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2-11-3 1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卢克安的博客,求地址.
http://jiaoyu.org/luanke/
博客地址,不过只更新到2010,但是却包含了,柴静的访谈所提到的情况,有点糊涂的说
蔚蓝的天空 发表于 2012-11-3 1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对。但改变什么都有可能,只是要改变人的信仰是很难的,我只是觉得她老婆应该意识到这点。。。看他博客,还蛮听话的,又感觉很矛盾的样子。。。真辛苦。。。
xhjj98 发表于 2012-11-4 0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带着儿子一起看完,很感动,也觉得伤感。在普通人眼里,他选择中国
如此穷乡僻壤的地方坚持十年过着苦行僧 ...
这样的人真的是为了信念,信仰而活。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他真的只能找灵魂的伴侣了。
可惜他似乎并不是真有信仰,而只是一种个人理念,而这个理念和这个乡村有紧密联系甚至关系生死。
如果真有信仰倒好了,他会认为留下和离开都是神的旨意。
这高尚程度自然没有区别;但也是为什么理念不久,而信仰长存的关键原因。
为理念而支教古已有之,如武训办学,可一不可再;为信仰而支教古已有之,中国很多教育医学机构前身都是传教士。 http://www.weibo.com/eckartloewe 他不盲目跟从别人的判断.他教会孩子思考合作.这其实就是德国教育当中非常大的一个特色.
我觉得他和柴静说的一句话很有意思"男人学要事业,女人需要家."我觉得他个人目前而言不是特别想要自己的孩子.但是因为妻子需要,所以他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看来他的丈母娘家对他也不是很满意.估计她妻子也是有这方面的压力.而且我觉得她妻子的要求很合理,并不过分. llleeeooo 发表于 2012-11-7 23: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不盲目跟从别人的判断.他教会孩子思考合作.这其实就是德国教育当中非常大的一个特色.
我觉得他和柴静说的 ...
而且我觉得她妻子的要求很合理,并不过分.
自然很合理,自然不过分。但问题是,她的丈夫是卢安克,而不是别人。
在卢安克的过去到现在的人生哲学里,不被这样要求才是合理、才是不过分;而被这样要求,是几乎要作生死抉择的。她妻子婚前婚后,都不可能不了解这核心的一点。
难道她是没当真。 clflb 发表于 2012-11-6 15: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www.weibo.com/eckartloewe
谢谢啦,没想到他开通了微博。但很少原创。最新一条
hh2 发表于 2012-11-7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然很合理,自然不过分。但问题是,她的丈夫是卢安克,而不是别人。
在卢安克的过去到现在的人生 ...
女人总以为自己能改变男人.但是很多时候她们不是改变了他,只是让他让步而已.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