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美食」地道绥德羊杂碎
作者:陕北阳光地道绥德羊杂碎
王彩利
绥德羊杂碎有上百年历史了。来绥德,吃过黑粉、碗饦、油旋、猪脑肉,必须喝一碗羊杂碎,这样你才算尝遍了绥德的美食。香而不膻,辣而不刺激,是绥德羊杂碎的特点。
母亲一生食素,嘴里没放过一块肉,特别羊肉,她闻到味道就呕吐。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弟妹也不吃羊肉,似乎连羊肉也见得很少。母亲说,羊膻味很不好闻,一闻就呕吐。母亲的这句话,影响了我二十年。不管走哪吃饭,提起羊肉我坚决不吃,我怕呕吐。因此,羊杂碎我一直不喜欢吃的。因为羊杂碎是由羊下水经处理混合烩制而成的,必定有羊膻味,所以对羊杂碎特反感。
结婚后,老公却迷恋吃羊杂碎。每次一块上街,他总要在绥德北门坡或安歧杂碎店喝一碗羊杂碎,也劝我也吃一碗,特好吃。但我从来不吃,连店里也不曾踏进一步,生怕闻到羊膻味呕吐。一次冬天上街,老公又去吃羊杂碎,因为天冷外面站不住,只好陪他在店里坐等,服务端来一碗羊杂碎,放在桌子上,热气直冒,上面飘着红格艳艳的油炸辣子与香菜和葱花,一股浓郁的香味飘过来,我对老公说:“羊杂碎这味道还挺很香,闻不到羊膻味啊。”
“当然啊,人家把羊下水洗得干干净净,在开水锅里煮熟,羊血在开水锅里“紧好”,之后将羊油倒入铁锅,油红时放入葱花,将羊脑、羊肚和“紧好”的羊血入锅炒一会儿,再放入姜面、花椒炒一阵后,羊膻味早被辣子、花椒等调料味代替, 哪还能闻见呢?你从小自大就没闻过羊膻味,只听你妈妈说羊膻味恶心了,就不敢亲自尝尝,再不好也就是肉味,又不是毒药往死毒你了。”听着老公这一番话,看着红艳艳的杂碎汤,也看着他吸一筷子粉条喝一口汤,偶尔举一截芹菜放在嘴里细嚼时的样子,禁不住也想喝一碗,立马就吩咐服务员再来一碗,老公正吃得满头滚汗,准备最后一口喝完碗里的羊杂碎,突然停下了说:“我饱了,还要一碗,谁吃了?”
“看你吃得那么香,我也要喝一碗了。”
他诡秘一笑:“你不怕闻着羊膻呕吐?”
“我要挑战羊膻味,捏住鼻子也要把这一碗羊杂碎喝完呢!”
羊杂碎就放在眼前,我鼻子屏住气,喝了第一口后,辣味浓,但不刺激,不是喝一口呛到喉咙出不来气,更没有难闻的羊膻味。再也不屏神凝气了,大口喝起来,一筷子粉条一口就吸进去了。喝了半碗,周身发热,待一碗用尽,已是大汗淋漓。真是“无腥不腻,汤鲜味美”。从此,我迷恋上喝羊杂碎。特别冬日,每次逛街,首先去喝一碗羊杂碎,遍体生热,浑身血液沸腾,寒冷不驱自散,之后才逛商场购物。
关于陕北羊杂碎有一段传说的。陕北人原来是不吃羊杂碎的。杀羊之后,只留下羊肉炖煮,肠肚头蹄全都丢弃或喂狗。有一回,一家财主宰羊待客,羊下水太多,狗吃不完,便让长工倒掉,长工觉得可惜,就送给了一家穷人。这一天村里突然飘出香味来,村里人寻香而去,便寻到这家穷人,发现主人把财主家送的羊下水剁成碎块烩在一口大锅里,又放了从山里采来的野香菜和调料,香味扑鼻。人们争相品尝后,称赞此汤味道鲜美,堪称一绝。于是这种独特的做法与吃法在陕北诞生了。吃的人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经济实惠而且不浪费。后来经过民间厨师进一步整理、完善,加工,逐步形成了极具陕北风味特色的一道佳肴-——羊杂碎。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绥德街头卖羊杂碎是卖主担着盛满羊杂碎的桶盆,满街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吸引着行人。杂碎盆在两边的石圪台上抬好后,卖主大声哟喝:“热滚滚的羊杂碎,快吃来!” 人们听见喊声,又闻到香味,食欲顿生,争相品尝。几十年来,羊杂碎成为绥德独具风味的传统名食。
现在绥德卖羊杂碎近百家,成为熟食市场主要行业之一,经营方式是固定摊点或门市销售。因为经济实惠,适合大众口味,被餐厅、酒店引进,成为宴席上重要的珍馐美食,登上大雅之堂。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