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07
今天推荐一首技巧超难又情感丰富的作品吧,《唐璜》
有些人对曲没有丝毫认识,本身的视线又容易被演奏者的神妙技巧扰乱,无奈。郎朗的音乐感之强, 恐怕当今没多少人能比肩。在《唐璜》极度难弹的段落中,那音乐线条还是丝毫不乱,强弱有度,完全演绎出同名歌剧中人物的性格心态感情。。。。
所以,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听熟莫札特原作歌剧中的歌曲,才能体会郎朗同学演绎的厉害处。那首“让大家痛饮狂欢”只有郎朗将原曲的Contredanse节奏成功掌握,之前其他大师的演绎全都不知所云。还有本是二重唱的“让我们手拉手”,弹的神似之极,嗷嗷嗷嗷~~~
tudou.com/programs/view/lIHo5qWNj6c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08
这里可以听郎朗,音质不错,出道以来的作品基本都有
xiami.com/search?key=%E9%83%8E%E6%9C%97&pos=1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08
郎朗的巴赫小品吧,安神:
xiami.com/song/1769928860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10
去年6月悉尼的拉二吧
跟我一样喜欢专辑拉二的可能都对这个无甚感觉,但骂专辑那版拉二的估计都比较喜欢这样的诠释,呵呵
v.youku.com/v_show/id_XMjc2MTE2MjEy.html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12
这是我在闲闲书话一个帖子里看到的,我觉得这人是高人
作者:t20 回复日期:2009-01-04 11:46:54 回复
作者:带我去远方 回复日期:2009-1-4 11:20:18
技术和音乐性,本来是一码事,我不相信技术不精到的人,音乐会到位,我也不相信技术精到的人,会没有音乐性,技艺技艺,从古到今,这两个字都是连在一起的.李云迪的技术不如郎朗,这是明显的,但是沈文裕,却一直因为技术太好而被骂为超级牲口,机器人,外星人.钢琴疯子。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音乐性呢?脱离了技术,如何来衡量音乐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那么,感人算不算?感动了钢琴的门外汉算不算?
------------
朗朗比李云迪强
无论天赋基本功还是思考力表现力
作者:t20 回复日期:2009-01-04 23:14:26 回复
什么时候中国大点滴城市都有高质量滴音乐厅
什么时候中国人对钢琴科技含量对声学都有一定滴直接认识
什么时候再来评论音乐如何如何啦
光听碟片是听不出真正滴音乐素养滴
西方教堂特别是巨大突破滴哥特式教堂盖那么多不是白盖滴
历史根基深得很啦
中国差距太大啦
作者:t20 回复日期:2009-01-05 10:59:35 回复
作者:雅_哥 回复日期:2009-1-5 10:31:11
以我听古典30多年的历史,我是支持有实力的音乐家有自己的理解的,否则千篇一律,有什么听头?
------------
哈
诠释派
音与声滴微妙
听现场才是王道
朗朗能够高密度全球巡回演出,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滴
没有高强度滴现场演奏是不可能更深滴体会音乐之声滴真谛滴
同样,没有较丰富现场经验滴听众也很难真正进入音乐世界滴
中国音乐爱好者基本上不具备对于专业音乐厅和高质量钢琴滴鉴赏能力
对作曲家演奏家以及音乐厅声学效果滴把握都缺乏直接认识
又没有教堂所打下滴深厚滴历史根基
差太远啦
作者:t20 回复日期:2009-01-05 23:31:43 回复
哈
无论是作曲家演奏家还是听众必须具备滴素质有
1,充沛饱满滴体力
2,娴熟滴技术判断力
3,自由不羁滴想象力
4,深邃高贵滴心灵
5,对钢琴这种乐器之王滴身心共鸣
6,对空气震动滴敏感
其中五六两条只有天才中滴天才有可能体会
最后一条则是上帝滴恩赐,已经不属于世俗世界
朗朗经过努力有可能达到前四条
至于第五条,由于朗朗起点比较低启蒙时钢琴太差,可能很难体会一流钢琴滴深邃,不过如果运气好朗朗能够成为真正滴大师后还是有可能滴
至于第六条,就要看上帝是不是中国人啦。朗朗可以祈祷啦。迄今为止滴所有大师都没有对此有明确滴表达甚至暗示。也许是天机不可泄露吧。
作者:t20 回复日期:2009-01-06 11:57:25 回复
哈
还是培养培养听众啦,没有高质量滴听众群体,就不可能有高质量滴音乐。中国这种落后社会差得太远啦。
器乐是脱胎于声乐滴,也就是说最美妙滴声音是人声。器乐如歌嘛。一般来说,那个地方滴群众合唱水平高,那么那个地方滴音乐基础就雄厚,就会产生高质量滴听众群体,才谈得上音乐鉴赏什么滴。音乐是公共艺术啦。每一座教堂就是一座音乐圣殿啦。
对于人声而言,听众要认识到体会到腹腔胸腔颅腔喉管声带对于空气振动滴把握是非常重要滴,人体本身就是上帝最好滴乐器。如果认识不到这点,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乐器之王钢琴滴真正内涵,更不用说人琴合一啦。没有声乐素养就不可能有器乐素养啦。
现场是最最重要滴,没有高质量滴现场锤炼纯正声学品味,听碟片就没有场所感滴依托也谈不上回忆现场滴能力啦。一流滴作曲家演奏家听众之所以对音乐厅非常挑剔,就在于音乐厅滴声学设计是一门最最深奥不可预测滴学问。空气是非常奇特滴东西,空气震动滴完美随着时代变化也在变化,但背后是强大滴数学物理学材料学医学。在试奏之前仍然谁都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效果啦。音乐厅本身就是乐器啦。
没有一个音乐厅是完全一样滴,同一个音乐厅也没有一个时刻是完全一样滴。这就是为什么高强度全球巡回演出对于演奏家极端重要滴原因。对于空气震动滴敏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由上帝赐予滴。
钢琴作为仅次于人体滴乐器之王也同样遵循这样滴道理啦。
作者:t20 回复日期:2009-01-06 22:57:54 回复
作者:绿光练习簿 回复日期:2009-1-6 21:58:20
。
太过理性的人会从一切方面去进行评判,而忘了首先应该感受,我总结这是很多人不习惯郎朗的原因
--------------
哈
作曲家演奏家听众是浑然一体滴,三者都强才是真正滴强,而在这三者中间最重要滴是听众要强其次才是演奏家作曲家。而中国听众包括专业听众业余听众在这三者之中最弱啦。
很多人不习惯朗朗不是太过理性而是作为听众根本就跟不上演奏家朗朗前进成长滴脚步啦。知音是要相互滴。这也是演奏区听众区同区共振滴原因啦。音乐厅本身也是乐器也在变化,声学设计突破也是越来越快滴。
。
空气是非常奇特滴东西,空气振动滴高度敏感才是衡量真正音乐家和听众滴标杆啦。
听不懂先锋音乐就听不懂古典音乐啦。卡耐基音乐厅照样摇滚滴啦
这些年我走遍了世界各地,但最令我怀念的还是地中海那温暖的阳光
这是一位曾经先锋滴老兄滴心灵独白啦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13
听不懂先锋音乐就听不懂古典音乐啦。卡耐基音乐厅照样摇滚滴啦
---------------------------------
涵义混乱的一句话,不敢苟同。
这里的先锋音乐指什么?摇滚那样的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里面的先锋派?看上下文似乎是指前者。但无论是说听不懂摇滚就听不懂古典音乐,还是说听不懂先锋派就听不懂古典派,都是很武断的说法。
-----------------------------
先锋音乐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吧,指自由即兴的音乐,摇滚爵士乐类型在这方面走得比较远,所以它们的生命力旺盛
但其实古典音乐里的即兴感也很重要,70年代时,古尔达就更大胆地把即兴爵士更多的植入了古典音乐,当时遭到了保守派的炮轰,但时间证明古尔达是正确的
贝多芬的音乐,现在听起来还是很先锋前卫哦 *^ο^*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14
《牧童短笛》
用欧洲古典的和声复调手法演绎中国泼墨画,听着简单,手法醇熟
tudou.com/programs/view/9xbWMUYp1GE/
《春舞》
新疆风格,异域风情,很能突出钢琴音色的色彩奇丽,大爱~~
v.youku.com/v_show/id_XMTk3NTgzOTU2.html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17
瓦格纳本人是天才的,但是他将欧洲音乐艺术架到了一个不接地气的高度,而他的追随者并非都是和他一样的天才,于是后来大家都以自己音乐被接受的人少为荣,且越来越极端,并招来一堆欺世盗名者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18
其他人一生奋斗到的地方,我家小莫一出生就有了,OY
一度喜欢瓦格纳,后来成普通朋友了
其实乐章间不鼓掌的肇始来自19世纪末的德国,特别是瓦格纳及其追随者的作品,后来对于大部分德奥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的作品都依此例。但非德奥的作品不在此列,许多协奏曲的首演都是单独乐章,怎么会不鼓掌呢
柴一第一乐章结束不鼓掌简直是对钢琴家的侮辱。普契尼歌剧咏叹调后不鼓掌,就说明对歌唱家不认可!在我看来,“乐章间不许鼓掌”是一种不尊重历史也不尊重观众的桎梏。德奥交响曲中间不鼓掌是严肃,协奏曲乐章间不鼓掌就是装深沉了——门德尔松协奏曲除外
无与伦比的好笑
发表于 2013-6-13 10:19
今天听一首舒伯特吧
郎朗看样子也很喜欢舒伯特最后的奏鸣曲系列,连着两年的独奏曲目分别是D959和D960
D959也是我大爱,包含了乡愁、流浪、荒凉、死亡和爱的主题
可惜没有完整版,只有第二乐章,而且音质不佳,但是舒伯特是充满旋律美感的,所以影响不大
v.youku.com/v_show/id_XMzAxMzUyMT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