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0 14:51
erya 发表于 2012-8-10 13: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有道理。
不过明朝还是继承很多的,比如世袭的军户和匠户制度、驱奴制度、诸王典兵等等。元朝灭掉 ...
元朝不是光有落后的一面,比如他们有成文的法典,行省制度等,毕竟元朝或者说蒙古帝国打下来这么多国家,吸收了不同的文化,接受了很多精英,还是有一些精华部分的
虽然你的引文说,所谓促成东西方交流在老百姓层面是个谎言,但是对于蒙古帝国本身来说,这点倒是没错,他吸取了东西双方的优势,当然也可能吸收了双方的坏毛病
erya
发表于 2012-8-10 14:55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0 14: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人为什么就一定是正统汉人呢。。。汉人(第三等)里虽然有女真人(金人)但是主体也是汉人,而且南人里 ...
部分认可你的观点。
再次重申,南人是正统汉人,无论文化还是血统上,北方汉人多为混血,被女真统治,后期并不认同宋朝,如同新加坡的华人不认同中国一样。比如那个金降将汉人张弘范,真是他灭了南宋。
另外,蒙古人是鄙视汉文化,失败了就回去继续放羊了,而满洲人是仰慕汉文化,基本与汉族融合为一家了。
erya
发表于 2012-8-10 14:57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0 14: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元朝不是光有落后的一面,比如他们有成文的法典,行省制度等,毕竟元朝或者说蒙古帝国打下来这么多国家, ...
相比宋朝,元朝即使有你提到的外来精华,它也是落后的。
leo918
发表于 2012-8-10 14:58
kolinsky 发表于 2012-8-9 12: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出生地来说,如果你觉得外蒙古算中国古代领土,那他是中国人。如果你觉得现在外蒙古独立了,按今天的领 ...
成吉思汗应该是出生在内蒙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按内蒙人的说法,蒙古部落分等级的话,外蒙那么荒凉的地方住的都是低等部落的蒙古人。不具代表性。
{:5_387:}
sparsity
发表于 2012-8-10 15:01
有点道理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0 15:12
erya 发表于 2012-8-10 1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部分认可你的观点。
再次重申,南人是正统汉人,无论文化还是血统上,北方汉人多为混血,被女真统治,后 ...
第二次衣冠南渡,南方才开始是正统,之前正统是在北方。汉族本身就是混血民族,所以汉族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关内女真当时已经开始汉化,后来更是完全融入了汉族了,除了第一次衣冠南渡和第二次衣冠南渡,南人均不是汉族文化的主流,所以你完全难说谁更正统,因为文化的传承是在民间,北方汉人没有南渡的,依然在传承汉文化。在我看来,汉人分南北,本身对汉民族的团结就并不是好事,包容性是汉文明最值得骄傲的特征,现在谁敢拍胸脯说自己是纯粹华夏族的?
仰慕汉文化才更可怕,就比如,乾隆在一幅画上盖n个章,这是抬高画,还是毁画呢,你能说他不是喜欢这幅画吗?同是女真人,金学辽搞南北面两元统治,比清搞的剃发易服的所谓满汉一家,哪个对汉文化哪个危害更大?比如汉服,金蒙元及之后的明还是汉人的传统服装,清呢?
erya
发表于 2012-8-10 16:31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0 15: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次衣冠南渡,南方才开始是正统,之前正统是在北方。汉族本身就是混血民族,所以汉族更多的是文化意 ...
靖康之变后的大规模南迁不就是第二次么,就是说南宋是汉文化的直接继承者,而非金朝,所以南人是正统,没错吧!不要扯到团结上去了,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偏题了。
至于你认为仰慕汉文化更可怕,我第一次听说,新奇,举个例子吧!按照你的思维,应该是仰慕西方文化的国家更可怕,而不是敌视西方文化的国家,所以朝鲜对西方危害更小,而印度危害更大,比如直接改变英文的发音,印度英语真难懂,对不?
smyozhai
发表于 2012-8-10 17:10
erya 发表于 2012-8-10 14: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部分认可你的观点。
再次重申,南人是正统汉人,无论文化还是血统上,北方汉人多为混血,被女真统治,后 ...
不要搞血统论,东夷西狄,南蛮北戎,在汉族这么个大民族面前说什么血统论是最可笑的。
现在自称最纯正的汉族人,在2000年前看来就是混血,很多南方少数民族完全被同化了,之所以你不觉得他是混血,是因为他的原始样本都没有,已经融合在汉族血统中了,现在的你自然没法进行血统比较。
所以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搞什么汉族血统论是最可笑的,唐太宗尚且不是纯粹汉族,唯血统论在中国这个土地上是没有市场的。
erya
发表于 2012-8-10 17:48
smyozhai 发表于 2012-8-10 17: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要搞血统论,东夷西狄,南蛮北戎,在汉族这么个大民族面前说什么血统论是最可笑的。
现在自称最纯正的 ...
没有啦!你可能误解了,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为了说明那个问题,完全没有歧视其他民族的意思,单一血统只是局限某个时间段而已~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0 19:25
erya 发表于 2012-8-10 15: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靖康之变后的大规模南迁不就是第二次么,就是说南宋是汉文化的直接继承者,而非金朝,所以南人是正统,没 ...
我说的就是你说的这第二次,衣冠南渡,主体是士族,所以我说了,在北方汉人那里,汉文明依然在传承,如果你认为士族代表着汉文明的正统,那从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这么说,但是我个人不认为士族是汉文明的全部,我甚至不认为儒就代表了汉文明一样
你举的例子和我说的情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而且我真不觉得清仰慕汉文化,那不过是为了统治而已,汉文化对满文化的影响是被动的。而清所谓仰慕汉文明的同时,他也有能力或者权力将满文化和汉文化融合,所以仰慕汉文明的清可以用留发不留头的方式,将汉文明搞得汉不汉,满不满,然后将两种文明掺和在一起,即分离又融和,当然,落后的满文明对汉文明的渗透必然是暴力的和强迫性的,充满了血腥和野蛮。这和你所说的朝鲜和印度完全没有可比性,难道印度能将印度文明强加给英国,如果英国人不搞种姓,就砍你的头?
erya
发表于 2012-8-10 20:06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0 19: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就是你说的这第二次,衣冠南渡,主体是士族,所以我说了,在北方汉人那里,汉文明依然在传承,如果 ...
那个例子是不太恰当,毕竟是英国统治印度。不过你又推翻自己的观点了,(⊙o⊙)…我认为清仰慕汉文化,估计大多数人也是持此观点,事例不要太多,比如清十二帝的国学造诣,非一般人可比,你要坚持认为这些帝王纯粹为了统治而学,我也不说什么了~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0 21:54
本帖最后由 费沙的白狐 于 2012-8-10 21:00 编辑
erya 发表于 2012-8-10 1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例子是不太恰当,毕竟是英国统治印度。不过你又推翻自己的观点了,(⊙o⊙)…我认为清仰慕汉文化,估计 ...
我没明白,你为什么说我推翻我的观点?
事物是在发展过程中的,如果你说有个人仰慕汉文化,很正常,我之前说给名画上敲n个图章的某位,他可能在仰慕汉文化的时候同样糟蹋了无数的珍品,当然,他国学水平估计是清帝里最高的了,他糟蹋的也最多
而剃发易服,我真不明白你能认为是对汉文化的仰慕吗?兴文字狱,编所谓的四库全书,是为了弘扬汉文化吗?好歹你也得举例说一下,你所谓的仰慕,对汉文化究竟有过什么弘扬?你所谓的清帝精通的国学,不过是些君君父父臣臣子子,不是为了统治,为了什么?
我已经举出了许多清人摧毁汉文化的情况了,你至少要举出相对应的。
摧毁汉文化包括但并不止于:
1、剃发易服,消亡汉人的习俗
2、清初奴隶制度(见第七条,奴才什么的,流毒至今)
3、文字狱
4、以修编四库全书为名,实则收集和摧毁汉文献
5、强调满汉之别,旗民不能通婚
6、圈地,侵占汉人土地
7、投充及逃人法。你纠结于蒙元时候的汉人地位,却不知道,清初奴隶汉人的地位,那连货物都不如
erya
发表于 2012-8-10 22:34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0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明白,你为什么说我推翻我的观点?
事物是在发展过程中的,如果你说有个人仰慕汉文化,很正常, ...
不过这不重要,不纠结了。
你列举的清朝的种种暴行,不可否认,对汉文化及汉民族有严重摧残,比如国人奴性的深化。以此你就是为了证明清朝比元朝更坏,对汉文化破坏更深么?我不认可你的这个观点。蒙古对汉文化的破坏文章描述的很清楚了,你还要我列举什么呢?元朝就是个野蛮王朝,是外来政权,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不属于中国,它近百年的统治是中国的耻辱。
kolinsky
发表于 2012-8-10 22:57
leo918 发表于 2012-8-10 1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成吉思汗应该是出生在内蒙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按内蒙人的说法,蒙古部落分等级的话,外蒙那么荒凉 ...
出身在外蒙地区
mdm
发表于 2012-8-10 23:30
看到大家讨论热烈我也来插几句从外蒙的同学听来的历史说法,其实中国的所谓元代,成吉思汗的子孙同时还战胜了如今的俄罗斯,中东,等地。中国在他们的眼里是一个Provinz, 中国人相对来说较为归顺,可能是因为百姓总是要交税,最多是换个皇上罢了,因此杀的人还算少,杀的最多的是如今中东的人,说是血流成河。另外,我闻所未闻的是,俄罗斯的人也把成吉思汗看成是他们的祖先。我的那个外蒙同学说他们还算庆幸,最终失败还能回老家,清朝的满人就没那么幸运了,那时他们也想回他们的老土地,包括蒙古在内的其他游牧民族把他们的路给堵死了。中国的文明,先进可能有时不时地被高估了,有其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的时候。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1 08:40
erya 发表于 2012-8-10 21: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过这不重要,不纠结了。
你列举的清朝的种种暴行,不可否认,对汉文化及汉民族有严重摧残,比如国 ...
我已经对前半段的仰慕解释了,你认为是仰慕,我认为不是仰慕,可能之前那段,我该加个引号
我完全认为清朝对汉文化的摧残胜于元朝,元朝没有改变汉人习俗,没有让汉人自此没了汉人的归属感(剃头易服),元朝也没搞文字狱,敲碎汉族文人的脊梁,也没有搞焚书,元及明时候的汉人更能称自己是汉文明的传承者,但是清的汉人已经不行了,他们没自己的民族服饰,连发型都是满式,文化也是被摧残和阉割的
你文中多数是提及蒙元对汉人这个族群的损害,但是在文化侵害上,并没有过多提及,所以你无法用其来证明元对汉文化的摧残胜于满清
红粉朱楼春色阑
发表于 2012-8-11 09:37
作者批评到的中国史家,我看到一个范文澜,还提到谁了呀?这么长的文章,一个小标题都没有,眼睛都要看没了 {:4_297:}
erya
发表于 2012-8-11 10:57
本帖最后由 erya 于 2012-8-11 11:13 编辑
引用下网友yalading发表在铜雀历史网上的文章:蒙元对中华文明破坏更甚
我发现不少人很痛恨满清,却对历史上其他北方异族政权不甚痛恨,不少人还往往拿历史上的蒙古人来比较,以证明自己之所以痛恨满清,是因为满清比历史上的蒙古政权阴险,恶毒,蒙古人性格粗野却不阴险,所以他们只是杀了汉人却没能扭曲汉人的“灵魂”,而满清则不然,满清用屠刀逼迫汉人剃发留辫子、逼迫汉人该穿满人服装,并长期实施残酷的文字狱,所以满清才奴役了汉民族的精神,扭曲了汉民族的“灵魂”,等等。
其实,蒙古统治时期,蒙古统治者不但在肉体上残酷地奴役汉人,在精神上对汉人的奴役也是很残酷,也是很巧妙的,其手段之残酷巧妙,其後果之严重,与女真、满人的政权相比,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时间隔得久了,大多数汉人淡忘了而已。
心理学证明,一个人或者集团,若长期处于被歧视的状态,就会产生一种认同这种歧视,敬畏乃至崇拜歧视自己的人们或集团,因此就想努力摆脱这种受歧视的状态,就想同化到歧视者中,成为歧视者集团的一员。这点,从美国二战结束为止、世界各地移民纷纷主动同化到WASP(白人安格鲁萨克逊新教徒的英文字母缩写,主要是指自十七世纪起移住到美国的英格兰殖民集团的子孙和日耳曼系北欧人)中去的历史,以及如今WASP虽只占总人口的一半,但美国社会仍然是以WASP为主流社会的现实可以得到证明;也能从尽管原本有各色各样的民族甚至种族,如今却是“单一民族”的日本的历史得到证明;甚至能从二战期间,一些犹太人为了摆脱被歧视而积极协助纳-粹的事实得到证明;甚至还能从现在不少旅日国人不愿意教子女说汉语、甚至认为日语才是其子女的“母语”得到证明;也能从不少旅日朝鲜人(特别是韩国籍的)主动使用日本姓氏,隐蔽自己是朝鲜人身份,而在对少数民族比较宽容的中国的朝鲜人却毫无顾忌地使用朝鲜姓氏、朝鲜语、弘扬朝鲜文化,一部分人甚至还敢公然歧视汉人,公然鼓吹“朝鲜民族主义”这两个极端事实得到证明,尽管旅日朝鲜人和中国的“朝鲜族”大都是在二战前日本统治期间从朝鲜半岛同时迁移到日本和中国东北。
蒙元统治时期,由于蒙古统治者采取蒙古人至上、极端歧视汉人的政策,所以不少汉人便主动向蒙古人同化了。 例如,蒙古统治者虽然没有像满清用屠刀逼迫汉人留辫子、改穿满人服装那样,用屠刀逼迫汉人留蒙古式辫子、穿蒙古式服装的做法,但却采取种种措施大力推广蒙古语和他们当时使用的文字八斯巴字。例如在各地设立蒙古语学校,教授八斯巴文字。并用利益和官爵引诱汉人学习蒙古文,只要汉人学习他们的语言和文字,就可以免除“一身差役”,甚至还“约量授以官职”,即可以让这些汉人做官,汉人因而就能摆脱被歧视的状态。于是,学讲蒙古语、学用蒙古文字便成了当时汉人的“入仕之捷径”,而在汉人中蔚然成风!
又比如,只要汉人讲蒙古话,取蒙古姓,也能当官,所以不少汉人都取了蒙古姓或其他胡姓。例如,忽必烈之後,唯一当上宰相(左丞相)的汉人贺惟一,因蒙元政府有规定“台端非国姓不以授,太平因辞,诏特赐姓而改其名。”(《元史·列传第27》),即只有蒙古姓的人才能当御史大夫,所以,贺惟一是在得到蒙元赐姓“拓跋”,改名“太平”後,才得以当御史大夫,继而升为宰相。
也正因为蒙古人极端歧视汉人,所以不少汉人不但剃发留蒙古式辫子,连服饰都主动改成了蒙古式的左衽袍衫(见图)。
这里有必要谈谈当时的汉语在蒙古统治下受到的摧残。由于蒙古统治者的长期歧视性的高压统治和强行推行蒙语直译文体的政策,汉人的口语也发生了变化,其口语词汇和语法结构带有明显的汉蒙混合语色彩:
口语词汇,常常采用俗词意译外族语的词来代替汉语中的固有词,如“肚皮”表示“贿赂”,“先生”代替“道士”,“根脚”表示“官员出身”等等。
口语语法,也因混有蒙古语语法而变得乱七八糟,似胡而非胡、似汉又非汉。例如直接套用蒙古语语法,句末常用“有”来表示动词现在时的时态,或用作系词“是”,如“这店里卖毛施布的高丽客人李舍有麽?”;“黄杏未有里,大水杏半黄半生的有”。还有用词尾加“每/们”表示复数。如:“我们”、“你们”就成了“我每”、“你每”;又如用“那的”表示“他”,“这的每”或“那的每”表示“他们”;还在否定句中将否定词置于句末等。当时的汉语中也大量使用“里”“根底”“上头”“行”等来对译当时的蒙古语中的变格形式。元末用作高丽人学习汉语用的“教科书”《老乞大》(大概是老契丹的意思)有这样的句子:“我这高丽言语,只是高丽地面里行的”,“我是高丽人,汉儿地面里不惯行”,“每日和汉儿学生每一处学文书来的上头,些少理会的有”,“官人们文书分付管酒的署官根底”,“你谁根底学文书来?”,“他汉儿言语说不得的,因此上不敢说语”,“咱弟兄们和顺的上头”,“我汉儿言语不理会的”。
《老乞大》把这种语言称作“汉儿言语”。“汉儿”是蒙古统治者对北方汉人以及前金国治下的、已经汉化了的契丹人、女真人等民族的统称。
蒙元时期的这种“汉儿汉语”,即便是今日的我们,恐怕也不敢相信它们曾是汉人用过的语言。
若没有汉人不畏强暴、前赴後继地发动推翻蒙元统治的大起义;若蒙元统治的时间再长些;若明成祖推翻蒙元政权後,不清除汉语中的这种异族成分,那我们今日使用的现代汉语恐怕就不能再说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不能再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具有悠久历史而又最富于稳固性的语言之一;不能再说“现代汉语的基础语法与古代汉语的基础语法大致相同,基本词汇也是古今相承,两者具有高度的稳固性,几千年来都没有多大变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编写组所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也不能说“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古今汉语词典》前言);当然也不能说 “汉语普通话和各种汉语方言都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对应规律”(《语言文字及其应用研究系列丛书》编委会编撰的《音韵学基础教程》)了。
就汉民族的语言受摧残的程度来说,蒙元统治时期是远甚于满清统治时期的。满清统治者对文化思想控制异常严厉,一般学者多被迫从事与现实无关的古书整理和考证工作,所以,汉语语言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学者也大都比较保守,所以在编辑用于正音的汉语字典和汉语韵书时尽量保留古汉语成分。例如由陈廷敬等30人集体编纂,历时五年,於1716年成书的作为“正音”用的“官书”《康熙字典》就保留了入声系统和尖团音,倒是十四世纪蒙元统治时期,由南方人(江西)周德清“以中原为则,面又取四海同音”编撰的《中原音韵》,就没有纳入入声,所以不少人据此认为入声系统已在当时的中原汉语中消失。又例如由李光地、王兰生等人奉旨编撰,於1724年完成的“官方”所修“正音”规范《音韵阐微》也继承了分尖团并保留入声系统等传统汉语的语音系统(该韵书共收录16000多个汉字,在每个韵部字下都注明该韵部与《广韵》以来汉语韵书而不是满语韵书的韵部关系)。再比如鸦片战争後,由被认为旗人(民族属性不详)的莎彝尊编撰的《正音切韵指掌》,其目的就是“特为习正音者作也”,即该书是专门教人说官话的工具书。该书的“正音”,当然也保持了尖团分立和入声音。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若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那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因此,蒙古统治者对汉民族灵魂的摧残绝不亚于满清。
蒙元政权因是人口少数的部族政权,为了更稳固地统治中国,就必须要分化其统治下的人们,为此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待遇制度以离间汉人。具体做法是,把来自中亚、西亚等地的外国人,即“色目人”定为准统治阶层的二等人,把本属同一民族的汉人分成两个不同的被统治等级,即把旧金国内的汉人定为第三等人,把旧南宋内的汉人定为最底层的第四等人。两者不但等级不同,名称也不同,前者称之为“汉人”,後者称之为“南人”。这种不同的等级,从刑法的适用,到作为官僚、军人的录取和提拔,都带有明确的、实质性的差别。蒙元统治者让“汉人”地位高过“南人”,让这样就能起到阻碍南北汉族联合起来对抗蒙元异族政权的作用了。事实上,蒙元这种“分而治之”的离间政策是起到了一定效果的,虽然南北汉人都反感蒙元异族统治,但在反感的程度上两者有很大差别。若蒙元稍微重视一下中国民众的民生而不是一味榨取勒索以至于有“富在塞北、穷在江南”之说,那麽它很可能像蒙古人在世界其他地方建立的政权一样,能够维持较长的统治。若真是这样,那麽,南北汉族说不定就真的成了两个在民族特性、文化、习俗、心理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的不同民族了。
蒙元政权内部的不停的内讧以及对汉人的残酷统治,不但极大地破坏了北方经济和文化,使南北经济和文化有了较大差别,其南北分治、分化汉族的政策在南北汉族之间造成的裂痕也没有随之覆灭而弥合。如今南北汉人之间之所以存在着鸿沟和隔阂,跟自五胡乱华起,历史上有过多次异族对北方和中原的入侵和占领,导致南北长期分裂是分不开的,更与蒙元政权长期实施刻意分化南北汉族的政策有密切关系。换言之,历史上的异族政权、特别是蒙元政权是造成南北汉人之间的鸿沟和隔阂的罪魁祸首。
蒙古人的统治方式有点类似突厥系的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奥斯曼帝国为了稳固其统治,也制定过离间被其统治的民族的政策。例如只要放弃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就能得到税金等方面的优待。这一政策的结果使不少南部斯拉夫人、特别是地主阶层的人们就改信伊斯兰教,成了今日巴尔干地区穆-斯林民族的祖先。这些改宗者,不但和其他南部南斯拉夫人不再是同族人,还兵戎相见。也就是说,奥斯曼帝国的区别统治政策,成功地起到了离间当地民众的作用,为原本为同一民族的人们後来变成相互仇恨相互厮杀的敌对民族。
在蒙古统治者皮鞭加糖果的统治下,一部分汉人、特别是大多数读书人的出身阶层,即地主阶级,成了蒙古统治者的奴才,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因为蒙元统治者只对如何榨取中国感兴趣,对公共事业既不热心。几十年统治下来,作为中国经济支撑的水利设施、道路、运河变得支离破碎,洪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瘟疫频发,中国经济陷入了崩溃状态。人民流离失所,饥馑、灾荒、瘟疫夺去了大批百姓的性命。就连明太祖,在十七岁时,其父母、大哥等亲人因饥饿和疾病而接二连三地死去,只剩下他和二哥,二哥只好外出讨饭,他进了寺庙,从此兄弟没能再相见,也就是说朱元璋成了孤儿。不堪忍受异族统治的汉人们纷纷起来造反。可大多数地主和读书阶层不但不支持、不参加,不领导推翻异族统治的运动,反而站在蒙元统治者一边,组织“义兵”和“乡勇”镇压汉人大众起义。就连後来成为明太祖智囊的刘基、宋濂、陶安等有名望、又有教养的文人,起初也是反对推翻蒙元政权的。大地主刘基是蒙元至顺年间中举的进士。当方国珍起兵反元时,刘基居然向蒙元政府进言讨伐方国珍,还亲自组织了乡勇。可他没有料到,愚蠢的蒙元政府不但不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夺走了他组织起来的军队,他只好隐居起来。隐居期间,竟作诗把没有得到蒙元重视的自己比作爱国却不被楚王接纳的屈原。刘基还把反元的汉人们称作盗贼、妖军。因为农民大都向地主阶级租用田地,又崇拜能识字读书的读书人,所以,这些地主阶级和读书人在农村的影响力相当大,要想成大事业,没有他们的支持是不行的。朱元璋不顾面子,派人以礼招纳刘基等人,都被拒绝。幸好朱元璋没有气馁,再三邀请刘基他们,他们才勉勉强强地到了应天府(南京)。朱元璋为之大喜,专门为这些“大儒”建了住宅,取名为“礼贤馆”。但中国其他地方,仍有不少地主、读书人继续支持蒙元,继续组织乡勇镇压反元力量。就是在明朝建立,并攻下蒙元首都大都(北京)後,西北,甚至部分中原地区,仍有拥护蒙元的汉人或加入蒙古人的军队、或自己组织“乡勇”支持蒙元,负隅顽抗,其势力还大到能数度进行大规模反攻的程度,例如组织乡勇,积极镇压中原反元势力的李思奇、孔兴以及张良弼兄弟就是这样的汉人,而那个改成了蒙古姓“扩廓帖木儿”的王保保还是蒙古残余势力中的“中流砥柱”、明朝的大患。王保保直到死都拒绝明太祖的招降,一直紧跟蒙元,与明朝为敌。
反观满清,尽管没有向蒙元那样公然歧视汉人,还假惺惺地编撰四库全书和官修汉语字典,定期举行科举,培养了一大批奴才,可它覆灭时,却没有几个奴才、更没有几个汉人出来挽救它,当然也没有出现王保保式的汉人为它而跟中华-民国作战。汉人的语言也没有变成像上面提到的汉蒙混合语那样的汉满混合语。
所以,尽管蒙古统治时间不如满清长,但它对汉人精神的摧残却是相当严重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明初朱元璋就下令禁辫发,禁胡姓,胡服和胡语,可还是不能彻底清除蒙古人的影响,之後不得不反复颁布该指令,才总算基本清除了蒙古人留下的恶劣影响。例如,虽然明朝政府有意识地清除汉语中的外来成分,但上面提到的“汉儿言语”,是到了明朝中期,才完全绝迹的。
由于明朝政府的努力,所以蒙古人基本上没有留下多少东西,但有一点,还是留到了今日。那就是贪婪好利自私缺乏正义感。蒙古统治使汉人失去了从前那种注重精神修养,讲究精神文明,崇尚正义节气的性格,使不少汉人变得贪利、自私、不讲节气。历史上的胡人,如司马迁、班固等人指出的“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他们对精神不理解当然也不会重视,只要觉得对自己没有用的,就不在乎,甚至废掉,而对自己有用的,就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据为己有。例如他们觉得种田不如养马,就想把中原变成养马场,觉得汉人是个累赘,没有用处就想全部杀掉,但一听说可以让汉人种田为蒙古人纳税纳粮、为蒙古人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便利,就改变主意了;谁有本事从汉人那里榨取到更多财富,就让谁当官,例如,忽必烈虽被捧为“开国圣主”,也照样专用那些能为蒙古政权榨取财富的恶霸。开始是用回人阿合马,继而用卢世荣,又用桑哥,个个都是狠毒的吸血虫。为了榨取汉人更多财富,还规定凡是纳粟获功者可以当小官,而且只限于乡间无赖,结果天下风气日益恶化,贪污腐败日益猖獗,升官就能发财被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明太祖推翻蒙元後,为了消除蒙元的恶劣影响,为了整顿官僚队伍而不得不用重?治国,不得不用各种方清除蒙元遗留下来的诸如擅权枉法,贪赃受贿,蠹政害民的恶劣风气以保证各级政府官员廉洁和高效率工作。可人们一旦沾上了这种恶习,如同吸鸦片一样,一般很难改变,所以朱元璋之後,特别是明朝中期之後,贪污腐败唯利是图不讲道德信义的风气便又开始蔓延起来。
所以,我们不能为了证明满清的邪恶而抬高蒙元或其他历史上奴役过汉人的异族政权。这些历史上的异族政权,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对汉人,都曾犯下过滔天罪行。当然,正确认识历史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我们应该正确区分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不能把历史问题当成现实问题而痛恨现在中国的某些民族。
1newworld
发表于 2012-8-11 11:01
这种高等脑残写的文章,竟然还有人顶贴。
感叹,
做个比喻
在日据时期的台湾各项指标比大陆发展强很多,
今天的台湾从历史纵向比较是最繁荣的台湾,远超日据时期
只是横向比较,隔壁的大陆早已异常彪悍,
借用这个高等脑残的标题格式,
国军光复是台湾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附注,本人不和本楼其它脑残谈论台湾问题,
耗不起时间,受不了脑残的卖弄和执着劲。
erya
发表于 2012-8-11 11:18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1 08: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已经对前半段的仰慕解释了,你认为是仰慕,我认为不是仰慕,可能之前那段,我该加个引号
我完全认为 ...
搜到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在lss。
元朝时,在四等人制度和达鲁花赤制度下,汉人成为奴隶,命如牲口,形容为两脚羊,各级达鲁花赤就是大大小小的奴隶主,可以掌握百姓的所有资源,包括汉人女子的初夜权,以至于汉人不得不把头胎打掉。不仅如此,若是达鲁花赤喜欢,就是已婚的汉族女子也要侍寝。
满清时,待遇与之前汉人王朝没什么本质区别。
1newworld
发表于 2012-8-11 11:19
erya自宫五毛,脑残药不能停啊!发表于 2012-8-11 11:08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不好意思,没看到文章是你转载的,
本人是五毛,同情并理解这些话之所以让你痛苦的原因,
让你爹妈早点移民去印度和非洲等民主国家好了。
1newworld
发表于 2012-8-11 11:20
erya 发表于 2012-8-9 11: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比较长,木有摘要,有兴趣就慢慢细读吧,若能查证史料更好。
PS.因为受到洗脑历史教育,某些人把成吉思汗当 ...
另外给你个忠告,想周末过得愉快的,就嘴巴拖住点,别自找无趣。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1 11:22
erya 发表于 2012-8-11 09: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引用下网友yalading发表在铜雀历史网上的文章:蒙元对中华文明破坏更甚
我发现不少人很痛恨满清,却对历 ...
你这篇的质量明显不如你的主帖啊,将汉人反抗清朝更甚作为蒙元比清摧残汉文化更甚的理由,让我真的是理解不能
这是什么样的逻辑?
1newworld
发表于 2012-8-11 11:23
这种高等脑残写的文章,竟然还有人顶贴。
感叹,
做个比喻
在日据时期的台湾各项指标比大陆发展强很多,
今天的台湾从历史纵向比较是最繁荣的台湾,远超日据时期
只是横向比较,隔壁的大陆早已异常彪悍,让台湾只能仰止靠着大陆的赏赐过日子。
借用这个高等脑残的标题格式,
国军光复是台湾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附注,本人不和本楼其它脑残谈论台湾问题,
耗不起时间,受不了脑残的卖弄残渣败柳的历史知识和非得和其他脑残辩个高低执着劲
erya
发表于 2012-8-11 11:35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1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篇的质量明显不如你的主帖啊,将汉人反抗清朝更甚作为蒙元比清摧残汉文化更甚的理由,让我真的是理解 ...
当然了,这是一个网友写的,主贴是宋濂大人啊!建议你读下赵丰年的《漫谈中国蒙元史专家的歪曲历史》,一篇挺好的长文。不期望改变你现在的看法,受所学限制,看法难免相异,随时间及阅历的提升,定会改观。本人就是这样子的,一步步修正自己错误的认识,希望以后吸收越来越多的史料,听不同人的见解,进而受到启发。
1newworld
发表于 2012-8-11 11:44
erya 发表于 2012-8-11 1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了,这是一个网友写的,主贴是宋濂大人啊!建议你读下赵丰年的《漫谈中国蒙元史专家的歪曲历史》,一 ...
erya无知的自宫五毛,不欢迎你来进来捣乱!文章供普通人欣赏,你真欣赏不了,滚吧!发表于 2012-8-11 11:40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看了标题就知道是烂文章的不看的,没办法用欣赏
你喜欢欣赏,别堵住我的嘴巴,说这是篇烂文章哦,免得旁人说你,
活了这么大,连点民主的精神都没有,也不需要自宫二弟,直接自宫老大了吧。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1 12:00
erya 发表于 2012-8-11 1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了,这是一个网友写的,主贴是宋濂大人啊!建议你读下赵丰年的《漫谈中国蒙元史专家的歪曲历史》,一 ...
你喜欢作者,用大人来称呼还是比较怪异的,觉得你思想中还是遗留了些不平等的思想啊
我们二人的讨论中心不在于蒙元对汉文化是否摧残上,而是蒙元和满清文化,哪个对汉文化造成的破坏更大
erya
发表于 2012-8-11 12:05
费沙的白狐 发表于 2012-8-11 1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喜欢作者,用大人来称呼还是比较怪异的,觉得你思想中还是遗留了些不平等的思想啊
我们二人的讨论中 ...
是戏谑的称号,本人比较仰慕有才学的人,不过听你的教导,以后不用了。
1newworld
发表于 2012-8-11 12:16
erya 发表于 2012-8-11 1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了,这是一个网友写的,主贴是宋濂大人啊!建议你读下赵丰年的《漫谈中国蒙元史专家的歪曲历史》,一 ...
我可没阻挡你发烂文章,呼朋唤友的召集和你有相同品位的人哦,这就是我对你们这群人 的民主,
当然,评价被这种烂文章能够刺激起无比热情的人是 不学无术喜欢卖弄的脑残,这也是我的自由。
这个民主和自由的道理都不懂,这年头吃狗粮的看来也懂要赶时髦,不和hh2学低等脑残一样,非得把自己装成个文化人掩饰自己骨子里面的独裁哈。
1newworld
发表于 2012-8-11 12:20
erya原来你也懂民主精神啊!你即使欣赏纳粹,那也是你的自由,我表达自己的好恶就不可以了?不懂欣赏走人就好了么,你与其说文章sb,还不如说些sb的理由的,这样也可以辩论,共同学习。算了,懒得搭理你了,影响心情。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这种高等脑残写的文章,竟然还有人顶贴。
感叹,
做个比喻
在日据时期的台湾各项指标比大陆发展强很多,
今天的台湾从历史纵向比较是最繁荣的台湾,远超日据时期
只是横向比较,隔壁的大陆早已异常彪悍,让台湾只能仰止靠着大陆的赏赐过日子。
借用这个高等脑残的标题格式,
国军光复是台湾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附注,本人不和本楼其它脑残谈论台湾问题,
耗不起时间,受不了脑残的卖弄残渣败柳的历史知识和非得和其他脑残辩个高低执着劲
拿个小的台湾做比喻,脑残就看不懂了。要我写元朝比较,脑残还不得五毛,五毛,五毛,五毛喊得震天响啊。
吃狗粮的,你能够不能够懂点文化以后再装文化人啊,免得丢那帮被你勾起来卖弄历史知识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