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的新材料可使飞机客舱安静千余倍
CNBETA网站06.05.2015消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橡皮薄膜(rubber membrane)材料。据悉,通过将0.25mm厚度(约0.01英寸)的橡皮薄膜包覆在蜂巢结构上,该装置能够非常有效地消除低频噪音(1000倍以上),对于有着庞大的发动机的客机来说尤为有效。不过追求燃油经济性的航空公司可能无法立即部署这一新技术,因为当前该材料的最大问题,就是会增加6%的飞机重量。这项研究的相关文章已经发表在上周出版的《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
来源:网易新闻 不错!不过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发明乘客用的逃生座椅,战斗机都有弹射座椅用于逃生,虽然飞行员都是受过训练从而可以适应弹射座椅高速弹出和跳伞降落,但是对于普通人的弹射逃生肯定也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设想的是,一旦发生空难,逃生机制启动,机舱上部马上脱开并把座椅向上弹出,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出上下2个大气囊,上大下小,把乘客夹在中间,这样乘客就能稳稳落地了,而且降落过程中不会被异物擦伤或跌伤。{:5_387:} 本帖最后由 My懂席的 于 2015-5-6 10:39 编辑
live 发表于 2015-5-6 10:28
不错!不过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发明乘客用的逃生座椅,战斗机都有弹射座椅用于逃生,虽然飞行员都是受过训 ...
两百个乘客一起“喷射”出去,以这样的速度,和大气稀薄程度
撞死,冻死,憋死,晕死
如果按次序一个一个射,第一个人射出去开始慢慢降落了,这时第二个射出去,啪,打耙成功,这俩死得可真够疼的(当然第一个或许已经冻死或憋死了)
这射人和射精差不多,谁运气好才能投胎,其他人都是陪葬。
所以应该要科学家们仔细合理地规划一下。
另外,如果客机有逃生机制的话,驾驶室配不配置呢?若不配置,是不是规定正副驾和机师不能使用乘客弹射器逃生?若配置,是不是要规定正副驾的逃生时间、逃生前必须偏离住宅区、找海或山?若配置,在城市上方,飞机失控,正副机长和机师是先逃生,还是先尽量让地面损失减小?
这些伦理问题很难解决的。从求生的人性角度来说,又有多少正副机长会像那些沉船的船长那样,让乘客逃生,自己与船同归于尽?
以后一旦飞机出点什么状况,机长等就会到后面来和乘客一起逃生,然后飞机怎么样就不管了,(就算法律规定不能这样,但人性使然,反正逃生后就是受刑罚呗,命保住了),说不定这飞机上200人存活了,但地面死了好几万人呢? 快点应有到飞机上吧,这样飞行旅行就没那么难受了,10小时耳边的轰隆声真的很痛苦。 live 发表于 2015-5-6 09:28
不错!不过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发明乘客用的逃生座椅,战斗机都有弹射座椅用于逃生,虽然飞行员都是受过训 ...
又回到老问题了,是造摔不坏的飞机,还是造不摔的飞机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5-6 09:35
快点应有到飞机上吧,这样飞行旅行就没那么难受了,10小时耳边的轰隆声真的很痛苦。
不是有主动降噪耳机嘛。 李伯凌 发表于 2015-5-6 10:46
不是有主动降噪耳机嘛。
哦,第一次听说。德国可以买到吗?叫什么?我对噪音比较敏感,每次乘飞机被折磨得难受。 李伯凌 发表于 2015-5-6 10:46
不是有主动降噪耳机嘛。
那个还是不舒服~~ live 发表于 2015-5-6 10:28
不错!不过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发明乘客用的逃生座椅,战斗机都有弹射座椅用于逃生,虽然飞行员都是受过训 ...
而且还要准备降落到水上的装置,降落到山脉上的装置,雪地里的装置。。。。如果200多号人降落到西伯利亚。。。。。救援除非直升机,否则也很难快速到现场吧,两百号人不早就冻死了。。。。大件衣服啥的估计不会有这个弹射特权吧,都陪葬飞机了 飞机飞行最危险的时段是起飞和降落,实际上根据这两个时段的特点来设计空难逃生方案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安全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目前飞机的空难逃生方案太弱了,几乎等于没有。
当然,如果是碰上德国之翼和马航失联这种由机长故意造成的空难,什么方案都是白搭。 坐飞机最受不了的就是噪音
其他还可以将就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5-5-6 11:04
而且还要准备降落到水上的装置,降落到山脉上的装置,雪地里的装置。。。。如果200多号人降落到西伯利亚 ...
我这个方案不怕水不怕山可能怕冷,但比战斗机的弹射座椅更安全,因为是用大气囊把乘客裹在中间,就是类似于一个大气球中间包个人。 live 发表于 2015-5-6 11:20
我这个方案不怕水不怕山可能怕冷,但比战斗机的弹射座椅更安全,因为是用大气囊把乘客裹在中间,就是类似 ...
可是要包200多个人。。。。大家有足够的氧气吗?不过可以好好改进,技术会改变一切{:5_332:}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5-5-6 11:23
可是要包200多个人。。。。大家有足够的氧气吗?不过可以好好改进,技术会改变一切
我设想的是以座椅为逃生单位,就是说3到4个乘客为一组,逃生时整个客舱就像蒲公英一样一下散开。以整个客舱作为逃生单位肯定不合适。 live 发表于 2015-5-6 11:25
我设想的是以座椅为逃生单位,就是说3到4个乘客为一组,逃生时整个客舱就像蒲公英一样一下散开。以整个 ...
可以申请专利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5-6 11:30
可以申请专利
知易行难。 live 发表于 2015-5-6 11:36
知易行难。
老大,你是概念有了,但到具体可行的产品,还是有很长路。
需要很多方面合作才做得出来吧?
但概念不可以申请专利吗? 贺贺有名 发表于 2015-5-6 10:42
又回到老问题了,是造摔不坏的飞机,还是造不摔的飞机
这两种飞机都不可能有吧。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5-6 11:38
老大,你是概念有了,但到具体可行的产品,还是有很长路。
需要很多方面合作才做得出来吧?
但概念不可 ...
是的,呵呵,不过没有精力去申请专利。
而且这个至少要做个模型小试一下才靠谱啊。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5-6 09:59
哦,第一次听说。德国可以买到吗?叫什么?我对噪音比较敏感,每次乘飞机被折磨得难受。
叫noise cancelling kopfhoerer,华为有一个这种耳机,据说不错,而且价格也公道
http://www.vmall.com/product/1517.html live 发表于 2015-5-6 10:25
我设想的是以座椅为逃生单位,就是说3到4个乘客为一组,逃生时整个客舱就像蒲公英一样一下散开。以整个 ...
携带太重,而且这个东西本身就要经过Safety要求,就像一个汽车里的Airbag,原理简单,安全性证明非常复杂,飞机的Sicherheitslevel比汽车高一个等级,然后还要载几十个这玩意 fusion 发表于 2015-5-6 19:50
携带太重,而且这个东西本身就要经过Safety要求,就像一个汽车里的Airbag,原理简单,安全性证明非常复杂 ...
确实是不容易的,但是不能不搞。 live 发表于 2015-5-6 10:16
飞机飞行最危险的时段是起飞和降落,实际上根据这两个时段的特点来设计空难逃生方案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安全问 ...
去年都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掉下來了,有失踪的,有被導彈打的,還有自己撞山的,光起飛降落已經out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