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北欧留学生小哥吐槽德国科隆大学
一名叫Juuso Nisula 北欧留学生之前一直很憧憬德国的高效率和追求完美的精神,为此他选择在德国科隆大学完成企业经济学Betriebswirtschaft的硕士课程。不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留学生活后,他开始狂吐槽德国大学,还撰文了一篇题为“不要在德国留学的八大理由”。1.Die Pädagogik – beziehungsweise der Mangel daran
1388年建立的科隆大学除了校龄增长外,教学方法和设施一点都没有更新,跟几百年前的中世纪大学一样。Vorlesung 上听着教授一人的“独白”,还要仔细辨认教授手写的“天书”板书,10分子后学生基本就开始思想放空。特别是übungen 课就是去抄下正确答案,其他的时间简直就是浪费。
解决方法:
把结题方法放上网,教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更多的内容。
2. Die Klausuren
Juuso Nisula 小哥目前修了10门课,其中有些是考试,有些是写小论文。但是Juuso Nisula 吐槽自己的小论文不仅在写作时教授几乎不指导,上交后除了得到分数外,没有评语,没有建议,更没有对个人发展的建议等。考试也就是考前背背,考完就完。
解决方法:
提倡前瞻性思维。比如新学期开始前就可以让学生自定本学期的项目,边学边做。比如耶鲁,MIT 就是这样的。
3. Die Klausurfragen
科隆大学的考试基本一场为一小时,题目有20个。天啊!这是考掌握水平,还是考写字的速度,还是考记忆力?连题目都没思考,就得抓紧时间写。
解决方法:
宁愿一场考几个小时,但是让我能慢慢想,提供独到的答案。
4. Ausweise, Karten, was es nicht alles gibt
科隆大学的学生证没有照片,简直不知道有什么鬼用?无论是乘车,吃饭,考试等等,还得带上有照片的身份证,考试证,借书证或者饭卡,这简直是中世纪。
解决方法:
改进下学生证不需要很多钱,还可以解决很多时间,减少官僚主义。
5. Das Prüfungsamt
他们为什么可以随意安排考试时间?要不就拉长战线考一个月,要不就集中突击一星期。如果想更改考试的时间,他们好难说话,邮件也不回复。如果这是在中国,我觉得肯定是党故意安排的。Wäre ich noch in China, ich würde denken, die Partei hätte Arbeitsplätze schaffen wollen und dafür eine zusätzliche Abteilung geschaffen.
解决方法:
取消取消取消!除非他们及时处理邮件。
6. Die Technik
学校网站太挫,英语解释太少,我可是歪果仁也,我学的是国际课程。论文还不能用电子版上交,必须打印出来。更惨的是,有时候还被要求交光盘—请告诉我,这年头有光驱的电脑在哪里?
解决方法:
2015 年了,技术要革新了。交电子版本的论文有什么不好,又快又环保。
7. Die Räumlichkeiten
学校的位置太少,在图书馆学习有时还得占座。关键是图书馆不让吃东西,那下课后就得去图书馆占座学习的同学,怎么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解决方法:
我只知道其他大学都在建新楼房。
8. Die Kommunikation
与教授缺乏沟通。比如在新学期开始前,才能知道可以选什么课,也才知道上学期的考试得分。但是有次教授突然怀孕了,我的考试被临时取消,下学期的英语课程也被安排成德语的。老天,幸亏我会德语,要不找谁哭去?
解决方法:
请及时告知学生重要的消息,大学大爷拜托了,让我们的生活简单点吧。
中国躺枪啊
当年有几门杀手课程,妈的学期结束的时候考,没过,天天泡图书馆,然后假期结束赶第二场考试,一个假期都废了,害的我这么多年还有N多地方没去{:5_368:} 本帖最后由 test007 于 2016-1-22 13:49 编辑
写的很好啊,德国的大学确实比较烂啊。
教授上课真的就是写黑板,学生就是低头抄,太langweilig 了。
当年我基本没怎么上课,就是靠考试前突击一下全过了。
学生跟教授的关系真的没法跟中国的比。当年在中国上大学,每逢春节都上老师家拜年啊,老师对我们也挺好的。 顶“教授手书是天书”这一条。。。有一门课我愣是基本认不出来教授写的是啥。。。 遇到过个奇葩Prof,右手在黑板上写,左手就已经在擦了,做笔记拼的是记忆力! 德国教授的讲课水平总体上绝对没有中国好。
我基本靠自学。 {:4_283:} 从来没去过大学的人路过:curse: steve.ius 发表于 2016-1-22 14:28
从来没去过大学的人路过
靠,你更牛!{:5_370:} 基本靠自学和考前突击,看了英美国家的教育感觉,交了钱的大学和免费的还是有区别的。 学生卡上学期已经改变了,现在有照片,能吃饭,终于一卡通了 那是这个大学老师水平差。 我自己的大学, 就不是这样子。 再或者学BWL和CS, EE也还是不一样的。。。 不是说,大学越破越牛逼么,和越牛逼的理发师自己头发杂乱无章没空打理一个道理。。。。。。。。。 test007 发表于 2016-1-22 15:14
德国教授的讲课水平总体上绝对没有中国好。
我基本靠自学。
我都没去上过几门课,去了也来不及记教授的笔记,都是考试前找学霸借笔记看的,复习的也不是很透彻, 要求也不高,过了就好 棒棒夫人 发表于 2016-1-22 15:24
那是这个大学老师水平差。 我自己的大学, 就不是这样子。 再或者学BWL和CS, EE也还是不一样的。。。
你们大学有科大牛逼吗 这人矫情。。。
10欧就可以买一个usb光驱刻光盘交作业,请闭嘴,谢谢 原来这人还没毕业啊,等毕业了再说吧 baron 发表于 2016-1-22 15:21
学生卡上学期已经改变了,现在有照片,能吃饭,终于一卡通了
太高科技了耶{:5_317:} 学生没有影响力。教授没有动力。人家有功夫还拉项目赚钱在业界发表东西做大牛呢。谁有功夫教你。
所以根本改革是要让学生有权利。给教授教书的动力。 教授怀孕这句亮了。混上教授都40+了吧,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觉得这情景很搞笑 adbks 发表于 2016-1-22 21:05
教授怀孕这句亮了。混上教授都40+了吧,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觉得这情景很搞笑
30+当叫兽的有的是 Pimin 发表于 2016-1-22 22:50
30+当叫兽的有的是
请问“有的是”是百分之多少? 德国人Diplom毕业都要27,8,再工作个几年读个博基本就35+了,博士毕业马上能当教授? FH 的 Junior Professor是可以年轻点,不过没个多年工作经验的也当不上吧。我倒很想知道怎么个有的是法, 40%还是50%?大学里进进出出的看起来还都是老头子嘛,难道是未老先衰?中年妇女也不是没有,不过还能怀上的岁数看起来实在不多。 adbks 发表于 2016-1-23 00:10
请问“有的是”是百分之多少? 德国人Diplom毕业都要27,8,再工作个几年读个博基本就35+了,博士毕业马上 ...
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 adbks 发表于 2016-1-23 00:10
请问“有的是”是百分之多少? 德国人Diplom毕业都要27,8,再工作个几年读个博基本就35+了,博士毕业马上 ...
小哥说的那个怀孕的,31就当叫兽了。你没见过年轻的说明你圈子小,不用唧唧歪歪的 adbks 发表于 2016-1-23 00:10
请问“有的是”是百分之多少? 德国人Diplom毕业都要27,8,再工作个几年读个博基本就35+了,博士毕业马上 ...
英美留学回来的。 提倡前瞻性思维。比如新学期开始前就可以让学生自定本学期的项目,边学边做。比如耶鲁,MIT 就是这样的。----德国的大学跟欧美的顶尖比,这个也太白日做梦了! 当地X战警 发表于 2016-1-22 15:19
基本靠自学和考前突击,看了英美国家的教育感觉,交了钱的大学和免费的还是有区别的。
是啊,按也是这么过来的{:5_338:} Pimin 发表于 2016-1-23 00:23
小哥说的那个怀孕的,31就当叫兽了。你没见过年轻的说明你圈子小,不用唧唧歪歪的
你小哥见过什么不等于'有的是',我圈子再小也不等于你可以夸大其词。要么你先去研究下'有的是'到底什么意思再来讨论。要拿例外来说,23岁的哈佛教授我也见过,那叫'有的是'吗?搞得好像普遍现象一样 阻力位 发表于 2016-1-23 00:44
英美留学回来的。
有一个两个十个八个都不奇怪,我又没质疑真假,英美回来当Junior professor的我自己就认识几个,有人硬要说有的是,搞得好像遍地都是一样,那我们倒是可以一起找个大学去数数谁占大多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