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来源:吉网
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一直备受各方关注。
下一步,我省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解决“卡脖子”技术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如何发力?
12月25日,在首场中共吉林省委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科技厅厅长于化东揭开了谜底。
体制机制改革:要“松绑减负”“揭榜挂帅”
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治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等政策措施,探索以诚信为前提的科技项目管理方式,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构建面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选题机制,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立法和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的进程,让政策红利转化为科研人员内生动力,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创新中、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像打造营商环境一样打造科技创新环境。
核心技术攻关:把基础研究摆在重要位置
要进一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紧密围绕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梳理制约产业发展的堵点和难点,凝炼设计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组织优势力量开展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同时,要抓好首批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力争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基塑料、人参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方面率先实现技术突破.
另外,还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黑土地保护等方面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为此,下一步要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持续强化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种质资源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的部署,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夯实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源头供给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让企业成为“揭榜者”
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更多创新主体。一方面,启动实施吉林省企业R&D投入引导计划项目,对R&D投入多、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科技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引导企业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科研项目攻关,让企业不但成为“发榜者”,也要成为是“揭榜者”,催生更多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
同时,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协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持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评价认定,狠抓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落地,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省科技投资公司作用,推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
引育高水平人才:更多争取国家划支持
进一步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努力引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创新评价制度体系,完善人才评价制度。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抓紧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人才扶持政策,努力营造宽松、信任、包容、和谐的人才发展氛围。
依托省科技发展计划和长白山人才工程,大力支持科技领军人才、优秀海归人才和中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强化对各层级人才项目支持力度。
做好与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衔接,争取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
深入实施“高层次计划”和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引进一批“高精尖缺”外国人才,持续扩大外籍人才规模。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昕 栾喜良/文 郭亮 张秋磊/摄 郑子侯 郑晓泽/视频
编辑: 鞠华军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