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1-3-12 13:36

北京轨道交通正点率达99.97%,越来越多市民家门口有地铁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今天上午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目前,北京轨道路网里程已达727公里,车站数量达到428座。轨道路网四通八达,不少市民实现了“家门口有地铁”的愿望。此外,通过优化改造、缩短间隔等方式,搭乘地铁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也在不断增加。

建设发展:路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近年来,本市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北京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快速建设和发展阶段,不断开通新线,扩大路网覆盖范围。

“十三五”期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从18条增至24条,新开通16号线、S1线、燕房线、西郊线、大兴机场线及亦庄T1线等6条线路;里程从554公里增至727公里,增长31%;车站数从334座增至428座,增长28%;日均客运量从911万人次增至1086万人次,增长19%,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工作日日均客运量从1014万人次增至1232万人次,增长21%。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线路通达性、便利性进一步提升。

准时可靠:10条线路跑进2分钟

“十三五”期间,路网兑现率由99.93%增长到99.98%,正点率由99.92%增长到99.97%,路网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5年来,全路网各线共调整列车运行图170次,其中17条线路累计缩短行车间隔110次。目前,有10条线路最小行车间隔达到或小于2分钟,比2015年底增加5条(6号线、8号线、9号线、房山线、八通线)。

从去年开始,针对疫情期间的客流变化情况,北京地铁采取列车多交路运行、双向不平衡运行、低速高密度折返和大站快车、越行快车、库线出车、压缩站停时间等方式,实现网络资源精准高效配置。在不增加任何资源投入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分5批在昌平线、八通线、5号线等13条线路采取超常超强措施,突破了线路原有的设计最大运输能力。其中1号线、5号线、9号线、10号线最小运行间隔达到1分45秒。

超常超强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北京地铁的综合运营能力得到新的历练和提升。未来,列车多交路运行、大站快车等大部分超常超强措施将予以保留,实现常态化。但也有部分超常超强措施须对相关配线进行适当改造后才能实现常态化。

优化改造:地铁出行更加便利舒适

这几年,新线不断加入到北京地铁路网的同时,陪伴市民几十年的老线车站也在不断蜕变。车站局部优化改造方面,完成车站换乘通道、安检设施、车站标识、电梯升降设备以及车站卫生间的改造,车站站台门实现全覆盖,有效缩短换乘所需时间、提升车站标识引导服务水平及乘客进站效率。

在车辆设备改造方面,完成5号线车载信号系统改造、4-大兴线与10号线列车座椅拆除;提前筹划1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营,并完成第一阶段工程,解决东部居民进城拥挤和不便捷问题,有效提升线路运输能力,缓解客流拥挤,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在践行人性化服务理念方面,北京南站、北京西站、清河站等枢纽车站实现安检互认,在13条重点线路公布列车时刻表等,有效提高乘客出行便利性和舒适度。

扫码乘车:解决现场购票找零钱

如今,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扫码乘车。为此,北京地铁推出互联网票务服务平台,并先后推出线上购票车站取票、二维码过闸、电子单程票、电子发票等服务,省去了乘客现场排队、现金购票充值、换取发票等烦恼,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乘客地铁购票、提升出行体验。2019年8月现场购票还支持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联APP等非现金支付,目前占所有购票量的70%,有效解决了乘客现场购票找零钱、换零钱等问题。

为满足不同乘客群体地铁出行需求,北京地铁先后推出日、周、月电子票,方便短期来京乘客地铁出行,在节日期间尤为受到乘客的欢迎;在大兴机场线开通时还推出了方便航空商旅乘客的空轨联运票,以及方便沿线通勤乘客的电子月票。

扫码乘车覆盖的范围也逐渐增大。2019年6月支持市郊铁路人码核验实名乘车,2020年5月北京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实现“一码通乘”,累计注册用户超920万人;2020年支持银联闪付过闸、并实现与上海、呼和浩特的互联网票务互通。目前还在推进与更多城市之间的地铁互联网票务的互联互通。通过不断创新,持续推出更加方便、多样化的票务产品,为乘客提供智慧快捷、高质量出行服务。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博

编辑:王琼

流程编辑 吴越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轨道交通正点率达99.97%,越来越多市民家门口有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