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5-10-28 14:17

中国驻德大使:中国人在德国抢奶粉让我很伤心(图)



  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中国之声图
  @ 中国之声:【史明德:中国人在德国抢奶粉让我很伤心】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接受中国之声独家专访,谈到国人抢购德国奶粉时他坦言很伤心,“偌大一个中国,如果婴儿都要靠外国奶粉来供养,全世界也养不起,但这个问题根源也很清楚,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诚信问题,我们的企业要取信于民,要有最起码道德底线。”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0-28 14:24

美国人民还要靠外国衣服才能保暖,岂不是更可怜

umzug2013 发表于 2015-10-28 14:28

德国部长要用pGu才能写博士论文,{:5_334:}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4:35

本帖最后由 harryzs 于 2015-10-28 14:00 编辑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0-28 13:24
美国人民还要靠外国衣服才能保暖,岂不是更可怜

比如什么衣服?

美国人觉得在美国卖的衣服质量太差,而且有毒,不敢穿,然后到其他国家去买衣服穿 或者 让生活在其他国家的亲朋好友把衣服买了邮寄到美国去?

lioumang 发表于 2015-10-28 14:37

umzug2013 发表于 2015-10-28 14:39

lioumang 发表于 2015-10-28 13:37
統治集團首先自己要有誠信,要取信於民。否則上梁不正下梁歪。

德国部长要用pGu才能写博士论文,{:5_334:}


是的,自己的事先做好,再去教育别人。

长汀烧大块 发表于 2015-10-28 14:47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3:35
比如什么衣服?

美国人觉得在美国卖的衣服质量太差,而且有毒,不敢穿,然后到其他国家去买衣服穿?

且不论衣服,就说农副产品,本来就是世界各地各有分工。

德国也进口澳洲新西兰产的羊毛,法国的葡萄酒,不是因为自己不能产,而是品质或者生产的效益比不上。

在我看来国内进口奶制品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纬度和气候,其实是不适宜饲养奶牛的。仅仅靠内蒙古一地有限的奶源,要供给全国人民肯定是供不应求,所以从欧洲进口也是无可厚非。

毒奶粉一定程度上和这也有关系,不是在最适宜的条件下饲养的奶牛,生产出来的牛奶很难达到标准,所以不法分子就往里加添加剂

multi 发表于 2015-10-28 14:48

讲这些没有用,中国人理由多的很,没有错的

lioumang 发表于 2015-10-28 14:48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4:53

本帖最后由 harryzs 于 2015-10-28 13:57 编辑

长汀烧大块 发表于 2015-10-28 13:47
且不论衣服,就说农副产品,本来就是世界各地各有分工。

德国也进口澳洲新西兰产的羊毛,法国的葡萄 ...

客观条件无法改变,老百姓不会抱怨。

德国允许有毒的澳洲新西兰产的羊毛在德国市场上卖?
德国允许有毒的法国的葡萄在德国超市里卖?

vw的尾气门事件,瑞士直接禁止销售VW的相关汽车,这就是政府该给老百姓做的事,虽然瑞士的汽车也需要进口。
http://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15/sep/26/volkswagen-emissions-scandal-switzerland-bans-sale-of-some-models


让有毒的奶粉出现在老百姓的婴儿的奶瓶里面本生就是一种错误,和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养牛没有关系。

umzug2013 发表于 2015-10-28 14:57

multi 发表于 2015-10-28 13:48
讲这些没有用,中国人理由多的很,没有错的

再说下去,就成五毛党。。
停。

矢车菊 发表于 2015-10-28 14:59

这有什么好伤心的
人家德国还要靠进口人口来填补劳动力呢
虽然进口产品质量较为高端,价格较为昂贵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0-28 15:02

本帖最后由 xuxiaoyao 于 2015-10-28 14:05 编辑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3:35
比如什么衣服?

美国人觉得在美国卖的衣服质量太差,而且有毒,不敢穿,然后到其他国家去买衣服穿...

美国国内纺织品都是进口的,没有美国产的。中国市场上的原装进口奶粉有毒吗?

fangxiao100 发表于 2015-10-28 15:03

《南方都市报》专访周燕:破除“食品安全”中政府监管的迷失

“政府监管”本身就是问题

南方都市报:“三聚氰胺事件”,为何说是政府监管本身的问题?

周燕:牛奶如果按照市场价格配置,本应像瓶装水一样,不同质量的产品价格不同,为何会有厂家往里投有毒的三氯氰胺呢?按照价格理论,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要在相同的价格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或者相同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价格,市场的竞争会迫使它去做对消费者有好处的事情。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这不是道德约束的结果,而是“优胜劣汰”的结果。企业提供有毒的奶粉,如何能够在市场上生存呢?

中国牛奶的供应链是奶农——奶站——牛奶公司,消费者不需要懂得太多的牛奶专业知识,这三个环节之间就会因为竞争而产生监督。如果有奶农掺入有害物质,奶站会低价或拒绝收购该牛奶,在竞争下收购其他奶农的产品。如果奶站掺入有害物质,牛奶公司会对其进行识别,并对不同质量的牛奶差别定价。每个供应链环节上都存在竞争,使得不同的牛奶因其质量不同具有不同的价格。正是因为存在竞争,奶农之间、奶站之间、牛奶公司之间不可能串通一气,一起投毒。而现实的结果却恰恰相反,为什么?

三聚氰胺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化合物,没有厂家会买来掺进牛奶里。一些人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往牛奶里添加尿素,而三聚氰胺是尿素与牛奶作用的副产品。为什么人们要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呢?不同质量(蛋白质含量不同)的牛奶,在市场的竞争机制下应该会呈现出不同的价格。奶农、奶站与牛奶公司串谋起来的原因只有一种:让那些蛋白质不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又有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检测。实际上,正是政府不顾中国的奶牛是散户养殖的实际,而强制规定蛋白质的高含量,逼得奶农不得不往里面添加尿素,最终导致“三聚氰胺事件”出现。这是典型的“逼良为娼”。

南方都市报:为何一出现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媒体都认为是政府失职,呼吁要加强监管?

周燕: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加强政府监管似乎是众望所归,监管不力似乎是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要问的是,在同样的监管体制下,为什么有的产品就没有质量问题,而有的产品就有呢?“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了牛奶的质量问题,被认为是监管不善。但为什么在同一监管体制下,瓶装水却没有问题?市场上从1元一瓶的怡宝纯净水,到14元一瓶的依云矿泉水,再到160元一瓶的萨奇矿泉水任君选择。除此以外,“地沟油”与“假冒伪劣产品”为何屡禁不止?难道消费者真的不知道它们质劣吗?

实际上,不单单是媒体,学界也流行这类“政府监管论”。正是这种错误的学说导致了政府、媒体和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错误认知。“政府监管论”的理论基础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即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有差异,掌握信息充分的人,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则处于不利的地位。例如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那么他就会以次充好,卖高价,令消费者蒙受损失,因此需要政府进行监管,纠正这种行为。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解释的著名现象包括“劣币驱逐良币”、“柠檬市场”等。这些貌似推理严谨的结论,却被真实世界无情地推翻,现实中,二手车市场从不缺乏好车、优质车。为了降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中有专门赚取信息费用的二手车经纪人。除此以外,车行的免费修车保障也是降低此类交易费用的。因此,在二手车市场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只有劣车而没有良车”的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没有用的理论,是个套套逻辑。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意味着信息费用广泛存在于市场中。经济学研究的关键不是为政府干预寻找理由,而是需要研究在信息费用的约束下,市场会如何运作,市场中有哪些安排会降低信息费用。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的政府监管论,逻辑推到尽,必定是计划经济——由政府监管所有产品和所有的生产环节。

blastwave 发表于 2015-10-28 15:03

不知道他伤心个什么劲儿,中国人没有一罐奶粉是抢来的吧?我想都是实打实用钱去买的。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5:07

本帖最后由 harryzs 于 2015-10-28 14:09 编辑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0-28 14:02
美国国内纺织品都是进口的,没有美国产的。中国市场上的原装进口奶粉有毒吗?


美国人穿的衣服和中国娃喝的奶粉不是一回事。

美国人觉得在美国卖的衣服(就算全是进口的,贴的美国的标签,就算全部是made in CXXX)质量太差,而且有毒,不敢穿,然后到其他国家去买衣服穿 或者 让生活在其他国家的亲朋好友把衣服买了邮寄到美国去?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5:09

blastwave 发表于 2015-10-28 14:03
不知道他伤心个什么劲儿,中国人没有一罐奶粉是抢来的吧?我想都是实打实用钱去买的。

话糙理不糙 {:5_387:}

XML 发表于 2015-10-28 15:12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3:53
客观条件无法改变,老百姓不会抱怨。

德国允许有毒的澳洲新西兰产的羊毛在德国市场上卖?


屁话,说得好象三鹿集团没被处罚,现在还存在似的。

绿色的田园 发表于 2015-10-28 15:12

中国人自从信仰了共产主义,道德底线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根本就没有道德了,谁越小人,谁就能在中国社会混的如鱼得水。以前一直拒绝有宗教信仰,坚持从小到大灌输的无神论,可是对这个社会越看越失望的时候,猛然发现那些有神论的团体和社会人士普遍要有道德和道义

atlantic 发表于 2015-10-28 15:13

有一种滑稽现象:

在中国生活的中国人,拼了命的去买德国代购产品。
在德国生活的中国人,拼了命的从国内带各种产品。

贱人,想必就是如此吧。。。

Triberg千钟屋 发表于 2015-10-28 15:14

德国的方便面从来做不成康师傅那个味道的,我在德国也在超市买奶粉,但是是给自己吃,从小就喜欢吃干奶粉!在中国吃伊利的(当时中学流行减肥,女生都先自己胖,我于是就只吃伊利粉色外包装29.9人民币那种,低脂的)。随着年龄往上涨和网购的进步,我在中国时也从京东网购新西兰的牛奶或者在伊势丹地下商城直接买。我现在在德国,也丛亚超网购康师傅的面霸,每次都是订20包20包的,也没有难过的感觉!话说我自己挣的钱,给自己花,也没偷税漏税,我吃奶粉喝康师傅辣汤十分自豪着呢!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5:16

本帖最后由 harryzs 于 2015-10-28 14:19 编辑

XML 发表于 2015-10-28 14:12
屁话,说得好象三鹿集团没被处罚,现在还存在似的。

Google一下吧: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呵呵只有出口转内销了??)。。。。。”


请问,其他几个三鹿的小伙伴现在还在吗?

atlantic 发表于 2015-10-28 15:18

atlantic 发表于 2015-10-28 14:13
有一种滑稽现象:

在中国生活的中国人,拼了命的去买德国代购产品。


德国亚超大多数都是中国客户,疯狂去买老干妈,老抽之类的致癌物质。。。

Triberg千钟屋 发表于 2015-10-28 15:18

中国奶粉有问题,中国人从德国从新西兰代购。德国大众Abgas用软件造假,德国人也开始放弃柴油车去法国买车,也没看见德国驻法大使说什么... 中国偌大的一个国家,不可能用自己做薄弱的力量做别人自然条件就有的。造假是不对,但是我从小到大是喝奶涨起来的,是海河牌的牛奶,虽然不是大牌,不像伊利,三元,又打广告又上国家宴会的,但是现在还活的活蹦乱跳。还是婴儿的时候也是母乳和米粉是主要的,奶粉基本上是到了长大了自己喜欢吃这个味道的不冲开了而是干着吃。。。就和小浣熊干脆面一样。。。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5-10-28 15:20

本帖最后由 深知我心 于 2015-10-28 14:23 编辑

转一海归网友的博客,写的关于中国牛奶的:

出于食品安全考虑,我回国以来几乎不曾喝过中国牛奶。作为健身爱好者,我平日需要饮用大量牛奶;大多数是买的进口盒装奶,还有去香港买的成人奶粉。这是无奈之举。

不知国人是否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牛奶质量标准最低的国家之一,国产牛奶无法出口给其他国家。中国的牛奶质量标准不是国家定的,不是专家定的,而是牛奶厂家自己定的!你听说过这样的怪事吗?至于说这些厂家的质量信誉,相信大家早就领教了:三聚氢胺味道还好吗?回国前我了解了一下国内的奶产品问题,大概有两条:

    产业链管理混乱,没有质量保障。蒙牛这样的大企业自己是不养牛的,牛奶来自多层收购,牛奶进场前木有有效的监管。所有的‘质量指标’都成了走过场。奶农为了多赚钱,掺水是常有的事。蛋白质不达标?加点乳精粉,麦芽糊就好。细菌太多?加点青霉素,抗菌素。牛奶酸了?来点工业碱... 由于牛奶收购的产业链条良莠不齐,缺乏监管,添加剂这样的事情一直无法杜绝。据说中国牛奶进厂前的添加剂可能多达上百种,甚至包括牛尿这样的东西。而这些,加工之后全部成了合格品,贴上著名商标之后上了大超市的货架。你敢喝么?

    水体污染。据说中国草原退化严重,水质早就被环境和工业污染了。这些污染水渗透到地表,长成草,喂给牛吃了。牧民自己也经常缺水用,结果生活污水就被再利用,拿来喂牛。其实中国的自来水标号本来就很低了(在英国国标里是‘谨慎游泳’), 拿来喂牛产出的鲜奶(没经过高温消毒)已经是不安全了;那么工业污染水喂的牛呢?生活污水呢?

我们常常以眼不见为净这样的思路安慰自己,可真的去喝这些牛奶之后结果很难逆料。可能你几十年都没事,也可能不知什么时候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病,而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些加料牛奶是否是原因之一。喝奶多的,还是谨慎点吧。


我在国外看见不少小农场生产白牌杀菌奶,唯一用途就是出口中国。干这一行的人都知道中国人哪疼哪痒。其实这些牛奶是安全的。这些厂家没钱作广告,无法跟大企业竞争本国市场;也没条件生产本国洋人喜欢喝的鲜奶,只好做点纸盒奶卖给中国;但质量不差。我自己,现在就是这些小农场的忠实客户。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0-28 15:20

本帖最后由 xuxiaoyao 于 2015-10-28 14:21 编辑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4:07
美国人穿的衣服和中国娃喝的奶粉不是一回事。

美国人觉得在美国卖的衣服(就算全是进口的,贴的美 ...

您说的对,

但是那个大使说的是中国用外国奶粉,这里的外国奶粉是指外国产的,那个大使的意思是全部用外国产的奶粉也不够中国市场。我不觉得中国一定要产奶粉。就像美国也可以不产衣服。德国也不产咖啡。当然我支持您的观点,应该加强中国的食品检测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5:25

本帖最后由 harryzs 于 2015-10-28 15:21 编辑

atlantic 发表于 2015-10-28 14:18
德国亚超大多数都是中国客户,疯狂去买老干妈,老抽之类的致癌物质。。。

致癌物多了。
德国人疯狂的吃wurst。。。。。昨天,WHO: wurst 致癌
http://www.spiegel.de/gesundheit/ernaehrung/wurst-ist-laut-who-experten-krebserregend-a-1059633.html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5:27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0-28 14:20
您说的对,

但是那个大使说的是中国用外国奶粉,这里的外国奶粉是指外国产的,那个大使的意思是全部 ...

{:5_377:}

umzug2013 发表于 2015-10-28 15:30

本帖最后由 umzug2013 于 2015-10-28 14:31 编辑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0-28 14:20
您说的对,

那个大使说的是中国用外国奶粉,这里的外国奶粉是指外国产的,那个大使的意思是全部用外国产的奶粉也不够中国市场。我不觉得中国一定要产奶粉。就像美国也可以不产衣服。德国也不产咖啡。当然我支持您的观点,应该加强中国的食品检测

{:5_325:}

harryzs 发表于 2015-10-28 15:37

本帖最后由 harryzs 于 2015-10-28 14:49 编辑

Triberg千钟屋 发表于 2015-10-28 14:18
中国奶粉有问题,中国人从德国从新西兰代购。德国大众Abgas用软件造假,德国人也开始放弃柴油车去法国买车 ...

。。。。德国人也开始放弃柴油车去法国买车。。。。

这是你自己想象的吧?

今天的新闻:

http://www.welt.de/wirtschaft/article148069277/Deutsche-bestellen-mehr-Diesel-Autos-von-VW.html


http://www.zeit.de/wirtschaft/unternehmen/2015-10/vw-diesel-skandal-absatzzahlen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驻德大使:中国人在德国抢奶粉让我很伤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