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天持续空气重污染,深入解读四个热点问题
作者:北晚新视觉网今早8时,北京全市空气质量整体仍处于重度污染水平,PM2.5浓度为212微克/立方米。其中通州、大兴、平谷空气质量稍有改善,在轻度污染状态,PM2.5浓度明显北高南低。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介绍,昨日在较大偏南风作用下,区域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北京今日凌晨短时降低到4级中度污染,但由于北京处于下风向山前高湿静稳区域,区域污染在北京不断挤压滞留、反复拉锯,今日早上北京再度上升到5级重度污染。
预计今天白天,本市受低压系统控制为主,高湿静稳,扩散条件偏不利,污染物将维持较高浓度水平。此外,由于今日有雾,全市能见度水平整体较低。
针对此次空气污染过程,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进行了解读。
此次污染过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书肖表示,一方面,从8日起,随着区域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转不利,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水平整体上升,区域以偏南风场为主,平原地区持续较强偏南风,山前区域为弱风或静风带,在中低层大气持续偏南、偏东气流作用下,污染持续输送并汇聚到山前地区,大幅度抬升了山前地区的浓度水平。北京地处太行山及燕山的结合部,受传输影响更为显著,本次过程期间PM2.5浓度呈现持续上升特征。
另一方面,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地面受高压后部与均压场控制,地面温度回升且出现逆温,大气垂直扩散条件不佳。
再叠加近期区域出现大雾,湿度明显增加,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及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增强,从9日北京市的PM2.5组分特征来看,全市以硝酸盐为首要组分,达到了PM2.5的近四成,而二次无机盐总体比重超过70%。
此次污染过程
本地贡献和区域传输分别占多少?
根据CMAQ-ISAM模型的来源解析结果,本次污染过程中本地贡献占35%,区域传输贡献占65%。
对北京市传输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山东、河北南部和河南,分别贡献13%、8%和6%。整体看来,东南通道输送贡献约29%,西南通道输送贡献约18%。
因此,本次过程是在以东南通道输送为主、西南通道输送为辅的推动下,叠加本地排放所共同导致的。
往年三月北京是否会发生重污染
此次区域型污染又有什么特点?
王书肖表示,从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来看,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仍处于采暖期,污染排放总量处在全年较高时段。
同时,假期结束后社会生产活动迅速恢复、区域内钢铁等高能耗产品产量同比上升,近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此外,现在正值备耕时节,容易出现秸秆焚烧的现象,从NPP/VIIRS卫星3月6-9日的监测结果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内秸秆焚烧火点共48个,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北京市三月份处于秋冬季向春夏季的转换阶段,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少,天气系统静稳,容易出现扩散条件不利的状况。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除2020年未发生重污染以外,2017年和2019年分别发生1天和2天重污染,其余年份3月的重污染天数在4~8天之间。
特别是本次污染过程气象条件更为显著不利,区域地面低气压,偏南偏东风,湿度较大,夜间至上午接近饱和,形成大雾,温度持续回升形成较强逆温,显著不利的气象条件使空气质量转差较为明显。
此次污染过程预计何时改善?
从预报情况分析,11日北京市仍将处于静稳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维持重度污染水平,12日白天受东北高压及降水影响,扩散条件有所改善。具体预报情况为:
10日夜间至11日白天,北京市以西部低压或均压场控制为主,湿度大,风速小,为静稳高湿的明显不利气象条件,预计维持5级重度污染。11日夜间,东北弱冷高压有所加强,并西南伸展,高空槽前转槽后,天气有所转晴,扩散条件略有改善,入夜受中层切变线影响,自西向东出现小雨降水天气,扰动继续加强,预计空气质量逐步有所改善。
12日白天受东北高压及较明显降水持续影响,扩散条件改善,预计空气质量3级轻度污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