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208 发表于 2012-11-16 11:07

从“德国与欧洲的矛盾”看欧洲危机的最终结局

从“德国与欧洲的矛盾”看欧洲危机的最终结局

汇通网   16.11.2012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月造访希腊,本周又在葡萄牙游说。默尔克的理念很简单:只要边缘国家努力满足核心国(主要是德国)的改革条件,那么欧洲央行就将阻止这些濒临悬崖的国家跌入深渊。简而言之,就是听话的就给钱。

  早在欧元面世的时候,德国人一直坚信欧洲央行将充当德国央行的翻版。欧元只不过是得到更多人使用的马克而已。在问题出现之前,这个想法似乎相当正确。毕竟欧洲央行在压低德国通胀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比德国央行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实际控制权方面,德国人的错误算盘最终害了自己。在23名理事中,德国人只占两名。至少在理论上,德国央行行长的权力并不比塞浦路斯央行行长或马耳他央行行长的权力更大。

  当危机真正降临的时候,德国和欧洲的分析就爆发出来了。欧洲央行在不得已之下,开始采取德国央行所憎恶的救助政策。尽管或许欧洲央行的政策是正确的,但许多德国人仍然厌恶其政策。

  在未来几周里,默克尔推崇的银行业同盟可能面临一次类似的冲击。在原则上,银行业集中监管有利于德国。这能限制成员国的金融风险,降低未来必须由德国纳税人负担的银行纾困的规模。这应该可以终结银行依赖各国政府做后盾的局面,让德国可以拒绝纾困主权国家而不会引发一场银行业灾难。这里的障碍还是治理问题。新的欧元区银行监管机构将设在欧洲央行内部,德国的话语权依然有限。

  实际上欧洲稳定机制(ESM)四分之一的资金来源是德国,但是他们并无法控制这笔资金的使用。如果欧洲的结构问题导致最大出资方无法阻止银行业危机的发生,而这种危机仍必将再次由德国人买单,那么他们的不满就将转化为愤怒。想想美国人和英国人在为富豪银行家埋单时是何其愤怒。再想想如果这些银行家还是外国人,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更为糟糕的是,边缘区国家政府和民众对遵从于德国才能获得援金的态度也持抵抗态度。毕竟,作为一个国家的首脑,不太可能愿意按照外人的“意见”来管理经济。

  在这种背景之下,只要危机愈演愈烈(目前来看很难短期解决),那么德国和欧洲之间的矛盾就会更加明显。

  最终的结果无外乎三种:边缘区国家完全听从德国号令,欧洲以德国马首是瞻;德国踢出那些不愿意接受“管制”的国家;德国撒手不管,任由欧元区自身自灭。第三种可能性十分小,所以欧洲危机的结局只能是两种:德国统一欧洲或者欧元区/欧洲集权精英化

Reisender 发表于 2012-11-16 12:12

德国想做欧洲老大没那么容易。现在还没这迹象呢,就已经被四处喊打了

ooooo 发表于 2012-11-16 17:48

德国不见得会占尽先机。
欧元区总体已经出现负增长。
德国的经济是外向型的,当德国的经济因国外市场萎缩而萎缩的时候,
德国的影响力也会降低。
欧洲只有德国、法国这种中大国,军事不足以征服,经济不足以包揽,
国家之间文化差异也不小,很难统一的。
可惜了欧元,少了一个很美元分庭抗礼的货币。希望人民币能挺住。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11-16 18:12

碰到问题的时候. 民主不管用.

ooooo 发表于 2012-11-16 18:16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11-16 17: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碰到问题的时候. 民主不管用.

这种国家的人民过惯好日子了(如果本来底子厚的话),
牺牲精神比较缺乏,所以,他们一定会只选让自己舒服的政党和路线。
当然,所谓舒服就看能舒服多久了。

Hammstein 发表于 2012-11-16 18:21

ooooo 发表于 2012-11-16 18: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国家的人民过惯好日子了(如果本来底子厚的话),
牺牲精神比较缺乏,所以,他们一定会只选让自己舒 ...

某种意义上. 因此我不同意中国这么搞

irvine 发表于 2012-11-16 18:34

民主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上。希腊经济不行了,民主就会崩溃。

从内部说,希腊纳粹政党金色黎明党拿到2成选票,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从外部说,德国等经济强国必然要求希腊多少交出国家主权,至少是财政方面的权力。

不过万幸的是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终于能从主流价值观方面牢牢坚持自由,民主和人权。极右政党不太可能再次上台。

参考2000年奥地利极右政党上台后引发的欧美社会反应:

右翼狂人海德尔


  2000年2月19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游行示威,数十万人涌向街头,抗议自由党加入联合政府。在此之前,一些欧洲国家纷纷与奥地利断交,欧洲掀起了“二战”以来最大一次抗议纳粹思想的浪潮,奥地利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这场风暴的焦点人物,就是奥地利自由党领袖乔尔格-海德尔。

  处处都是反对声

  2月19日,20多万奥地利人在首都维也纳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要求保守派人民党和由海德尔领导的极右翼政党自由党联合组成的奥地利新政府立即辞职。这是奥地利自1993年以来爆发的最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同日,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举行集会,抗议奥地利极右翼势力上台。

  19日下午2时,游行队伍从维也纳火车西站、南站和体育馆等地分四路向市中心进发,沿途不断有人加入游行队伍。傍晚6时,聚集在总统府和总理府附近英雄广场的人数已经超过15万。示威活动的组织者“民主攻势”和“救助他人”组织的负责人和一些政界、艺术界知名人士纷纷在集会上发表讲话,呼吁人们反对种族主义、反对排外、反对海德尔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参加政府。

  在这场席卷维也纳的大示威中,自由党领导人海德尔成为众矢之的。一些愤怒的示威者在一家饭馆里碰上了正在用餐的海德尔,随即餐厅被团团包围。人们高呼:“海德尔,滚出来!”这位造成奥地利政局动荡的右翼领导人最后在警察的护送下灰头土脸地仓皇离去。

  同日,在巴黎,大约9000人在奥地利驻法国使馆门前举行示威,声援维也纳的大游行。

  虽然欧盟14个成员国和美国等国家均发出了警告,但有极右翼政党自由党参加的奥地利联合政府仍于4日宣誓就职。新联合政府包括自由党领导人海德尔和其他5名自由党成员。因赞扬希特勒、同情纳粹和为纳粹罪行开脱,海德尔受到各界广泛批评。

  新一届联合政府4日宣誓就职后,一些欧盟国家立即开始对奥地利实施制裁措施,从政治上孤立奥地利政府。

  芬兰总理利波宁发表声明宣布,芬兰政府将冻结与奥地利的部长级接触和正式访问,并拒绝接见奥地利的任何官方代表。比利时国防部宣布,比利时将取消一笔价值大约100万美元的从奥地利公司进口6辆装甲救护车的合同。

  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指出,欧洲许多价值观将因此受到威胁,奥地利的14个伙伴国除了孤立奥地利之外别无选择。德国国防部长沙尔平表示,他希望奥地利很快会扭转这个历史性的错误。

  以色列外交部4日正式召回以色列驻奥地利大使,以抗议奥地利极右翼政党自由党参加联合政府。以外交部当天发表的声明说,以政府将于近日重新考虑以色列同奥地利的关系问题。

  美国政府4日宣布采取一系列措施,抗议奥地利极右翼政党自由党加入奥联合政府,其中包括召驻奥大使回国述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强调,在欧洲任何国家的政府里,不应该有任何“不能与纳粹暴行和政治仇恨划清界限”的政党参加,美国将对所有偏离“民主欧洲原则”的行为做出“强烈”反应。
  公开发表极右言论

  49岁的海德尔是奥地利右翼自由党领导人。海德尔的自由党和奥地利人民党于2月1日正式宣布,他们将携手组成联合政府。这标志着排外的奉行民族主义的自由党将首次参加奥地利联合政府。

  在反对者看来,海德尔是一位危险的右翼极端分子,他正在利用人们对执政党的不满,推行他的种族主义思想。

  奥地利自由党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1949年形成的“独立者联盟”。

  自由党在奥地利人的公共生活中一直扮演着微不足道的角色。在1949年和1953年的选举中,自由党只获得了5%的支持,此后,自由党在全国性的投票中的得票率也一直在4%至7%之间徘徊。然而,海德尔成为自由党领导人后,自由党的支持率竟然以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急剧提高。

  自20岁以后,海德尔在右翼自由党内干过许多差使,1986年被选为自由党领导人,并被选为卡伦西亚州州长。但是,由于1991年海德尔公开赞美纳粹的劳工政策被迫辞去了州长职务,成为副州长。

  海德尔在1994年10月的全国选举中的成功让政治观察家大跌眼镜,他使他和他的政党的支持率从5%猛增到22.6%。政治分析人士认为,自由党之所以如此受选民的宠爱,主要得益于海德尔透露出来的反对外国人移居奥地利的主张以及人们对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和奥地利人民党的不满。

  按照海德尔的说法,现行的移民对奥地利社会没有任何好处,外国移民从奥地利人手中抢走了工作机会,从非洲、东欧和其他地方来的移民带来了犯罪。他在1999年的竞选活动中公开反对外国人涌向奥地利,其口号主要有“停止外国渗透”、“停止滥用庇护权”等。他声称自己和他的总理候选人托马斯·普伦佐是“两个真正的奥地利人”。

  海德尔其他臭名昭著的移民声明还包括“到这里来的非洲人都是毒品贩子,他们引诱年轻人”、“波兰人特别擅长偷汽车,我们必须抓住他们”、“我们必须把前南斯拉夫人都抓起来,他们都是夜盗专家”、“我们要注意土耳其人,他们在海洛因交易方面组织特别严密”、“俄罗斯人不是好东西,他们都是敲诈和窃听专家”,不一而足。

  1993年2月,海德尔率领自由党发起一场12项请愿运动,要求结束外来移民,把各学校里不以德语为母语的儿童的比例严格控制在30%以下。海德尔放言,他将至少获得100万个签名。但回敬他的是一场惨败,只有417000人在请愿书上签名,只占奥地利人口的7.5%。

  1996年,海德尔把政府所谓的民族融合政策称为“灾难”,他说:“政府准备再接纳153000名外国人,这些人将占据我们的学校、训练场地和公寓。当土耳其孩子要求我们的孩子交出保护金时,这就是该说‘这是我们的国家’的时候了。”此后,海德尔发起一场极具煽动性的排斥外国工人的运动。1997年3月,海德尔声称,他希望在未来两年里把在奥地利工作的1/3的外国人送回他们的老家。

  为纳粹和纳粹政策辩护

  国际社会首次注意到海德尔是在1986年3月沃尔特-里德尔返回奥地利事件中。里德尔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前纳粹党卫军少校,因在1944年屠杀意大利人被意大利判终生监禁,1986年3月提前释放,但奥地利人对是否准许他回国存在争议。海德尔公开表示说“里德尔只不过是一名士兵,他当时只是在执行士兵的职责而已”。

  海德尔最臭名昭著的言论出现在1991年7月卡伦西亚州议会辩论之时,当时做州长的海德尔说:“第三帝国执行的是一项有秩序的雇佣政策,现在的维也纳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海德尔一言击起千层浪,引来奥地利国内外的群声指责。他不得不为他的言论道歉,但仍声称:“我说的都是事实:第三帝国通过精心策划的雇佣政策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失业现象因此被消灭了。”海德尔对纳粹劳工政策的极端性,包括大肆扩军、奴隶劳工和对集中营只字不提。

  1992年5月,卡伦西亚州政府决定为二战时为纳粹卖命的老兵聚会提供赞助,奥地利政府进行了干涉,这让海德尔极为不满,他指责内务部长在议会中对那些“可敬的老兵”发动攻击,却对移民带来的犯罪视而不见。在二战纳粹老兵重聚大会上,海德尔把人们反对这种聚会的原因解释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些顽固不化的人”。1995年12月德国一家电视台播放了一位业余爱好者拍摄的一盘录像带,海德尔的言行被公开。

  1995年12月,在观看了这盘录像带后,奥地利公诉人决定对海德尔的言论开始犯罪调查,看看他是否违反了禁止纳粹主义复活的法律。但不久,奥地利司法部宣布,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终止对海德尔的调查。

  最近,海德尔又对奥地利政府赔偿30000名纳粹统治时期的奥地利受害者,包括犹太人、共产党人的计划表明了他的观点:美国、前苏联、法国和英国军队占领奥地利时,有大批奥地利人逃亡,他们是盟军的受害者,也应该得到赔偿。1995年4月,他对一位年长的奥地利听众说:“纳税人的钱都流向以色列,这是不公平的。”1995年5月,奥地利为莫索森集中营解放50周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自由党是惟一一个没有出席纪念仪式的奥地利政党。而就在纪念活动举行之前,海德尔还把这座集中营称之为“惩罚营”,暗示那里面关押的人都是犯人。

  改善形象拉选票

  最近几年,海德尔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他的国际形象。1994年他访问美国,参观了华盛顿的大屠杀博物馆。事后宣称:“我认为,即使那些不懂历史的人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必须尽全力维护人权、加强民主。”

  虽然有证据证明海德尔的追随者有反犹太思想,但海德尔从不承认他也有这种思想。最近他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试图把自己的锋芒藏一藏,目的无非是赢得更多的选票和国际社会的认同。现在,海德尔如愿以偿,自由党进入了联合政府。在国内外的一致谴责声中,海德尔是否能因此放弃他的激进思想,自由党能在联合政府中坚持多久,人们拭目以待。

smyozhai 发表于 2012-11-16 18:40

个人认为这不是民主过度的问题,而是民主缺乏的问题。
欧洲的经济问题早就种下了引子,当全球化引导的 outsourcing开始之际,就已经注定了今天的问题。南欧的传统工业工人抗争过,结果被政府用一时的福利好处糊弄了过去。现在只不过是骗局破产了,今天的风潮正是争取产业重新调整的民众呼声。
这十几二十年来,全球化造成了欧洲社会的两极化,资本家靠全球化愈富,穷人受害越穷。现在是临界点到了,变革的声音,就在罢工民众的呼声中。

irvine 发表于 2012-11-16 18:40

本帖最后由 irvine 于 2012-11-16 17:51 编辑

ps, Haider于2008年死于车祸。他的继任者被曝光和他是同性恋人。。。在极度保守的奥地利,这位继任者被迫辞职。

ps,奥地利是不是天气太冷所以出产奇葩?什么父亲让女儿当性奴还不只一起。德国在二战后至少不敢公开排外,奥地利似乎还挺厉害的。这位Haider知不知道他宣扬的纳粹主义,是要把同性恋送进毒气室的?

wnr02 发表于 2012-11-16 18:45

德国和欧洲的矛盾,这个标题有点太咋呼,南欧那几个国家能代表欧洲? 最后说的那几个结果,好像都取决于德国似的,还有种情况就是欧元国一个一个倒下,德国想管也无能为力,欧元区解散,法国经济越来越差,这种可能的并不排除。

smyozhai 发表于 2012-11-16 18:53

所谓的outsourcing实际上就是利用穷国的低廉劳动力来剥削欧洲老百姓的财富,使资本家达到最大化敛财的一个方式。什么中国生产,欧美消费,没工作,没钱,他消什么费,就是吃老本,把中产阶层之前积累的财富,通过全球化转到大老板的钱袋里。
这十几年全球化,欧洲老百姓财产是多了还是少了?跨国老板们的财产呢?一目了然,现下的全球化实际就是个骗局,现在的风潮,无论是占领运动,还是欧债罢工,都是受骗民众愤怒的声音,这是好事,国际歌怎么唱的,全靠老百姓自己。

东墙东墙东东墙 发表于 2012-11-16 19:33

smyozhai 发表于 2012-11-16 1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谓的outsourcing实际上就是利用穷国的低廉劳动力来剥削欧洲老百姓的财富,使资本家达到最大化敛财的一个方 ...

嗯,全球化不就是第三次殖民浪潮么。

明月寄相思 发表于 2012-11-16 23:54

让德国统一欧洲好了
这样德国人就不用马爹骂娘的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德国与欧洲的矛盾”看欧洲危机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