件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对外交流多元取向的影响与整合,我们不厌其烦,特将其中之一的《世界儿童小说名著文库》各卷目录辑要如下:

第1卷为英国作品,有狄更斯长篇《雾都孤儿》,格林伍德长篇《流浪儿》,斯蒂文生长篇《金银岛》。第2卷为法国作品,有雨果长篇《悲惨世界》节选《法兰西小英雄》,都德《最后一课》等短篇三题,莫泊桑短篇《西蒙的爸爸》,菲利伯短篇二题,巴比塞短篇《小学教师》,马洛长篇《苦儿流浪记》,凡尔纳长篇《孤岛历险记》。第3卷有瑞士威思的长篇《新鲁滨逊漂流记》,施比丽长篇《海蒂》,意大利亚米契斯长篇《爱的教育》。第4卷收入了俄罗斯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马明·西比利亚克、柯罗连科、契诃夫、高尔基、库普林、安德列耶夫等的19篇短篇,波兰显克微支、罗马尼亚弗拉胡查、匈牙利莫里兹、费伦茨的5篇短篇,以及南斯拉夫布尔里奇·马佐兰尼奇的长篇《拉比齐出走记》,塞利什克尔长篇《蓝色海欧号》等。第5、第6卷主要为美国作品,有马克·吐温的长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中篇《莫吐儿》,槐尔特长篇《大草原上的小房子》,伯内特长篇《秘密花园》,沃克长篇《纽约少年》,狄杨长篇《校舍上的车轮》与中篇《小吉姆与他的大卷心菜》,以及杰克·伦敦、辛格、休士、奥台尔的短篇,加拿大蒙哥玛利的长篇《绿山墙的安妮》,豪斯顿、奥布尔的短篇,阿根廷荣凯的短篇等。第7卷有英国哈纳特的长篇《羊毛包的秘密》,塞拉利尔的长篇《银剑》,法国多戴尔的长篇《谁也到不了的地方》与博斯科的中篇《大河的魅力》、戈西尼的中篇《小尼科拉和小伙伴们》等。第8卷有德国凯斯特纳长篇《两个小路特》、里希特长篇《喇叭里的鸡蛋》以及意大利马尔科内、菲奥拉尔的短篇等。第9卷均是瑞士作家作品,有林格伦的中篇《淘气包艾米尔》、《大侦探小卡莱》,林德长篇《一块石头子》,海尔堡中篇《幸福帽》,格里普中篇《艾尔韦斯和他的秘密》。第10卷收入了东欧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亚尼等21位作家的中短篇小说40篇,重要者有罗马尼亚米·森廷布里亚努的《为什么》等15篇短篇,南斯拉夫安·英戈利奇的中篇《我的作文——PGC秘密协会的历史》,保加利亚兰·博希别克的中篇《苦孩子》等。第11卷为苏联时期作家作品,有班台莱耶夫的中篇《表》,盖达尔的中篇《丘克和盖克》,诺索夫的中篇《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热列兹尼科夫中篇《稻草人》,以及德拉贡斯基与波戈廷的短篇等。第12卷主要为日本作家作品,有黑柳彻子的长篇《窗边的小姑娘》、古田足日的中篇《鼹鼠原野的小伙伴》,加藤多一的中篇《白围裙和白山羊》与有岛武郎的短篇,另有澳大利亚拉伊森的中篇《我是跑马场老板》。

新蕾版《世界童话名著文库》12卷,涉及到亚、欧、美等众多国家的童话名作,从古印度的《五卷书》、阿拉伯的《卡里来和笛木乃》到《一千零一夜》、《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神灯》,从法国古典童话玛·阿希的《狐狸列那的故事》、夏尔·贝洛的《鹅妈妈的故事》到英国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德国毕尔洛的《吹牛男爵历险记》、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豪夫的《豪夫童话》,从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到美国鲍姆的《绿野仙踪》、怀特的《夏洛的网》、哈里斯·佐尔的《白兔和他的敌人》,从意大利罗大里的《假话国历险记》、瑞典林格伦的《小飞人》到日本松谷美代子的《龙子太郎》、中川李枝子的《不不园》,从俄罗斯普希金童话、高尔基童话、比安基童话到墨西哥米莱亚·古埃多米勒、乌拉圭基罗加的童话等,将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童话名作荟萃在一起,可说是给中国儿童上了一道特别丰盛的佳筵。

八九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除了以开放胸襟多元输入外,还体现出系统化、序列化的运作。系统化表现在:对某一文体(如小说、童话)、某一地区(如欧洲)、某一经典作家作品(如《安徒生童话全集》)的系统性翻译,以求成龙配套,形成系列,甚至“一网打尽”。在这方面,由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叶君健根据丹麦原文重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从美国原版直接引进的《纽伯瑞儿童文学丛书》是两个突出的例证。

作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巨著与世界名著的安徒生童话,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已开始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但很长一个时期,中国的译者全是通过英文或其他语种的转译,而作为丹麦作家安徒生则是用其母语丹麦文创作的。叶君健自1947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欧洲文学研究时起,就开始了直接从丹麦文本翻译安徒生童话全集的工作,回国后全部译完,并于1953年起陆续出版。80年代初,叶君健又作了校订,并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一次性出齐多卷本《安徒生童话全集》,这是安徒生童话在中国最完整系统的经典版本,在中外儿童文学交流史上作出了非凡贡献。纽伯瑞(1713--1767)是英国著名出版家,因开创现代英美儿童文学出版业,而被西方誉为“儿童文学之父”。为纪念纽伯瑞,美国图书馆协会自1922年起特设立“纽约瑞奖”,奖励上一年度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此奖一直延续至今,从未空缺,因而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大奖,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儿童文学大奖。《纽伯瑞儿童文学丛书》所收录的均系该奖获奖作品,反映着现代儿童的生活世界,折射出时代精神的七彩强光,因而这是不同于安徒生、格林等古典童话的西方现代性儿童文学佳作。1998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直接从美国引进了这套丛书的21种,分为“探险·奇遇系列”、“亲情·友爱系列”、“童话·幻想系列”、“动物·自然系列”,译介给中国小读者,同时也让中国儿童文学界感受到了西方现代性儿童文学的精神风貌。

序列化是指有意识有计划投入外国儿童文学译介工程的整体建设,分门别类,协同互补,除了翻译作品,又有外国儿童文学资料工具书、西方儿童文学史、西方儿童文学研究专著的编撰出版。在资料工具书建设方面以下二种图书特别具有意义与价值,不能不专门提出(有关文学史与研究专著将在下文详论):

蒋风主编《世界儿童文学事典》——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世界性儿童文学百科类辞书,总计190万字,山西希望出版社1992年出版。全书分为九大部分:一、儿童文学理论及相关知识:又分为儿童文学的特征、本质及作用(收68则词条),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构成(59则),儿童文学的种类和体裁(121则),儿童文学的欣赏与批评(30则),与儿童文学有关的知识(158则)。二、儿童文学作家:分别介绍亚、欧、非、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60个国家约1350位作家,其中入选作家最多的有中国395人、日本67人、前苏联99人、英国255人、美国164人。三、儿童文学作品及形象:按国家介绍重要作品、论著及文学形象,共约950则词条。四、儿童文学概貌:分别介绍中、日、英、德、法、前苏联、美、澳大利亚等61个国家的儿童文学概况。五、儿童文学学术团体研究机构(60则)。六、儿童文学奖:介绍了181种各国儿童文学奖。七、儿童读物出版者及机构:介绍了76家中外儿童读物出版社、公司等。八、儿童报刊杂志丛书文库选本(232则)。九、儿童文学史料拾零(73则)。另有中国儿童文学的足迹及里程碑、外国儿童文学的足迹及里程碑、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献、外国儿童文学研究中译文献、名家论儿童文学等5个附录。

张美妮主编《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大典》——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卷,共117万字。上卷外国部分,介绍了(按本卷顺序)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奥地利、比利时、荷兰、以色列、俄罗斯、苏联、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伊朗、黎巴嫩、阿拉伯、埃及、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美国、加拿大、古巴、智利、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1135篇(部)儿童文学作品,其中英、法、德、俄苏、美、日、印度等7国约占了4/5的篇幅。下卷为中国部分。

多元化、系统化、序列化,一直是八九十年代中外儿童文学交流、译介工作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成为中国少年儿童读物最重要、最稳定的出版工程之一。90年代尤其是进入世纪之交的后半期,这方面的工作又相对加大了力度,国内30余家专业少儿读物出版社几乎都程度不同地推出了自己形成一定规模的世界儿童文学出版品。其中最重要的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世界名著金库》25种,北京少儿出版社的《世界少年文学精选丛书》53种,广西接力出版社的《世界著名小说系列》少儿版20种,河北少儿出版社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传世本》16种,重庆出版社的《外国童话名家精品文库》20种,广东新世纪出版社的《世界经典儿童小说·故事珍藏文库》16种,山东明天出版社的《漂流瓶丛书·外国最新少年小说、童话译丛》34种,安徽少儿出版社的《世界著名童话丛书》20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儿童文学作品丛书》7种;此外,中国妇女出版社也出版了《世界经典童话寓言珍藏文库》20种、《卡尔·麦系列世界探险丛书》少儿版22种。以上举例只是笔者于2000年1月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所了解到的出版信息。虽然这些丛书里面不免有选题重复、资源浪费的现象,但如此铺天盖地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大举涌入中国,这无疑为中国3亿多少年儿童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供选择的精神食粮,同时也说明世纪之交的中国儿童文学已真正和世界儿童文学融为了一体。

第二,注重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激扬中国儿童文学的创新精神。

文学的现代意识本质上是时代意识,是体现我们这个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时代所产生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审美风尚和创新精神。文学之需要现代意识,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文学不断获得时代的哺育与催化,激活创造性思维与创作生产力,体现今日风范,具有一种不断向上的生命气象。无庸赘言,我们的外国儿童文学译介,在很长一个时期是比较偏重于“过去式”的,即偏重于西方古典童话寓言(如安徒生、格林、贝洛童话与伊索寓言)与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批判现实主义儿童小说(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马洛的《苦儿流浪记》、格林伍德的《流浪儿》等)。诚然,西方古典童话所体现的人性基本精神要求与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感悟与关怀,都是少年儿童精神生命成长所需要吸取的养分。但是,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对现代人生存的言说,尤其是对现代人的心绪的具有“生命精神化”的价值追问,离不开以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去有力地和有效地表现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及其根本的历史缘由,离不开对新的叙事模式的探索、对新的文本形式的实验与对新的审美经验的追求,因而一味沉溺于文学的“过去式”对文学的发展并非良策,更何况作为民族希望与人类生命延续的儿童文学接受对象——亿万少年儿童本身生命的成长更需要经历一个认识现世、体味人生的“社会化”过程。因而儿童文学尤其需要张扬现代意识,体现时代精神。八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观念正是在这一点上明显高于五六十年代,优于五六十年代,由此出发,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也就必然将重心由古典转向现代,由批判现实主义的一元取向转向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游戏精神、绿色文化、科学创新乃至全球意识等的多元输入,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当代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时代精神、情感因素、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

考察八九十年代中外儿童文学的译介、交流,最引人瞩目而且对新时期儿童文学产生实质性影响最大的,是以下三类作品:

第一类是有关体现现代世界教育潮流所倡扬的“学会做人”的理念,充分肯定具有创造性思维和鲜明个性的少儿形象的作品,这主要是少儿小说、童话等叙事性文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科技的时代,也是各国人力资源激烈竞争的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针对整个人类的发展前景,郑重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四大支柱的核心与根本目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在这里已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是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像、创造、独立判断、批判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素质发展”。现代社会的素质教育承认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并肯定每个人的存在价值,使受教育者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人的充分发展体现在个性发展、才智发展和素质发展三方面。个性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观念正冲击着传统的集体化、标准化的教育体制。当代西方儿童文学尤其是小说类叙事性作品,围绕如何学会做人(现代人)、学会生存(社会化)的总主题,进行了长时期多方位的探索,并形成了一种广泛的创作潮流。这一潮流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与个性的发展上,并将成长的过程置于广阔的现实社会背景之中,着力描写人际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两代人之间关系的改善,青春期的困惑与烦恼,以其社会病灶(如酗酒、吸毒、暴力、谋杀、同性恋、未婚先孕、色情、家庭破碎、种族歧视等)、教育弊端对少年儿童身心的影响,以求深入地揭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某些共同问题,引导未来一代的精神生命尽可能不受挫折地成长。

属于这一主潮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在美国有:被誉为“当代哈克”的塞林格描写“一个年轻孩子浪迹在不太友好的成人世界里”的新现实主义小说(问题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女作家S·E·辛顿塑造的虽犯有过失却从烈火中救出几个孩子的现实少年英雄小说《世外顽童》;汤姆·E·克拉克关于一个问题少年在荒凉的阿拉斯加接受挑战、走上正道的传奇故事《阿拉斯加的挑战》;曾经3次荣获“纽伯瑞奖”的美国著名家庭小说和少女小说作家凯瑟琳·佩特森的《吉莉的选择》、《通向泰雷比莎之桥》(中译本译为《飞桥》)、《孪生姐妹》;杰出犹太作家赫尔曼·沃克的《纽约少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格的《山羊兹拉特》等。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儿童文学中出现了一大批用写实手法呼唤真情、信任和理解,呼唤人们承担起“被战争糟蹋得满目疮痍的世界”的责任感的作品,代表性儿童小说有伊思·塞拉利尔的《银剑》、约翰·汤森的《冈布尔的院子》、夏娃·加尼特的《街头一家人的奇遇》、莱拉·伯特的《贝尼的盒子》等;七八十年代因直面少年现实问题而产生强烈社会反响的则有伯纳德·拉什利的长篇《墙头上的特里》、威廉·梅因的校园小说《唱诗班歌手的蛋糕》等。在法国、德国,塑造独立自由地去认识社会人生、了解当代世界种种风景的作品也十分受到重视,如皮埃尔·加马拉的《春队长》、《羽蛇的故事》、博斯科的《大河的魅力》、凯斯特纳的《埃米尔和侦探》、《5月35日》等。而在北欧,这种创作思潮不断受到鼓舞涌起高潮,特别是瑞典林格伦、挪威埃格纳、芬兰杨森笔下涌现的那一群活蹦乱跳、毫无顾忌地挑战现存教育体制的淘气包,以他们充满幻想和创造的生命力向整个世界儿童文坛宣告了教训主义的结束和“儿童世纪”的到来。北欧作家所张扬的“儿童视角”与“游戏精神”为当代世界儿童文学注入了一股昂扬的生命活力。

晴格格 发表于 2011-8-1 23:38

蓝枕头 发表于 2011-8-2 0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译介西方儿童文学的多元化、系统化、序列化趋向在8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当数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儿童文学教 ...

等我有了孩子,这些书我统统要给他们买下来,往死里看。

sjqu 发表于 2011-8-1 23:38

无所谓的 楼主 死了都一了百了 oh yeah

蓝枕头 发表于 2011-8-1 23:43

晴格格 发表于 2011-8-2 00: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我有了孩子,这些书我统统要给他们买下来,往死里看。

恩,给她读切子的窗边的小姑娘吧,超好看的,插图也很CUTE
马耶列夫在学校和家里也超好看的
林格伦的小淘气我最喜欢了,德语版本的很有意思,任蓉蓉翻译的真好啊。。。。

嫦娥 发表于 2011-8-2 00:03

蓝枕头 发表于 2011-8-2 0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给她读切子的窗边的小姑娘吧,超好看的,插图也很CUTE
马耶列夫在学校和家里也超好看的
林格伦的小 ...

我只看过 窗边的小豆豆

还可以先生 发表于 2011-8-2 01:12

淡定,好好过日子,一切都发浮云

ballarings 发表于 2011-8-2 02:19

{:5_356:}我是汉服的坚定支持者

蔚蓝的天空 发表于 2011-8-2 08:05

蓝枕头 发表于 2011-8-1 2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行了你。都不知道怎么说你才好
人家标题明明写的是为自己悲哀行么
就算人家确实缺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

{:5_377:}

花景因梦 发表于 2011-8-2 08:09

本帖最后由 花景因梦 于 2011-8-2 09:09 编辑

蓝枕头 发表于 2011-8-1 23: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前有个男生想追我,叫我去看画展,问我,你最喜欢的画家是谁?我说是林风眠,然后他又问,你最喜欢的作家呢,我说是梁实秋,他很奇怪的说,啊,是么,我最喜欢莫奈和海明威
然后我就再也不联系他了,哈哈哈哈哈.

这个,这个,我最爱的画家也是莫奈。。。。{:5_350:}
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查看完整版本: 昨天冲动了,几点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