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0-9-1 13:01

北京海淀区针对筒子楼消防安全开展整治工作,一栋建筑清出20吨垃圾

作者:光明网
北京的筒子楼主要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典型的苏式建筑,“筒子楼”这个名称也反映了历史时代的特色,一条走廊串接着多个房间,居民共用的卫生间和厨房,加上走廊两端通风,形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



筒子楼都是砖木结构,木材使用最多的部位就是高屋脊的房顶,由于房顶连在一起,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严重后果。

2018年8月2日下午1点多,海淀区中关村一栋4层的筒子楼房顶冒烟起火,木质结构的楼顶被烧出一个大洞。



2019年5月5日下午6点多,西安纺织城一个筒子楼突发大火,两名住户不幸遇难。



2020年5月20日上午10点57分,上海虹口区一栋2层砖木结构筒子楼发生火灾,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大屋脊、筒子楼由于建设时间较早,住户面积都很小,导致了住户将自己的杂物放在了疏散走道上,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海淀区石油大院56号筒子楼建于1956年,分主楼和两边的侧楼,半开放的格局像一个“凹”字。经过64年的风风雨雨,楼里目前还住着200多户居民。



物业管理中心的副经理告诉记者,这栋筒子楼里一共有22个公共厨房,平均一个厨房就要供4到5户使用,公共厨房多户合用,厨卫电器乱摆乱放,不当用火用电和私拉乱接电线是目前楼内最大的安全隐患。2012年,楼里就曾发生过火灾。



好在有小区的义务消防队,十分钟左右将火扑灭,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从2020年7月1日起,海淀区开展大屋脊、筒子楼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经过调查研究,确定了石油大院为最先一批整改单位。

起初,清理工作并不顺利,工作人员多次挨家挨户敲门,真诚、耐心做居民工作,最终,楼道内堆放的杂物被全部清除,楼内还加装了消防设施。



除此之外,小区还在筒子楼下的车棚里设置了一排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为了处理突发火情,石油大院成立了义务消防队,配备了具有两吨喷水能力的消防应急救援车。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长 赵艳表示,据统计在整治工作行动中,筒子楼内被清出二十多吨的堆物堆料。



小区居民们表示现在筒子楼里干净、整洁,楼道里没有杂物了。



自开展大屋脊、筒子楼建筑消防安全整治以来,海淀区共检查大屋脊建筑126处,筒子楼78座,消除火灾隐患127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海淀区针对筒子楼消防安全开展整治工作,一栋建筑清出20吨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