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发表于 2013-10-28 21:14

病态的爱。。。zt


“大树的故事”是中国当代积极倡导儒家思想的女性学者于丹教授,在她写的《论语感悟》一书中开篇所讲的寓言故事,用它来解释父母对子女的爱,像大树那样完全、无私地自我牺牲。

            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边玩儿。他特别喜欢这棵树。这一个大苹果树,长得很高,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子。
            这孩子天天围着树,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树底下睡觉,有时他捡树叶,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身上乱刻乱划。这大树特别爱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儿。
            玩着玩着,孩子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大树很想他。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这孩子有点不耐烦,他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想跟你玩,我现在需要很多高级的玩具,我还要念书,还要交学费呢。
            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卖了,你就有玩具,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把果子都摘了,欢欢喜喜地走了。
            就这样,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匆匆忙忙来,平时都没有时间来玩儿。等到他读书以后,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更老了。
            大树说,呀呀,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儿玩会儿吗?孩子说,我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哪有心思玩啊?我连俺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也没有钱盖房子呀。
      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高兴起来了,把树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这样有过来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大树已经没有果子也没有树枝了。孩子还是不高兴,一个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树下。
            这孩子说,我现在成长了,念完书,也成家了,我得世界上做大事。这世界上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远方,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啊?
            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听很高兴,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出海去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个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他的年纪也大了。
            他回到这棵树边的时候,大树跟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儿跟我玩了。
            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外面回来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回来就是跟你玩的。
            这棵老树根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样子了。

                                                                                                《论语》感悟 (p.6-7)



            这则寓言原名为《给予的树》(The Giving Tree),是美国作家舍尔赛尔沃斯汀(Shel SilverStein)写的,一九六四年出版。 于丹教授在引用这则寓言时,没有注明原著的出处,也没有说明这本书在美国人眼中的真正意义。


六十年代的美国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导的国家。基督教文化对美国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就这本书的内容上,大树那种完全的、无私的自我牺牲的“原型”取材于耶稣基督或者大自然。无疑,大树甘愿为爱牺牲的精神境界很崇高。

美国的读者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会想到耶稣基督为人类付出的牺牲;或者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实际上,这本书在美国的读者中争议很大,绝大多数读者持反对意见。可以说,尽管原文作者的动机很好,朔造了一个生动的形象,希望透过这个形象来表达一个有牺牲精神的理想榜样;然而,这本书有一个严重的缺陷,用宗教的概念来讲,它没有给它所爱的那个男孩带来生命和希望。用心理学的概念来讲,这本书的缺陷就是传递了一种不健康的牺牲。      


(1)爱不是自我牺牲:

            大树对孩子的爱是病态的。因为第一,它并没有管教孩子乱在它身上乱刻乱画;第二,它也没有教孩子如何生活。结果孩子长大了还要“啃老”。大树一生的精力都投放在孩子身上,期待着孩子的归来,因为孩子对它很重要。显然,大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愉悦。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宣泄”。

可是大树爱孩子,把孩子爱得连自己的生活能力都没有了,这不能说是爱。至少是一种病态的爱。很多时候,这种爱的“宣泄”是无意识的,并没有意识到爱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弗洛伊德称这种自我牺牲的爱是“自恋”;梅医生称之为“成瘾”;彭柯医生说它是“依赖”。大树宁愿牺牲自己,让孩子停留在生存的水平上,而不是鼓励孩子去成长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听起来大树为这个孩子做了一辈子的牺牲。但是爱不是自我牺牲。真正的牺牲,是在“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为了对方活下来,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耶稣为拯救人类而牺牲自己,但他并没有自己硬要走上十字架。他是被罗马兵杀死的。在面临危机的时候,母亲放弃自己求生的机会,用身体保护孩子,这是伟大的牺牲---她不这么做,她的孩子就要死。


            这种牺牲跟大树自己选择被砍是两码事。比如有些母亲相信,她们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婚姻,“好让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她们会这样解释:“我的孩子需要我。我宁愿牺牲自己,也要维持这个婚姻。”“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是值得的。” 还有的母亲竟然靠卖淫供儿子读大学。这些话里面,或者这些事里面,传递着这样的信息:“看我多么伟大!”美国第一个杰出的荣派心理分析师艾斯特哈丁博士(Dr. Esther Harding)描述这样的母亲“不带感冒病菌回家给孩子,但把心理病菌传给孩子。”她称这样的母亲是“带了面罩,”“看似慈祥,实为残酷。”这些母亲满足了她们自我伟大的需要,也获得了一种道德上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 这种自我牺牲并不是真实的。她们没有必要那么做。这是对苦难的曲解。母亲这样的自我牺牲,只会使孩子感到害怕和内疚,而在害怕和内疚中跟母亲建立的关系不会是健康的、真实的。因此这种牺牲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只不过是讨价还价的另一种方式”。


         这种自我牺牲不是美德。父母觉得他们“必须”或者“应该”为孩子牺牲自己,实际上这些“必须”和“应该”是父母自己制造的偶像,之后便自己拜倒在这个叫做“牺牲”的偶像前。如此一来,这些父母满足了自己自我正确的需要,获得了在道德上高人一等的感觉,但是这种自我牺牲不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并不需要那样做。孩子当然需要父母爱他,但是孩子更需要与父母建立一种真正的、健康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不能从父母所谓自我牺牲当中得到的。父母像大树这种自我牺牲,不管子在行为上看似多么伟大,但是孩子的价值和发展并没有得到父母的确认。实际上,这些父母被一种看不见的、强大的力量紧紧地控制起来,不仅丢失了自己,也透过自我牺牲,使孩子在负疚感和害怕中受到负面的控制。


(2)爱鼓励被爱者独立

            心理学认定爱有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爱永远把被爱的人看做是独立的个体;第二,爱永远尊重和鼓励所爱之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自己分离。彭柯医生说:“没有把所爱的人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鼓励所爱的人与自己分离,导致许多精神疾患和不必要的痛苦。”

彭柯医生和弗洛伊德一样,认为像大树这样的自我牺牲是“自恋”,因为它的快乐就在于他希望孩子不要离开它,跟他在一起玩儿。心理学家称之为“共生现象”。这在生物界是低级细胞生命的形式。在人类的家庭关系中,指的是夫妻关系,或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非常粘合,不分你我。家庭成员没有“我”或者“你”, 只有“我们”。个人的生活目标就是家庭的目标。这种关系看起来很亲密,但在实际上,并非真正的亲密,而是粘合在一起。因为靠得太近,各自缺乏空间成长,相互受到影响,最终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或者家庭成员都奔着家庭的同一目标而牺牲自己,让大家取得共同的舒适感。


“共生”引起“粘合”。这种粘合的现象就是一个人在无意识当中,把自己当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人在另外那个人身上看到自己。这样做的结果,是察觉不到自己把自己的想法、行为、态度、反应、情感以及性格等都转嫁给另外那个人。哈丁博士说:“这种态度其实是在说,我想让你开心,让你的生活顺利。我不想让你受一点苦和累。这跟对孩子扮演上帝的角色没有区别。”   

            这种粘合有许多的表现形式。比如,孩子需要分担大人的感受。一位父亲心情不好的时候,他的儿子不知情,放学回家高高兴兴地但对父亲说:“我的同学小虎借给我玩他的手提电脑。”父亲回答:“你为什么要用人家的东西呢?你自己的电脑不能用吗?你怎么这样下贱?再说,玩多了电脑会影响学习。你要知道什么才是对你最重要的。还有,小虎这小孩不爱学习,根本就不能跟他交朋友。”但是,有一天,父亲心情很爽,而儿子放学回来,脸上青紫了一块:“我跟同学小明打架了。”父亲会对他说:“哎呀!小孩子在一起,哪有不打架的?没关系嘛,你怎么不记得,上次小虎给你玩他的电脑呀?你要学会跟同学处好关系。”

            有的时候,父母会对孩子说:“你没看见我正在为奶奶生病的事情烦着呢,你怎么还在听音乐?你是铁石心肠呀?你要学会分担父母的痛苦。”“当你快乐的时候,不要忘记父母为你受的苦。”“你怎么回事?大家都开开心心,你这样哭丧着脸,不是破坏气氛吗?快点高兴起来。” 夫妻之间还会听到这样的话:“你跟妻子过好日子的时候,别忘了你可怜的妈妈,曾经为你牺牲了一辈子,此时此刻正一个人孤单单地守在灯下。”

            “子承父业”是常见的粘合表达方式。很少人会把它视为不正常的现象。有的时候,父母甚至还会夸口“在我儿子身上找到我的影子”,“这孩子跟他爹一个样,将来会有出息。” 有些寡妇会说:“看见我的儿子,就想起我过世的丈夫。我的心里就得到安慰。”

网上有一篇文章赞扬母亲:

儿子是她一生的使命,精神的慰藉和永远的话题。同事们笑称她是围着小鸡转的老母亲,她却引以为荣。操劳过度和精神压力导致她经常失眠,可她却告诉我们,有时深夜无法入睡,她就坐起来,看着四个熟睡中的孩子,她就心满意足,可以再睡一会。我们在他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永远最小,永远需要她照顾。即使我的孩子都上中学了,我回到北京时她还要为我铺床和做饭;哪怕她自己都站不起来时,还要叮嘱保姆为我做饭。不论我出门回来多晚,她照例都要见到我进门才能入睡。


美国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t Mahler)认为,人从出生到三岁的这段时间,是从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到与母亲的分离关系。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个分离过程,是一个人未来成熟的基础。一个都无法与成年儿女分离的母爱,除了给儿女的心中增加负疚感和能力不足的感觉之外,还给了儿女什么?


中国文化鼓励“粘合”。中国文化用“血浓于水”,“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你侬我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密无间”,“彼此不分你我”,以及“好得像一个人似的”等来形容这种关系的亲密程度,赞赏和鼓励这种粘合。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很常见的是父母称孩子“你永远是我的孩子。”孩子也喜欢称自己是“是父母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很多时候,这种“粘合”被“血浓于水”的亲情盖住了。

当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延续部分,他们没法视孩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因而在情感的层面上,也无法适当地回应孩子的需要,或者认同和识别孩子的情感。“小孩子家懂什么?”父母会这样认为。他们高兴的时候,孩子也应该高兴;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孩子也得认定不是坏的;他们认为对的,孩子不能以为有错。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难识别、接受和管理他们自己的情感。

在《非诚勿扰》的相亲节目中,常常会有男嘉宾提出不希望找一个“太粘人”的女友。但是他们也许不太了解,一个“粘人”的女友,是因为她从小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尽管她个头很高,看起里像个大人,甚至事业也很成功,她根本就没有在心理上长大。这些人结婚以后,照样会把这种心态带进婚姻关系中,导致婚姻失和,或者造成两人的冲突。比如,一位丈夫好几天不开心,并且冲妻子发火;因为妻子不愿意跟着他一起愁眉苦脸的。“我弟弟刚离婚,我妈很难过,我怎么可能高兴?你要是爱我,你就不会照样开心。”

这种“粘合”也会被集体自恋掩盖住了。有一首歌唱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非诚勿扰》(1012520)有个女嘉宾说她生活中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在奥运会上,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令她心中激动不已。当今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博士(Erich Fromm)在他写的《解剖人的毁灭行为》一书中指出,对父母的孝顺、忠心的表达,得到集体的认同,不会有人产生异议。“集体自恋的对象不是个人,而是个人所属的集体。深情地称呼我的祖国、我的宗教等是最奇妙的、最具文化特征的、最有力的,最具有和平的的表达方式。听起来一点也不疯狂,相反,像是在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忠城。” 弗洛姆博士指出,这是“集体自恋”的表达形式。


“共生”及“粘合” 产生看似“和谐”的家庭。但是,它只能是一种“功能紊乱的和谐”。大树难以忍受孩子与他在情感上、身体上的分离,就冲着大树完全的牺牲,孩子已经有了“大树情结”,要是不回来跟在它在一起,不能不感到内疚和不安。这个孩子当然是一个无能的人,他没有机会开发自己的潜能,不得不一辈子依赖大树生活。

一些年前,有个牙都快掉光的外地老太太在广州火车站拾破烂。她穿着皱巴巴的衣服,脸上也脏兮兮的,瘦弱的肩上扛着一个沉甸甸的袋子。当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来拾破烂时,老家人微笑着,很自豪回答:“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呢!小儿子还在等我赚钱给他娶媳妇呀。”“我的小儿子今年二十八岁啦,他在家乡的工厂上班。”不管是老太太的儿子没有能力自己筹办婚事,还是他觉得应该让母亲到外面讨钱为自己娶媳妇,母亲和儿子都不会意识到,儿子和他未来的妻子将要为母亲今天的牺牲付出怎样的代价。

            有一位母亲抱怨她的“啃老族”女儿,说她每天都要为已经成年的女儿洗衣做饭:“我要是不做饭,她就不吃;我不洗衣服,她的脏衣服堆得到处都是。那怎么办?总不能看着孩子不吃饭吧?”现代研究发现,为什么有些人戒酒困难?原因就在于他们可以依靠父母。这些父母一方面抱怨和担心他们的“啃老族”子女,另一方面,谁也不愿意放手。这就像要解决空气污染,又不去发现污染源一样,问题当然不会得到解决。

(3)爱中没有负疚感

看到孩子回来了,大树笑了。大树用它的“笑”,把负疚感装进孩子心里。于丹教授没有提及因为大树“自我牺牲”的行为,促成了那孩子生活上的无能,她用这个故事教育大家:

老树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是在树下玩大的孩子¼可是,真等到我们回到树根边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太多的遗憾了¼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的话,我们就是捶胸顿足,涕泗磅礴,再三追悔,都过去了,来不及了。(《论语》感悟p. 7-21)   


            负疚感,中文字典的解释是觉得自己抱歉,对不起人的意思。中文的内疚感、负罪感等,都表达着同一个意思。心理学家把负疚感定为是一种精神上和情感上经历的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人感觉到自己做错了事情,或者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勇气做;已经做的事情而没能完成等。如果一个人违背了起码的道德标准,或者犯了罪,这个人没有觉得自己内疚的话,他倒不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有的时候这种人会是很危险的。对父母的负疚感,很多时候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情感。心理学家称之为“假负疚感。”


在弗洛伊德看来,假负疚的情感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造成的。当父母亲讽刺挖苦孩子的时候,或者对孩子没有善意的时候;小孩子感觉到被父母拒绝、忽视,他的精神生活中就会留下跟爱有关的创伤。他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以后他就生活在这种心理暗示和威胁之下,内心总有焦虑不安,感到自己处在一个无法预见的,转眼就会失去的假负罪中。西门子教授认为,假负疚感源于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久而久之就会把父母的价值观转化成自己的。比如,父母告诉孩子:“你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你生来就是要照顾哥哥的”;“我为你牺牲了自己的事业。但这是我做妈妈的责任。”“要不是为了你,我早跟你爸离婚了!”这样的话会在孩子心理成为负担,孩子会觉得他必须完美、必须成功、必须做得好,必须努力让自己强壮来卸下父母肩头的重担,所以学会了担当责任,以此来讨好父母。阿德勒博士认为,假负疚感来源于一个人拒绝接受自己自信心低下。荣认为是不能接受自己意识当中不愉快的部分,荣称这部分是“阴影”。屯尼尔医生的观点是,假负疚感是他人论断与暗示的结果。

            屯尼尔医生写过一本书叫做《负疚感与恩典》,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他在书中指出,假负疚感会导致“易怒”、“顽固”、“进攻性强”、“缺乏安全感”,以及“绝望”等情感;会使人产生恐惧,而恐惧正是“神经质”产生的根源。

            西门教授称“假负疚是一种残酷的、具有毁灭性的工头”,是“情感敲诈”。为什么?第一,负疚感会让人越做越多,但不管自己多么努力,还是掉进要表现自己的状态里不可自拔;第二,作为情感敲诈,负疚感可以是控制别人最好的武器。      

在日常谈话当中,男人们会因为母亲活得不尽如意而指责自己没有能力,会说些诸如“我对不起我妈,我很内疚”之类的话。尤其是当这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他的母亲却去世了,他会说:“我很难过,因为我没能让我妈享到福。”假负疚感可以使人瘫痪,也可以杀人不见血。

美国有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调皮捣蛋的人被法庭送到精神病院。结果他在那里仍然不守规矩,反而领着病友热热闹闹地开派对。医务人员拿他没有办法。医院里有一个护士长,平时总穿着一身白衣,说话柔声细语的,一点看不出她的邪恶。有一天这个捣蛋鬼开了派对之后,这位护士长对他说:我认识你母亲,你觉得如果我告诉你母亲这件事,她会怎样?结果,这个人自杀了。因为护士长的话对他是一种心理暗示,他为对母亲那种扭曲的责任而自责,痛苦不堪。他在母亲的负罪感下面瑟瑟发抖。

儿子之所以害怕母亲知道他在医院里的表现不好,是因为他母亲从小就运用负罪感作为工具来抚养他长大。有的男子成人后对此感到愤怒,就完全对母亲置之不理;但很多男人却会因负罪感没有面对能力面对母亲。不论哪一种表现,实际上,他们都害怕自己的母亲。这种人不光有华人的男子,白人男子也有这种趋向。母亲总是依赖心理控制,非常娴熟地运用负疚感来控制儿子。

这样的影响有两个:第一,毁灭儿子的婚姻。特别是当婆婆不喜欢儿媳的时候。母亲可以用很多心理暗示,比如用沉默、讥笑、讽刺、悲哀的表情,言语等等来控制儿子。第二,男人也无法真正爱母亲,或者爱其他人。因为他不明白爱的顺序。这是造成很多夫妻离婚的原因,即使不离婚,他们的妻子也很痛苦。这也是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家庭矛盾和婚姻失和类型。

几年以前,一位从中国到美国探亲的母亲,看到儿子每每回家都要先亲吻太太,心中大为不快。有一天,母亲对儿子说:“我无法忍受你每天回家亲你老婆。我今天要看到你给她一巴掌!”儿子从来不抗旨。因为他从小到大一直是母亲眼中的“好孩子”、“孝顺儿子”。

            但这一回,儿子愣在那里足有两分钟。他感到害怕、无奈、痛苦。他爱他的母亲,也爱他的妻子。何况这是在美国,打人是违法的。儿子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听见了汽车的声响。妻子下班回来了!这时母亲又喝斥道:

      “你听见没有? 你如果今天不给她一巴掌,我就一头撞墙死给你看!” 说着,母亲真的从沙发上站起来。

            工作了一天的妻子,这时像往常一样带着疲惫的身体和幸福的期待走到丈夫跟前。冷不防,看见铁青着脸的丈夫突然举起右手,狠狠地朝自己脸上打了下去。

            母亲长长地舒了口气,重新坐回到沙发上。

            震惊的妻子,捂着火辣辣的脸,含着眼泪,抓起了桌上的电话…几分钟后,一把铮亮的手铐铐住了儿子的两个手腕上。儿子在母亲面前被警察带走了。后来,这对曾经恩爱的小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


            你相信这位母亲真的会“撞死在墙上吗?”她虽然发誓要伤及自己,用自己的健康、幸福、乃至生命来威胁儿子,但她一般不会这么做。她只是在带儿子入戏而已。但这一招不仅有效,而且最成功。因为她制造了紧张空气,把过错从自己身上推得干干净净,搞得真真假假,让儿子觉得全是自己的错,所以,这个时候必须选择效忠母亲,义不容辞地救母亲脱离痛苦。儿子用坐牢和失去婚姻的代价,保证了母亲演出的成功。

            更多的时候,处在婆媳矛盾中的母亲既不哭,也不闹;她用一种悲伤的神情、悲哀的眼神、悲凉的声调告诉子女:我的幸福、我的健康,都在你的手里啊!你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给我想要的!我不必亲口告诉你我要什么。别问,什么都不要问。我的眼睛已经告诉了你。你去猜、你去想;猜不出、想不到,我就受苦给你看!那就是你的错。你不给我一个满意回答,我就病给你看!痛苦给你看,死给您看!   


假负疚感不仅仅反映在对父母的态度和行为中,也延伸到成年人的其他关系当中。一个人可以与他不爱的女人结婚,因为对方的家庭曾“有恩”于自己或者家人。一个女孩子可以因为“感恩”而“以身相许”。那些被成功驱使而早逝的精英,那些被忧郁症或者其他精神问题折磨的人,那些成为“二奶”或者“小三”的人,在他们的心中,假负疚感常常是“背后的操盘手”,让他们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


于丹教授在引用了这则寓言之后,论述要如何用行动来孝顺父母。可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插入原著所倡导的自我牺牲精神当中,用一系列“禁止”和“教导”试图实施孝道,结果只能把意识包裹起来,使人掉进假负疚的情感当中,被假负疚感所驱使。但是,假负疚感是个强大的武器,一个看不见的杀手,对成年人的婚姻、家庭、幸福、乃至生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它就像是一个人心中的敌人,用人的失败来羞辱人自己;它吞没了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成为人的主人,而人却成了假负疚感囚禁的犯人—道德教育的犯人。

但是人为了假负疚感付出的代价实在很高。



Zt. 有感于公婆和老公之间所谓的亲情和爱。。。


勒白阿仁 发表于 2013-10-29 06:25

病态的帖子,婆媳矛盾没有谁对谁错,聪明的做法也不是纠结谁对谁错,而是要在过日子的过程中学会如果让家庭和睦。中国社会80后的年轻夫妇离婚率居高,一方面是因为独生子女根本不会参考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类似的狗屁文章太多,任何事情远不是非黑即白的,于丹号称论语读了不少遍,只学会了老孔诛少正卯时的偏激和病态,真正儒家的仁和恕她知道个屁。但解读于丹的这个作者更是狗屁不通,自己作了怨妇,就恨不得让所有人都作怨妇。楼主篇尾那个有感,只能说是被这类文章挠到了心里的痒痒处,自己的生活也许会越来越糟糕下去

龙宝2012 发表于 2013-10-28 21:42

太长

colacola_2013 发表于 2013-10-28 22:12

很多父母就是用这种爱绑住孩子

chocomoo 发表于 2013-10-28 22:18

爱都是自私的

yides 发表于 2013-10-28 22:34

做父母的都一样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3-10-28 22:59

爱如果不自私,那就不是爱

Anonymous 发表于 2013-10-28 23:02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3-10-28 22:59
爱如果不自私,那就不是爱

那这个世界还是少点爱更好。

安家龙 发表于 2013-10-29 13:33

勒白阿仁 发表于 2013-10-29 06:25
病态的帖子,婆媳矛盾没有谁对谁错,聪明的做法也不是纠结谁对谁错,而是要在过日子的过程中学会如果让家庭 ...

哎哟,这个要同你
还有因为自认为爱是自私的,所以就要少爱的逻辑,让人目瞪口呆~~~

Anonymous 发表于 2013-10-29 17:17

勒白阿仁 发表于 2013-10-29 06:25
病态的帖子,婆媳矛盾没有谁对谁错,聪明的做法也不是纠结谁对谁错,而是要在过日子的过程中学会如果让家庭 ...

看文章最好不要动不动针对具体的人,别人的生活你怎么就从几行字里就看出端倪呢?不要以为自己很深刻。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病态的爱。。。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