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06
海棠是怎样一步步毁掉陈白露的?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的评论
2013-08-03 10:09:16 来自: 陶城小五 (我离开我自己。)
去年11月时,从友人在豆瓣的推荐中第一次看到海棠的文章。那篇文章是《关于出轨这件事我是这么理解的》
看过之后觉得文风颇为清新有趣。于是接着看海棠《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可能写的是周围的事儿,相比起上篇的无厘头俏皮这篇有点儿哀凉的调子。但是,正如海棠在网络版中写的那样,陈白露不需要同情,常人也羡慕不来(大意)。我想网络版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的人,除了海棠的文笔清冷新鲜外,原因大致还有以下三点:一是对陈白露身世的猎奇,这只占了一小部分;二是被陈白露的高贵和坚韧品质吸引;三是陈白露的“坏”。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08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08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1:06
海棠是怎样一步步毁掉陈白露的?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的评论
在品格高贵与坚韧上,这个陈白露的确和曹禺先生《日出》里的陈白露有相似之处。《日出》里印象最深的是,陈白露赶走方达生一个人留在空寂的房间,她自知将和那黑暗的社会一起殒灭,但心中仍有光亮。“屋内渐渐暗淡,窗外更光明起来。”她虽然沦为交际花却没有失掉对弱者的同情、对光明的向往,深陷欢场却能较为清醒地认识这个“上流社会”的腐臭。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09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1:08
在品格高贵与坚韧上,这个陈白露的确和曹禺先生《日出》里的陈白露有相似之处。《日出》里印 ...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能发现《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的缺陷了。同是写身世坎坷的高贵女子,曹禺的陈白露虽出身乡里但纵使沦落,仍旧脆坚韧善良。网络版的陈白露她高贵坚韧不低头,是世俗女子的榜样。但到了小说版,可能作者因为现实原因要安排陈白露在故事中死去,小说版的白露脆弱做作。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10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10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1:09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能发现《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的缺陷了。同是写身世坎坷的高贵女子,曹禺的陈 ...
老实说,网络版(http://www.douban.com/note/220420223/)不见得比小说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754720/)好多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网络文案变成纸质长篇小说的时候,海棠写作上的缺陷就一览无余了。长篇小说不同于网络文案,它的人物和线索更为复杂,社会背景和故事也更为紧密。小说版的故事先写人物,在此插句话,把付师傅作为人物单独列出来是否必要,大家可以感受下。在人物篇中,海棠把白露、陈言、路文姗、付师傅单独列出向读者介绍这几个将要出场的主次要人物。再是故事篇,以时间为线索,基本是顺序。整个体例看起来有点像剧本。我不大想吐槽一篇长篇何以外表看起来想剧本= =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11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12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1:10
老实说,网络版(http://www.douban.com/note/220420223/)不见得比小说版(http://bo ... 写故事之前写先点儿人物、背景的小说也有,王安忆的《长恨歌》就是。在主人公王琦瑶出场前,王安忆用近40页的篇幅写上海的弄堂、闺阁、鸽子和流言,但这些描写有的涉及小说背景、渲染氛围有的涉及小说的视角。反顾《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前面的人物篇显得无比累赘,甚至后面的年份都可以直接划掉放在小说正文中。
再说说为什么看过网络版的会觉得小说版略坑。除了上面说的篇幅掌控问题,陈白露由高贵坚韧变成脆弱做作,还有就是叙事者的问题。叙事者其实也关系陈白露这一人物的塑造。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14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0:15
诗雨 发表于 2016-7-22 01:12
写故事之前写先点儿人物、背景的小说也有,王安忆的《长恨歌》就是。在主人公王琦瑶出场前,王安忆 ...
网络版中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叙事者“我”,这个“我”知道主人公陈白露的一切,不仅知道还懂得。网络版的陈白露不管受到什么都是心甘情愿,她清醒地知道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网络版中作者的主观介入故事的声音比较少。而小说版中,作者却成为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不仅是小说的叙事者更是小说人物,这样一来会造成至少两个问题:一是,个人主观情感影响整体故事的叙述;二是,人物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平分掉原本陈白露的“戏份”,在小说版中,可以毫不留情地说,白露和海棠都是两个塑造得不成功的角色,简单干瘪。这也是初写长篇者比较容易犯的问题:叙事者和人物“我”的关系处理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