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a520202 发表于 2017-1-31 10:59

德国中产阶级的现状:在危险中挣扎的繁荣

本帖最后由 lara520202 于 2017-1-31 15:45 编辑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会超过整个欧洲人口。那么德国的中产阶级呢?他们的未来在哪里?ZDF纪录片“Armes reiches Deutschland”为此走进中产阶级家庭,真实展现他们的生活现状。



总的来说,繁荣在增加,贫穷也是。最富有的10%的人口拥有德国大约一半的资产,而最贫穷的40%只拥有德国资产的0.1%。特别是中产阶级中多孩儿家庭的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威胁。

►整个社会的中产阶级正在为其来之不易的繁荣而斗争。但在过去30年中,这种繁荣已经显著下降。

来自下萨克森州的家庭Ehlers

第一眼看上去Ehlers家似乎是很平常的。 两个父母都是训练有素的护士,在哥廷根附近拥有一所房子和一辆汽车。 但是随着第四个孩子的到来,一切都改变了:母亲Elona(38岁)不能再去工作,从那时起,整个家庭生活仅仅依靠父亲的薪水维持。另外除了儿童津贴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国家援助。

虽然他们目前什么都不缺,但是房子的修理或孩子的学校旅行现在都成了问题。

由于母亲Elona必须临时照顾最小的孩子,所以家庭每天都有可能陷入贫困。 她不理解这一点:“我们用努力工作建立起来的一切,现在都处在危险中,只是因为你决定多生一个孩子。“

►事实是中产阶级中多孩儿家庭的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只有9%的一孩儿家庭面临贫困的风险,至少有三个孩子的家庭面临的风险则上升到25%。

父亲Daniel在纪录片中说,他们没有什么储蓄。 因此,几乎不可能让孩子未来接受大学教育,更不可能在社会上获得上升的机会。

来自德累斯顿的家庭Dörfel

教育是生活繁荣的保障 - 当你曾经看到Dörfel家庭时会这么想。

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和心理学家Denise和她的计算机科学博士丈夫Mirko曾经享受着优质的中产阶级生活。但是自从Denise只能得到大学的临时聘用合同开始,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他们不得不领取失业救济金。

Denise作为讲师已经跟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签订了第24份临时工作合同。 这份无限期的就业合同遥遥无期。

Denise目前因为一份新的大学工作举家搬到了柏林。但是工作合同期却并未因此延长。因为搬家导致了女儿Charlotte和Helene对环境的不适应,这对母亲Denise来说是巨大的压力。她想向家庭证明:目前财政和情感上的困难是值得的。

►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这个家庭是中产阶级的一分子,但是Denise每个合同到期后都随时可能陷入贫困。

因为Denise在简历中不完整的职场经历,她的退休金会很低 :“我估计可能是580欧元。”

近几十年收入增长远低于价格上升,加上很多非全职工作,导致许多中年人面临贫困的威胁。



chasney 发表于 2017-1-31 20:21

不是说莫克尔接受难民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德国人普遍不愿生育吗?!现在也有事实证明德国土族不是不愿意生,而是多生几个就会降低家庭总体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贫困。如果这部分人也能向难民一样,只管在家生孩子,而不用考虑工作的事,生育率低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

irvine 发表于 2017-1-31 13:46

汗,自己决定要4个孩子,难道不评估一下经济能力吗???

harryzs 发表于 2017-1-31 11:19

好悲催呀

ERICHANSA 发表于 2017-1-31 11:39

不支持生孩子,生了就要接受现状
生一个就好了,反正都是重复过程,有些人就是喜欢那个过程。

xuxiaoyao 发表于 2017-1-31 12:33

博士在大学工作,博后都13级工资了,讲师总不比博后低吧。干了那么多年,税后怎么也2500以上了,这已经不穷了

Drachenfrucht 发表于 2017-1-31 12:53

xuxiaoyao 发表于 2017-1-31 11:33
博士在大学工作,博后都13级工资了,讲师总不比博后低吧。干了那么多年,税后怎么也2500以上了,这已经不穷 ...

我觉得她们关键不是穷,而是不稳定。大学只要不续合同,立马失业金,一年后哈兹4, 全家一半收入没有了,因为孩子又不能轻易考虑搬家,还是很让人抓急的。我们有个朋友,男的是elektrotechnik的博士以及大学讲师,在大学干了15年,女的是高中老师,三个孩子,俩人都是全职。就这样,男的还整天捣鼓一些修理电器的活儿,因为钱虽然够花但是不稳定。其实他要是在公司干,现在应该收入很好了。。。

QCheng1 发表于 2017-1-31 13:23

普通人家孩子生4个是不会富裕到哪里去。如果一个家庭有6000欧的可支配收入,3个
人花还是6个人花,这生活质量差多了。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3:38

QCheng1 发表于 2017-1-31 13:46

这种文章总有夸张的地方。比如第一个家庭父母都是护士,我并不认为两个护士的收
入能算中产,但是他们居然还生了4个孩子。那个爸爸说无力让孩子以后接受大学教
育。可是德国的大学都已经是免费的了,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还能再怎么样呢,总
不见得倒贴他家钱给上大学?没有能力养就别生这么多孩子。
后一个例子同不明白为啥非得在大学工作。

xuxiaoyao 发表于 2017-1-31 13:51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2:38
很不理解, 一定要在大学拿不稳定的合同吗? 两个都是博士, 一个心理学, 一个计算机科学, 完全应该去社会上谋 ...

博士工作才不好找。电子还是相对好找工作的博士。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3:56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3:59

QCheng1 发表于 2017-1-31 14:04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2:56
对。两个护士家庭不能算中产。两个医生的家庭算, 但也很少有医生家庭生4个孩子的。养孩子又不是养猫养狗, ...

我认识有两个开诊所的医生生3个孩子的,没有父母帮忙,但是请putzfrau请babysitter请
家教。人家也是根据家里的具体条件来的。两个护士养活4个孩子当然没问题,但是
如果还想好好培养的话,钱不够花也正常啊。

knuddelmaus 发表于 2017-1-31 14:14

这篇文章中中产阶级的定义是什么?生4个孩子其中一个不能工作,这个应该是他们在把孩子生下来以后就清楚的。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4:14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17-1-31 14:25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3:14
很多人是自己不会算账? 有多少经济能力能办多大事自己没概念? 我觉得还是思维死板的问题。

不少人是看周围怎么样他们也怎么样
不太会独立思考的
俺就知道因为看周围生了三孩子自己也生三孩子的
他们家庭收入也只是普通而已

minyizhang 发表于 2017-1-31 14:27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2:38
很不理解, 一定要在大学拿不稳定的合同吗? 两个都是博士, 一个心理学, 一个计算机科学, 完全应该去社会上谋 ...

因为他想当教授,如果去了社会,进入工业界,就没机会再回学术界了。
学术界去工业界,容易,反过来,很难。
这个例子极差。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4:27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4:31

大大大猩猩 发表于 2017-1-31 14:34

minyizhang 发表于 2017-1-31 13:27
因为他想当教授,如果去了社会,进入工业界,就没机会再回学术界了。
学术界去工业界,容易,反过来,很 ...

不可能,做教授一定是要有工業界的經歷的,否則不符合條件。
很多Akademiker是因爲研究的東西太奇葩脫離實際,頭銜太高反而困死自己,找不到工作了,別人美其名曰Ueberqualifiziert

zhnde 发表于 2017-1-31 14:52

不工作就没饭吃了,分明是个无产者.

liliss 发表于 2017-1-31 14:53

怎么样定义德国的中产阶级。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 人均居住面积多少。

QCheng1 发表于 2017-1-31 14:54

minyizhang 发表于 2017-1-31 13:27
因为他想当教授,如果去了社会,进入工业界,就没机会再回学术界了。
学术界去工业界,容易,反过来,很 ...

工科教授一般都得有工业界若干年的工作经资历的。

看似体面的存在 发表于 2017-1-31 15:04

knuddelmaus 发表于 2017-1-31 13:14
这篇文章中中产阶级的定义是什么?生4个孩子其中一个不能工作,这个应该是他们在把孩子生下来以后就清楚的 ...

中产阶级就是“家庭收入处于中位家庭收入60%到200%的家庭”啊,这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不是由这篇文定义的。

假如一个社会里面有2N+1个家庭,某个家庭的收入恰好处于中间,有N个家庭的收入比该家庭高、也有N个家庭的收入比该家庭低,那么该家庭的收入就是“中位家庭收入”。

德国的中位家庭收入大约是5万欧元,也就是说,家庭收入处于3到10万欧元的家庭,全部都属于中产阶级。

knuddelmaus 发表于 2017-1-31 18:54

看似体面的存在 发表于 2017-1-31 14:04
中产阶级就是“家庭收入处于中位家庭收入60%到200%的家庭”啊,这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不是由这篇文定义 ...

学习了。随便搜了一篇德语文章
wirtschaftundschule.de/aktuelle-themen/haushalte-geld/deutschlands-gesellschaftliche-mitte/die-mittelschicht-eine-frage-der-definition/

大定义是60%到250%,小的话就中间一级,80%到150%。

pipikaka 发表于 2017-1-31 19:14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17-1-31 13:25
不少人是看周围怎么样他们也怎么样
不太会独立思考的
俺就知道因为看周围生了三孩子自己也生三孩子的


是的,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点。
什么一个也是养,两个也是带,这个完全就是大错。又不是猪。

utopia2014 发表于 2017-1-31 19:21

这种家庭状况还生四个??自己要降低生活水平没办法。俩人都是护士,如果真想让孩子有好前途,去好大学深造,海外学期/留学等等。。。就生一个就好了,俩都紧张。

gnaf 发表于 2017-1-31 19:40

大学学费不贵,但生活费住房费汽车费贵,一个孩子要预备五万欧元上大学。平时都养不起4个孩子了,肯定没钱给孩子上大学。生一两个培养上大学还靠谱,四个孩子肯定很难优育。

minyizhang 发表于 2017-1-31 21:28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7-1-31 13:31
教授位子是固定的, 要看自己有没有实力和持久力去熬。这种情况就需要配偶有相对稳定的职业, 如果两个都不 ...

但是他们有追求,这种人在大学里面太多了。大学的工资不低,但是稳定性差,因为教授没项目就没钱养人。他们的工作与项目挂钩的。
他们为了教授这个目标努力,不肯离开大学。
这个例子极差,其实全世界这种博士博士后太多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中产阶级的现状:在危险中挣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