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ie0608
发表于 2013-3-20 15:08
如果mm皮肤有些敏感,同意楼上的,倩碧的3部曲是不错的选择,还有就是多补水,我用花水+芦荟胶做面膜,一周做2次也是会改善皮肤缺水的,价钱也很白菜。。。
hettimimi
发表于 2013-3-20 15:26
我的经验,Eucerin还是不错的!我觉得它可以提供和保持水分。我的脸是干的,但生产更多的石油。除了每天早上和晚上洗脸和搽面霜,我额外做一件事。午饭后的时间,我用纸巾或吸油纸吸面油,再搽面霜。
此外,我已经使用了Botani olive serum (squalene) 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这是很好的。不过,我不知道它在德国哪里可以买到。但其他含有角鲨烯 (squalene, not squalane!!!) 也ok。
酒心
发表于 2013-3-20 15:29
我一定要来推荐。。。
我也是干皮,用的一直挺滋润的。。。有一次我回国的时候晒伤了一点点,晒伤的养好了,但是有一块皮就是特别干,我用了好多原来用的觉得有点点油的creme都不行,后来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用了几天她用的dior的一个天蓝色瓶子,hydra啥啥youth啥啥啥的,给sehr trockene用的,结果就好了。。。后来我买了用完一瓶后,心花,又换了好几个牌子的,shiseido的保湿,kiehls的保湿,EA的保湿,eucerin的各种各种,都还会偶尔干,然后前段时间又有地方特别干,怎么都不好,我只能又重新买了dior的,一个星期不到,又好了。。。
只能说,我皮肤大概折腾够了{:4_308:}
stephanie0608
发表于 2013-3-20 15:33
酒心 发表于 2013-3-20 15: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定要来推荐。。。
我也是干皮,用的一直挺滋润的。。。有一次我回国的时候晒伤了一点点,晒伤的养好 ...
你又跑来这拉呀,哈哈哈哈
酒心
发表于 2013-3-20 15:34
stephanie0608 发表于 2013-3-20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又跑来这拉呀,哈哈哈哈
你不也来了嘛,还笑我,鄙视你{:4_291:}
stephanie0608
发表于 2013-3-20 15:39
酒心 发表于 2013-3-20 15: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不也来了嘛,还笑我,鄙视你
不要这样嘛,我也是干皮。。。。
酒心
发表于 2013-3-20 15:42
干皮姐妹,也算猿粪,以后来慕尼黑,一起吃吃喝喝啦{:4_301:}
xeniaxu
发表于 2013-3-20 16:20
pearl 发表于 2013-3-19 19: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已经干到起皮了,应该先比较彻底并且温和的去角质(例如用温和细腻的peeling),然后再上补水保湿的保养品, ...
mm我想问下LR家的芦荟系列的产品mm了解么?我用过那个含蜂胶的产品,觉得确实不错,不过昨天和别人聊天时,人家跟我说,有的护肤品里添加不少激素,所以用时感觉极好无比,但是只要一停,皮肤就会打回原态,甚至还不如以前呢。mm说说有这个可能么?我对他家产品不太信任是因为他家的销售方式,但是产品毕竟是德国产的,心里想着多少比国产放心些
pearl
发表于 2013-3-20 17:30
本帖最后由 pearl 于 2013-3-20 18:55 编辑
xeniaxu 发表于 2013-3-20 17: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m我想问下LR家的芦荟系列的产品mm了解么?我用过那个含蜂胶的产品,觉得确实不错,不过昨天和别人聊天时 ...
请问下LR的芦荟是指这个么?http://lr-produkte-guenstiger.de/index.php?cPath=1
官网是这个不?http://www.lrworld.com/de/
这牌子没用过,因为我平时接触比较过的是专业院线类的护肤品牌。这牌子是不是感觉像玫琳凯雅芳那样子的销售方式/渠道?
关于美容品里的激素添加剂,我个人的经验是,在德国这边美容院/美容师选择给客户使用的产品(指一般性外用护肤产品,非特殊类,例如刺入性美容项目有打肉杆什么的),一般都是natur或者biokosmetik,或者是走植物路线的品牌的,这样就避免了有激素添加的问题。因为日常皮肤护理项目,不会也不应该涉及激素类产品的使用(理由大家懂的),这可以算是默认的行规。我想,以此类推,一般零售类里的natur,biokosmetik有机,这些应该也不含激素的吧?
其实不是仅仅是激素问题,还有很多其他添加剂(比较常见的,硅,矿物油/alkana烷;前者假滑,后者替代动植物油),在美容品中广泛使用,会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因为成本低,还是到处被使用。那啥伟人n年不是就说过么,资本主义就是,如果有百分之多少多少的利润,保证就会到处被使用,不管你是损坏环境呢还是损害健康。而目的,无非就是2个:1个是最基本的,降低成本;第二个就是,力争在短期内让人觉得有用了(最常见的例如,含硅假滑,让人觉得皮肤光滑细腻了。含带闪/微粒,暂时性遮挡细纹,让人觉得皱纹变淡了),给人心理上的安慰,希望能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顺带说下院线类和零售类的本质区别(因为经常有人问为毛你自己不用xx牌子啊你还专业人士呢也太不识货了,汗):
为什么院线类品牌不能含这含那?因为这些品牌实际上并不是面向广大消费者,而是给美容院/美容师供货,由他们向客户使用。也就是说,如果东西不好,美容院/美容师会被客户骂(例如,如果用了含矿物油的护肤,客户闷痘了,不会怪这个护肤品不好,只会怪美容师不负责任,汗),最后导致客户都跑光了只能关门,所以院线品牌的生存/发展,绝对比零售类品牌艰难,毕竟你忽悠善良的人民群众是一回事儿,忽悠资本家美容院老板或者是内行的美容师是另一回事儿。东西不过关,品牌就生存不下去。而美容院/美容师需要和客户之间保持长久的关系(并不是打开门做流水生意,谁逛街逛到了就进来做个脸跟买个衣服鞋子似的,嘿嘿),去做皮肤护理都是提前约时间,每个月定期做。有什么问题,也会和院里/美容师沟通。院线品牌要生存和发展,绝对不是找几个美女明星模特拍点广告就能搞定的,也不是靠精美产品外包装,得靠真实的东西去说服资本家老板掏钱拿货,要real deal才行。
零售类的产品,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这个就不好说了,五花八门,鱼龙混杂。而且零售类基本上是流水店,例如,道格拉斯在一个城市就有几个分店,今天我路过,进去买了某牌子的霜,觉得好的话,下回我可以去mueller买,也可以去别的分店买,并没有一定要再去这个店买。如果用的不好,例如长痘了,那就只能埋怨这牌子。店与客户之间,没有长久的关系。说到底,还是看这个品牌的良心。良心好点的,原料比较靠谱,忽悠人的手段用的少些;良心不好的,那就是追求商业利益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