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1-5-7 09:20

吹响青春号角!这位从农村走出的博士生立志科技报国

作者:央视新闻
明天就是五四青年节,一代又一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以信仰为歌,以奉献为歌,以奋斗为歌。从农村走出来的博士生——冯端,就是这样一位青年。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察时,对我国科技人员提出的重要要求。当时在场聆听的冯端,还是一名28岁的博士生,她立志要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八年过去了,她正奋进在科技报国的追梦路上。


视频加载中...

冯端,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最近她正在进行水质生物预警在线检测设备的检测,以及相关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2016年博士毕业到现在,她一直在这里从事各类环境仪器的科研检测工作,每天都要和各种设备、仪器、数据打交道。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冯端:我们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的高要求,在重要的湖库或水渠,也渐渐安装了这些水质生物毒性在线检测设备,目前这个设备主要是参照美国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它主要是用于实验室分析,不适合用于在线检测设备的研究。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就开展了生物毒性团体标准的一个制订,填补国内在检测设备领域这些标准的空白,从而走一条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这样一条道路。






从PM2.5空气质量监测仪、到水质监测仪,再到最近正在开展的新冠病毒气溶胶检测研究工作,冯端说,这些看似枯燥的科研工作,与百姓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选择这份工作的初心,正是源于2013年她与总书记的一次会面。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看望科研工作者并和师生座谈。当时的在读博士生冯端是现场唯一一位发言的学生代表。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冯端: 总书记说,我们一定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他提到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同时他也说到富且落后照样挨打。对我的感触是非常深的,我希望做一些突破卡脖子环节的研究,这是我转变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契机。






水质生物预警是利用水生生物在环境应激下的形态变化,来判断水体的毒性,它是对水体的质量进行评估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能够制定出监测仪器的行业标准,冯端和她的同事们要进行大量测试,积累数据。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冯端:这个标准它的主要难点就在于,生物的因素它受影响的因素非常多不可控,所以我们要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就是制定一个整个行业都能接受的范围、标准,规范这个行业的行为和企业的一个产品的质量,促使我们国产设备的一个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助力我国科研仪器或者说重大科学仪器这样的一个突破与发展,这是希望我能够贡献上自己一点力量的地方。
在工作中,冯端经常会想起总书记当时的殷殷寄语: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你们年轻人,可谓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看你们的了!对这一点,她更是深有体会。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博士生,她的成长得益于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走入工作岗位后,她就参与了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研究成果在环保领域已经得到了应用,还得到了各种人才计划的支持。她说未来将继续在实验室踏实的坐好冷板凳,用自己的所学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冯端:很开心地想告诉总书记,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国产设备用于生态环境监测中,我也希望用我的一点力量助力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一点力量。


(编辑 张冰)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吹响青春号角!这位从农村走出的博士生立志科技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