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主导欧洲”的危险
英国《金融时报》3月27日刊发题为《“德国主导欧洲”的危险》的文章,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最终,塞浦路斯人咽下了苦药。面对着国家耻辱和暗淡前景,许多塞浦路斯人抱怨他们这个小国被迫屈从于残忍大国德国的淫威。
塞浦路斯的报纸将德国总理安格拉 默克尔(Angela Merkel)称作“德国佬”,还指责德国财长沃尔夫冈 朔伊布勒(Wolfgang Sch uble)说话的样子像个“法西斯分子”,与希腊和意大利常见的反德情绪遥相呼应。
这种恐德症对德国并不公平。表面上的吵吵嚷嚷背后,德国纳税人将向又一项欧元区纾困方案提供比例最高的资金。德国向邻国发放了几千亿欧元贷款,换来的结果却是被指责为新纳粹主义(neo-Nazism),这看起来确实有点残酷。
然而,德国影响力不断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怨恨不断加深,现在成了欧洲政治的主题。这是对历史的嘲讽,因为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主要目的就是永远终结那种认为德国太过强大、无法与四邻和谐共处的观念。在柏林有句口头禅常用语(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也同样常见)是,人们需要的是“欧洲的德国,而不是德国的欧洲”。
然而,在塞浦路斯危机之后,欧洲看起来越来越像德国的欧洲。因为处于危机中的欧洲大陆向什么方向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柏林的政治家和官员们的观念和偏好。
的确,欧盟委员会(E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欧洲央行(ECB)主导了塞浦路斯问题谈判。然而,人人都知道,没有德国政府的投入和批准是不可能通过任何决议的。另外,主导整个危机解决过程的欧洲央行领导人是该行执行董事会的德国成员约克 阿斯姆森(J rg Asmussen),而不是意大利总统马里奥 德拉吉(Mario Draghi),在危机解决进程中加入了一张德国面孔。
德国领导人退一步思考时,一定会奇怪事情怎么会弄成这样?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本意是终结认为德国会与邻国发生冲突的观念,最终却如何导致了反德情绪复活?由此带来的伤害会长期存在么?
这一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么解释,如今德国下的赌注太高,以至于它再也不能对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遮遮掩掩了。欧洲单一货币能否活下去尚不可知,而德国纳税人却已被迫提供了大量的纾困资金。
德国人也对问题进行了清晰而连贯的分析。他们相信财政浪费和有缺陷的商业模式是危机的核心问题,解决办法是财政紧缩加上结构改革。许多人声称这一“药方”非常危险。然而,反对紧缩的人士没能提出一整套条理清楚的替代方案改变流行观点。
不过,这不单单是德国影响力的问题。事情的另一面则是,不久前还尚能与德国抗衡的其他欧洲诸强,已处于极度虚弱之中。西班牙与意大利政府身陷财政困境,被严重削弱。而英国并不是欧元区成员国,因而一直采取观望态度。
然而,此次危机最突出的特点是,法国几乎没有在谈判桌上发出任何强有力的声音。按说,从让 莫内(Jean Monnet)到雅克 德洛尔(Jacques Delors),法国人一直都以向欧洲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思想领导而自豪。
在法国人心里,欧洲应该由法德合作来推动的观念曾占有重要地位——法国前总统尼古拉 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决心与默克尔结成亲密伙伴关系,也反映出了这种观念。那种认为欧洲由“默科齐”管理的想法固然有幻想成分,但是至少表明法国决心在欧洲舞台上扮演中心角色。
但在弗朗索瓦 奥朗德(Fran ois Hollande)总统上任后,就连认为法国作用应与德国平分秋色的观念都消失了。在塞浦路斯问题上,甚至芬兰对谈判的影响看起来都比法国大。部分原因在于,奥朗德公开表示不支持德国所坚持的紧缩立场,但也提不出条理清楚的替代方案。他并未将自己定位为可以压制德国方案的南方国家同盟首领,也没能与默克尔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另外,法国官员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欧洲核心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让-克劳德 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退休后,执掌欧洲央行的不再是法国人。而欧盟(EU)内部市场专员米歇尔 巴尔尼埃(Michel Barnier)则有点人微言轻。
即使是德国政策制定者也希望目前的一切只是暂时的。他们认为一旦事情重返正轨且欧盟新体制开始运转,德国可能将不必公然占据如此多的领导岗位。不过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欧元区危机远未结束,而危机结束后欧盟将会出现何种新体制——或者说新体制会减弱还是加强德国的影响力——也不得而知。
结果就是德国依然把持着局面:支票由德国开,规则由德国执行,越来越频繁地修复规则也同样由德国负责。这种局面对于欧洲、并且最终对于德国本身都十分危险。
来源:新华网 塞浦路斯银行对存款抽10%税的这个提法,太不严肃了。人都被吓死了。 英国的报纸?他们根本就不属于欧洲。。。。。。 本帖最后由 无心伤害 于 2013-3-27 09:41 编辑
----德国影响力不断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怨恨不断加深
我以为只有中国有这种待遇呢
单纯的德国政府,会如何解决这棘手恼人的问题呢 靠借别人的钱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想控制自己的福利和消费,只能是债台越来越高,最后还不起,还不让放债的管,这些人活该,管不住自己。要他们在欧盟干吗?
德国是现在花钱买欧盟的强大,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极只能是以一个整体的欧洲出现。 糕师傅 发表于 2013-3-27 1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靠借别人的钱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想控制自己的福利和消费,只能是债台越来越高,最后还不起,还不让放债 ...
德国一方面希望欧盟强大,另一方更迫切的是巩固在欧盟的领导地位。长远上看,欧盟如果瓦解了,德国一样是悲剧。但是维持这满目疮痍的欧盟又要让德国投入太多的资源。所以德国也只能通过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来平衡了。。 欧洲真的是没救了
个个好吃懒做,还好意思说德国?
每次看到这种援助菊花都一紧,老子又要买单了 kidkudo 发表于 2013-3-27 1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欧洲真的是没救了
个个好吃懒做,还好意思说德国?
靠,这欧盟的内部机制太他妈闹心,有什么事儿必须27个成员国都同意,这能干成个屁事儿。德国人现在也懒了,可能来的外国人太多,这些人里懒得也多了。
这两年德国好些方面都开始抢钱了。那个电视费别说了,还有人要收进城费,每次8欧还是多少来着,这就是抢钱啊,好不容易攒钱买辆车又用不起了,有些人还嚷嚷着要收高速费,奶奶的,不给这些烂国家钱德国人民还是很滋润的。连我这外国人都替德国人民不服。 应该研究退出机制,把包袱国家甩掉。 早就应该废除欧元了! 本帖最后由 糕师傅 于 2013-3-27 12:06 编辑
lilun 发表于 2013-3-27 1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早就应该废除欧元了!
这个是不可能的,欧洲国家太小,不是整体没法和中美俄抗衡。你看看日本,虽然GDP排第三,但是说话根本没人听,在看看德国,有欧盟的底子在,在世界上算是一方盟主,虽然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也可以和中美俄平起平坐,日本行吗?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欧元绝不会废除,欧盟绝不会解体。
这就和中国一样,内部发展不平衡,有穷有富,中国不可能把那些西部不发达的省份都赶走,就留些东部发达省份。欧元作为欧盟的统一货币是维系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工具,你看美国在世界上呼风唤雨的,除了靠军队就是美元了。欧盟的军力太差,没有欧元更完蛋了。
所以,如果没有欧元,没有欧盟,德国经济可能更强更富,德国人,包括我们这些在德国生活的外国人可能更富,福利更好,可德国作为一个国家,政治上就完蛋了,还不如希特勒时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