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官方披露:彭宇承认与徐老太碰撞
http://a1.att.hudong.com/41/91/01300000329092123552916644982.jpg南京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志伟:
不应被误读的“彭宇案”
由于多重因素被误读和放大的这起普通民事案件,不应成为社会“道德滑坡”的“标志性事件”
因广东佛山2岁女童遭汽车碾压而路人漠视的“小悦悦事件”,舆论再次将矛头指向4年前已和解结案的南京“彭宇案”,认为是此案错判产生的负面效应,导致人们不愿做好事甚至见死不救。一些地方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搀扶、做好事反被诬告等现象,也屡被归咎为“彭宇案”的影响。
针对舆情反映,南京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志伟近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彭宇案”,并非事实真相。由于多重因素被误读和放大的这起普通民事案件,不应成为社会“道德滑坡”的“标志性事件”。
事实真相
刘志伟综合当事人陈述和法庭调查,向记者介绍了“彭宇案”的基本事实。
2006年11月20日9时30分左右,64岁的退休职工徐寿兰在南京水西门广场公交站等车时,有2辆83路公交车同时进站。徐寿兰急忙跑向后面一辆乘客较少的公交车,当她经过前一辆公交车后门时,26岁的小伙子彭宇正从这辆车的后门第一个下车,双方在不经意间发生相撞。急于转车的彭宇先向车尾看了一下,再回头时发现摔倒在地的徐寿兰,随即将她扶起,并与后来赶到的徐寿兰家人一起将她送往医院治疗,其间还代付了200元医药费。
经诊断,徐寿兰摔伤致左股骨颈骨折,需住院施行髋关节置换术,费用需数万元。此时,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先后报警,但未能达成一致。2007年1月12日,徐寿兰将彭宇诉至南京市鼓楼区法院,指认他将自己撞伤,并索赔包括医疗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3.6万元。
当年4月26日,鼓楼区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此案,彭宇的妻子在代他出庭答辩时,没有说彭宇是做好事,只提出:“原告受伤非被告所导致的,不应该承担责任。”
6月13日第二次开庭进行法庭质证时,彭宇在答辩中表示:“我下车的时候是与人撞了,但不是与原告相撞。”当被问及把原告扶起来出于什么目的时,他回答:“为了做点好事。”在得知原告申请调取的事发当日城中派出所接处警的询问笔录已丢失时,他对由当时处置此事警官补做的笔录提出异议,并表示要向有关部门和媒体反映这一情况。
7月4日,彭宇主动打电话给一位网站论坛版主,表示自己因做好事被诬告,将一个老太扶起后反被起诉,希望媒体关注此事。该版主立即用短信将这一情况通报给南京十多家媒体和网站记者。彭宇于当日向鼓楼区法院提出准许新闻记者采访庭审的申请。
7月6日第三次开庭时,争议的焦点是双方是否相撞。由于事发当日接处警的城中派出所将对彭宇的询问笔录不慎丢失,在法庭上,该所便提交了由原告徐寿兰儿子在其母住院接受警官询问时,用手机自行拍摄的这份原始笔录照片,以及据此誊写的材料,其中主要内容是彭宇陈述2人相撞时的情况。虽然该照片显示的内容已经当时做笔录的警官确认,但由于其来自原告的儿子,因而受到彭宇及旁听庭审的媒体记者质疑。
9月3日,鼓楼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原、被告相撞事实,其主要理由:一是城中派出所提交的原、被告相撞证据(接警时对双方的询问笔录、警官证词等),能够相互印证并形成证据链;二是由被告申请的证人,并没有看到原告摔倒的过程,只看到被告扶起了原告,也就不能排除此前原、被告相撞的可能性;三是被告本人在接受警方询问和第一次庭审时,并没有表示自己是见义勇为,也没有否认相撞的事实,只不过不是“撞人”而是“被撞”,因而对其自称是见义勇为的主张不予采信。
一审判决同时认为,虽然原告系与被告相撞后受伤,但由于原告在乘车过程中无法预见将与被告相撞;被告在下车过程中因为视野受到限制,也无法准确判断车后门左右的情况,因而在本次事故中,原、被告双方均不具有过错。依据民法通则按公平责任分担损失的原则,判决被告彭宇承担40%的民事责任,给付原告徐寿兰4.5万元。
因双方当事人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南京市中院于当年10月初进行调查,并在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查找到事发当日双方分别报警时的两份接处警登记表,其中的“报警内容”一栏,均记录了两人相撞的情况,这些新证据为澄清事实提供了重要佐证。
在南京中院二审即将开庭之际,彭宇与徐寿兰达成庭前和解协议,其主要内容是:彭宇一次性补偿徐寿兰1万元;双方均不得在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双方撤诉后不再执行鼓楼区法院的一审民事判决。
对于调解结果,彭宇最近也表示,在2006年11月发生的意外中,徐寿兰确实与其发生了碰撞,事后经法院调解,他对结果表示满意。
误读原因
刘志伟说,为什么一起经法院审结、当事人已和解的普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在公众舆论中成了“好人被冤枉”、“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例,并被斥之为社会道德滑坡的标靶?追踪“彭宇案”的演化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判定“彭宇案”的关键事实是“二人是否相撞”,如确认相撞,由彭宇分担一定的损失完全合乎法理和情理。但恰是在这个最重要的关节点上,警方丢失了事发时对双方的询问笔录,使鼓楼区法院一审判决对原、被告相撞事实的认定,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证据支撑,其判决结果因此受到舆论质疑。
从南京中院在一审判决后查找到的当事双方报警记录上,可以看到原、被告在事发当日分别向警方陈述事实时,均表示与对方发生了碰撞。在随后城中派出所的调查询问笔录中,双方更详细地说明了各自在碰撞时的行态、动作、感受,且能相互印证。一审法庭调查在找不到碰撞瞬间的目击证人时,警方在事发第一时间的询问笔录就是一个重要证据。但这份笔录被接处警的城中派出所在该所房屋维修过程中不慎丢失。正因为此,彭宇在以后的庭审中一直坚持“无碰撞”答辩。旁听公开审理的一些媒体也逐渐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诬陷”的一边倒倾向。
其二,法官在一审判决中对原、被告相撞事实认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离了主流价值观,引发舆论哗然和公众批评,导致社会舆论普遍不认同一审判决结果。
从一审判决看,法官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社会情理”分析,彭宇“如果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彭宇“如果是做好事,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做此等选择,显然与情理相悖”。对事发当日彭宇主动为原告付出200多元医药费,一直未要求返还的事实,法官认为,这个钱给付不合情理,应为彭宇撞人的“赔偿款”。这些不恰当的分析推论,迅速被一些关注彭宇案的媒体抓住、放大,引起公众的普遍质疑与批评。由此不断升温的报道将对此案的事实判断上升为价值判断,在道德追问中忽略了对事实真相的探究。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尽管一审判决认定双方相撞的事实和结论是对的,适用法律也是对的,但公众普遍接受的“彭宇案”信息,却是此案“判决不公”“彭宇是做好事反遭诬陷赔偿”,产生的负面效应是频频见之于报端、广播、荧屏等传媒的“老人倒地不能扶”“好人做不得”的道德评判。
其三,在南京中院二审开庭前,彭宇与徐寿兰达成庭前和解协议,双方对此均表示满意。但依据当事人要求,在和解协议中增设了“双方均不得在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的保密条款,从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时让公众知晓,经数年发酵,逐步演化为社会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据了解,“彭宇案”在一审期间,由于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连续报道,包括原、被告及法官等当事人均不堪其扰。徐寿兰老人因摔伤行动不便,在家养病的她不断接到陌生人的谩骂攻击电话,指责她“诬陷好人”;蹲守在她家门口的记者,一次次强行将话筒递进来要求采访。彭宇面对一拨又一拨的记者和来自各方的诘问,也深感烦恼。因而双方在南京中院二审组织的庭前调解中,均提出了不再向媒体披露此案信息的要求。对此,虽有相关司法解释可以允许当事人不公开民事调解协议的内容,但对及时公布、解析已被误读的彭宇案真相,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缺憾。
鉴于此案近期又被引起高度关注,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前,南京政法部门事先征求了有关当事人及亲属的意见,他们同意公开此案的相关情况,但同时希望不要引起新的炒作,打扰他们正常的生活。
深刻教训
刘志伟表示,“彭宇案”的负面效应,是许多当事者始料不及的。作为政法部门应引以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训,努力提高司法办案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首先,应高度重视“彭宇案”反映的办案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切实加强政法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法院调查的原始证据表明,“彭宇案”中原、被告发生相撞的事实是成立的,一审据此判决的结果是适当和正确的,二审之前当事人达成庭前和解协议的直接效果也是好的。但案件审理中出现警方丢失询问笔录等关键证据,一审判决说理、表述不当等问题。虽然相关人员在事后给予了停职、调离和警告的处分,但加强政法队伍制度建设和思想业务建设仍刻不容缓。
汲取此案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要注重司法裁判对社会主流道德取向的引导作用,要把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有机融入司法裁判全过程。
其次,对一些敏感性强、社会影响大、公众关注度高的案件,应重视舆论引导,积极与媒体沟通,确保报道客观公正,防止出现背离事实真相的不当炒作,误导公众。
“彭宇案”在审理期间就出现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报道和舆情,但办案单位并没有足够重视并对此进行正确引导,对判决之后可能出现的舆情也没有充分的预计,当此案形成舆论热点后,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逐步偏离事实真相,最终形成判决结果与公众认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要注重保障热点案件的公众知情权,妥善处置为当事人保密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关系,实现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同时,要大力表彰社会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引人向上、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
“彭宇案”被误读和放大的负面效应,既有办案部门操作环节的失误,也反映了公众对社会道德缺失、诚信危机的担忧。为此,要在全社会树立昂扬向上的道德风尚。南京近5年涌现出6600多名见义勇为的先进个人,其中,平民英雄周光裕、智勇的姐陈亚林、舍身救人好少年季诚为市民耳熟能详,尊为楷模。南京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逐步在全社会营造互帮互助、诚信友爱的道德环境。
汲取此案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要倡导公民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矛盾、纠纷,应本着包容平和、互谦互让的精神,更多地通过调解、协商的方式解决,这样做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也更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 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这个报道呀,我觉得咱们南京见义勇为的英雄还是很多的,值得宣扬。 {:5_329:} 小悦悦当时我就说,中国人有95%,错,我们这有95%的人路过没有救,就是我在当场我也没把握回去救他。自己看视频后至少有两人向附近的店铺询问或者提醒有孩子受伤的事情,店主没反映。这个结果都是网上一群口无遮拦的醉臭的网民导致的,这群人还要没有限制的自由,唉。等着更多人在冷漠中死去吧,当冷漠的你我漫无目的用冷漠的言论引导这个社会的舆论的时候。
公众质疑的是程序上是否合理,是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最典型的就是那句‘从常理上推断’。
执法机构的不称职才是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
这篇解释通篇都没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5_319:} 公众关心的是有没有法律空子可以钻,自己不去害人也不能让人害了,还什么无罪推定,常理推定,别忘了,我们这最喜欢说常理的是公众,不是法院。 一阵阵的冷。抓不住。假笑。 我现在一看到南方系列就跟看到假新闻一样.... 为什么时隔五年才披露? doudouno1 发表于 2012-1-16 19: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时隔五年才披露?
王小二过年。 我靠,是不是风向要转啊?提前出来漂白一下? lioumang 发表于 2012-1-16 1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爲南京人,從不相信南京官方的解釋。
{:5_339:} 作为个南京人,政府当年说彭宇按常理讲做了什么,你咋就信了呢?不知道是你个人还是你们作为南京人都有这习惯,看啥不对相信什么…… lioumang 发表于 2012-1-16 2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來不想囘五毛的貼子,居然被五毛引用了。只好申明:作爲南京人,當年也沒信過政府說的“常理”。
{:5_319:} 噢,那也就是说彭宇有罪你不信,没罪你也不信……算了……你别我回我这个5毛的帖子了,反正你什么都不信,回了也没用。 为什么现在突然跳出来说了?? 7月4日,彭宇主动打电话给一位网站论坛版主,表示自己因做好事被诬告,将一个老太扶起后反被起诉,希望媒体关注此事。该版主立即用短信将这一情况通报给南京十多家媒体和网站记者。彭宇于当日向鼓楼区法院提出准许新闻记者采访庭审的申请。
彭宇先让媒体把自己的谣言炒起来
在南京中院二审即将开庭之际,彭宇与徐寿兰达成庭前和解协议,其主要内容是:彭宇一次性补偿徐寿兰1万元;双方均不得在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双方撤诉后不再执行鼓楼区法院的一审民事判决。
再封口。真是好手段啊! 本帖最后由 kolinsky 于 2012-1-17 14:44 编辑
{:5_329:} 封口就封口咯,ls几个是想挖点茶余饭后的谈资呢,还是对彭宇案做个最后的结论。如果是想挖点茶余饭后的谈资,那最好不过了,彭宇还是彭宇,老太太还是老太太,摔了该没人扶的还是没人扶,小悦悦没人救的还是没人救。当然ls几个的个人目标估计就这么点,用自己的小聪明挖点谈资,表现一下自己聪明的脑瓜,至于小悦悦有没有人救,反正自己轮不到那18个,有了小悦悦又可以多一点谈资,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真是为社会好,就算是假象但能导致好的结果的,该闭嘴的就闭上你们的臭嘴吧。 lioumang 发表于 2012-1-16 2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來不想囘五毛的貼子,居然被五毛引用了。只好申明:作爲南京人,當年也沒信過政府說的“常理”。
他是衙内不是五毛,比五毛高级多了。 jacksteine 发表于 2012-1-17 16: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是衙内不是五毛,比五毛高级多了。
他是不是以前那个一回帖就只发个大头张嘴大笑{:5_319:},就是这个表情的那个啊?感觉智商有的一拼 wwahs 发表于 2012-1-17 16: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是不是以前那个一回帖就只发个大头张嘴大笑,就是这个表情的那个啊?感觉智商有的一拼
{:5_312:} 你们有几个智商能有一拼的,早点放弃算了 kolinsky 发表于 2012-1-17 1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们有几个智商能有一拼的,早点放弃算了
放弃?什么意思?放弃什么?
前面那几个兄弟怎么样我不知道,不过我感觉应该比我强一些吧,就当你夸我了,呵呵
至于你说这些话,明显是不把你的五毛兄弟放在眼里,不齿于与他为伍,这就不对了啊,怎么着都是阶级弟兄嘛 本帖最后由 娃娃妈 于 2012-1-19 13:02 编辑
会不会是为了挽回道德底线失守
而牺牲我一个,拯救全中国呀? wwahs 发表于 2012-1-18 14: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放弃?什么意思?放弃什么?
前面那几个兄弟怎么样我不知道,不过我感觉应该比我强一些吧,就当你夸我了 ...
{:5_319:} 你暂时还没让我有印象,你恐怕要显现一下你的智商才行了。 kolinsky 发表于 2012-1-18 18: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暂时还没让我有印象,你恐怕要显现一下你的智商才行了。
没有这个必要了{:5_338:},让你有印象你也不会动用你老爸的关系帮我划拉钱。
智商这个东西嘛,就像零钱,当你觉得你有很多的时候,可能是真的缺钱花了。
PS,跟你聊天真的很没劲,从来不直面别人的问题,然后把话题转移到你擅长的方向(比如说扣帽子),这是五毛还是官二代的职业素养啊?
另外,你不用再回复我了,看论坛里跟你对骂的人码字水平都挺高的,跟我这样半个小时码100字的人,就不用计较了{:5_326:} 本帖最后由 kolinsky 于 2012-1-19 12:02 编辑
wwahs 发表于 2012-1-19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这个必要了,让你有印象你也不会动用你老爸的关系帮我划拉钱。
智商这个东西嘛,就像零钱, ...
{:5_319:} 啥不说了,微笑,微笑~~ 我晕。。。又见贼喊捉贼
扣帽子的好像专门有那么一批人,专业给人扣五毛吧? kolinsky 发表于 2012-1-16 2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为个南京人,政府当年说彭宇按常理讲做了什么,你咋就信了呢?不知道是你个人还是你们作为南 ...
你讲话什么逻辑?政府当年说的“按常理”,不就是没人信嘛!
kolinsky 发表于 2012-1-16 2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噢,那也就是说彭宇有罪你不信,没罪你也不信……算了……你别我回我这个5毛的帖子了,反正你什 ...
你好好看过新闻吗?政府不论当年还是现在都是说彭宇有罪。
QCheng1 发表于 2012-1-19 1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好好看过新闻吗?政府不论当年还是现在都是说彭宇有罪。
在我眼里,彭宇就罪,他就是有罪。他现在认罪,不管他事实上有没有罪,这是彭宇的大义,这是彭宇为了改变这个社会的错误认识做出个人的努力,这样的人我佩服,这种人有义气,有担当,我喝彩。你呢?就想说中国法律错误判了一个案子,中国政府没公信力嘛,就为了这么点小义,你牺牲了什么?你最好记住,小悦悦的死有你一份,不是你路过而不救,是你天天间接的让人不去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