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负债超1亿元,美妆新零售店SN’SUKI陷资金困局
作者:化妆品报SN’SUKI计划用“债转股”缓燃眉之急。目前,已有约6000万元的债务进行了股权转换。
文丨李硕
近日,美妆连锁SN’SUKI母公司湖南奇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陷入买卖合同纠纷,接连被上海赫奈实业有限公司、杭州娜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供应商起诉。
天眼查显示,原告之一的上海赫奈实业有限公司为新锐彩妆品牌HEDONE母公司,目前,SN’SUKI线上销售平台——霓虹院内,除一款HEDONE金色流光眼影盘在售外,该品牌其余货品均显示库存不足,无法购买。去年年底,本土彩品牌橘朵母公司也曾与SN’SUKI陷合同纠纷,目前,SN’SUKI线上销售平台已无橘朵产品在售。
知情人士透露,SN’SUKI目前实际负债金额超1亿元,因对SN’SUKI的还款能力存疑,部分供应商已暂停对SN’SUKI供货。不过,SN'SUKI内部员工告诉记者,公司虽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并不致命,目前运营正常。
资本加持,4年开店130家
2016年,SN'SUKI诞生于长沙,定位全球爆品美妆集合店,目标客群瞄准90后人群,门店主要覆盖南方二三线城市的百货和购物中心,SN'SUKI创始人姚向东曾操盘护肤品牌花印。
货品结构上, SN'SUKI的SKU近3000个,商品可分为四类。一是迪奥、圣罗兰、蒂佳婷等国际名品;二是COLORKEY、HEDONE等保持每季更新的新锐国货。三是 DKS、奥拉克等高客单价的专业线品牌。四是花匙、be a moment、澄木之丘等自主品牌。
2018年,SN'SUKI得到棋盘资本A轮融资,此前,棋盘资本还投资了花印、幸美等美妆品牌。资本加持下,依托“整店输出”的加盟模式,到去年疫情前,SN'SUKI门店数迅速攀升至130家,累计销售额超3亿元。
被供应商/加盟商“合围”
据悉,加盟一家SN’SUKI的单店投入在30万元左右,加盟商负责投资,可不参与店铺经营,同时,为减轻加盟商顾虑,SN'SUKI推出了供货折扣”平进平出”的加盟政策,但从现实情况来看,SN'SUKI去年的扩店之路并不顺利。
2020年,受疫情影响,SN'SUKI关店30余家,目前,门店数在110家左右。除被供应商控告外,疫情过后,SN'SUKI还一度面临向加盟方返利的压力。
去年3月2日,湖南汉寿县人民法院对刘伟与SN'SUKI母公司合同纠纷一案立案,原告刘伟曾是SN'SUKI加盟商,他诉称,2019年,其同SN'SUKI方面签订了《特许联营合同书》,并交纳加盟管理费5万元、货品保证金30万元,并将租赁门面交给对方使用,但SN'SUKI方未严格按照合同及补充条例的约定履行义务,未足额向其支付返利和租金,并以疫情为借口要求免租不返利。
用“债转股”解决问题
当前,尽管面临资金链问题,SN’SUKI高层深信翻盘的可能,并没有选择用破产的方式解决问题。“债转股”是SN’SUKI递向供应商的方案之一,即将供应商或联营商包括但不限于本金,利息,违约金以及所有应付款的债权金额,转换为SN’SUKI关联公司股权。目前,已至少有25家SN'SUKI的供应商和联营商进行债权转换,涉及资金规模6000万元。
发稿前,杭州娜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赫奈实业有限公司已选择撤诉,SN’SUKI方面则下发了部分供应商的部分货款。2021年,SN'SUKI计划目标瞄准地级市、县级市,计划同国内各省头部代理商合资公司,向更多省份扩张,目标门店数为200家。
不止是SN'SUKI,过去的2020年,是新兴美妆集合店集体狂奔开店的一年,资本加持下,“新物种们”寄希望于用最快的速度跑出规模、占领最多的消费者心智,对上游供货商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狂奔开店背后:一场关于资本的较量
“一边是传统化妆品店的唱衰声音不断;一边却是新兴美妆集合店大规模开店,过去一年,美妆行业这个看似矛盾的景象,主要是资本推动的。”某化妆品行业专家告诉记者,对化妆品店而言,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新物种”迅速完成从0到1 ,但若表现不及预期,看不到确定的盈利模式,就会随时抽手。
“资本爱听新概念,但化妆品零售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打磨。”“新锐美妆集合店最大的问题在于其营销成本和盈利水平的不对等。” 在他看来,新锐美妆集合店有诸多共性:1.背后有资本加持,能迅速完成从0到1 ;2.多开在人流量密集的购物中心,客流可观,但租金成本高;3.线上营销投入巨大;4. 货品结构上,产品定倍率较低,盈利能力受限。
与调色师、WOWCOLOUR、话梅等同类型竞争对手动辄上亿元的融资规模相比,SN’SUKI融资次数有限,且时间发生在较早的2018年。SN’SUKI名列前茅的开店数量,部分得益于其整店输出的加盟模式——吸纳更多零散资金,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销售网络,但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运营风险。
作为一家成立五年的创业公司,SN’SUKI的品牌力、人才积淀相对有限,而在新锐美妆集合店尚未跑出稳定盈利路径的背景下,若没有强大资本兜底,步子迈得过大或是遭遇疫情等不可抗力,就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
据《化妆品报》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1日至今,共46个美妆品牌参与融资,合计投融资规模近百亿元;超30家专业投资机构投资了两家及以上化妆品公司,其中不乏红杉、IDG、高瓴、华平、顺为等独角兽级投资机构。
不断涌入化妆品行业的资金和投资者,让人们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多了几分浮躁。借助资本的力量扩张,对公司业务增长固然重要,但靠烧钱和亏损走路并不长久,依托货品组合、顾客留存、成本优化,提升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才是硬实力。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