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8-7 17:05

暴力与深情 北野武的电影世界-ZT

暴力与深情 北野武的电影世界





  说到北野武,第一反应,五个字:百分百暴力。他的暴力并不是毫无征兆突然迸发的血腥,而是这一切都有一个温柔底衬,一双天使之眼的守护。暴力因此而动人,或者,该说美好。

  北野武,1947年生于日本东京。向前推两年,日本广岛长崎在核爆中沦为废墟。作为战后出生,在美国文化影响下长大的这一代导演,他们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抗拒都是惨烈有声。北野武似乎承接了三岛由纪夫的蹈烈赴死,并去除日本文化中偏阴柔的“私小说”传统,他的标志性突发暴力和真挚情感将日本电影暴力之美推到一个新的极端。

  北野武,前相声演员,既写随笔也写小说,画一手好画,演过电视、电影,1995年驾驶摩托车发生意外,造成半边面部神经不时痉挛,左腿微跛。他素以一副粗鲁相出现于电影,在揍与被揍中跌撞,不经意流露的细微感触却令人如受重击。

  西谚说:“在我心里,有猛虎轻嗅着蔷薇。”看北野武的电影便常做如是想。你是否注意到《菊次郎的夏天》和《花火》都有过的一个画面:总是那些天使,曼妙地张开无辜翅膀,不可置信地注视人间。

  你喜欢《花火》中那些画吧,老警察半身不遂后被妻儿抛弃,自己推了轮椅到海边看落日。在他笔下,璀璨如星的樱花、温驯的郁金香,开在人脸上、开在动物身上,像整个人世的温暖色彩都藏在那里。而同时,北野武沉默地打劫银行,带上绝症的妻子深入雪境,在山顶夜空燃亮烟花、在空旷海边看女孩和风筝———哪儿来的女孩,人迹荒凉左右无家,那么又是天使了,那女孩张开双臂,在末路北野武和将死妻子前带风筝奔跑,在他们身后,有警察静静等待。

  空景。宽阔大海起伏着灰蓝,两声枪响……女孩停下,面无表情地注视———以怒放代替绝望、以鲜艳书写死亡,在北野武的影像里,天使与死亡,美好到暴力绝无过渡。

  北野武,那样一颗在极端之间摆渡的心灵,面对暴力如同便饭。可是他注意到一朵花被枪声震落;他看到生病小孩掷球给他时的羞涩;他听到拳击场上被视为兄长之人被自己击倒时,所有人心里的惊呼。他看着我们此刻的震惊、难堪、喘息,他看着这成长中关键一幕,偶像塌陷,他陪我们在一瞬成长———在他心里,外界暴力与细微之美总在短兵相接,摩擦出观者彻骨之痛与泪,逼我们分担他的天真与残暴,既喜且惧。

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8-7 17:06

北野武主要作品赏析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1991)

  主演:真木藏人、大岛弘子、寺岛进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是北野武策划、编剧、导演和剪接的作品。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聋哑冲浪选手与他的聋哑女朋友在海边度过一个夏季的故事。因此,影片中几乎没有对话,只靠影像来推进。通过即兴摄影产生了一个自由的牧歌世界,还有突然出现的奇妙的影像噱头,以及很不自然的悲剧式的结尾。看了这部作品,让人感到北野武电影的原型说不定是法国的雅克·塔蒂编剧、导演和主演的影片《我的舅父》。

  ●《坏孩子的天空》(1996)

  主演:金子贤、安藤政信

  《坏孩子的天空》是北野武编剧、导演、剪接的一部作品。这部影片描写了二流高中的两名游手好闲的学生经历的令人不可思议的逃学生涯,影片中折射出的恐怕是北野武自己的青春时代。本来剧本要将这部影片描写成年轻人踏上新的人生,是一部励志片。然而,通过即兴摄影自由拍摄的结果,使这部影片成了一个“虽然还年轻,但你是一位已经上了年纪的年轻人”的作品。

  ●《花火》(1997)

  主演:北野武、岸本加世子

  这是北野武编制、导演、剪接,并以彼得武的艺名主演的一部影片。经历过多次探索之后,北野武的影片达到了一种精炼的成熟。多多运用即兴摄影的电影制作方法产生出了一种破天荒的趣味性,虽然仍是自由奔放的,但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作品世界。

  ●《菊次郎的夏天》(1998)

  主演:北野武、关口雄介、岸本加世子

  《菊次郎的夏天》所诉求的是“回归温柔”。《菊次郎的夏天》中排除了北野武演技的最大魅力“突发性之暴力”,故事的展开如同“寻母三千里”般,结局、过程是大家都已知道的标准情节,北野武以此来将自己束缚。也就是说,这个企划是将北野武所公开讨厌的要素全部肯定吸收。对于以往的寡言、暴力,这一次的多话和搞笑成了是令观众欢笑和感动的绝妙刺激要素。

  ●《玩偶》(2002)

  主演:菅野美穗、深田恭子

  已经6年没有拍摄新电影的北野武,在新作《玩偶》中希望完整呈现日本四季的景致,将日本秋季的红叶、冬天的雪、樱花盛开的春天以及夏天海边的景色都收录在新电影之中,影片放映前,北野武很满意地说:“一定超乎大家的想像。”

  《玩偶》以三个爱情故事为主轴,包括遭恋人抛弃的打击导致语言和记忆力丧失的女孩,和一个忘不了分手女友的男子结伴旅行,还有一个觉悟到死期不远的黑道组长和一直等待这个坏男人的痴心女人,以及死心塌地追寻偶像的歌迷。北野武希望片中的主角“要像娃娃一样,有种不存在的透明感”,因此最后决定起用菅野美穗和深田恭子演出。

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8-7 17:06

光环与荣耀

  《菊次郎的夏天》 参加1999年法国戛那电影节

  《花火》 1997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欧洲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圣保罗国际电影电影节评论奖……

  《坏孩子的天空》 参加1996年法国戛那电影节(导演单元)、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获日本电影专业奖和最佳导演奖……

  《大家都在干什么?》 参加1995年伦敦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慕尼黑国际电影节

  《小奏鸣曲》 参加1993年法国戛那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获康雅克国际电影节评论奖

  《那年夏天,平静的海》 参加1991年东京国际电影节、1992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西雅图国际电影节,获东京新闻电影奖(蓝绶带奖)、最佳日本电影……

  《3-4×10月》 参加1991年温哥华国际电影节、1992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获都灵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凶暴的男人》 参加1991年伦敦国际电影节、1992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获第11届横滨电影节导演奖、日本电影学院奖

  《座头市》 获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3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大奖及观众选择奖

温柔一刀 发表于 2005-8-9 20:15

原帖由 苏格兰风笛 于 2005-8-7 18:06 发表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1991)


http://www.office-kitano.co.jp/contents/MOVIE/WORK/E_WORK/third_e.html

的确很沉闷的片子,男女主人公都是聋哑人,使得两人的感情交流在影片默默中传达着。。。

最后一幕,女主人公最后再船上默默祭奠着死去的男主人公,眼泪无声的流下,让人看了心酸。。。

原帖由 苏格兰风笛 于 2005-8-7 18:06 发表
  ●《坏孩子的天空》(1996)
  《坏孩子的天空》是北野武编剧、导演、剪接的一部作品。这部影片描写了二流高中的两名游手好闲的学生经历的令人不可思议的逃学生涯,影片中折射出的恐怕是北野武自己的青春时代。本来剧本要将这部影片描写成年轻人踏上新的人生,是一部励志片。然而,通过即兴摄影自由拍摄的结果,使这部影片成了一个“虽然还年轻,但你是一位已经上了年纪的年轻人”的作品。


http://www.office-kitano.co.jp/contents/MOVIE/WORK/E_WORK/sixth_e.html

励志片?我看是北野武对青春的反思还差不多!两个高中生,无心向学,因为偶然的机会一个进入黑社会,一个成了初露头角的拳击手,后各因个人把握问题误入歧途,最后不得不回归普通人的生活。片中的噱头倒是,两个屡被人欺负的说相声的学生,最后倒从这个3流中学混出了个名堂,这个和北野武本人是日本相声演员出身不无关系。一帮在3流高中的孩子因为机缘和社会关注,自身努力的不同最后造成不同的命运,Kids Return最终说的却是青春的残酷和对社会本身的反思。

原帖由 苏格兰风笛 于 2005-8-7 18:06 发表
  ●《花火》(1997)
  这是北野武编制、导演、剪接,并以彼得武的艺名主演的一部影片。经历过多次探索之后,北野武的影片达到了一种精炼的成熟。多多运用即兴摄影的电影制作方法产生出了一种破天荒的趣味性,虽然仍是自由奔放的,但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作品世界。


http://www.office-kitano.co.jp/contents/MOVIE/WORK/E_WORK/seventh_e.html

北野武除了监制的影片,大部分都是自编自演的,Beat Takeshi,这个的自从1973年起使用的艺名,基本成了他做演员而用的名字。他在日本电视界还有一档名为Beat Takeshi的糅合了相声的搞笑节目。

HANA-BI是个让人感伤的片子,花火的出现像是人的生活,如花般绽放,却又如烟火般湮灭。。。

原帖由 苏格兰风笛 于 2005-8-7 18:06 发表
  ●《菊次郎的夏天》(1998)

  《菊次郎的夏天》所诉求的是“回归温柔”。《菊次郎的夏天》中排除了北野武演技的最大魅力“突发性之暴力”,故事的展开如同“寻母三千里”般,结局、过程是大家都已知道的标准情节,北野武以此来将自己束缚。也就是说,这个企划是将北野武所公开讨厌的要素全部肯定吸收。对于以往的寡言、暴力,这一次的多话和搞笑成了是令观众欢笑和感动的绝妙刺激要素。


http://www.office-kitano.co.jp/contents/MOVIE/WORK/E_WORK/eighth_e.html

很简单的寻母故事,由于北野武的加入而显得笑话百出。菊次郎的纯朴和执著衬托北野武的怪张和搞笑,让一个小孩本来因该悲伤的夏天变得活泼轻快,也让片中北野武突然感悟的自己母亲的苦衷。片中还是回归了北野武传统的日本相声的搞笑方式,两个途中加入的男人简直是Beat Kitano那档电视节目的电影版。

原帖由 苏格兰风笛 于 2005-8-7 18:06 发表
  ●《玩偶》(2002)
  已经6年没有拍摄新电影的北野武,在新作《玩偶》中希望完整呈现日本四季的景致,将日本秋季的红叶、冬天的雪、樱花盛开的春天以及夏天海边的景色都收录在新电影之中,影片放映前,北野武很满意地说:“一定超乎大家的想像。”
  《玩偶》以三个爱情故事为主轴,包括遭恋人抛弃的打击导致语言和记忆力丧失的女孩,和一个忘不了分手女友的男子结伴旅行,还有一个觉悟到死期不远的黑道组长和一直等待这个坏男人的痴心女人,以及死心塌地追寻偶像的歌迷。北野武希望片中的主角“要像娃娃一样,有种不存在的透明感”,因此最后决定起用菅野美穗和深田恭子演出。


http://www.office-kitano.co.jp/dolls/top.html

三个爱情以一个凄惨的故事为主线,一个迫于父母压力而和董事长千金准备结婚的男子,在婚礼当日闻讯被迫与之分手的前女友因受不了打击导致语言和记忆力丧失,毅然中断婚礼塌上了赎罪的旅途。男子将一根红绳将自己和失忆女友绑在一起,开始了向北海道,那个他们初次相识的地方前进的旅途,妄图在不断的以前爱情片断中恢复他们的记忆,其余两个爱情故事穿插在这个作为象征的爱情故事之间。

dolls开始,北野武尝试融入日本传统的木偶戏,一段演绎了几个世纪的木偶戏,让一对由红绳相联系的恋人折射成现实版。3段爱情的悲剧,让人不得不思考爱的意义。

关于暴力,其实觉得这两部片子不得不提

1989年8月初,北野武执导演自导自演《凶暴的男人》。

http://www.office-kitano.co.jp/contents/MOVIE/WORK/E_WORK/first_e.html

以及2000年的brother,这个纯粹的黑帮片

http://www.office-kitano.co.jp/brother/index.html

两部片子,前一个暴力是警察以暴制暴,最终还是败在了一个并不使用暴力的黑帮老大手上。后一个一开始就是个跑路的黑帮老大,跑到美国开辟了新的黑帮天地,最终还是回复到黑帮伙并,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宿命上。这两部可以说是北野武所有的暴力集中体现的两部片子。

北野武最新的作品坐头市

http://office-kitano.co.jp/zatoichi/

把日本家喻户晓的盲武士作了彻底颠覆,一个染了金发,穿牛仔布料的衣服的坐头市彻底塑造了一个北野武特色的盲武士。影片一如既往的出现了北野武式的暴力血腥画面,却异常唯美的穿插了踢踏舞的鼓点,结尾大庆祝时的踢踏舞,让人不知不觉接受了这个现代的盲武士。

王家卫看北野武

在我最早接触到《凶暴的男人》时,演员身分的北野先生就很让我感到惊讶,因为他的存在感实在是太突出了。从那之后的《奏鸣曲》起,我就开始注意起导演身分的北野武。从头到尾,北野武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个只要人往旁一站,就能被编成一个故事的人。真希望他有天能在我的电影里占上一角。什么?你问我在哪种电影里?当然是黑道片了(笑)

在观赏北野先生的作品时,我总会感到一股“异常浓厚的日本味”就是那种和我小时候曾经在日本往昔的名导演作品里看到的共通的味道。举凡在成濑巳喜男的《浮云》、增村保造的《刺青》、黑泽明的《蜘蛛巢城》与《罗生门》、铃木清顺的《杀戮烙印》(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该由北野先生主演才是)这类电影里所弥漫的气氛,在北野先生的作品里也感觉得到。与其说是他让我想起这些作品,不如说是让我亲身感觉到这种气氛要来得恰当。好比最近市面上贩卖的罐装空气,这种空气的目的不是它有什么特别的效果,不只是要让人感觉到那种气氛吗?同样的,北野派的电影就是能让人嗅到那股日本的气氛。我出国的时候不不常到观光客聚集的地方,反而喜欢在普普通通的小巷子里钻来钻去,北野武先生的作品正好给了我这种在日本的小巷子里钻来钻去,从内侧观察到日本生活百态的印象。我随家人在六0年代初期移民到香港时,刚开始住在一个酒吧汇集的区域,常看到的人便是外国军人和酒家小姐。在我们住的房子里,四个房间里有三间是酒家小姐住的。所以当我在观赏《坏孩子的天空》时,感觉到电影里的城市像极了我童年眼中的世界。

[ 本帖最后由 温柔一刀 于 2005-8-10 13:20 编辑 ]

jarod14 发表于 2005-8-10 20:19

很久没见了 。。。 。。。 夏天又过了 。

温柔一刀 发表于 2005-8-11 09:38

黑帮大佬北野武

纳兰 发表于 2005-8-11 18:37

别的没看,姑且先转贴一个座头市的人物评论。个人认为北野武在里面的金毛形象并不突兀,也可能是没有看过其他版本的“座头市”,无法做一个比较客观的比较。片中那个一心梦想成为武士,一直绕着山村狂奔的大个子也十分有意思 :P


------------------------------------------------------------------------------------------------------转贴

作者/野云刀

引子:
  北野武新片《座头市》上映已近一年时间了,年初国内也出了碟片,在网上还看到了包括红袖等人的影评。对于我来说,一般的电影了解到这个份上,也就够了:该看的,看了;该说的,也有人说了。没有不同想法,何必乱添垃圾文字?可是,想起《座头市》总觉得心里压着一块疙瘩,反复十几次把影片看了再看,终于明白我的“疙瘩”出在哪里了。

  想到北野武,就必然想到了他的暴力美学;想到座头市,就必然想到了这位日本传说的民间盲侠。——这两个观影前潜在的意识,在为我们理解《座头市》时,也给我们添置了另一重障碍,我们会无意识地去从影片里,验证这个“暴力美学”和“盲侠”,往往忘了咀嚼电影本身。最后,从几篇影评里看到的,就是简单的一个座头市流落他乡,被歌妓姐弟感染并为他们报仇的故事。

  实际上,细心多看几遍,会发现影片的情节脉络远不止“盲侠”和“歌妓”这两条线;而电影塑造的最精彩的人物角色,也绝非“座头市”或者“歌妓”或者“农妇”或者“小混混”。至于我为什么这样说,看过本片的朋友,不妨细看我下面的文字,重新理顺一下本片的脉络和角色。


一、潜藏的另外两条暗线

  除了大家熟悉的“盲侠”和“歌妓”两条线索外,《座头市》还暗藏着另外两条绝不可忽视的情节脉络:其一是武士明泽为了救妻子甘愿堕落成为黑帮打手;其二是黑帮老大山寿泽光的底盘吞并。

1、先说武士明泽这一边。

  明泽原来是领主石崎手下的护寿(即武士护卫),石崎作为领主类似于地方高官,而明泽身为他手下的武士,是有地位和尊贵身份的。而且,他在所有石崎领主的武士里可以说是功夫最厉害的,所以在与人比武时他才会是最后一个出场。

  他的命运发生改变,也正是那场比赛上。身为一名领主的武士,他佩带的是武士刀,但按照规矩比赛是用木棍来代替的。那天比武时,一名高大的武士在击败几位武士后,与明泽对打,但过了三个回合,他即败了下来(这个比武场景非常重要,容后将会详析)。

  比武失败之后,明泽也失去了他作为领主石崎首席护士的职位,他同时失去的还有一名武士的尊严(了解点日本历史的朋友,可以知道武士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那之后,明泽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屈居于其他私人主子之下,但他已经从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武士,沦落成为了一名“护卫”。影片开头不久,我们看到明泽杀死两个人,然后带着妻子来到了故事发生的小镇。他和妻子住进了旅店,面对生病的妻子,他不得不重新去做别人的“护卫”,而且这次做的更差,他成为了一名黑帮头子的“打手”(这是完全违背武士尊严的)。

  还记得那句对白吗?座头市在酒店里遭遇武士明泽,那时明泽刚刚作为黑帮的打手,帮他们清理掉了对头北曲(即是半路拦截轿子杀人的那场戏)。明泽武士作拔剑状,座头市立刻也拔剑作反击状,然后武士对座头市说:“你不是个简单的按摩工。”,座头市反击他说:“你的血已经变脏了”。为什么说他是变脏了呢?因为,明泽身为一名有着尊严的武士,却甘愿沦为黑帮头目的打手,仅仅为了金钱去杀人。听到这句话后,明泽回到家里一直想着,他心里也感到内疚,才回忆起了自己遭遇的坎坷和无奈。

  但武士已经成为了黑帮的打手,而且为了治好妻子的病,他只能继续自己的“打手”生活。直到最后在海滩边,被座头市杀死,他的妻子同时也在旅店里剖腹自杀,这个人物的悲剧故事才得以收场。

2、再说一下黑帮头子山寿泽光这条线。

  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也是北野武下了功夫去做的一个角色,甚至我可以说,北野武在这个角色上加进了他自己以前许多黑帮片的经验。先不说这些虚的感受,我们看看这个角色的故事和性格。

  山寿泽光是个很有智谋的黑社会头目,他为了夺得龙川家的财产,不惜派手下去卧底八年。到最后,他带着手下逃到一个现在这个小镇,自己却隐居在幕后,屈身为酒店里的一名老仆。实际上,就是座头市和歌妓姐弟找他报仇时,他在小镇上同时安排着几个重大的阴谋。

  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山寿泽光除了自己隐身成酒店老仆外,他还从分派两位手下,逐步霸占整个小镇所有的黑帮势力。他的两个手下,一个是林田口子,另一个是小川光。林田口子主要经营歌妓旅店业,他的竞争对手是另一家歌妓店北曲;小川光则是最直接在外面爆光的头目,他主要经营小镇的赌博业,还负责收保护费,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富山天寿,即另一伙也开赌场的黑社会。

  林田口子和小川光的分工是很不同的,而且他们尽量避免两人之间在外人看来是一伙的,所以在武士消灭掉富山天寿去告诉林田口子时,未知真相的林田口子才会怪责小川光怎么跑到他那来了。山寿泽光安排自己的这两个得力手下,让他们在小镇露面,逐步吞并小镇的势力,他做得非常谨慎。直到有一天,武士明泽投身到小川光的名下,做了名打手,他才决定加快霸占小镇全部势力的脚步(那场屋内戏,林田口子和小川光对他说,现在他们就只剩下两个对手了,即经营歌妓业的北曲和经营赌场的富山天寿)。

  他们开始行动之后,小川光带领武士明泽,先在晚上干掉了坐在轿子里的北曲,然后第二天带着人上他家以“欠赌债”为名,从他妻子那里霸占歌妓店(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到北曲家外的门上,还帖上个“忌”字,他的妻子还在里面守灵,门帘上有个“筒”字)。这样,山寿泽光帮就干掉了跟他们竞争歌妓业的对手北曲,林田口子就可以坐霸小镇全部歌妓业了(留心的朋友还可以看到,北曲店的那个说笑者,最后流浪街头卖疯傻唱乞讨了)。

  第二部显然是要除掉跟他们竞争赌场的富山天寿帮了。他们先是派几个小喽罗去富山天寿的赌场,叫他们不准开赌要交保护费,但被富山帮的一名武士干掉。接着,两个帮派叫上自己请来的武士在野外开打了,不过富山天寿整个帮都死在了武士明泽的剑下。于是,从这时开始,整个小镇都收归山寿泽光帮的天下,小川光春风得意地去林田口子的歌妓店里,告诉他,可以安心挣钱了,对手都统统除掉了,林田口子也乐了,送走小川光,他高兴地叫手下打扫卫生。

  策划这一切行动的幕后人物,小川光和林田口子两个人共同的老板——山寿泽光,却一直以老仆的名义,完全不被人注意地呆在酒店里。这个人物其心机和阴谋,绝非一般的黑帮头目能比,个人非常欣赏北野武在《座头市》里,以看似不经意的情节画面,将这个角色刻画得令人细细玩味,很有他以前那些黑帮片的味道,甚至可以说山寿泽光的个性魅力,已超出了他以前黑帮片里的那个黑帮头目。

3、座头市和歌妓这边。

  与武士明泽和黑帮头子山寿泽光这两条线比起来,座头市和歌妓这边,要清晰得多也要模式得多,戏剧性和张力显然逊色不少。先说座头市。其实在我看来,他是影片里最模糊也最概念式的一个角色,即没交代他以前的身份,也没很好地说清楚他为歌妓俩报仇的动机,几场打戏虽然精彩,但让人感觉有点莫名,尤其是座头市在农妇家中那个下雨天,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在雨上的一次杀戮。

  当然,北野武对座头市剑术的刻画非常高超,他出剑快、准,都是一剑致命,但在细节处理上,让人对他剑的锋利程度产生怀疑。此外他的剑虽然快但人移动却慢,聪明的黑社会高手,完全可以用长兵器对付他。另外,在本人看来,对付盲剑客最好的办法,乃是先以乱音迷乱他的听力,然后再出击。这些弱点影片都忽略过去了,虽然座头市依然是那么厉害,但可信度,至少在我看来是大大降低的。

  另外,他的性格也非常模糊,为什么被人追杀?为什么盲了?他以前是做什么的,因何得罪了仇人?他自己本人和山寿泽光之间是否另有恩怨?要不然他为什么初到酒店,还没认识歌妓姐弟时,就说在进门时知道那个老板是山寿泽光?他的眼睛既然最后也旁白出是瞎的,那么他怎么可以从纹身上来判断谁是真正的山寿泽光?——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很多的疑问,虽然有一些细节值得回味,但整个人物感却非常模糊。

  至于歌妓姐弟俩,他们是完全清晰的一条线。歌妓姐弟原是暴发户龙川家的孩子,在被山寿泽光派人杀害父母夺走家产后,他们隐姓埋名以做歌妓寻找仇人(他们的线索很清楚,影片里一看就明白,这里不多说了)。实际上,他们是和座头市、武士、黑帮都不同的人物,他们应归在农妇和小混混中田英寿这边,都属于普通的老百姓,所以影片才会在最后安排他们俩也快乐的跟着农民们一起跳起踢踏舞。

二、最丰满的人物:明泽武士

  在《座头市》这部电影里,无论是黑帮、座头市还是歌妓或者农民们,他们都得到了一个该得的结局,至少没有一种深痛。但却有一个人物,却酿造了一个彻底的悲剧,让我每一次看这部片子,都感到唏嘘不已。他就是武士明泽。

  前面讲到了他的经历,他原是名领主手下的武士,因失败了一场比武,不仅失去了工作还失去了尊严。最后为了生活,为了救重病的爱妻,他不得不甘堕落为黑帮的打手,帮着坏人杀人,自己也没得个好结果。也许,很多人在看完电影之后,就觉得他不过是个黑帮的打手,还跟座头市作对,简直是自不量力,最后找死也是应该。这样的话,对待这个人物就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1、先看看他的功夫。

  我们知道,武士明泽是因为比赛失败,才开始了自己的悲惨生活的。其实,细心重看几次那场比武,我发现他其实并没有败,反而是赢了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比武用的木棍!

  明泽输了三招,我们就一招一招地看。第一招,明泽舞着木棍与对方开打,短暂回合之下,两人在肩膀上方分别以木棍抵挡住了对方的木棍。这时,对方的突然放开一只手来,迅速抓住明泽的木棍把手前,然后再一用力把他甩开。实际上,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剑的话,对手根本不可能以赤手去抓剑刃,他只是占了木棍的便宜。这一招,明泽败得实在有点亏。

  第二招明泽又亏了。他被摔倒在地后,迅速从地上站起来,然后再次挥木棍对打,这回跟上回一样,还是两根木棍碰到了一块。但是,更绝的是,对方竟然再次突然以赤手抓住了明泽的木棍,而且这次抓的竟是木棍的末端!!按理说,如果是用剑,这里是最锋利的部位,用空手来抓,必定受伤无余,根本不可能抓住利刃把剑挪开。这一招,明泽败得更亏了。

  败得最亏的要算第三招。明泽再次从地上爬起来,挥舞着木棍继续攻击,这次他回避了两根木棍的直接对抗,而是先占时机,用木棍末端击中了对方握棍的手(这个可以用慢镜头看得非常清楚)。但是,木棍显然这样一击显然不能伤手,所以对方也不理会,趁明泽回身之际挥棍将他打倒。这回明泽是彻底地倒地了。

  躺在地上的明泽骂他:你太无耻了。为什么失败了还这样骂?就是因为作为剑术来说,对方早就败了,却反而借着武器只是根“木棍”,在表面上反把他击败。当然,对方也明白道理,所以他才回了句:真正的武士用的是剑。只可惜这句话和这暗中的道理,领主石崎没有明白,他的悲剧从此就开始了。

  另外,他真的败给了座头市吗?从电影来看,他在海滩边被座头市杀死了,而且是一招致命。表面来看,他是输了,因为剑术不如人,我看未必如此。在电影里,明泽武士和座头市,两人都分别有剑术比较清晰的表演,如座头市的雨中杀戮,明泽的野外杀富山天寿帮,而且两人都非常狠,杀得剩下最后一人,也不剑下留情。

  他最后之所以败给座头市,是因为在酒店相遇时,被座头市出剑的方式误导了。其实,当时两人距离非常近,座头市拔剑不换方向直取他咽喉的方法,招数上是占上风的。但在海滩边,两人距离比酒店稍远,而且可供施展的空间较大,明泽以为座头市还会以酒店的那种方式拔剑,他猜想,按那种方法的话,座头市那种拔剑方法,力道轻不会产生致命伤。

  但座头市突然换了方法,直接以力道最强风势最劲的从上往下劈对付他,用的是最致命的劈法,等明泽反应过来,他已慢了半拍剑只能轻轻地滑过座头市的肩膀了。——他失败的是,实战的经验,在这方面,他显然无法跟老江湖座头市相比。但也不能说,明泽的功夫会比座头市差很远,只能做个黑社会的打手,最后死了也是应该。

2、再看下他的性格

  在我看来,好的电影都缺少不了爱情,哪怕只是不经意点缀的一点,甚至是弦外之音。《座头市》的爱情被人所忽略了,它其实是非常感人的,至少让我这个奉行独身主义的人感叹不已。影片里的爱情故事,还是来自明泽武士,他对他妻子的爱,以及妻子对他的爱,都让我想来差点落泪。

  按常理来说,一个男人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尊严,为了生计还不得不做了黑帮打手,他多半是会走向堕落的,至少也会回到家里拿妻子出气。但是明泽不,他完全是个绝对男人的男人。在那次木棍比武场上,和年青英俊的他,沉稳地解开外套,拿起木棍接受挑战,那份成熟和稳重,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他失败于木棍,并非失败于剑术,他没有死缠烂打,他保留了武士着尊严。

  直到后来,他不得不为人做护卫来生活,甚至做起了黑帮打手。妻子叫他别去做这种事了,可是他说,他要去挣钱治好她的病,总有一天他会重新成为一名真正的武士的。使明泽武士变成冷血杀手的,是他心底那股流淌的最热的爱!他的想法那么纯粹,为了挣钱救活妻子,他任何事都愿意做,即使最后要面对一个高深莫测的盲剑客。

  他的妻子一路跟随着他,她相信这个男人,对于她来说,她是他的一切,他也是她的一切。当那天晚上,明泽武士和座头市决斗时,她已经预感到了结局,可是她却不能让丈夫别去。最后就在武士倒在座头市剑下的那一刻,她自己也拿出了刀剖腹自杀(细心的观众可以看到,她拿出刀是在明泽还在海滩等座头市的时候,即是说,当丈夫出门后她已经预感到丈夫会死而自杀的,而非听到丈夫死的消息才自杀的)。

  明泽武士和妻子都死得如此坚决,都是因为爱对方爱得太深,虽然他们没有死在一起,但他们的心却永远是一块的,无须任何语言或者场景去描绘——他们的爱是如此地透彻。

  其实妻子一直和明泽武士一起,承担着他比武失败后的痛苦,所以明泽武士后来在去找比武时的对手时,带上了自己的妻子。妻子在外面等他,明泽武士看到了那位用木棍打败自己的对手,已经躺在床上成为垂死的病人。而对手只对他说,他“从来没有过剑”,明泽武士听到这句话显然是非常的伤心和愤怒,他的一生就败在了一个根本不会用剑,只会使用木棍蛮力的人手下——他好冤啊!在离开时,我只是斩断了那跟木棍,放过了那个武士。

  一个男人能够活得如此纯粹,又如此宽容,默默接受命运的一切,暗地里去努力改变现状,哪怕最后以悲剧收场。我想,明泽武士的悲剧,还有当时日本社会背景的一个深层原因。在影片故事发生的那个时候,正是日本现代前夕(时间大约和明治维新时期接近吧),“武士”作为日本文化的最低层级别,地位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动摇,他们没有战争以章显剑术,郁郁不得志下为生活所迫成为新兴黑帮的打手,令人惋惜。

  明泽正是这个武士末世的一个代表,他虽然失去了武士的身份,失去了武士的尊严,但他依然保持着武士的精神,渴望有一天再成为一名真正的武士。当那天在酒吧里,座头市对他说,他的血已经脏了的时候,他心里也很难受,才会回忆起比武的往事。在一切都寂寂之后,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对妻子的爱,所以他会为了这份唯一,不惜牺牲所有,包括自己作为武士的生命。


三、剩下的一些杂话

  黑帮头目山寿泽光的智谋,不仅表现在他隐藏身份,并且分别派两个手下霸占小镇的歌妓和赌博两大挣钱的买卖,他还暗地里收买地方官石崎领主。这个任务主要是派在了林田口子的身上,他弄了把好剑想送给石崎领主,并请他来歌妓店赏玩,还送女人。山寿泽光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想从上到下,从名目到实际都霸占这个小镇,这个方法和智谋,远远超出了一般的黑社会头子了,这令我非常佩服。

  在影片结束的时候,黑帮头子成了瞎子,武士成了剑下鬼,盲侠也半路被石头磕倒,最后只有一群普通老百姓,高高兴兴地唱歌跳舞,快乐地过着他们的新生活。北野武似乎在暗示,最后胜利的还是老百姓,快乐是属于他们的,所有的曾经英雄最后可能都是个悲剧,远没有平凡的人们,过得那么平静快乐享受生命。

  很喜欢影片的打击乐,尤其是以木棍的纯音的那些调子。我小时候在农村那会,平时要上山砍柴(别误会以为砍柴是很旧年代的事,笔者还不到24岁呢)。记得那时有专门生产自行车气筒柄的工厂,那个柄是木的,我常常带把柴刀,上山去砍那么瘦长的硬木。根据我的经验,《座头市》里木棍的击打曲调,即是用类似于气筒柄的硬木敲击而成。

  这种木比较难找,必须中间没有枝丫,而且径的纹路要非常单一和直,皮还得非常薄且不能是毛皮。要敲出纯粹动听的声音,得先把树木凉干,然后再去皮,去皮只能用手撕,不能用刀削,否则回破坏声音的清脆。——在《座头市》里听到这种木棍敲击的曲调,感觉真的非常棒,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所造成吧。

纳兰 发表于 2005-8-13 13:48

原帖由 温柔一刀 于 2005-8-9 21:15 发表
北野武最新的作品坐头市

http://office-kitano.co.jp/zatoichi/

把日本家喻户晓的盲武士作了彻底颠覆,一个染了金发,穿牛仔布料的衣服的坐头市彻底塑造了一个北野武特色的盲武士。影片一如既往的出现了北野武式的暴力血腥画面,却异常唯美的穿插了踢踏舞的鼓点,结尾大庆祝时的踢踏舞,让人不知不觉接受了这个现代的盲武士。

异常唯美的还有出刀时掠起的风声,迅捷绝伦,以及从人体飞溅出来的鲜血,红的异常妖艳 -- 恰和整部片子灰暗的冷色调成鲜明对照;这大概就是北野武的所谓“暴力美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暴力与深情 北野武的电影世界-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