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life
发表于 2014-6-9 02:20
Amatista 发表于 2014-6-6 10:47
你搞错了吧
这三个表是各个国家对中国的影响力的看法,不是德国对各个国家的看法啊
人家二战的时候是战友,生死与共过
ultralife
发表于 2014-6-9 02:26
hh2 发表于 2014-6-6 12:46
德国人欧美同比,才来的感觉良好。去过日本就良好不起来了。虽然说起来德国20年一直在发展,日本说起来都停 ...
这点绝对是, 比如炸珍珠港那个精确彻底,
xulan9cn
发表于 2014-6-9 02:46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6-6 12:39
我帮你讲了, 这丑人我做了吧。
我公司这女老板最大的共鸣就是日本的厕所, 她要求我们在 ...
女老板对日本印象好很奇怪啊,因为日本别的与德国是互粉,但女权运动真的差欧美国家几条街啊。
我们公司的女上司去访问日本,介绍时个个日本人都很吃惊,谈话时几乎不正眼瞧她,反而把旁边的男日本代理作为谈判对象,让她很受伤。
相反,日本公司的女职员,只有做秘书、办事员的机会,没一个做到管理层的。最具象征性的是,男职员的工作服是白衬衫西服或至少西裤,女职员的工作服是白衬衫外加围裙
鱼之乐
发表于 2014-6-9 14:10
Amatista 发表于 2014-6-6 09:47
你搞错了吧
这三个表是各个国家对中国的影响力的看法,不是德国对各个国家的看法啊
毕竟当年是战友,战斗情谊哇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6-9 14:44
xulan9cn 发表于 2014-6-9 02:46
女老板对日本印象好很奇怪啊,因为日本别的与德国是互粉,但女权运动真的差欧美国家几条街啊。
我们公司 ...
去日本几天, 一般只看到好的一面, 那些人对她鞠躬看都看到腰疼的. {:5_387:}
hh2
发表于 2014-6-9 18:07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6-9 14:44
去日本几天, 一般只看到好的一面, 那些人对她鞠躬看都看到腰疼的.
在日本呆久了,就更只看到好的一面了。去找几个永居或入籍的聊聊,简直会到偏激程度。
中国人移民日本的主力军是来自东三省,不是没有理由的。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6-9 19:00
hh2 发表于 2014-6-9 18:07
在日本呆久了,就更只看到好的一面了。去找几个永居或入籍的聊聊,简直会到偏激程度。
但听说, 日本人在当地很不待见中国人的. 而且日本吃是好, 但是工薪阶层家庭的居住条件我不敢恭维哦. 有钱人是另论.
hh2
发表于 2014-6-9 19:34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6-9 19:00
但听说, 日本人在当地很不待见中国人的. 而且日本吃是好, 但是工薪阶层家庭的居住条件我不敢恭维哦. 有钱 ...
反正不但比在中国当地待见中国人多了,比德国也好很多。当然也不是专门针对中国人。10多年前破坏靖国神社大门的中国英雄,关十几天出来后还是回日企工作,说里面也受日本警察善待。微博上看在京都穿T恤宣示钓鱼岛主权的,到处依然被好好招待。
再看看人民日报登的这个,其他哪国警察都做不到。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6-12/19/content_12137100.htm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6-9 19:41
hh2 发表于 2014-6-9 19:34
反正不但比在中国当地待见中国人多了,比德国也好很多。当然也不是专门针对中国人。10多年前破坏靖国神 ...
哦, 我没有去亲身经历过, 不敢发言. 你是自身经历, 还是听说的???
hh2
发表于 2014-6-9 19:57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6-9 19:41
哦, 我没有去亲身经历过, 不敢发言. 你是自身经历, 还是听说的???
我自己就算经历也怎么能作数?完全可能是我自己编的。但这是中国媒体采访在日本日企工作的,在中国当时很著名的反日英雄,人家自己说的呀。。
他说,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大多是友善的,他也不觉得平时受到了日本人的歧视,或者说这种歧视“还不如中国当地人对外地人的歧视那么厉害”。
至于不回国的原因,除了个人问题之外,冯锦华说得很具体:“外国的空气清新,警察不打人骂人。”他说,他通过在日本被捕、被关、被审的一系列过程,深深意识到健全的法制的重要性。他被关押21天,“首先他们没有进行身体上的接触,虐待。至少表面上没任何区别对待。经常有被拘留的人和警察吵起来,警察也不敢打骂。在法庭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叫谁来出庭作证,只要预先要求都可以。”
他说,在日本,他觉得活得轻松,单纯,“每个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没人打搅你,没人故意找你的麻烦。”
http://news.sina.com.cn/c/2001-12-27/43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