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度空气污染带来投资机会(图)
北京重度空气污染带来投资机会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15.01.2013
私募股权公司正在寻找在中国投资清洁技术公司的机会,特别是那些长远来看可能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公司。上周末,北京浓厚的灰色空气转为“有害健康”级别。
http://cn.wsj.com/photo/OB-VZ075_pollut_E_20130114103610.jpg
2013年1月14日,北京市中心故宫前,人们站在雾霾中。
北极光创投(Northern Light Venture Capital)说,其开始瞄准空气处理企业。该公司驻北京的董事总经理杨磊说,北极光创投正考虑投资一家空气净化器公司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Beiang)。贝昂空气净化器可帮助去除小至20毫微米的可吸入颗粒。
过度暴露于PM2.5等污染微粒中往往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还有可能增加人们患肺癌的几率。上周六夜间,美国驻华大使馆监测到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达到886微克,为该使馆2007年开始监测空气质量以来的最高值。
《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个水平几乎是中国规定的正常范围的12倍,是美国标准的25倍以上。同时,美国驻华大使馆上周末监测到的北京空气质量读数高达755,远高于过去500的水平。该使馆也因此经常使用“有害健康”这样的评价,甚至“糟糕得令人发疯”。
行业专家一致认为,虽然私募股权投资美国清洁技术公司的步伐今年预计会有所放缓,特别是在风投资本家看到太阳能企业Miasole亏本出售之后,但中国的情况可能刚好相反。
欧洲私募股权公司Global Cleantech Capital管理的资产规模在1亿至1.5亿美元之间,并已筹集了两只基金。该公司高级合伙人阿姆布勒(Vishnu Amble)说,他预计公司三分之一的交易来自大中华地区(包括香港和台湾),因为那里的公司不仅有营收,而且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北极光创投的杨磊说,中国清洁技术公司需要的资金通常比美国公司要少。他说,例如一家中国公司实现收支平衡可能只需收入达到2,000万美元左右,而美国公司则需要1亿美元。杨磊说,投资中国的风险要小很多。
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统计,去年私募、风投和其它类型的投资对在华清洁技术公司的投资降至19.6亿美元,低于2011年的39.1亿美元和2010年的40.4亿美元。该行业的积极投资者包括2012年投资了水处理设备制造商宁波沁园集团有限公司(Ningbo Qinyuan Group)的青云创投(Tsing Capital),以及投资了兆恒水电股份有限公司(Zhaoheng Hydropower Holdings Ltd)的泰山投资和方源资本(FountainVest Partners)。
一位常驻北京的律师说,2012年之所以表现黯淡,可能是由于中国以及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太阳能产业估值暴跌,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
启明创投(Qiming Ventures)的创始人瑞斯彻(Gary Rieschel)说,投资者发现与水处理和减排有关的某些清洁技术公司其估值回到了“更理性的水平”。他说,启明创投正考虑投资一家水处理企业,但拒绝透露更多详情。
去年年中,启明创投投资清洁技术公司的比例从不到10%提高至15%。
与此同时,北极光创投在关注开发燃料电池的企业。这种电池可取代造成中国污染问题的一大元凶煤炭。2010年,北极光创投曾投资了这样一家企业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earl Hydrogen)。杨磊说,他们今年将再投资四五家新公司,所投资金来自北极光创投规模4亿美元的第三只基金和一个大约1亿美元的人民币计价投资工具。
Sonja Cheung
环保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但还是希望中国人在享受物质的丰盛之时,节约资源,节约能源。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也是加剧污染的原因之一。 有些事情没有自己走一遍过来总是没有切身体会。
比如污染,是,德国有前车之鉴了,为什么不防患于未然呢?可人性就是这样,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头上总会心存侥幸,加上环保成本高,投资回报慢,不容易算到政绩里面,中央,地方都懒得玩。
结果现在德国的噩梦重现了,接着就要学德国治理环境的经验了。
我觉得可以适当投资一下德国的环保板块。 只顾眼前利益的结果 现在国内都是这样 浮躁的啊 人基本都是这样,没吃饱饭的时候,就想赶紧吃饱饭,
吃饱饭了才想穿什么,住什么,开什么车。。。。。
以前,终于过上几年欧洲悠哉生活的中国人嘲笑国内的人不会生活,
不会享受假期什么的,我就冷笑,中国人不是不会,而是没有这个条件。
过了这么多年后,那些中国人比他更会享受生活,去过的地方更多。
条件还没到那一步,想也白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