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1-4-19 21:37

这位日本女护士为了赎罪,曾拒绝日本的优厚待遇,一辈子留在中国

作者:横竖历史
前言

日本战败后,日本当局大肆销毁自己侵略的证据,比如细菌研究的资料。除了销毁与战争相关的资料之外,日本还“销毁”与战争相关的人。当时日本政府鼓励本国的战俘为了效忠天皇而自杀,于是很多被洗脑严重的“忠勇”之人纷纷切腹自尽,认为日本战败是自己亵渎了天皇的神意。





而日本天皇为啥不切腹呢?因为日本天皇的作用就是被本国百姓崇拜的,他不需要有武士道精神,更不需要为谁忠勇献身,所以“忠勇”都是日本天皇用来忽悠人的。但当时许多日本军官都被武士道精神洗脑严重,战败后不光自己要杀身成仁,还要自己的部下们也相仿,这可害苦了一大批不想自杀的人。




艰难地活下来只为赎罪

中国的东北在日本战败后依然有着许多的日本士兵驻扎在此处,这里的军官为了表示效忠天皇,逼迫护士们给医院中的伤员吃下毒药。这里的院长带着医院里面两千多名医护人员和伤病员为了活命开始逃跑。在逃跑的时候,他们被牡丹江堵住了去路。


随后,日本军官命令士兵们用枪将这些女护士逼到牡丹江边,叫她们投江自尽。


这些护士们可不想死啊,但是她们也毫无办法,只能伤心欲绝地跳进了牡丹江。之后,牡丹江面上飘满了浮尸。在这些投江的护士中,有一位名叫伊藤郁子的护士凭借自己良好的水性游到了对岸,捡回了一条命。









伊藤郁子出生在日本北海道,从小水性就很好。二十岁的她从学校毕业后,被强行征到了部队,派往了中国东北参加侵华战争,在日军陆军医院当护士。刚到部队的伊藤郁子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干劲十足,直到她看见日本人屠杀中国普通人后,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特别是她被长官要求给伤员喂毒药,被逼到牡丹江边跳江时,她彻底对日本放弃了念想。在跳江时,她抱着一块木头果断地投入了江中,随之消失在了江水中,只为脱离开日本的魔爪。在她晚年回忆时,她说道:在江中挣扎的时候,我当时就在想,我才20岁,日本兵杀了那么多中国人,我还不能死,我得将功赎罪,替他们还债。





凭借自己良好的水性,伊藤郁子抱着木头在江中游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了对岸,到达岸边的她发现日本部队早已经离开了。为了活命,她剃了光头混进了逃难的人群中,几天后,她得到了解放军的救助和收留,加入了救治伤员的队伍中。


远学白求恩,近学伊藤郁子

伊藤郁子随后加入了中国医疗救护队,在一次救治伤员的过程中,一位没了双脚的战士在去世前将自己舍不得吃的苹果送给了伊藤郁子,表示感谢,伊藤郁子当时忍不住热泪盈眶。


1946年,抗战结束了,伊藤郁子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另一个是留在中国。



“我想念父母,但是当我眼前浮现日军挥舞大刀屠杀中国人的景象时,我的心中十分自责、内疚,这笔血债我们子子孙孙也还不清啊。再想到中国军人收留自己,教自己学汉字的场景,我想,我就留下来还债吧!”


于是,当别的日本医护人员纷纷回国时,伊藤郁子选择了留在中国,成为了牡丹江野战医院的一名护士。在这里,她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就成为了当地的骨干成员,期间她曾用自己的血救助过17名中国军人。东北军副司令周保中还称赞其为“日本的女中豪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25岁的伊藤郁子在医院遇见了自己的爱情——公安中央纵队的宗序定。当时宗序定前来疗伤,他和伊藤郁子一见钟情。在第二年他俩为了结婚,伊藤郁子申请了中国国籍,国籍一申请下来,俩人便光速结婚,并在来年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有了孩子的伊藤郁子一家人定居在了江苏如皋,伊藤郁子在县里的医院继续当护士。没多久中国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伊藤郁子知道百姓生活不容易,便省吃俭用给穷苦的病人买肉来补充营养。除此之外,她还多次无偿献血来救助伤病员,这样无私的奉献导致她的体重直线下滑,最低的时候只有60斤左右。





当地县长魏志田听说她的情况后,赶快拎着一堆肉、蛋、奶来医院看望她,并叮嘱了医院的领导:“一周内叫她吃光,不许她送给别人”。伊藤郁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医院的领导都说“远学白求恩,近学伊藤郁子”。


只懂如皋方言,永不离开中国

1972年,中日外交恢复正常之后,伊藤郁子办好了护照,准备回家探亲。在离家27年后,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们。这件事情被当时的日本记者以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方式报道,震惊了整个日本。日本的外相都亲自接见了她,代表日本政府欢迎她的回来,但是伊藤郁子却没有表态。





回到家中的伊藤郁子被自己80多岁高龄的母亲抱着痛哭,母亲极力想挽留她,“家里条件好,比中国好,回来就好了”,却遭到了她的拒绝。在母亲的再三哀求下,她也只是推迟了回中国的日期,并没有留在日本的打算。她说:“我不会离开中国,我的女儿和丈夫还在中国,中国还有无数善良的人,我不能再搞一次骨肉分离!”


在当年的除夕前,伊藤郁子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中国。中日建交之后,伊藤郁子曾5次回国探亲,但是每次回中国她都提前了计划。1994年,伊藤郁子的丈夫离世,留下了她们母女俩。





伊藤郁子和丈夫
日本在4年后给伊藤郁子寄了一笔慰问金和一封信,叫她带亲属回日本定居,日本方面给她提供住房,并且雇人照顾她晚年的起居。伊藤郁子的内心丝毫没有动摇,她回绝了日本方面的要求并回信道:“我爱的母亲,我爱樱花遍地的日本,我更爱中国,我的心永远都在中国!”


1999年,伊藤郁子110岁高龄的母亲仍然惦记着自己的女儿,伊藤郁子给她母亲回电中表达了自己留在中国的决心。之后,她的母亲去世,每当提起母亲,她都会满脸惆怅。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伊藤郁子的记忆也逐渐退化,在她晚年被记者用普通话采访时,伊藤郁子表现出了满脸的诧异。在询问女儿后才得知,伊藤郁子现在只能听懂如皋的方言了。


伊藤郁子即便已经90的高龄,为中国贡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但是她还是会说:“我来中国是为了赎罪的,日本人欠你们的太多了!”


在她晚年的时候,她有过一次心肌梗塞,如皋市给她“腾”出了最好的病房,安排了最好的医生来救她。她在醒来后握着医生的手说:“感谢如皋人,叫我又捡了一条命”。





晚年的伊藤郁子常称呼自己是一位幸福的中国老太太,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中日两国可以一直友好下去,避免战争,这样子孙后代们才能安居乐业、有幸福的生活。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位日本女护士为了赎罪,曾拒绝日本的优厚待遇,一辈子留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