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食物的“过度包装”有多奇葩?橘子去皮分瓣,连鸡蛋都去壳卖
作者:美食工坊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除了菜场,超市,还增加了不少生鲜门店,同一货源,线上线下都能买到。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买完菜还要择洗,分切,这个过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顺应市场的需求,各类生鲜超市会专门提供净菜任顾客挑选,这些经过预处理的蔬菜瓜果,拿回家后直接切一切就能下锅,没有黄叶泥土,非常干净,不过价格自然要比普通蔬菜高出一些。
但有时候这样的预处理就衍生出了另一种现象,也就是“过度包装”。
在国外,大家不仅喜欢吃速食快餐,同样也喜欢购买净菜烹饪,然而这些所谓的“过度包装”,跟我们原本认为的豪华礼盒的高级配置完全不一样。
国外的食物包装有多奇葩?看完下面这4种食材,就差惊掉了下巴!有网友表示:又自以为是了。
1.橘子
平时大家买橘子都是按斤称,按个卖,尤其是作为应季水果,扛个一麻袋也值不了几个钱。可到了国外,水果就成了奢侈品,这份剥了皮的橘子瓣,还原后也就完整的2个,明明可以拿兜揣着,却偏要用盒子和保鲜膜封装起来,吃完也就回归垃圾桶。
2.彩椒
平时做菜时,有些人可能会比较注重菜品的颜色搭配,但使用量不多,一次性买整个的还用不完,装在保鲜袋里,过不了几天也会氧化变质。于是老外就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将彩椒切分成4等分,然后用包装袋密封好出售,看似方便了消费者,可一次性消耗掉4个包装袋子的做法,自认为是不可取的。
3.鸡蛋
鸡蛋本身就有天然的盛装容器,虽然蛋壳易碎,但还是起到一点抗压和保护作用的。可老外居然连磕个蛋的时间都要省,竟然会选择买袋装的蛋液,就是把几个鸡蛋依次嗑入袋子中,系紧袋口就好了。可这些鸡蛋都是现买现吃的,隔天就不会再出售了,所以这不仅浪费包装袋,还浪费食物。
4.牛油果
牛油果也称鳄梨,据闻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甚至还有“森林奶油”的美称,有着很好的减肥功效。它一进入国内市场就开始火爆售卖,而且比起普通水果,价格还不便宜,可也有人表示吃不惯这种不咸不甜的青草味儿。
而在国外,牛油果的出镜频率就很高了,在一些沙拉,甜品里都能见到。即便如此,老外还是会选择买半个去了核的,用保鲜袋真空包装好的牛油果,实在是多此一举!
在美食君看来,这样的做法浪费的不仅是包装材料,还浪费了一些食物的营养,甚至间接地弱化了一个人对食物的认知力,时间久了,可能就认定这些就是食物的原貌。本以为从小被父母抓着认识各种东西,可以增加自己的阅历,但换成这样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