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xxs
发表于 2005-1-31 17:00
性情好坏就由饮食来对付
研究发现,食用碳水化合物比吃其它食品更使人精力充沛,心情舒畅,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分解时会使大脑产生大量的羟色胺,促使人心情变得舒畅、安宁,甚至可以使人减轻痛感,而狂躁和忧郁症患者的大脑内通常缺少羟色胺。英国医学专家证明,水果、蔬菜、黑面粉及糖类,对心情焦虑、压抑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马铃薯、燕麦、黑面包、水果、蔬菜中就含有能使人心情愉悦、安宁的物质,常吃会使人心情舒畅、恬静。研究者还认为,英国人之所以比较安静、幽默,就与他们喜欢吃燕麦有很大关系。
以下是医学专家为调整情绪而开出的饮食“处方”,不妨一试。
一、以自我为中心,任情的人
主要原因是偏食引起营养不足,且暴饮暴食,从而形成极端、一面倒的个性。要改变这一情绪,首先要改掉糖分摄取过量的习惯,鱼、肉比现在多吃一倍以上,多吃绿黄色蔬菜及红萝卜,但切记不要吃过咸的食物,这样容易成为焦虑个性,功亏一篑。
二、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的人
主要原因是鱼的摄人量多,容易形成安静、平和的个性。此外,饭和面包的摄取量比菜多,没有变化性的食物,致使蛋白质必需的氨酸缺乏,且维生素也不足。因此必须改变为以肉类为中心的饮食习惯,且同时要大量食用蔬菜,尤其要多吃维生素B、C、A群的食物;对判断力,冷静性以及养成自立、积极的个性,偶尔吃一些辣味食物,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胆小的人
要调整食物结构,经常服用蜜加果汁,少量饮酒,多吃碱性食物和含钙丰富的食物。
四、易激动易发火的人
主要是盐分及糖分摄取过量,蛋白质及钙质不足,且喜欢吃口味重的零食。这类人首先要减低盐分及糖分的摄取,少吃零食,多吃海产品,如海带、贝、虾、蟹。豆类及牛奶中也有含量丰富的钙质,还要多食各种豆类、桂圆、干核桃仁、蘑菇等,可补充维生素Bl、B2。
五、焦虑不安的人
主要是盐分摄取过量致使水分代谢异常,早餐、晚餐常有一餐不吃,吃饭速度过快,常喝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因此要多吃含钙、磷的食物,如可多吃花生(含钙量多)、牛奶、大豆、鲜橙、牡蛎、蛋类(含磷较多)、菠菜、板栗、葡萄、土豆等,且要吃得清淡一点,不可口味太重。
六、消极,依赖性强的人
主要是糖分摄取过量,使得血液中的糖分在转换成能量之时,大量地消耗了矿物质而血液呈现酸性状态,个性变得消极而依赖性强,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劲,甚至连饭也懒得吃。要改变这一个性,可节制一些甜食如蛋糕、可乐、果汁等,多吃维生素B1(猪肉、羊肉、小麦胚芽中含量较多),以及鱼、贝类、大豆制品。
七、粗心大意的人
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A,增加饮食中的果蔬数量。应多吃卷心菜(维生素C、维生素A的含量丰富)、笋干、辣椒、鱼干、牛奶、红枣、田螺等,还要减少摄肉量,少食酸性食物。
八、对别人不信任、胡乱猜疑的人
主要是卡路里的摄取量很低,鱼肉类的蛋白质不足导致贫血,体力不足,从而造成紧张、不安、对人不信任。因此每日三餐一定要吃含高蛋白的食物,如牛肉、猪肉等。由于贫血,要多吃乳类制品,多喝牛奶。若持续不断地坚持一段时间吃这些食物,体力将能回复,猜疑、不安的状态也会消失,转而变成积极、富有行动力的人。
九、爱唠叨的人
主要是因为大脑缺乏复合维生素B,因此可在酵母中混以小麦胚芽,加牛奶、蜂蜜调匀,天天服用,每天三次,多食动物瘦肉、粗面粉、麦芽糖、豆类等。
十、顽固、无法变通的人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喜欢吃蔬菜,而偏食肉类及高脂肪的食品,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个性变得过于活泼,成为顽固、好斗,缺乏变通性。要改变首先要减少肉类食物.多吃鱼,尽量吃生鱼片。蔬菜以绿黄色为主,减少盐分,以清淡为主。此外也有必要改变食泡面、清凉饮料或不吃早餐的习惯。
danielxxs
发表于 2005-1-31 17:03
烹饪技法:炖
炖有三种方法:
一、不隔水炖法:
将原料(肉)在开水内烫一下,去血污除腥膻味、再放入陶制的器皿中,加葱、姜、料酒等调味品和水<加水量一般可掌握比原料的稍多一些,如一斤原料可加一斤半到二斤水>,加盖直接放在火上烹制。烹制时,先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移入微火上炖至酥烂,炖煮的时间,可根据原料的性质而定,一般约需2—3小时。
例:炖腌鲜肉
原料:猪肋条肉半斤、咸肉半斤、竹笋三两、料酒、姜、葱适量。
做法:先将肉经水煮后,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笋切滚刀块。把咸肉放在陶制器皿中加水(1.5—2斤),用旺火煮到六、七成熟时,再放笋块及鲜肉炖至酥烂,汤汁变为乳白色即成。
二、隔水炖法:
将原料在沸水内烫去腥污后,放入瓷制成陶制的缸内,加葱、姜、料酒等调味品及汤汁,并用纸封上缸口,把缸放在水锅内(锅内的水需低于钵口,以滚沸水不浸人为度),盖紧锅盖,不使漏气,用旺火烧,使锅内的水滚沸,约三小时即可炖好。这种炖法可使原料的鲜香味不易散失,制成的菜肴香鲜味足,汤汁清澄。
例:清炖鸡
原料:鸡一只<净2斤>、盐、料酒、葱、姜适量。
做法:鸡去内脏放在水锅中煮一煮,去血腥后取出洗净,放在陶制的小缸内,再将调味品放入,加水一斤,封缸口,置于水锅中,然后盖紧锅盖,用微火烧约3小时,使鸡肉酥烂即成。
炖的食品下料时可不经煸炒,即加汤炖煮。也可煸炒后下料炖。
三、蒸炖
把装好原料的密封缸放在沸滚的蒸笼上蒸炖。其效果与不隔水炖基本相同,但因蒸炖的温度校高,必须掌握好蒸的时间。蒸的时间不足,会使原料不熟和少香鲜味道;蒸的时间过长,也会使原料过于熟烂和散失香鲜滋味。
danielxxs
发表于 2005-1-31 17:04
酒糟的用法与保存
1 大米和酒药($.49)都很便宜,我每次做酒酿就做它一大锅,绝大部分留作酒糟,连渣带汤。既腌糟货又作料酒。半年都用不完。
2 将盐直接拌入酒糟。5-10%,盐少了入味慢,盐放多了万一忘记出货,死咸。
3 酒糟平常要放在冰箱里,防止变酸。
4 把煮熟的蛋,肉,鸡块直接扔进酒糟罐,肉糟好后酒糟不会坏,连续使用。
熟蛋熟肉带一些咸味,可减少肉汁腌出。也有助于酒糟咸度稳定。
danielxxs
发表于 2005-1-31 17:05
糟油6吃(太仓和大同的糟油都很正宗)
糟油的用料为糟汁、盐、味精,调匀后为咖啡色咸香味。用以拌食禽、肉、水产类原料,如:糟油风爪、糟油鱼片、糟油虾等。
一、糟油猪舌
材料:猪舌600g(5-6条)、鸡汤3杯、老酒2大匙、盐1小匙、葱1/3支、嫩姜小 半块、山椒粒1大匙。
作法:
①为了避免猪舌变形,先用筷子插入后,以开水烫过。洗净后再放入 大碗 中。
②大碗中另加鸡汤、老酒、盐、葱段、及姜片、山椒粒等,再放入已经 开始冒出蒸气的蒸锅中,蒸三十到 四十分钟。
③蒸熟后将猪舌取出,再放回蒸汁中,浸泡二、三个小时,让它自然冷 却。
④将猪舌切成薄片,排在碗中。 特点:本菜原是以猪舌蒸酒糟的冷盘,故名为「糟油猪舌」,但目前都只 用老 酒同蒸,而将酒糟省略不用。
二、糟油爆鱼
原料:青鱼,糟油,绍酒,盐,味精,白糖,葱,姜,麻油,色拉油。
制法:将青鱼切成块,用葱、姜、调料腌渍。把糟油、麻油、葱、姜等调料烧成卤汤。青鱼块油炸后浸入卤汤。最后将糟油卤、鱼块一起烧透,食时取出。
特点:糟香扑鼻,外脆里嫩。
三、糟花蟹
原料:兰花蟹2只(750克)。调料:糟油50克,葱结1只,姜1块,茴香1粒,丁香2克,桂皮2克,花椒2克,盐5克,味精7克,白糖10克,黄酒25克,香卤适量,芫荽少许。
制法:将蟹洗净,用绳扎紧,腹部朝上,放入盆中。加葱段、姜片、黄酒,上笼蒸熟后,取出。冷却后,用香卤浸4小时。上席时切去足尖,每只改刀成8块,按造型码放,放上芫荽即成。
特点:糟香味醇,鲜嫩可口。
四、糟龙虾
原料:小龙虾500克。调料:大同糟油50克,葱结1只,姜1块,茴香1粒,丁香2克,桂皮2克,花椒2克,盐5克,味精7克,白糖10克,黄酒25克,香卤适量。
制法:把小龙虾,须、脚剪去从尾部抽去肠筋,洗净。锅中放水、葱结、姜块、黄酒,下小龙虾。烧滚后,撇去浮沫,加盐、味精,待虾煮熟后捞出,冷却后,加糟油、味精,拌匀,即成香卤。鹅心放入香卤中浸泡3小时后即成。特点:鲜、香、嫩、爽。
五、糟花生
原料:带壳花生500克。调料:糟油50克,葱结1只,姜1块,茴香1粒,丁香2克,桂皮2克,花椒2克,盐5克,味精7克,白糖10克,黄酒25克,香卤适量。
制法:花生洗净,加清水煮,至酥后,加少许盐。冷却后将花生轻敲,使其壳碎而不破。用香卤浸5小时即成。特点:糟香浓,鲜酥入味。
六、糟油青鱼划水
“划水”就是鱼尾,大青鱼尾部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磷,用香糟调和烹制营养丰富,鲜香入味,是鱼菜中的上品。此菜必须选用体重在10公斤左右的青鱼尾段为原料,足见其选料之严,用料之精。
原料:
主料:青鱼尾段500克。
调料:葱末3克,姜末3克,香糟50克,绍酒25克,精盐15克,味精2克,清汤50克,湿淀粉25克,熟猪油50克。
制法:
(1) 将青鱼尾段斩成尾鳍相连的鱼条8块。香糟内加入清汤(30克),调匀成汁,滤去糟渣,待用。
(2) 将炒锅置旺火上,下入熟猪油(30克),推入鱼尾段,两侧面稍煎,烹入绍酒,下清汤(20克)和精盐,烧沸后改用小火焖至汁浓鱼熟时,倒入漕汁,添加味精,改用旺火烧沸,用湿淀粉勾薄芡,撒上葱末、姜末,旋转一下炒锅,淋入熟猪油(20克),即成。
hope
发表于 2005-1-31 17:06
完了,25年的饮食习惯都是错的$失败$$失败$$失败$$失败$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danielxxs
发表于 2005-1-31 17:06
怎样勾芡
勾芡的学术概念是:借助淀粉在遇热糊化的情况下,具有吸水、粘附及光滑润洁的特点。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使卤汁稠浓,增加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从而使菜肴汤汁的粉性和浓度增加,改善菜肴的色泽和味道。
勾芡用的淀粉,又叫团粉,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烹调用的淀粉,主要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藕淀粉等。淀粉不溶于水,在和水加热至60C时,则糊化成胶体溶液。勾芡就是利用淀粉这种特性。
绿豆淀粉是最佳的淀粉,一般很少使用。它是由绿豆水涨磨碎,沉淀而成,它的特点是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洁白而有光泽。
马铃薯淀粉是目前家庭一般常用的淀粉,是由马铃薯磨碎,揉洗、沉淀制成的,特点是粘性足,质地细腻,色洁白,光泽优于绿豆淀粉,但吸水性差。
小麦淀粉是麦麸洗面筋后沉淀而成或用面粉制成,特点是色白,但光泽较差,质量不如马铃薯粉,勾芡后易沉淀。
甘薯淀粉特点是吸水能力强,但粘性较差,无光泽,色暗红带黑,由鲜薯磨碎,揉洗,沉淀而成。
此外还有玉米淀粉,菱、藕淀粉,荸荠淀粉等。
勾芡是否适当,对菜肴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勾芡是烹调的基本功之一。勾芡多用于熘、滑、炒等烹调技法。这些烹调法的共同点是旺火速成,有这种方法烹调的菜肴,基本上不带汤。但由于烹调时加入某些调料和原料本身出水,使菜看中汤汁增多,通过勾芡,使汁液浓稠并附于原料表面,从而达到菜肴光泽、滑润、柔嫩和鲜美的风味。
勾芡一般用两种类型。一种是淀粉汁加调味品,俗称“对汁”,多用于火力旺,速度快的熘、爆等方法烹调的菜肴。一种是单纯的淀粉汁,又叫“湿淀粉”,多用于一般的炒菜。浇汁也是勾芡的一种,又称为薄芡、琉璃芡,多用于煨、烧、扒及汤菜。根据烹调方法及菜肴特色,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芡汁用法:
1.包芡 一般用于爆炒方法烹调的菜肴。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鱼香肉丝、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后,盘底基本不留卤汁。
2.糊交 一般用于熘、滑、焖、烩方法烹制的菜肴。粉汁比包芡稀,用处是把菜肴的汤汁变成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3.流芡 粉汁较稀,一般用于大型或整体的菜肴,其作用是增加菜肴的滋味和光泽。一般是在菜肴装盘后,再将锅中卤汁加热勾芡,然后浇在菜肴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状态,食后盘内可剩余部分汁液。
4.奶汤芡 是芡汁中最稀的,又称薄芡。一般用于烩烧的菜肴,如:麻辣豆腐、虾仁锅巴等。目的是使菜肴汤汁加浓一点而达到色美味鲜的要求。
要勾好芡,需掌握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掌握好勾芡时间,一般应在菜肴九成熟时进行,过早勾芡会使卤汁发焦,过迟勾芡易使菜受热时间长,失去脆、嫩的口味;
二是勾芡的菜肴用油不能太多,否则卤汁不易粘在原料上,不能达到增鲜、美形的目的;
三是菜肴汤汁要适当,汤汁过多或过少,会造成芡汁的过稀或过稠,从而影响菜肴的质量;
四是用单纯粉汁勾芡时,必须先将菜肴的口味,色泽调好,然后再淋入湿淀粉勾芡,才能保证菜肴的味美色艳。
淀粉吸湿性强,还有吸收异味的特点,因此应注意保管,应防潮、防霉、防异味。一般以室温15C和湿度低于70%的条件下为宜。
烹调中还有明油芡的要求,即在菜肴成熟时勾好芡以后,再淋入各种不同的调味油,使之溶合于芡内或附着于芡上。对菜肴起增香、提鲜、上色、发亮作用。使用时两者要结合好,要根据菜肴的口味和色泽要求,淋入不同颜色的食用油,如:鸡油(黄色)、辣椒油(红色)、番茄油、香油、花椒油等。
淋油时要注意,一定要在芡熟后淋入,才能使芡亮油明。一次加油不能过多过急,否则会出现泌油现象。由于烹调方法不同,加油的方法也不同。一般熘、炒菜肴,多在成熟后边颠勺边淋入明油。干烧菜,菜是在出勺后,将勺内余汁调入油泻开,浇淋于菜肴上面。明油加入芡汁后,搅动颠翻不可太快,避免油芡分离。
徒慰远
发表于 2005-1-31 17:07
顶
都收藏了。谢谢
danielxxs
发表于 2005-1-31 17:07
烹饪技法:汆
这是汤菜的主要做法,大部用于小形或经过加工成片、丝、条和制成丸子的原料。特点是汤多而清鲜,菜肴脆嫩。
汆法一:是先将汤水用旺火煮沸,再投料下锅,加以调味,不勾汁,水一开即起锅。这种开水下锅的做法适于羊肉、猪肝、腰片、鸡片、里脊片、鱼虾片等。而鸡、羊、猪的肉丸,则宜在落开的水下锅;鱼丸子宜在温水下锅。
汆法二:是先将料用沸水烫熟后捞出,放在盛器中,另将已调好味的、滚开的鲜汤,倒入盛器内一烫即成。这种氽法一般也称为汤泡或水泡。
例:汆肉丝菠菜汤
猪肉2两洗净切丝,菠菜3两切段,粉丝半两泡发好。然后将一斤水或汤放在锅内旺火煮沸,再将肉丝、菠菜、粉丝放入,加适量酱油、味精及葱段,将汤煮开,撇去浮沫,加香油几滴起锅即成。
例:汆鲜鱼汤三法
汆鲜鱼汤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如下。
1.先将鲜鱼去鳞、除内脏,清洗干净,放到开水中烫三四分钟捞出来,然后放进烧开的汤里,再加适量的葱、姜、精盐,改用小火慢煮,待出鲜味时,离火,滴上少许香油即可。
2.将洗净的鲜鱼,放油中煎至两面微黄,然后冲入开水,并加葱、姜,先用旺火烧开,再放小火煮熟即可。
3.将清洗净的鲜鱼控去水分备用。锅中放油,用葱段、姜片炝锅并煸炒一下,待葱变黄出香味时,冲入开水,旺火煮沸后,放进鱼,旺火烧开,再改小火煮熟即可。
例:汆鱼丸
[主料]鱼肉(草鱼、青鱼、黑鱼俱可)200克,冬瓜50克。
[调料]高汤、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1、鱼斩成茸,适量加精盐和清水,搅拌均匀待用。冬瓜切成薄片。
2、高汤倒锅内,鱼茸团成鱼丸,入锅内汆熟,加入冬瓜片再煮开,放入味精、精盐调味即可出锅。
例:汆捶鸡片
主料: 生鸡脯肉100克。
配料:豌豆苗10克。
调料:清汤500克,料酒10克,精盐1.5克,味精1克,干淀粉250克 (约用50克),酱油少许。
烹饪工艺:
1.将鸡脯肉片成3厘米大小的片,放入少许盐、料酒稍腌, 然后将鸡脯肉逐片沾上干淀粉,用面轴将鸡片捶成鸭蛋形 的大薄片。
2.勺内放入清水,烧沸后,将鸡片放入汆熟,然后捞入 盛有凉水的碗内。
3.将勺洗净,放入清汤、料酒、盐,再滴上几滴酱油,把 鸡片放入,烧沸后撇去浮沫,撒上豌豆苗,放入味精,倒入汤碗内即成。
danielxxs
发表于 2005-1-31 17:08
烹饪技法:烩
烩菜是将数种小形原料相掺一起,用汤和调料混合烹制成的一种汤汁菜。烩菜的特点是汤宽汁厚,口味鲜浓。汤汁乳白,口味香醇。保温性强,适用于冬天食用。如烩豆腐等。
其具体操作可分为3种:
一、先将油烧热(有的可用葱姜炝锅),再将调料,汤及(或清水)和切成丁、丝、片、块等小形原料依次下锅,置于温火上烹熟,在起锅前,勾汁即成。
二、在勾荧程序上和上法略有不同,即先将调料、汤煮沸并勾汁后,再将已炸熟或煮熟的主、辅原料下锅烩一烩即成。这种烩制的菜肴,原料大多先经永炸或烫熟,制成后较为鲜嫩。
三、将锅烧热加底油,用葱姜炝锅,加汤和调料,用旺火,使底油随汤滚开,随即将原料下锅,出锅前撇去浮沫不勾芡,为清烩。
例:
银耳素烩
原料:
银耳,罐头鲜蘑,发菜、胡萝卜,青笋,盐,糖,清汤,淀粉,鸡油。
制法:
将银耳用温开水泡90分钟左右,洗去杂质,削净黄根,加工成大小均匀的朵,置于碗内,加入清汤,上笼蒸60分钟左右;发菜用温水泡开,洗净卷成小球,放在盘内加清汤,上笼蒸十分钟左右;将胡萝卜,青笋去皮,削成鲜蘑状,用开水煮透,过凉;打开鲜蘑罐头,用原汁泡上;走菜时,用清汤将胡萝卜,青笋,鲜蘑分别加味煮熟,将银耳,发菜从蒸笼里取出,将银耳扣在盘中央,胡萝卜,青笋,鲜蘑,发菜围加在四边,将锅中清汤加入盐,用少许淀粉勾二道芡,淋鸡油,浇在盘中。
特点: 清淡鲜美,甜咸适宜,爽口解腻。
蘑菇烩素
材料:蘑菇1小罐,小棠菜4两(160克),急冻鲜腐竹1/4包,生筋(油面筋)一串,茄子1/2个,甘笋花数片,姜2片,蒜片1粒。
调味料:上汤(或水)约1/2杯,盐1/3茶匙,糖1又1/2茶匙,蠔油1汤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许。
做法:
(1)小棠菜洗净,切段。蘑菇略冲水,沥干。鲜腐竹解冻后,吸干水分,切段,留用。
(2)生筋拖水至软身,冲净,揸干。茄子带皮,洗净,切粗条,泡油,沥干油份,待用。
(3)烧热油2汤匙爆香姜片及蒜茸,放入蘑菇和小棠菜略炒,浇少许酒,并注入调味料,烩煮片刻至菜略稔。
(4)将鲜腐竹、茄子条和生筋一同放入上项材料内,烩煮至材料熟透、入味及汁浓,加入甘笋花拌炒匀,即可盛上碟热食。
葡萄干烩鸡丁
原料:鸡胸肉200克,葡萄干50克,盐、糖、味精、淀粉、姜末、蒜末适量。
做法:
1、鸡胸肉洗净切1.5厘米见方丁,加盐、水淀粉拌匀;葡萄干用温水泡上待用。
2、炒锅置旺火上,烧油至五成热,下鸡丁炒至断生,加葡萄干、姜末、蒜末、糖、盐翻炒,加入味精即可起锅。
上汤烩三菇
原料: 香菇六朵、草菇四两、洋菇四两、青江菜五支、酱油一汤匙、盐0.5茶匙、糖一茶匙、香油少许、上汤三碗
做法:
1. 香菇泡软去蒂,加盐、糖、酱油稍煮一下后取出排盘。
2. 上汤煮开后,加洋茹、草菇稍煮一下后取出排盘;青江菜一分为二,入上汤中川烫取出排盘。
3. 锅中留上汤一碗,用生粉勾芡,加少许香油拌匀后淋在三菇上即可。
青蔬烩肉粽
原料:肉粽2颗、笋丁1/2杯、胡萝卜1/3杯、山菜适量。
调味料:蒜末1/2大匙、盐1.5小匙、糖1/3大匙、香油2小匙、水1/3杯、淀粉1大匙、水3大匙。
制法:
1、将肉粽2颗打开,放入大碗中,铺平压紧,再放人电锅蒸20分钟:取出后倒扣在盘中(只要在烩前打开即可)。
2、将材料2准备好,笋丁、胡萝卜丁氽烫熟备用。
3、将锅预热,放入少许油及蒜末爆香,再放入材料2及调味料1调味,水煮滚后,再将调味料2拌匀,淋入匀芡,即完成烩料;将烩料淋到作法1的肉粽上,即可食用。
特点:肉鲜能滑口,色泽鲜艳。
danielxxs
发表于 2005-1-31 17:09
关于家用老汤(卤汁)
老汤是指使用多年的卤煮禽、肉的汤汁,也叫卤汁。老汤保存的时间越长,芳香物质越丰富,香味越浓,鲜味越大,煮制出的肉食风味愈美。“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这是有300年历史的河南道口“义兴张”烧鸡的祖传“十字诀”。
一、制作方法:
任何老汤都是日积月累所得,而且都是从第一锅汤来的,家庭制老汤也不例外。
1、第一锅汤,即炖煮鸡、排骨或猪肉的汤汁,除主料外,还应加花椒、大料、胡椒、肉桂、沙仁、豆、丁香、陈皮、草果、小茴香、山奈、白蓝、桂皮、鲜姜、食盐、白糖等调料。最好不要加葱、蒜、酱油、红糖等调料,以利于汤汁的保存。上述调料的品种可依市场行情,并非缺一不可,但常用的调料应占一半以上。调料的数量依主料的多少而定,与一般炖肉食用料一样。不易拣出的调料要用纱布包好。将主料切小、洗净,放入锅内,加上调料,添上清水(略多于正常量),煮熟主料后,将肉食捞出食用,拣出调料,滗净杂质所得汤汁即为“老汤”之“始祖”。
将汤盛于搪瓷缸、陶瓷的或玻璃罐内,晾凉后放在电冰箱内保存。
2、第二次炖鸡、肉或排骨时,取出倒在锅中,放主料加上述调料(用量减半),再添适量清水(水量依老汤的多少而定,但总量要略多于正常量)。炖熟主料后,依前法留取汤汁即可。如此反复,就可得到“老汤”了。这种老汤既可炖肉,亦可炖鸡,如此反复使用多次后,炖出的肉食味道极美,且炖鸡有肉香,炖肉有鸡味,妙不可言。
二、卤菜的制法
1.将制成(或保存)的卤汤放在大锅内,再加入一些水、盐、葱、姜。
2.将要卤制的原料(如鸡、鸭、猪肉、牛肉、猪舌等)先用开水煮一下,捞出洗净血沫,放入卤汤内,上火烧开,撇尽泡沫,转用小火卤熟(注意不能卤的太烂,否则不好改切),关火后,在卤汤里腌泡6-8小时(不能久泡,会是肉质发腐),捞出晾凉。抹上香油以免干燥。
三、保存方法:
家庭保存老汤量依人口多少,每次得老汤500—1000克即可。保存老汤时,一定要清除汤中杂质(葱姜等),凉透后放入冰箱内。盛器最好用大搪瓷杯(玻璃或陶瓷也行),不要用塑料、铝制或不锈钢的容器,以保证汤汁不与容器发生化学反应。容器要有盖,外面再套上塑料袋,放在冷藏室,5天内不会变质。如每周吃一次炖鸡或炖肉,则对老汤不必专门再煮沸杀菌。如较长时间不用老汤,放在冷冻室内可保存,否则应煮沸杀菌后再继续保存。
四、提示:
1、卤汤内切勿卤制夏腐干、羊肉等易发酸和带膻味的东西,如需卤制时,可取出一些汤,单独来卤。
2.每次卤食品时都要加姜葱,并要检查汤的色和口味的浓淡、汤的多少、香味的轻重等。如果欠某味时,可随时加某种调料,以保质量。
3·卤制时放入的砂仁、豆蔻、草果、陈皮、肉桂、丁香、良姜、厚朴、茴香等十多位药物,不但味美可口,还营养丰富,具有健胃、顺气、促进食欲之功能。
五、专业卤汤的分类:
卤汁一般分为红卤和白卤。
1、红卤中由于加入了酱油、糖色、红曲米等有色调料,故卤制出的成品色泽棕红发亮,适宜于畜肉、畜禽内脏、鸭以及豆制品的卤制;
2、白卤中则只加入无色调料,故成品色泽淡雅光亮,适宜于水产品、鸡、蔬菜的卤制。
当然也有不少原料既可红卤,又可白卤。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菜品也需采用不同的卤制方法。例如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需要色泽淡雅、口味清爽的卤制品,所以夏季以白卤为多,而秋冬季则多采用红卤。但总的来说,红卤的适用范围比白卤广泛,品种也较多,并且一年四季都可以采用。
六、专业的红卤配方秘籍:
生姜500克 八角60克 三奈40克 小茴香40克 桂皮40克 砂仁50克 草果50克 白蔻50克 高良姜30克 丁香50克 藿香30克 陈皮30克 花椒20克 香叶20克 红曲米30克 生抽40克 精盐、料酒、冰糖、味精、骨汤各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