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道上下文,应该确实是来自一开始就关心这事的在北京的人,而不是网传,性质就不同了。
关心下这样一件事,又不是跟政治或跟什么教有关,怎么至于丢工作{:5_352:}
当时朱令学校方面的态度,也给黄林留下了“非常差”的印象。“出了事,先想到的是维护所谓的声誉,缺乏对生命起码的尊重。”谈及此,黄林的声调明显高了起来。除此之外,黄林认为,对于朱令案中一些关键证据的“被盗”、丢失,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过充分的调查走访,黄林自认为已经取得了充足的证据,同时她还联系了北京的几位顶尖级律师,“准备起诉学校以及部分犯下作伪证与渎职罪的教师和领导”,但却因为一些“复杂”的内情最终只能被迫放弃。个中原因,黄林不愿多谈。
黄林说,为了调查朱令的事,她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大影响,而她所知道的一些网友,甚至有人为此丢了工作,“这件事改变了我们这些人对社会、对一些制度的看法。”最终,自认为已经“山穷水尽”的黄林,最终放弃了对朱令案的参与。“该做的基本上都做完了,很多事并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到的。”“打开了已经尘封六年的文件夹,那些资料和对话重新鲜活,仿佛昨天。”与她同时期的那批志愿者已经星散,回想当年情形,作为其中少数几个在北京的人,黄林坦承自己承担了太大的压力和期望,“最后折戟沉沙,非常惭愧。” 中方不愿意被动等待,所以先动作了。官方媒体被逼做出这些举动,总之是积极的消息。 这是为什么? 是非曲直最终都有因果报应 政治博弈的结果 刚才重温了一遍主席半个多世纪前写下的这篇光辉文献。如果从这篇的白纸黑字,怎么能相信老人家对反右有什么大的责任啊。
平面是得不出真相的,历史和现实都是这样。
今天中国是集体领导,不是个人领导。这关系到对事情的解读,包括政治解读,然后哪种解读胜出。单单上书白宫这事,就可以从读出别无用心的爱国热情到读出用心险恶的反华势力。
想起来了河北的是聂树斌案。那样的天大的冤枉从被发现,到今年整整八年了,所有主流媒体都报道了n遍,网络也炒了好几次,而且还不涉及任何中央级领导人,又没有任何政治敏感,不过是简单的抓错判错,应该政治局委员都有了批示,最高检和最高法也都发了文。
不是一样至今石沉大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