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碗”美食之缙云玉米饼(苞萝饼)
作者:Hello浙江小时候经常听爸妈,还有外婆讲以前的事情,他们以前就是经常吃玉米饼、玉米粥,都吃到不想再吃了,因为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玉米,米很少,所以只能吃玉米,昔日里人们用来当主食充饥的玉米饼,是缙云最常见路资食品,凡到远地干活,出远门,都带玉米饼(苞萝饼)。因此,烤玉米饼(苞萝饼)是女客人最起码的家务技巧。
过去,玉米(苞萝)手工磨粉,搦成团,挮塌挮塌打成薄片,放上馅,捲起。挮塌挮塌捺扁,放铁镬烤得黄橙橙的,馅一律用菜干和肉粒,或酸菜和肉粒。里南乡烤苞萝饼,面搦好,蒸八成熟,搓圆,捺成薄片,烤微焦,出镬,趁热撒上豴脂盐,松脆,喷香。
缙云人敬仰黄帝,样样与黄帝附会。崇尚成风俗,风俗即文化。清朝白话相传:力牧在一户人家念天谈,说自己要陪黄帝到崆峒喀向广成子问道。老媪妮问:几时啊?牧力自知失口,慌忙捂嘴。崆峒在方溪,几十里路。古老县志写 “崆峒山”,现在讲龙空洞。恁远,路资总要的。直等横等,鲜嫩的菜都快烂了。老媪妮在菜上放点盐,过不久,菜发酸啦。只好把酸的菜捞出晒干,酸菜和菜干就这样发明了。黄道吉日,黄帝与力牧一班人去崆峒山,老媪妮早早烤好苞萝饼等在路边。一样是菜干馅,一样是酸菜馅。走前面的人都推辞,她把一包苞萝饼塞给后面的大鸿。他们从仙都起身,经大路口,过竹箩坪,往西直到济雨洞前,再沿溪往下,在古路渡过南港溪,望八叠岭而上,风卷毛蚣旗烈烈响。老媪妮觉得没用鲜菜 过意不去,用围裙包着苞萝饼一路随到八叠岭头等黄帝回班。崆峒山有个龙口嘴一式的大岩洞,五六间屋地宽。大鸿在洞中坐下,把苞萝饼分给大家吃。嚯嚯,香哦。有的吃菜干饼,有的吃酸菜饼,味道各说各的。乌日咁,他们回来了。老媪妮忙把饼递过去,黄帝也肚饥了,接过就吃,口称“包罗天下味”。
现在农村人都把玉米写成包罗。祖冠华是远嫁到缙云来的河北人。2008年她留意到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玉米等以前人们用来充饥的粗粮,又重新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于是她和老公章巍萌生了做超薄玉米饼的想法。区别于市场上的油炸休闲零食,他们立足于将玉米饼做成烘烤的健康粗粮食品。
看似薄薄的不起眼的玉米饼,开发和生产却不是很顺利。一开始,他们采用最原始的办法,就像做蛋卷一样,拿两片大铁片来夹,简单的工具出不了效率。祖冠华考虑找新工具替代老式的工具,他们专门跑到永康的五金城,还托亲戚朋友去外面留意有没有做这类产品的器械,后来一直没有音讯。就在他们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他们发现了觉得可以用的器械,并买回来试验,但是这种器械做的饼类型并不如他们所愿。为了得到所期望的又干又脆的饼,他们前后试验了将近两个月后,在他父亲的建议下,他们改良了工具,终于试验成功。他们将玉米饼高温灭菌后做成独立的小包装。产品是研发出来了,他们开始往酒店里推销。玉米饼成为酒店里一道别有风味的点心。但酒店里的销量毕竟有限。一个月销售额大概在一千元左右。就在他们感到难以坚持的时候,一次展销会之行让他们重新树立起了信心。他们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了一车的货去参加。结果没想到到了宁波农博会,带过去的十来箱货,卖了七八千块钱,到最后一天,回头客不断找回来,但那时他们已经没货了。这增强了他们发展的信心,如今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目前,玉米饼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口味也越来越多,奶油、芝麻、枸杞、葱香等等。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