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家族企业化危机为机遇
德国家族企业化危机为机遇环球财经15.11.2012
德国企业中约有90%是家族企业,60%的就业机会和80%的培训机会均由家族企业提供。除此之外,德国家族企业还创造了40%的出口、46%的投资以及近50%的产值。正因为家族企业在德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才有了德国经济在危机中的一枝独秀
■《环球财经》实习记者 张玲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让全球经济震荡经年,金融危机发展至今已演变成今天的欧债危机——希腊深陷泥潭指望着欧盟援助,欧洲经济一片衰容,在欧债泥潭中一枝独秀的只有德国。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强势复苏,2009年,德国经济还处于负增长5.1%的低谷,而到了2010年德国经济的增速便达到3.6%,成功地从经济发展的“V”形低谷走向高潮。除此之外,德国失业率数据也显示出德国经济发展的稳定。2007年年初,德国失业率为10.2%,而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风波之后,德国失业率不增反降,到2010年更是低至5.9%。而能够取得这些骄人战绩,德国家族企业的贡献毋庸置疑。
在德国,所有的企业中约有90%是家族企业,60%的就业机会和80%的培训机会均由家族企业提供。除此之外,德国家族企业还创造了40%的出口、46%的投资以及近50%的产值。正因为家族企业在德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在危机中的不俗表现,才使得德国制造业继续创造辉煌,强大实体经济才得以抵抗金融风暴的袭击。那么德国家族企业与德国经济之间又是如何成就彼此的呢?
血脉、宗教与市场失效
德国家族企业家族成员之间关系紧密。除了血统一脉相承,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宗教信仰传统。宗教信仰传统使得家族成员成为目的明确且亲密和睦的共同体。这种亲密和睦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尤为重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市场,而国家和市场都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家族作为国家和市场的居间存在体,在国家和市场都处于纷杂混乱的状态下特别能够发挥强大的作用力。”
德国古老的哈尼尔家族以及远亲恩格斯的家族都是虔诚的新教徒家庭。说到哈尼尔家族,就不得不提到一位魅力十足胆识过人的女子——雅各布·威廉·哈尼尔之妻阿莱塔·努特。传说,她为了救出被法国军队关押的父亲,给了法国军官一个香吻让父亲得以释放。雅各布在妻子父亲经营的“包客好”贸易栈房尽心工作,并得到赏识。以至于阿莱塔的父亲在临终之前愿意将“包客好”贸易栈房留给雅各布经营。雅各布虽是商业奇才,却英年早逝,留下阿莱塔独自支撑哈尼尔家族。她一面经营栈房扩展煤炭贸易,一面培养格哈德和弗朗茨两个儿子接手家族事业。工商会对妻子接受丈夫事业的限制,也让阿莱塔难上加难。曾为了获取跟竞争者一样在公地上修建库房的权力,多次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最后还闹到了普鲁士国王那里,才使事情得以解决。阿莱塔的出色能力令哈尼尔家族的事业有了规模和影响力,也培养出了弗朗茨这个哈尼尔家族史上的伟大人物。
家族企业更重创新
面对危机,德国很多家族企业采取创新型的经营策略,大力研发新产品,因为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要刺激新的消费需求,鼓励并且加大创新投入开发新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为了鼓励创新,承担1/3的科研经费,以减轻企业负担。正因为政府在科技方面的“阔气”投资,才让羡煞世人的科技领先优势对德国而言顺理成章。
据中国驻德国经商处的调研显示,德国公司每年的环保专利技术登记量世界第一。航天技术领域,德国在航空发动机、大型运载火箭和地球遥感等方面的研发也具有诸多优势。“并在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欧盟地球环境和安全观测系统的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另据德国官方评估,“德国在新材料的研发领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在研发费用占产值8.5%以上的尖端技术领域,德国产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9.3%。”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其汽车、机器等制造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事实证明,实用技术的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关数据显示,在德国制造业公司的营业额中,27%以上来源于创新产品。Westmann & Co GmbH家族公司的董事长艾格贝特·瑙浩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该公司非常注意专利技术,一年至少有10种新产品被研发出来。德国奇昊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阿恩特·基尔霍夫也表示:“企业长期的经营策略当然还是发展创新型产品。这也是我们始终关注的。无论如何,这些创新产品的市场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必须不断适应。”
小心谨慎的德国人
德国本身是一个严谨且相对保守的国度,德国人严谨的态度和处事的原则,以及其奉行弗莱堡学派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而冷落凯恩斯主义的选择等等,都说明其严谨和保守的性格。当然,这一性格在家族企业中也毫无例外地得到体现。
欧债危机下,家族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表现得小心谨慎,不做过分的或者与行业无关的投资。其态度用保守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当然,这样的投资手段也保证了资金使用的高效率,为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贷款方面,银行也有自己严谨的审查体系。在贷款之前,银行一般都会帮公司做完整的风险评估,很少出现少贷或者超贷的情况。金融行业严谨的态度,使得金融行业运营平稳且实力不凡。这使得金融危机来袭之时,德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双管齐下,共同抵御危机的侵袭。
通常,经济低迷期,企业往往会选择裁员来缓解资金紧张。德国众多家族企业并没有这样做。家族企业里边,员工与公司保持着较为长期且紧密的联系。很多员工供职一家公司至少都是十几年。员工很少跳槽,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培养一名成熟的技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很多企业不会选择在经济低迷的时候裁员,因为经济复苏之后,要想再找到成熟的技工很难。
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危机当头,德国家族企业不裁员,对于德国民众而言,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令人惊喜的是,德国工业总协会与德意志银行公布的消息称,德国家族企业在今年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综合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德国新闻网报道,根据德国中小企业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42.1%的受访家族企业打算在今年扩招员工,16.4%的企业表示增加岗位只涉及海外业务范畴,41.5%的家族预计海内外投资数额会呈现增长趋势。”德意志银行德国业务负责人费辰也表示,“即便在欧洲销售市场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仍有2/3的德国家族企业有望在今年保持目前的出口配额。”
德国的家族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忘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德国家族企业非常重视培养下一代,在暑期,他们都会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实习,了解公司运作流程并且提高实践能力。而对于不能上大学的年轻人,企业有义务提供实习岗位,对他们进行免费培训,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让他们能够生活独立。这对于德国民众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家族企业获得利润后,再将利润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再投资,这样的良性循环,不仅仅是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更是完美的运营流程。
转向新兴市场
德国家族企业对出口贸易极其重视。据有关数据统计,德国10家大型家族企业中就有9家开展海外业务。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市场低迷,援助希腊对于自顾不暇的欧盟各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此现状,德国家族企业也在不断突破,寻求新的出口。事实也正是如此,面对因为金融危机陷入困顿的欧美市场,德国将出口方向转向新兴市场。2011年,对“金砖四国”的出口占德国总出口的比重从危机前的8.5%增至11.4%。这对于德国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致力于汽车行业发展的德国家族企业博泽集团的高管接受《环球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博泽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比较迅速,2010年销售额达到了43亿人民币,2011年是52亿人民币,2012年预计达到62亿人民币,大概占到博泽全球销售额的18%左右。中国在整个亚太区,乃至于全球,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1财年,德国家族企业科德宝集团在中国共计投资3.57亿人民币,与前一年相比有大幅提升(2010年度为1.77亿人民币)。自2004年以来,科德宝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超过了18亿人民币。科德宝中国区代表文汉德告诉《环球财经》记者,“科德宝集团在中国市场继续进行系统的扩张,并在重要市场采取针对性的投资方式,将深入对中国西部的投资。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和中国业务的出色表现,是科德宝集团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主要因素。”
德国政府对家族企业的保护
由于家族企业在德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制度方面,制定了《卡特尔法》、设立联邦卡特尔局,遏制大企业的市场垄断,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除此之外,还通过贷款扶持、创新补贴、出口信贷等大力支持德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德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德国家族企业在培养职工、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发展企业创新力、占领市场份额、发展对外贸易等领域,采取的措施都非常有利于家族的长期持续性发展。家族企业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洪流,如何在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寻找一个好的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显然,德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经验及成功现状,对中国正在茁壮成长的家族企业群体,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大众也算家族企业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