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1-5-15 18:09

在不考虑美国的制压下,德国与日本,会不会有称霸做大国的可能?

作者:通政司知事

目前,美国实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但在二十世纪,还有两个国家曾经非常的强大,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就是德国和日本。尤其是这两个国家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却在战后创造了经济奇迹,迅速崛起。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没有美国的打压,德国和日本是否有能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了呢?



德国 日本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超级大国的养成说起。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它具备哪些因素呢?



美国
首先是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元成为了全球货币,直到今天,美国仍然可以随时打开印钞机收割全世界的“韭菜”。
其次是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引领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网络科技、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领跑全球。
再者是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美国打着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口号,输出所谓“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是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并在先进武器的研发和生产上始终领先与全球。



美国军事实力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意愿,美国愿意做一个“世界警察”,将全球称霸作为其国家使命。
一个超级大国的养成,是伴随着美国的国家实力的增长而发展的,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养成历史。美国建国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采取的政策是不干涉主义,就是我不去管别国的事务,别国也不要管我。其实就是关起门来自己发展。
在此期间,美国大力拓展疆土,占领印第安人的土地,抢法国的殖民地,极大的拓展了自身的国力。等国力取得了发展之后。



美国占领印第安人土地
1823年,美国提出了门罗主义,要把美洲变成美国人的美洲,排斥欧洲的势力。随着国力的进一步发展,美国又于19世纪末,发动了美西战争,夺取了菲律宾,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亚洲。一战后,美国成为战胜国,主导建立国联,开始谋求对全球事务的影响力。但那时美国的国力和实力还不足以成为一个能谋求全球影响力的超级大国。直到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最大的获益国,这时才开始扶持欧洲,监管日本,与苏联开始了全球争霸。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超级大国只剩下了美国,开始其真正的全球霸权。



美西战争
了解了超级大国的“养成史”,我们现在来看看德国和日本。应该说这两个民族,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

第一,两个国家的历史都相对坎坷。
日本我们熟悉,从战国到幕府,国内一直战乱,统一的局面时间不长。日本跟中国一样,在19世纪初,就被欧洲国家打开了国门。德国的历史也差不多,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只是许多个诸侯和骑士领地中的一个。19世纪中期,普鲁士击败奥地利和法国,才将南北德意志联邦整合,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
第二,两个民族的生存条件都非常恶劣,这就导致了他们民族的危机意识和扩张基因。
日本自不用说,一个岛国,物产贫瘠,而且动辄就是地震海啸的。况且在他们看来,身边一直有个地大物博,实力雄厚的中国。虽然中国不会欺负它,但是他们却一直希望拓展生存空间,扩张意识非常浓厚。对于德国而言,欧洲传统的格局就是英法争霸,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原本是法国,有这样一个邻居,虽然普法战争,普鲁士打败了法国,建立了德国,但是强邻在侧,总也睡不踏实。



普法战争
第三,两个民族特性都有团结、坚韧和民族主义情绪。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现代国家,天皇作为民族精神领袖,使得日本非常团结,而且对天皇的盲目追随,结合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造就了日本的团结和日本军队的残暴。日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崇拜强者,中国强大的时候,日本跟着中国,美国打败了他们,他们就立刻投向了美国。德国的日耳曼民族,也是一个非常团结的民族,德国人团结,严谨,民族意识浓厚。在一战后,德国重视底层民众的生活,建立了最早的一套国家福利制度,使得德国人可以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在一战后迅速迸发出强大的生产力,迅速恢复。



日本明治维新
第四,两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其严谨细致的民族特点在科技研发领域发挥了强大的力量。
德国在二战中,就在科研上领先全世界,其火箭技术,原子能技术遥遥领先,研发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箭,最早的喷气式飞机,甚至还有碟形飞行物。日本也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十几位日本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些两个国家共有的特点,却不足以使他们成为超级大国,只能成为地区强国,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两个国家都面临国土面积过小,资源缺乏的困境。



德国面积
日本和德国的国土面积都比较小,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匮乏。从日本的角度讲,日本是最有危机意识的民族,他们就一直有从岛国变成陆地国家的梦想。日本一直将占领朝鲜,继而占领中国东北,作为其国家目标。在经历明治维新使国家强大以后,日本的第一目标就是发展海军,目的就是打败清朝北洋水师,继而开始其计划。整个20世纪的前20年,日本就是为实现这一计划在不断发动战争。但作为现代国家,日本虽然占领了朝鲜,中国东北,甚至中国半壁领土,却仍然面临着橡胶、石油的短缺,随时可能会被欧美国家卡脖子的现象。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就是因为美国对日本实行铁矿石和石油的禁运。日本之所以全力发动珍珠港战役,就是为了取得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从而夺取东南亚那些欧洲的殖民地,以获得橡胶、石油,并建立起安全的海上运输线。



日本海军
德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德国发动二战的最大原因,也就是为日耳曼人赢得生存空间,获得更多的资源。我们看德国的战争顺序,西线全力击败英法联军,击败法国,是为了铲除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向北占领丹麦和挪威,是为了获得那里的铁矿石和出海口。进攻苏联,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空间和资源,包括乌克兰的良田和高加索的石油。两个国家都陷入了“以战养战”的恶性循环,想要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间,就需要更多的军队,反过来又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支撑战争的消耗,只能在这种无尽的循环中走向毁灭。



二战
国土面积太小,资源匮乏,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可以成为强国,但如果要成为超级大国,则非常容易受限于其他资源国,所以其成为超级大国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战争去夺取,一战和二战其实就是这一情况的现实反映,德日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结局只有失败。想用和平方式实现超级大国梦,基本不可能。
其次,日本和德国不具备强大的经济影响力,从而达到对全球的整合能力。
德国和日本虽然本国的工业体系完整,经济实力也排在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其本身市场容量有限,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也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不具备对全球的整合能力。这个整合能力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市场整合,可以为全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庞大的国内市场,或者可以为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达到与全球市场的融合。第二是拥有良好的金融体系和国家信用,可以使用金融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和施加影响力。第三是可以在全球事件中,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出现,并可以给予经济或者政治军事上的影响。



德国市场
另外,日本和德国都没有可以广泛推广的文化或者被所有人认同的价值理念。
德国和日本都有自己的特色的文化,诚然,这些文化非常有特点,但是这些文化的影响范围有限。德国的文化可以并入欧美文化的范畴,而日本文化则走不出中华文化的阴影。再就是价值理念,德国和日本的价值理念可以概括为国家民族主义,不管其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还是议会制,虽然有着民主政治的外衣,但其发挥威力的仍然是民族主义。
这些都不同于美国,美国的好莱坞文化全球流行,不过也是个人英雄主义和暴力美学的炫技。但是美国却一直打着民主灯塔的旗帜,把民主自由作为其全球扩张的价值观,逼迫其他民族和国家接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非常起效。只不过,现在全球所有国家都看出了这样的价值观输出的虚伪性,其给各国人民带来的只有战乱和痛苦。



美国好莱坞
再者,日本和德国都缺乏民族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其国家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宣扬的是只要认同其价值观,都可以成为美国公民。这个政策让其在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过程中获得了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大量的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流入,支撑了美国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强盛。但是日本和德国一样,其民族团结是其优点,但是又是其天生的缺陷。这两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优等民族,其他都是劣等民族,缺乏包容性。因此才有了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这样的一种民族特点显然无法成为各个国家的领导者,得到广泛的认同。



金融市场
说了这么多,那么现在哪个国家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潜质呢?其实从分析不难看出,我们的中国才有这样的潜质。不管是从国土面积,国土上的丰富资源,文化的影响力,从国家的高度组织性,还是从经济实力、政治军事实力、科技实力来看,都是最符合的。但是,汉民族作为农耕文化的代表,其文化拥有高度的包容性。汉民族从来是一个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民族。与友邻为善,万国来朝,却从不占领掠夺任何国家,都反映着我们的民族特性。中国虽然具备这个潜质,但是我们永远不称霸,我们也不会去做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中国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不考虑美国的制压下,德国与日本,会不会有称霸做大国的可能?