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车”从未如此脆弱
“德国战车”从未如此脆弱来源:新浪 原载解放军报 2012-10-19
上半场攻势如潮、华美惊艳,下半场斗志全无、逆境无策,当这两个版本的德国队合体,以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方式将胜利拱手让出时,看台上的数万名主队球迷彻底傻了眼。
巴西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第四轮,主场作战的德国队在领先4球的优势下,在最后30多分钟不可思议地被对手“北欧海盗”瑞典队将比分扳平,甚至差点就带走3分。
赛后,媒体的口诛笔伐自然是少不了的。德国专业足球杂志《踢球者》坦言:“勒夫的球队在柏林蒙羞!”德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日报《图片报》也表示:“我们的球队从未如此脆弱过!”
4球领先后被逼平,这在德国队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德国队的标签是“血性”,所以他们可以在1954年世界杯上演“伯尔尼奇迹”,在1974年世界杯决赛先丢球的情况下最终镇压了荷兰队的“橙色风暴”。但这一次,4球的领先优势在30多分钟内就荡然无存,德国队主帅勒夫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根本无法相信这一切,我也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德国队向来以钢铁般的意志、彪悍的球风和严明的战术纪律驰骋世界足坛,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因此才被中国球迷尊称为“德意志战车”。无论岁月蹉跎、球员更迭,贝肯鲍尔、马特乌斯、埃芬博格、卡恩、巴拉克……历届德国队队中都曾上演过足坛硬汉的传奇故事,像1970年的世界杯半决赛,贝肯鲍尔在肩膀脱臼后仍缠着绷带踢满全场,感动了全世界的球迷。
然而,在西班牙队以技术流征服世界足坛之后,勒夫的德国队也开始走技术路线。现在的德国队,技术型球员扎堆,主打地面进攻,场面一度异常华丽,进攻甚至比之前更犀利。但在防守中沉湎于细腻足球的“德国战车”,也慢慢丢掉了传统的“德意志精神”。在巴拉克被挤出国家队后,德国队队中缺少的就是一位能带领球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灵魂人物,包括如今的正、副队长拉姆和施魏因斯泰格在内的球员均难以在球场上起到鼓舞全队士气的作用。
“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当德国足球失去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能,陷入困局也就不难理解了。
终于开始了,等了好几天了 德国队目前暴露最大问题是攻强守弱,不象过去均衡,过于追求年轻化,后方线关键时刻还是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将来坐镇的。 现在德国队的中间力量,比如拉姆呀猪呀飞机呀等29/30岁的人,都是04年05年那会儿冒出来的,稍微懂点德国足球历史的人就都知道,那段时间正是德国最青黄不接的日子,96一代早已见不到身影,就算是02年那个亚军队也凋零的厉害,这种情况下,俱乐部里稍微出个能带球能传球能射门的就立即被冠以德国希望之星的头衔了。想想06年左路风暴的波猪拉,岁数最大的拉姆今年29岁,就已经为国家队出战94场了,岁数最小的飞机更是105场,这是种什么概念,正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德国在还债,他们年纪轻轻就完成了以前多少国脚们直到退役才能达到的出场数,那是因为德国没有别的选择,他们也没有选择,他们不能按照正常的途径从俱乐部中竞争上岗,而是从上到下,先在国家队站稳脚跟了,再谋求大俱乐部的主力位置。这样的坏处是明显的,就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经历过能让人心智成熟的竞争,这样的国家队,风格偏软遇逆则二也就不奇怪了。也许当他们这一批04年冒出来让德国看到希望的一代人退役之后,德国或许可期一颗新的sternchen了 用板鸭的打法打板鸭,那不是用自己的短处去打别人的长处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