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僧为考研女生划重点 女生感动落泪
扫地僧为考研女生划重点 女生感动落泪潇湘晨报 11.01.201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校区:近日在图书馆自习,发现一老教授在教学生在高数,线性代数方面答疑解难,上前一问才知,他是一位退休教授,经常驻扎在自习室义务帮助自习的同学,希望各主页君/妞能够传播正能量,该教授姓名古林峰!我还拍了现场教学照片!大家转起吧! 我在:http://t.cn/zjJiJFZ
“神一样的教授”竟然是保洁员
林科大现现实版的“扫地僧”,义务辅导学生高数6年
图书馆里,一名学生正为微积分证明抓头流汗,此时,扫地大妈从身边走过,小声地说,“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试试”,随后飘然而去,该同学豁然开朗。
这则网络段子让人会心一笑。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图书馆里,当学生面对高数题无从下手时,也有一名“老师”主动上前解答,现在已有6年时间。同学们不知其身份,只亲切地叫他“古教授”。1月9日下午,记者联系上“古教授”。接下来的事情却让记者大跌眼镜——“古教授”说,自己并不是教授,只是一名保洁员。
学生:“神秘教授”来图书馆义务辅导
拍下“古教授”辅导学生场景的,是中南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陈乐。陈乐说,高数很容易挂科,有了“古教授”帮忙,考试就不会那么担心了,“老教授身上的正能量让我们感动。”
1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发现不少自习的学生都知道这个辅导高数的“古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大一的曹同学说,自己认识“古教授”不到半年,但从学姐学长口中得知,这位神秘的“老教授”来图书馆义务辅导已经好几年,“很多人都受过古老师的帮助。”曹同学介绍,“古教授”一般会在星期二、星期六、星期日的晚上到图书馆的自习室来,看到谁桌上放着高数书就会主动过去教,一直到晚上10点图书馆闭馆才离开。“古教授”还留下了电话,只要有问题打电话给他,他都会过来,“昨天我们班有同学打电话求助,他马上就赶到图书馆来了。”
“古教授”:其实我是一名保洁员
关于“古教授”的身份,同学们都不清楚。1月9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古教授”。还没等记者开口,他便答道,“今晚7点半,我会来学校。”当记者问他是否为学校的退休教授时,他却告诉记者,自己在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二队工作,“是一名保洁员。”
他介绍,他叫古棱峰,今年55岁,1981年毕业于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怀化学院)数学教育专业,1981年至1985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然而,后来因为个人原因,他离开了教学岗位。
“其实我一直都想去教大学。”古棱峰说,自己很喜欢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后来还利用空闲时间去湖南师大理学院与同学交流。2006年,他搬至中南林科大附近,便来此义务辅导学生,到现在已有6年。古棱峰说,自己喜欢学校的氛围,还经常去音乐系的琴房弹钢琴。
记者一直以为古棱峰自称保洁员是因为看了网络段子在开玩笑,再三向其确认。随后,记者在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二队网站上,发现一篇标题为《我的承诺》的文章,署名为古棱峰:“我庄严承诺:在公共卫生保洁工作上,保证天天按质量打扫一栋卫生区,拖楼道、擦电梯,洗垃圾桶和垃圾站……”
[故事]
图书馆奇遇这位解题高手
回忆起第一次碰到古老师,曹同学至今还觉得很“神奇”:“当时我坐自习室门口位置,桌上摊着《经济数学——微积分》的书,正对着‘求不定积分’的作业题发愁。”她发现,旁边桌子上,有老师正在辅导别的同学。让她惊喜的是,那个老师给同学讲解完题后,转过来对她说:“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吗?我可以帮你解决。”曹同学非常感谢古老师提供的帮助:“他很有耐心,不懂的地方会细细分析,那一章的内容在他的讲解下变得很容易。”
另一个周同学则讲了这样的传说:一个备战考研[微博]的师姐想请古老师指导复习矩阵知识,结果古教授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讲起,把相关的知识点系统地梳理了一遍,“从晚上8点多讲到10点多,还附带讲了近几年的考研真题,把师姐都感动得哭了。”
本报记者文乃斐 实习生刘潇婷 长沙报道 {:5_391:} 林大。。。。。。哪个古教授啊,搞不好还认识。。。。 lioumang 发表于 2013-1-11 1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國不是人盡其才的地方,所以都要移民才能獲得發展。
中国人口过多,而且又喜欢扎堆,习惯了收缩低调。
我也赞同中国多向外部移民。
向北美移2亿,日本韩国1亿,澳洲2亿,欧洲2亿,
国内还留7亿,日子就好过多了。 lioumang 发表于 2013-1-11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清國面積更大,人口才2億,還不是一批批的移民嗎?和人口真的有關係麽?
大清国也是后期国家实在太烂才移民吧?前期中期中国人热衷移民嘛?
我不相信和人口无关,一个人能占个1亩地的大花园总比住个小鸽子笼舒服吧?
和2个人竞争一个工作位置总比20个人竞争舒服吧?
不过人多市场也大,所以很多人移民了,其实是身份在外,还是回中国挣钱,
生活在中国。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很强。
lioumang 发表于 2013-1-11 1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又無知了吧?前期也熱衷。康乾盛世就有華人移民建立的“蘭芳共和國”。
不過也說對了一點:“国家实 ...
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最初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当時许多廣東人前往南洋謀生,由於廣東人擅長經商,因此不少從事貿易的人都很受當地酋長的敬重。由於那時不少歐洲人前往當地騷擾,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廣東省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鑣的角色,當中勢力最大的是蘭芳公司。後來不少酋長都要求蘭芳公司保護他們,所以蘭芳公司當時的老闆羅芳伯就在當地成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並擔任國家的元首,總攬國家的保安及各部族之間的協調工作。而各部族的內部事務,仍然由酋長負責。
此外,由於羅芳伯得知洋人對清朝仍然非常顧忌,所以在立國之初就立即向清朝稱臣,並派員前往北京朝貢。但担心清政府可能会有所不满,羅芳伯向清朝稱臣時決定仍使用「蘭芳公司」之名,而非「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此舉果然使洋人大為顧忌,從而停止對當地的騷擾。
後來由於清政府在外交上多次失利,西洋人開始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趁著中法戰爭的爆發,尼德蘭王國(即荷蘭)開始重新部署入侵行動。
1884年,荷蘭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其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不過,由於仍害怕清朝派兵前來,荷蘭並未公開宣稱已佔領蘭芳地區,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以便進行統治。
广东地区开阜早,和外界交往多,而且你也看到了,最初它只是贸易公司,组建公司的人是为了做生意,而不是为了移民。就算立国后,还向清朝称臣。最后还是被荷兰灭了。所以,母国不强大,华人到哪里都会被残害。
说人口多,你拿清朝后期比较。说国家烂,你又转回栽赃人口是清朝7倍的当代中国。
你这种转进,无法对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