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 发表于 2013-2-28 10:17

访谈:德国蓝卡引外来高知人才 优势显而易见

主持人:各位腾讯的网友大家,我们知道德国的教育体戏之严谨,教学质量之优异,学习水平之高超,也是欧盟经济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之一。我们非常高兴请到DAAD教育推广官员汤小丹女士跟我们聊聊德国留学 (微博) 的相关话题,欢迎您做客我们演播室。首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德国展会相关情况,我们刚才聊天了解到今年没有高校参加我们的展会?具体的情况您做一下介绍。

汤小丹: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微博),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支持学生、学者国际间交流的学术机构,同时也是代表德国高校和大学生团体的独立机构,而且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在全球也是唯一推广德国高等教育的机构。此次教育展我们会协同留德人员审核部参加北京和沈阳两站,到时候我们会带去更多的关于留学德国的信息,展会上也会有留学德国的信息说明会,同时我们也会为广大朋友进行现场咨询,此次教育展不设招生环节。

对外国毕业生或外国高知人才“蓝卡”优势显而易见

主持人:我们知道解决人才匮乏问题,德国也推出了“蓝卡”政策,从2月18日德国内政部宣布,在引进这项化繁为简的移民政策的头半年发放了超过4000张“蓝卡”,这个“蓝卡”的发放对于外国高校毕业生带来哪些便利的条件呢?

汤小丹:首先我想澄清一点,“蓝卡”的政策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而是德国政府多年以来在致力于制订、改善并且出台外国人居留权法案这方面一直不停做出努力的一个结果。“蓝卡”法案确实从去年8月份出台实施,到现在为止实行了六个月,六个月之内像您刚才所提及的发放了4000多份蓝卡,这确实是德国内政部最新发布的一个消息。4000多份蓝卡中,1/3发放给了新移民到德国的外国的高知人才,2/3发放给已经在德国的高知人才,即毕业于德国高校的外国学生。而且,4000多份蓝卡中近40%发放给了人才稀缺行业的高知人才,比如医生、技术类人才或者自然科学这方面的高知人才。拿到“蓝卡”的外来高知人才主要来自四个国家:印度、中国、俄罗斯和美国。

当然对于外国毕业生或者外国高知人才来说,“蓝卡”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在德的外国毕业生来说,找工作的时间延长了六个月,即有一年半的时间找到符合自己资质的工作,所以在时间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对毕业于外国高校的人才,“蓝卡”法案当中也有所规定,他们可以以找工作为由申请为期六个月的居留许可,这样他可以到德国找工作,在找到符合自己资质的工作之后,而且年薪也达到法案要求,可以申请拿到最多为期四年的“蓝卡”,而且工作三年之后便可拿到长久居留。“蓝卡”法案中的确对于外国高知人才,不管是德国高校毕业的或者是到德国找工作的外国高知人才,年薪上是有所规定的,一般行业年薪要求是44800欧元,对于我刚才提及的人才稀缺行业为35000欧元,这两个数字在今年会有所调整。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对于在德国高校毕业的外国留学生、还是毕业于外国高校的高知人才,如果将来想去德国开展自己的就业市场,“蓝卡”政策确实是一个利好的政策。

主持人:这样政策的实施是否意味着人才缺失的更容易拿到“蓝卡”?

汤小丹:“蓝卡”政策主要针对非欧盟国家高知人才引进到德国的法案,换句话说,就是德国欢迎各行业优秀的外国高知人才,并不只是限于某个行业。刚才讲的稀缺行业的职业年薪有所放宽,确实比44800欧元(即一般其它职业)有所放宽,但是并不意味着稀缺行业的高知人才更容易拿到蓝卡,而是只要按照法律、即蓝卡方面的规定,你的年薪达到法案当中的要求,而且工作符合你个人的资质,所有人都可以申请拿到这个“蓝卡”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蓝卡”是希望招收各行各业的人才,在德国专业方面,包括关联以后的就业方面,哪些是更具有优势的?

汤小丹:怎么说呢,关于专业的优势,很多人一说到德国肯定先会联想到工程和机械。我们也曾经做过统计,去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大部分学习的是工程类专业,当然学经济学、社科类、自然科学的中国留学生也很多。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份专业,而且自己又愿意学的话,这要比哪个专业将来就业前景更好更为重要,这样你可以持续地学下去,将来也可以对个人职业发展更为有利。

主持人:这个专业比较合适,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

汤小丹:对。

主持人:这个概念要清楚。

汤小丹:对。

为留学生在德就业打造自己职业阶梯提出建议

主持人:现在德国引入“蓝卡”的机制,有一些德国中小企业认为这项政策的吸引力不够,导致中小企业可能在招工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我觉得想听听您的意见,这样的现象是否存在?还有中国学生在面对就业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难?

汤小丹:针对您刚才说的第一个说法,因为确实我不知道,所以我也没法给一个确切的求证。但是就我了解,我们刚才也已经提及到“蓝卡”政策实施这六个月当中发放了四千多份,从这个政策说明实施非常成功,而且对于企业方面、对于找寻工作的外国高知人才方面都是受益颇多的。对于企业来说,刚才我也提及到找工时间延长到18个月,外国学生不论毕业于德国还是在国外的高知人才,当然国外高知人才是要先拿到六个月的居留许可,然后才能去德国找工作,因为在时间上有所放宽,而且德国中小型企业或者真正想找寻高质人才的德国企业,时间上均放宽了很多。对于毕业于德国高校的外国学生,有18个月找工作的期限,同时在这18个月当中工作时间不受任何限制,很大程度上给了个人更大的自由选择程度,是去还是留、还是留在德国一段时间找找工作看,这样的话从个人角度或者从企业这方面,我认为优势是很大的。我不认为,企业会觉得招工的优势是不足以从“蓝卡”政策上体现的。

主持人:那中国的学生在德国就业当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汤小丹:我们DAAD去年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我们官方网页或者豆瓣、微博上均可找到。在这篇文章中为外国学生在德国就业市场打造自己的职业阶梯提出很多很实际的建议,比如说第一步要成功地取得一个德国高校的毕业文凭,这是你在德国就业的敲门砖;你成功拿到这个毕业文凭之后开始找工作,找工作要越提前越好,我们建议在最后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即最后一年就可以提前开始着手找工作,最晚也要在学期结束前四个月;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建议学生要先做一个内部的清点,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究竟个人的长处在哪儿,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我还可以找什么样的工作等等,自己先做一下自我分析;在真正着手找工作时思路要放宽,不能只是局限于一个领域,相同或者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应该在考虑的范围之内;然后我认为,要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一下德国就业市场的招聘信息,譬如说一些招聘会,还有德国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就业中心,都是让外国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一些招聘信息的地方;最后,就是语言。因为外国人嘛,肯定语言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拥有很好的德语知识,可以扩大自己的就业层面,所以DAAD建议学生在上学期间,尽量多提高自己的德语技能,虽然现在有很多国际课程是英语来授课的,学生可以用英语来完成自己的整个学业,但将来如果在德国找工作,除了英语之外也有德语技能,的确可以扩大就业。

主持人:2013年也是中国的德语年,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学生会主动学习德语,在学习德语过程中,您有没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汤小丹:学习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个普遍通行的道理,可以使每一个人都受用。但是所有有学习语言经验的学生或者朋友,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多听、多看、多写。这是学习一门外语很通行而且很普遍的硬道理。而且我还要提及,据教育部(微博)去年的统计,在中国有五千多个德国留学生,我建议可以多与这些在中国学习的德国学生打交道,多跟他们沟通一下,提高一下自己的语言。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看微博墙上会有哪些网友跟老师提出问题,这位网友说请问专家,德国的学校对国际学生的开放程度如何呢?

汤小丹:德国从2010年博洛尼亚进程实施以来,首先从学位上与国际接轨,即分为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国际课程目前为止有一千多个,硕士阶段有六百多个,本科阶段一百多个,博士阶段一百多个。从数字上来讲,可以看出德国在大学范围或者课程范围之内国际开放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2010年DAAD出台的德国高校留学事务准则,到现在为止共有130多所高校签署了这个协定,也就是说各大学对自己留学事务准则做出一个最低的规定,比如接待、申请方面等等,这也为所有外国学生提供一个很公平、很优越的一个学习环境。如果外国学生对整个申请程序上或者生活、学习过程中,我指的在院校范围之内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可以到一个独立机构进行申诉。所以从大学方面来讲,或者从课程方面来讲,德国高校国际开放程度应该是挺高的了。

主持人:来看下一条网友的提问,这个网友说德国公立大学在中国招收高考(微博)毕业生了吗?凭高考成绩是否能免费就读,可申请的学校有哪些?是否能申请名校?

汤小丹:德国高校招收外国学生是有学历要求的。我在这儿讲一下对中国学生的学历要求,首先要参加高考,被教育部承认的高校录取,重点大学读满一个学期、非重点大学读满三个学期,便具备进入德国大学学习的资格。高中生的话,一般来说没有考入大学的高中生是不具备到德国大学读书的资格。

主持人:所以凭高考成绩免费就学的可能性没有吗?

汤小丹:对。

主持人:可申请的学校有哪些,是否可申请名校?

汤小丹:德国有390多所高校,对所有外国学生都是公开的。 我建议大家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适合自己的专业,因为这390多所高校主要分为三类,综合类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和艺术院校。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想学的专业、特长来选择自己想去的学校。、

主持人:现在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和家长认识到欧洲国家教育资源的优势,在我们节目最后,能不能对2013年德国留学做一下您认为的预测?

汤小丹:预测不敢提,但是我可以从德国的政策还有德国高校的态度大概讲一下,德国是欢迎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学生留学德国的。从高校方面讲,高校一直努力着为外国学生提供一个公平而且优越的学习环境,DAAD一直致力于辅助或者支持德国各高校开展这项工作,我们也一直努力开展外国学生在德国融合的工作。从态度上看, 德国高校是非常欢迎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留学德国的。另外,刚才提到的“蓝卡”,即去年改善后的外国人居留权当中也涉及到了学生居留期限的延长,学习期间最长可以延长至十年,其中包括学习准备阶段,博士阶段最长可以为五年。之前学习阶段和博士阶段总共为十年。而且外国学生在德国学习期间可以允许打工,来补足自己生活费用方面的欠缺,打工时间延长至120个全天,之前是90个全天。

主持人:德国留学前景越来越好。

汤小丹:对。

主持人:我们希望2013年有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到德国留学,感谢老师做客,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谢谢。



来源:腾讯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访谈:德国蓝卡引外来高知人才 优势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