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世界读书日,逛北京实体书店,亲近书的“N”种姿势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明天是世界读书日。
首都北京,15分钟阅读圈,24小时书店,让市民从家门口到市中心随处、随时可读。
在便利阅读的基础上,北京近年不断升级“书香”的内涵,很多实体书店在提供图书阅览的基础上,也开始为更多读者提供更高端、更精准的综合性服务,给所在社区、地区的居民、上班族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演
社区小主人爱上故事会
“谁来跟我一起表演一下胖翻译吃西瓜这个片段?下一场咱们再表演嘎子给胖翻译拉清单!”
老师话音刚落,底下举起了一片小胳膊。周六上午,青年湖边的阅想书店里,儿童文学作家、儿童积极心理及教育戏剧导师潘骥在给孩子讲完《小兵张嘎》的故事之后,设计了几个互动参与的活动环节,和孩子们一起表演几个经典片段,来体会书中的人物。
阅想书店里的故事会
这是阅想书店的第11期“故事会”。阅想书店是化工出版社新推出的阅读体验店,自从去年冬天开业以来,阅想书店在和东城图书馆合作,为周边社区群众提供借阅图书等服务之外,也创立了“阅想书店读书会”,一到两周就会推出一次纯公益的读书活动,多数都是由化工出版社里的编辑义务“加班”,选择孩子们爱看的绘本,在周末带着孩子们做分享和互动。
书店负责人王向民介绍,活动之所以都采用“故事会”的形式,也是考虑到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的年龄构成还是偏低龄。每次活动都由主讲老师先讲30到40分钟,然后再配备相应的互动环节,“或者是大家一起表演小剧场,或者一起做手工,或者一起涂色、绘画,都是紧扣每次活动的主题。”
每次的“故事会”都得到了周边社区的热烈追捧,15个家庭的名额基本秒光。深受鼓舞的王向民也开始聘请外来的教师。请来了拥有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书的外教给小朋友分享英文绘本,请来了上海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会员潘亮跟大家一起揭秘古诗里的有趣秘密。除了外教的英文绘本分享活动,会收一点外教老师的出场费,其他每次活动都只收材料费。
“潘老师讲的都是小孩子刚背诗时学的几首,但给孩子进行的知识拓展真的太丰富了。”参加活动的刘女士说,孩子的背诗热情一下子被提升起来,而且到现在都还记得老师讲的几个知识点,“比如‘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用来睡觉的,比如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有时候还让我带着他背《春晓》,来考我什么是最小的鸟、什么是嘴巴最大的鸟、什么是远古怪鸟……”
“专业的老师还是会给予一些特别的角度,生发出更多的趣味和知识点,”虽然每一次活动都费时费力又费钱,但孩子和家长的支持又给了王向民继续下去的动力,“每次会后都会收到家长类似的反馈,觉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光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然后就会催问我们下一期什么时候办,为了这些孩子们,我们也要继续坚持,还要办得更好。”
听
邻里老街坊相聚新书苑
老胡同,小四合院,花红柳绿,这是由林白水故居改建而成的椿树书苑。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午后静谧小院里,台上的演员们明艳盛装,台下的老街坊如痴如醉,甚至摇头晃脑跟着小声哼唱,这是椿树书苑与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联合推出的“听越剧品经典”系列文化共享活动,总计五场,第一场就是“听越剧品红楼”,“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葬花”等越剧《红楼梦》中耳熟能详的唱段,古筝独奏《枉凝眉》、《葬花》,以及小说中片段诵读赏析,在大家心中激起美妙涟漪……
演出结束后,演员与观众交流
椿树街道的老街坊们一连几日,都相聚在由林白水故居改建而成的椿树书苑,参加书苑组织的读书日相关活动,“有如白水”读书会、“书香家春秋”新书发布活动、国学雅集汉服读书会……围绕4.23世界读书日的多场活动,令人应接不暇。
椿树书苑第三方运营机构“北京市西城区超爱阅读文化传播中心”项目负责人史占永介绍,小院总共能坐五六十人,因报名太过火爆,活动临时增加了一场,吸引到120多位读者参与其中。
流水幽静、花墙雅致,运营两年半来,椿树书苑为附近居民提供了难得的心灵休憩空间。其完整的两进四合院规制,被街坊们自豪地赞为“在全市都算独一无二!”记者看到,这处不算太大的街道公共图书馆拥有三间阅览室,还是北京首个党建书房。史占永表示,目前书苑藏书达到近两万册,均参照首图系统进行类别设置,用首图读者卡即可通借通还。
除了常规阅读,更受居民欢迎的是书苑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与政府签订的合约中规定,每年线上线下活动累计不少于150场,运营以来都是远远超过的。”史占永介绍,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电影放映、手工课堂、讲座、演出,逢年过节还会带领居民制作灯笼、元宵、粽子、月饼等等。均由书苑进行策划招募,居民免费参与,有时还会得到纪念小礼品。与街坊相约,到书苑听场讲座、做个手工,同时聊聊天、叙叙旧,正渐渐成为附近居民闲暇之余的生活方式。
玩
商圈白领流连“心灵绿洲”
在寸土寸金的CBD商圈,位于世纪财富中心东座2层的建投书局,是人们沿扶梯而上时最不会错过的视线焦点。
建投书局整体以“故宫红”与“城墙灰”为主色调,显得时尚厚重。室内10根华表柱造型书架,2万余册图书都以“传记”主题来分类。经济学家、思想家、生活家、未来梦想家……呈现着各个领域的精选书目。相较公共图书馆,这里全然弥漫着另一种气质。作为2019年最美书店、2020年十大阅读空间,建投书局开业两年,已悄然成为CBD白领的“心灵绿洲”。
建投书局,摆放设置颇为用心
“这里文创产品还挺多的,挨个看看挺有意思。”临近中午,一位女孩对照乐谱,饶有兴致轻轻敲击着店内一款“空灵鼓”。这是一种扁圆状乐器,按照鼓面分布的音舌敲击,可以奏出婉转灵动的曲调。环顾四周,无论时下大火的香薰、摆件,还是质感一流的进口文具,都可以细细把玩。
绕过一面绿植墙,轻柔音乐声中,“传记咖啡馆”荡出缕缕幽香。几位年轻人坐在咖啡厅,互相倾诉着职场心情。靠窗位置正对车水马龙的光华路,十字路口繁华街景尽收眼底。
读者在建投书局阅览
令人颇感惊喜的是,这间高颜值书店还“意外”具有公共图书馆的属性。自去年9月起,书店与朝阳区图书馆合作,单独辟出一块区域作为朝阳区图书馆的“城市书屋”。整整一面墙的书籍约2400册,可以直接使用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联合读者卡进行借阅。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